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

2020-12-1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主講人簡介:

蔣建偉,上海交通大學在線教育中心副主任,慕課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委員。主持「好大學在線」課程平臺的建設與運行。近年來,在精品MOOC建設與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產學合作在線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模式、中國式在線開放課程發展模式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探索與實踐,多次獲得教學成果獎。

內容簡介:

基於慕課的混合式教學設計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是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次講壇特邀在線教育中心副主任蔣建偉老師分享《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

內容綱要:

  1. 教育部「雙萬計劃」中的「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 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設計

  3. 在線學習的引導與在線課程運行

  4. 學情跟蹤對線下課堂的影響

  5.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習評價

由於需訂餐,請有興趣參加本次活動的老師務必9月17日8:00以前報名(點擊下方報名網址)。考慮到場地的限制,中心能接納報名的人數為50人,先到先得,希望感興趣的老師儘早報名。

若報名成功,活動前一天您將會收到教學發展中心的簡訊提醒,請以簡訊為準!

報名網址:http://ctld.sjtu.edu.cn/activity/692


相關焦點

  • 有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實踐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把線下班級授課制群體學習優勢與網絡學習個性化融為一體,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為教學研究和實踐的新型教學形態。
  • 福建省高校持續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隨著福建省高校學生陸續返校,為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教學的平穩有序運行,各大高校在鞏固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實踐成果的基礎上,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 姚閩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以《營養與健康講座》為例
    為進一步推進高校信息化建設,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工具的應用能力,高教國培邀請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教授姚閩娜,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為主題,圍繞《營養與健康講座》分享自己藉助信息化教學工具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的經驗。
  • 電影電視系舉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
    為展示與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7月16日晚,電影電視系教學匯報展演在學術報告廳舉行。學院執行院長羅琴、黨委書記謝桂蘭、副院長張倩、副院長黃正文等院領導出席活動並作為評審考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項目。學院執行院長羅琴宣布電影電視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正式開始。
  • 【一流課程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我們在開展一流課程建設中也需要大力推進優質在線課程(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線上一流課程、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在高校課堂中的應用。優質在線課程的優質資源與校內課堂教學的融合也將成為新常態、新模式。目前很多老師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理解還停留在線上輔助教學或課堂工具教學階段,混合的方式簡單且機械。
  • 我校承辦「海南省後疫情時期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研討會」
    9月13日,我校副校長李森教授出席了由海南省教育廳主辦、我校承辦的「海南省後疫情時期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研討會」,來自全省21所高校的200多位教師參與了此次會議。會上,李森做《在線教學的發展歷程、內涵特徵及質量監測》報告,提出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為歷史機遇,再認識和再理解在線教學的內涵及特徵,並以其為理論依據建立系統的質量監測體系,為實現學校在線教學質量保障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其他有關專家也對後疫情時代「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與應用、線上課程如何設計、在線教學平臺的技術要求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會」 來源:本科生院   時間:2020-11-30  瀏覽:
  • 漳州部分高校持續推進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隨著2020年秋季學期學生的返校復學,為確保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學的平穩有序運行,漳州部分高校在總結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鞏固在線教學的成果,持續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 【全國兩會|建言】黃震: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變革
    【全國兩會|建言】黃震: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變革 2020-05-2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應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新常態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大中小學開啟了一場兩個多月的「全景式」集中線上教學活動。在這場無二選擇的教學模式背後,是教育信息化隱形壁壘的瞬間瓦解。廣大教師從排斥到質疑,再到接納後的積極實踐,最後到經驗積累和自身反思,教學信息化水平也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大幅提升。隨著各省市陸續復學,我們也看到不少教師「如釋重負」,大有要和線上教學說「再見」的姿態。
  • 湘大舉辦「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專題培訓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4日訊(通訊員 谷 舒)5月13日, 「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專題培訓班在湘潭大學興湘學院開班,華東師範大學姜曉東教授作專題講座。51名專任教師參加培訓。在講座中,姜曉東圍繞如何激發學生的好學之心,開發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這一主題,分享了自己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的實踐經驗。
  • 教育部:開展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在先期啟動2019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現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現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推薦認定工作後,現決定開展2019年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推薦認定工作
  • 停課不停學:向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加速演進
    原題 停課不停學:向混合教學加速演進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代表著教育的未來,它將超越單一的線上或線下教學,成為未來教育教學的基本模式  ➤推動線上教育普惠與個性結合,需要在頂層設計上,逐步找到統一建設與百花齊放的界限。
  •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為設計學院課程改革帶來機遇
    新學期伊始,大部分學生均已返回校園,但新冠疫情對教學方式的影響並未結束。由於一部分海外師生仍無法按時回到校園,西浦的一些課程還將以線上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方式講授。
  • 高校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與申報認定政策解讀
    現任教育部工科基礎課程教指委秘書長、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教指委委員和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學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首門慕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電路原理」負責人餘建波: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在線課程建設及應用負責人,主要負責在線課程建設及應用推廣,同時推進校內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組織一流課程建設及應用培訓,在國內高校組織近百場線上培訓,有豐富的課程建設及應用實踐經驗戰德臣: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
  • 疫情倒逼教育網絡化,且看這所學院如何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之路
    7月21日,鄭州航院人事處處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姜運倉說,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把線上課程建設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契機,在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之路的同時,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謀「新常態」,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經驗與創新都是寶貴財富,是我們未來提高的基礎。」姜運倉說,「疫情的發生倒逼教師們走上了信息化教學之路,這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 線上線下混合式作業 如何為教與學提質增效
    不同學段、學科如何平衡線上線下作業比例?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優勢豐富線上作業形式?  近日,首個研究混合式作業的十三五重點課題開題,其探索成果或許為探索未來個性化教育模式提供思路。以作業為例,除了採取線上布置、批改作業外,也有學校藉助線上題庫出卷,判卷,形成班級、學生個人的學情診斷報告,讓教與學更高效。  去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通過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的融合,強化教育信息化對教學改革,尤其是課程改革的服務與支撐,再加上全國中小學教學改革和教育發展對學生核心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依靠傳統的作業考核、評定形式已不再現實。
  • 關於2019年黑龍江省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
    關於2019年黑龍江省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和推薦申報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結果的公示   按照《關於開展黑龍江省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認定暨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工作的通知》(黑教高函〔2019〕629號)要求,我廳組織專家組進行遴選
  • 疫情防控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秀案例展: 櫥窗設計
    為進一步高質量推進復學教學工作,提升疫情防控期間教學質量,不斷推動教學信息化改革,深入推進「匠藝」課堂建設,學校開展了疫情防控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秀課程的評選,遴選了一批資源建設豐富、教學方法新穎、教學手段先進、教師教學藝術高超的優秀課程。下面我們將對部分課程的教學案例給予生動展示,供廣大教師借鑑交流。
  • 省林業衛生學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交出新成績
    省林業衛生學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交出新成績 2020-08-06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