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童只有1米03,比同齡人矮了近10釐米!醫生一問生活習慣,原因...

2020-12-22 新聞晨報

來源:都市快報

小怡(化名)今年5周歲,生得瘦小,個頭只有1.03米,體重31斤。跟同齡女孩子1.1米左右的平均身高比起來,小怡差了有將近10釐米,爸爸媽媽看著小小個的女兒直發愁。

半個多月以前,小怡被父母帶到了浙江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陳玉燕的診室。詢問孩子平時的生活習慣,陳主任得知小怡平時不好好吃飯,到了正餐的點,總是說吃不下、不想吃,可過了一段時間,小姑娘又開始喊餓,餅乾、薯片、蛋糕……小零食一樣接一樣。看了看小怡的舌頭,陳主任發現她的舌苔厚膩,臉色發黃,結合父母所說的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起來又有口氣的現象,陳主任判斷小怡存在食積、脾虛的問題

明確問題所在,中藥調理加上外治穴位貼敷,兩周後,小怡的胃口有所恢復,願意吃正餐了,零食也比以前吃得少了。

脾為後天之本,孩子的生長發育與脾密切相關

最近,陳玉燕主任感受到一個相對明顯的變化——門診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少了,而生長發育、消化系統、心理行為出現問題的患者比例相對增多

「因為疫情的關係,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等呼吸道疾病預防措施許多家長做得很好,呼吸道感染發生明顯減少,而胃口不好、便秘、消化不良、生長緩慢等脾胃出現問題的患者原來就有,現在不僅有所增加,再加上原先高發的呼吸系統疾病相對變少,就顯得這一類問題更多見了。並且,在這些患兒中,大部分人的問題根源都出在脾虛上。」

為什麼孩子的生長發育與脾密切相關?浙江省中醫院兒科李嵐副主任中醫師提到,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脾的強弱直接關係到其他臟器的強弱,關係到人整體的強弱。「『脾主運化』,運化水谷,孩子有食慾進食,才能吸收營養;『脾在體合肉,主四肢』,脾胃運化功能正常,為孩子提供生長所需氣血,才能使肌肉強健有力;『脾在志為思』,脾胃健運,氣血充足,思維才能清晰、活躍。」

但同時,孩子的臟腑嬌嫩,脾胃之體成而未全、脾胃之氣全而未壯,因此,容易因為餵養不當、飲食不節等因素出現脾胃功能的異常。孩子脾胃功能相對薄弱狀態與快速生長發育的需求不相適應,便容易出現脾虛。一旦出現脾虛,常表現為厭食、排便不規律、長期流口水、口臭、生長發育遲緩等,嬰幼兒尤其容易有脾胃方面的症狀。

去年,浙江省中醫院兒科主治醫師王其莉曾接診過3歲6個月大的女童丹丹(化名)。據丹丹的父母說,從1歲多開始,女兒便經常反覆流口水。一開始,他們覺得挺正常,哪有孩子不流口水,可直到丹丹逐漸長大,上了幼兒園,別的小朋友都乾乾淨淨的,對比之下,才覺察出不對勁。

王其莉診斷後決定用穴位貼敷的外治方法為丹丹治療,在神闕、足三裡、脾俞等穴位上貼上健脾貼,每周兩次,每次貼上2-4個小時。治療兩周後,丹丹流口水的情況有所減少,一個月後症狀基本消失。王其莉囑咐家長注重給女兒進行飲食調養,建議第二年繼續用健脾貼健脾。

前不久,丹丹的父母又帶著女兒來報到了,據他們說,過去的一年裡,流口水的情況幾乎沒有再出現過,今年想再鞏固鞏固。

「病在脾,愈在秋」,秋季健脾,有助兒童健康成長

《黃帝內經》云:「病在脾,愈在秋。」脾胃方面的毛病,秋天是最佳的調理季節。陳玉燕主任表示,俗話常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年春夏是孩子生長發育的最佳時期,想要春、夏長得好,秋季的調理很重要,而秋季又恰好是調理脾胃的好時機。

關於孩子如何健脾,陳玉燕主任給出了如下建議:

1.飲食有節:

飲食要做到規律,有節制,每餐七分飽,細嚼慢咽,葷素搭配合理。切忌餵養過度,比如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容易上火,喜歡給孩子吃一些涼性的食物,其實並不合適,因為「脾喜溫」,涼性的食物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功能;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缺少「營養」,一味給孩子吃「肥甘味厚」之品,反而導致食積,不利於脾胃的運化。

2.藥膳調養:

飲食對脾胃的影響是最重要的,家長可以適當做一些藥膳給孩子調養,藥膳食材一般都是選用藥食同源的藥材:如以大米小米為基礎,平常容易腹瀉的可加入茯苓、山藥、炒米仁等,有健脾化溼之效;平常容易便秘的可加入黑芝麻、核桃肉等,有養血潤腸之效;平常睡眠不好的可加入酸棗仁、蓮子肉等,有寧心安眠之效。

3.作息規律:

按時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避免熬夜,培養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4.調整情緒:

家長可以通過提高孩子察覺自身情緒變化的能力,引導孩子學習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

5.適當運動:

每日進行適當運動,不宜過量,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另外,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如果需要中醫調理的,可選用中藥湯方內服調治、中藥膏方強脾防病、中醫食療日常養護等。對於服藥困難的兒童,還可採用小兒推拿、穴位貼敷等外治方法。」陳玉燕主任說。

原標題:5歲女童只有1米03,比同齡人矮近10釐米,爸媽直發愁!醫生一問生活習慣,原因找到了)

相關焦點

  • 兩歲多男孩比同齡人矮了近5釐米,竟是和上早教班有關……
    「樂樂當時身高在83釐米左右,正常來說,他這個年齡應該身高在88釐米的樣子。」浙大一院兒科副主任兼新生兒科主任王春林先給樂樂做了一系列檢查,在排除了器質性問題後,又仔細詢問了楊女士樂樂的飲食生活習慣,最終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楊女士很早以前就給孩子報名了早教班,每天晚上上好課,然後帶孩子回家洗漱,一折騰,往往都是10點多才入睡。
  • 三歲男童比同齡人矮了近5釐米,竟是和上早教班有關,別不在意
    導讀:三歲男童比同齡人矮了近5釐米,竟是和上早教班有關,別不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男童比同齡人矮了近5釐米,竟是和上早教班有關,別不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海寧9歲女孩1.42米,醫生卻說她成年身高難超1米5!得知原因媽媽痛悔!
    根據檢查,小杏雖然才9歲出頭,身高有142釐米,高出同齡人很多,但骨齡已經12歲了,子宮B超檢查也發現子宮卵巢卵泡及子宮內膜,均已發育到月經來潮的程度。未來身高難超1米5金醫生告訴小杏的媽媽,小杏屬於真性性早熟,青春期開始的時間明顯提前,且發育進展快速,根據孩子目前的骨齡預測,未來成年身高大概在148釐米上下,而原本孩子的遺傳身高應該約在157±5釐米。
  • 寶寶個子矮 四歲就該找原因
    因為不論男童還是女童,在4歲左右其體內長高激素、甲狀腺素已基本形成,飲食、睡眠習慣逐漸形成,從身材上也可以看出是否存在著缺陷。家住江西萍鄉的文杰萍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然而11歲的他身高僅有1.18米,足足比同齡人矮了30釐米左右。「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矮,就連班上的女同學個個都比他高。」傑萍的媽媽說,開始認為男孩子發育較晚,沒有過多擔心,後來隨著其他同齡孩子越長越高,而傑萍一年僅僅長一兩釐米,於是家長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這才知道孩子個子矮是由於生長激素完全缺乏引起的矮小症。
  • 9歲女孩1.42米,醫生卻說身高難超1米5!媽媽難以接受:她在同齡人中...
    根據檢查,小杏雖然才9歲出頭,身高有142釐米,高出同齡人很多,但骨齡已經12歲了,子宮B超檢查也發現子宮卵巢卵泡及子宮內膜,均已發育到月經來潮的程度。未來身高難超1米5金醫生告訴小杏的媽媽,小杏屬於真性性早熟,青春期開始的時間明顯提前,且發育進展快速,根據孩子目前的骨齡預測,未來成年身高大概在148釐米上下,而原本孩子的遺傳身高應該約在157±5釐米。
  • 男童睡太遲比同齡人矮10釐米 1288溫州娒生長遲緩
    昨日,溫州市婦幼保健所發布了2015年全市5歲以下戶籍兒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在376605名孩子中,低體重兒童1982人,生長遲緩1288人,超重和肥胖的有10437人。與全省平均相比,我市兒童營養健康狀況情況較好。
  • 大連12歲男孩比同齡人矮20多釐米 基因檢測揭曉病因
    班裡的孩子排隊,12歲的大連男孩小諾(化名)每次都排在「排頭」。開始,家人並沒有在意,以為小諾只是晚長。可是,這兩年同學都在「躥個兒」,小諾的身高卻增長緩慢,比同齡人矮了20多釐米。醫生表示,一個孩子最終能長到多高,有70%依靠父母遺傳,30%受到後天和環境的影響,身材矮小最佳幹預期為3歲至12歲。 男孩比同齡人矮20多釐米 小諾今年12歲,身高僅有1.25米。正常來講,12歲男孩的平均身高本應是1.52米,正常身高的最低限也應該達到1.38米。在小諾一兩歲的時候,家長發現他的身高比同齡兒童矮。
  • 9歲女童一年長10釐米竟是性早熟惹的禍 這些異常要警惕
    青青今年9歲,由於從小體質較弱,長得又瘦又小,比同齡人矮了一截,家裡為此很憂心。去年,為了讓她長高長胖,爺爺奶奶經常燉滋補營養品給她吃,什麼人參田七燕窩都有。一年下來,青青果然「長」得很圓潤,身高也一下子躥了不少,從原來的1.28米增長至1.38米,體重也達到了40公斤。誰知家裡人還沒高興多久,就發現了新問題:孩子的胸部開始隆起,更糟糕的是,月經也來了。「怎麼這麼早就來月經?
  • 10歲男孩常看帶碼圖片 身高1米25鬍子卻1釐米長
    前幾天,梁主任接診了一個瘦小女孩,8歲,身高124釐米,眼睛大、臉小,有點像周迅。陪她來的爸爸奶奶說,孩子爸媽很忙,這孩子平時都他們管的。「8歲女孩的標準身高是128.5釐米,你們孫女屬於偏矮,體重也偏輕。」
  • 8歲女童體內缺乏生長激素 身高1.1米
    「我家孩子今年8歲了,過了一個寒假比同齡女孩矮一頭,身高只有110釐米,跟幼兒園孩子差不多。」新學期開學不久,記者從鼓樓區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矮身材科了解到,門診接診了五六名寒假「停止長個」的兒童,而身高「掉隊」的原因竟是體內缺乏生長激素。
  • 2歲男孩身高比同齡人矮了一大截!一查竟是早教班惹的禍!
    孩子長個子,長得太快不行,長得太慢也不行,為了自家寶貝的「幾釐米」而斤斤計較、發愁的家長們不在少數。2歲孩子上早教班,課業繁多晚上10點後才入睡,身高落後同齡人醫生:9點前睡覺!楊女士的兒子小名樂樂,今年2周歲多。
  • 四年級孩子只有1米2,比同齡人矮20cm,醫生說的這個原因不少矮個子都有
    包老師說,四年級學生小杜(化名)在班裡比較特別,個頭只有1.2米,是班裡最矮的。學習上有障礙,數學只會10以內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就要掰手指頭了;語文連拼音都不會,只會認一些獨體字,比如日、月、明等。更讓記者驚訝的是,上周班主任要求小杜一定要在學校吃中飯,因為他有嚴重的挑食現象,還要奶奶餵飯。
  • 西安一10歲小孩身高定格1米6,家長直呼後悔,原因竟是...
    「太遲了,性早熟,孩子的骨骺線已經閉合,身高1米62,已經到頂了。」帶著10歲孫子來檢查的王奶奶,聽了這一席話,一下子哭出聲。檢查對象:5-18歲兒童青少年檢查時間:8月1日--4日  檢查範圍:5-12歲兒童(比周圍孩子矮小,身高增長緩慢,性早熟)
  • 男童不分泌生長激素 12歲只有5歲身高(圖)
    旁邊兩個玩球的孩子只有9歲,卻都比他高。圖/記者朱輝峰  完全不分泌生長激素 12歲男童只有5歲身高  瀟湘晨報2月22日訊 (記者 劉少龍 通訊員 李奇)「以前1.1米,現在我有1.17米了。」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泌尿外科的病房,12歲的程程很驕傲自己長了7釐米,即使比同病房的5歲的熊熊還要矮。
  • 海寧一18歲男生身高不足1.5米 原因竟是他從來都不...
    以後不會矮的可是18歲了小陸的身高竟然還是連1.5米都不到更遺憾的是最近他們從醫生那裡了解到小陸再也長不高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前幾天,小陸在媽媽的陪同下去了海寧市人民醫院的生長發育科,小陸媽一坐下,就開始急切地問沈醫生:「我兒子今年已經18歲了,可是他的身高連1.5米都沒到,按理說我跟我老公身高都挺正常的,輪到我們兒子,怎麼就這樣了.我兒子還能再長高嗎?.」之後,沈醫生給小陸測了骨齡,結果顯示,小陸的骨骼線已經幾乎閉合,沒有什麼生長的空間了,也就是說,小陸已經不太可能再長高了。
  • 寶寶比同齡人矮?真相原來是這個,爸媽速看
    小南有看《都市快報》的習慣,看到8月19日的新聞《杭州媽媽愁死了!兩歲兒子比同齡人矮了一大截,一查竟和上早教班有關……》好吧,早教班上多了,居然拖了身高的後腿。鑑於身高是全民關注的話題,小南就一次說個透。早教班上多了寶寶長不高?
  • 6歲留守男童比同齡人矮10多釐米 專家提醒:心理因素也影響身高發育
    6周歲的男童小華(化名)是名留守兒童,「總是比同齡的孩子矮,今年過年回家看他,已經比同齡人矮一個頭了。」3月24日,安醫大四附院兒科舉辦生長發育義診活動,胡女士知道消息後,特地回老家將孩子接到帶到了醫院。「孩子多年留守老家,性格內向,心理因素一樣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的。」
  • 母1.5米父1.65米兒1.8米 醫生公開長高秘方
    14歲男孩才1.5米,家長急了海寧家長「寧安」:我兒子今年14歲,處於青春發育期,但是個子長得慢,現在才1.5米。做家長的非常著急!聽一些朋友說起春季吃藥膳來促進青少年長高的習俗,那麼,這樣的習俗是否可取?是不是每一位青少年都可以食用?如何做這樣的藥膳呢?這位媽媽諮詢小編的時候,同時還說到自己和老公的身高。
  • 他18歲只有1米2,21歲時候身高暴漲到2米1,這種現象科學無法解釋
    直到18歲青春期結束,亞當·雷納的身高仍然只有1.22米。要知道,按照如今的營養水平,1.22米只是6歲孩子的正常身高,即使在百年前,10歲的孩子也能長到1.22米。因為身高問題,亞當·雷納從小就受到其他孩子的歧視,他夢想成為一個高個子。沒想到18歲後,命運不僅讓他夢想成真,還高於大多數正常人。
  • 連吃蜂蜜半月,5歲女童胸部隆起
    經過詢問病史,醫生找到了導致天天發育異常的「元兇」——原來,家長接連給孩子吃了半個月的蜂蜜。好在就診及時,經醫生建議停止食用蜂蜜1個月後,天天的身體恢復了正常。孩子喜食甜食,因此有的家長會將蜂蜜作為家中的常備「調味零食」。然而家長有所不知道的是,長期食用蜂蜜,很可能會導致兒童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