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車服務員呂銘恩講述 舌尖上的廣九直通車(1)

2020-12-12 新快網
■復通初期直通車上的工作人員與旅客。
■1979年4月4日,廣九直通車在廣州火車站恢復開行。
■歷年來,廣九直通車列車員服務旅客的情景。

現在從廣州東站乘坐廣九直通車出發,2個小時可抵達香港九龍的紅磡車站。至今,廣九直通車已恢復通車38年。一直以來,直通車就是內地與香港乃至與國際溝通的「窗口」,其服務質素都是有口皆碑的。

在這個「窗口」裡有樣招牌小食,那就是秘制雞腿。曾經有旅客說過,吃到直通車上賣的雞腿那一瞬間是幸福的。在餐車工作的呂銘恩,就是專門傳遞這種幸福的人,也許旅客未必記得自己曾坐過的車次,但必定記得那香噴噴的雞腿。

■統籌:新快報記者 肖萍

■採寫:新快報記者 許力夫

■受訪者供圖

1

蔡瀾也鍾愛直通車上的菜式

廣九直通車上提供的餐食跟其它列車相比有很大區別。「我們的餐車上中餐、西餐應有盡有。經過這麼多年,直通車上的餐飲也是一流的,可謂一個流動的食堂,」說到自己工作的餐車,呂銘恩很自豪:「如果旅客對直通車的菜式有意見,那麼其它餐車上的菜式他更不會看上眼。」

這樣說其實也不無原因,這麼多年來,直通車上的出品一直照顧香港同胞、華僑、外賓的口味。最早期,車上供應中餐西餐;近年來,因為行車速度加快,西餐漸漸不做了,但中餐菜式的水準一直沒變。冬菇燜雞、涼瓜牛肉、清蒸鱸魚等菜式一直是粵港兩地熟客們的最愛,不少商務客人也是嘴刁刁的「老饕」,對食物的質素很講究,但對直通車上的出品讚不絕口。就連享譽飲食界的「食神」蔡瀾也多次在餐車上用餐,對餐車上的菜式頗為讚賞。

2

以優質服務圈了一批「鐵粉」

廣九直通車開行這麼多年,以優質的服務圈了一批「鐵粉」。現在有廣深動車組和廣深高鐵,旅客可以在抵達深圳後再過關前往香港,仍有不少商務客人鍾情於直通車,多年來一直搭乘直通車。呂銘恩告訴記者,星期一至五,坐直通車的客人百分之五十都是常年「幫襯」的熟客,見面時都會互相打招呼。

這些熟客都有個特點,他們上車後就會跑到餐車來,或是三五知己一起泡上一壺香茗,或是自己一人點上一瓶啤酒。「他們坐了直通車這麼多年,知道坐在餐車上喝茶喝酒度過這段旅程最為舒服。」

以前,旅客多是探親、商貿、旅遊的香港同胞以及僑胞,也有部分因公出國人員和外籍人士。廣九直通車儼然成了世界各地旅客來往廣州和香港的第一扇「窗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由行的放開,直通車上的內地旅客也不斷增加。

復通初期,直通車從廣州到九龍需要五個小時,現在從廣州到九龍車程已縮短至2小時,成為內地遊客赴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

不同的是,直通車上沒有春運,最忙碌的時候是廣州一年兩次的交易會。這時候,外國旅客最多,直通車票最難買,餐車上也是座無虛席。呂銘恩最有印象的是外國旅客一到餐車就叫著:「Beer!Beer!」餐車上也會特別準備多一點冰凍的啤酒。

3

有人坐直通車就是為了吃雞腿

今年50歲的呂銘恩是餐車上專門負責售賣食物給旅客的工作人員。無論你是在餐車上點菜還是買雞腿,都能看到他。

高高瘦瘦的呂銘恩戴著一副眼鏡,言談風趣,除了可以說流利的普通話、粵語,還會一點簡單的英文。已在廣九直通車上工作了33年的他一直擔任餐車服務員。像呂銘恩這樣在直通車上工作這麼久的員工可謂「鳳毛麟角」,很多當年在一線的員工不是退休就是轉到別的崗位去了。

被問到能代表廣九直通車的一樣物品時,呂銘恩當即向新快報記者推薦車上的招牌小食——雞腿。不少熟客一上車就等著車上的工作人員捧著一大盆雞腿來賣。若是買不到還會懊惱不已,覺得這趟車白坐了。毫不誇張地說,有的旅客選擇坐直通車也是為了吃這隻雞腿!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高鐵上的小年:餐車服務員穿民族服飾與乘客包水餃唱歡歌
    餐車服務員穿著火紅的中國傳統民族服飾為旅客服務,與旅客包水餃、唱歡歌旅客在品嘗美食齊魯網1月20日訊(記者 賈方政 通訊員王翠)1月20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在青島開往北京的G186次列車上,濟鐵旅服青島高鐵餐飲管理公司與乘車的旅客共同開展了
  • 第一代餐車長王慶久:71年見證旅客「舌尖」上的變化
    來源:央視原標題:第一代餐車長王慶久:71年見證旅客「舌尖」上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71年,我在火車上就工作了40年,我雖然只是個廚師,但是在這火車上,我就能感受到咱們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老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10月7日,87歲高齡的王慶久老人手裡撫摸著一張張照片由衷感慨。
  • 從大灶臺到小廚房 看餐車變化感受舌尖上的列車時速
    從大灶臺到小廚房 看餐車變化感受舌尖上的列車時速 原標題: 曾經,易勇推著送飯車擠過兩節車廂後,實在動彈不得,只能暫時把送飯車放在原地,從旅客的肩頭「爬」回餐車。後來,他和同事們想了個辦法,把一次性塑料飯盒放進竹筐裡,兩名餐車人員抬著大竹筐從旅客頭上傳遞過去,一節車廂一節車廂售賣。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易勇調到深圳、溫州方向的列車上,他發現來餐車消費的旅客也漸漸變得不一樣了。
  • 高鐵的餐車服務員賣一份飯拿多少提成,真實的工資估計你想不到?
    高鐵的餐車服務員賣一份飯拿多少提成,真實的工資估計你想不到?相信大部分肯定都坐過高鐵吧!不僅速度快還很方便,而且高鐵上的衛生環境也十分舒適,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出行選擇高鐵。和火車一樣高鐵上也有專門的餐吧服務員每到一定的時間都會上來推著小推車之類的售賣飯菜或者零食給顧客,但我們都知道高鐵上的飯菜可不便宜,很多人每次想點15塊左右的將就一下你會發現很難買到。基本上都是四、五十的盒飯,那你知道為什麼很難買到15塊的便宜盒飯嗎?
  • 列車餐車上宣傳「光碟行動」
    大家一起宣傳節約之風為積極宣傳餐桌文明,倡導節約之風,貴陽客運段寧波車隊寧波一組在列車上打造「光碟行動,從我做起」、「列車宣傳站」,向旅客宣揚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帶動旅客珍惜糧食,吃光碟子中的食物,文明就餐。
  • [見證]年廣九:瓜子炒出的傳奇
    中國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報導《見證》,今天推出《年廣九:瓜子炒出的傳奇》。  央廣網蕪湖5月18日消息(記者白傑戈 王利)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年廣九,1937年生於安徽,9歲開始跟著父親擺攤,從賣水果到賣瓜子。改革開放後,這個只認識自己名字的人創辦了「傻子瓜子」公司,註冊了「傻子瓜子」商標,聞名全國。
  • 清河二小:細化食堂管理,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為切實做好學生返校複課後校園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病從口入,清河區第二小學細化食堂管理,抓實食堂食品衛生工作,嚴防病毒侵入校園,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優化食堂條件和就餐環境。第二小學現用食堂於2019年末落成,為了從根本上優化食堂就餐環境,學校購置了全新的餐桌椅、可消毒餐具;食堂操作間、加工間、洗消間、配餐間、儲藏間分區獨立、通風換氣良好,確保主副食分開、生熟食分開,嚴格規範食品貯存、留樣、加工規程,確保加工過程中食品安全;牆壁張貼了《第二小學食堂組織機構及職責公示板》、《學校食堂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安全就餐指南》、《文明就餐公約》和《專業洗手七步法》等,指導學生安全就餐、
  • 30多年前的火車餐車:一般人可享受不起
    如今,各種各樣的真空包裝食品、方便食品和小零食可供旅人們選擇,去餐車吃飯似乎沒什麼必要了,但是時光倒退30年,人們乘坐火車旅行能在餐車正經吃上一頓飯,還算是一件挺體面的事。 除了用餐,小小餐車還承載著更多難忘的時代記憶。 30多年前的火車餐車是啥樣?一起去看看吧!
  • 記者體驗列車就餐 2517次餐車夜間只賣座不賣餐
    12月13日,本報報導了昌平市民姜海程因不滿列車上一份炒白菜要價15元而致信鐵道部一事,在讀者中引起較大反響,市民紛紛致電反映列車上菜價過高,並提出很多建議和意見。前日,本報記者分別體驗4趟列車餐車就餐狀況,其中,除一輛列車飯菜價格適中外,其餘列車菜價均過高,還有列車餐車不賣餐賣座,以此來賺錢。
  • 「光碟」之旅——列車餐車踐行節約見聞
    臨近中午,郭強和妻子來到餐車,他們就餐的桌子上擺放著「人人光碟」「拒絕剩宴」的提示牌,車廂內還張貼著「光碟行動」的宣傳畫。「建議不用點太多,不夠您再加。」服務員呼豔對郭強說。 原本要點三個菜,但是在呼豔的建議下,郭強先點了一葷一素,兩碗米飯,一共32元。「兩個菜正好都吃光,米飯不夠,還能免費再添。」
  • 舌尖上的保健品?舌尖上的電商?舌尖上還剩下什麼?
    《舌尖上的中國3》自播出開始就出現了歷史概念不清,食材混淆的弊病,生態意識倒行逆施,更流露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反智傾向,人們不禁疑問,這究竟是舌尖上的三無產品?舌尖上的保健品?還是舌尖上的糟粕?舌尖1為什麼好看,因為表面上是寫食物,其實是食物的鄉愁。比如第一季中,醃魚、臘肉等普通的家庭故事讓人看到了美食的情感寄託,第二季中,國際大廚做泡菜也讓人看到了飲食文化從也能夠高端回歸質樸的寓意。
  • 傻子瓜子創始人年廣九:不會退休,我準備幹到最後一口氣
    出現在《鄧小平文選》上的「傑出民營企業家」 傻子瓜子創始人年廣九:不會退休,我準備幹到最後一口氣 辦公室大門上沒有任何標識,在整層婚禮、攝影工作室的銘牌裡顯得格外不起眼。  「現在不需要那麼多人了。」年廣九環視四周,找尋到一張紙巾,便開始擦拭辦公桌面。桌前是一圈小沙發和茶几組成的會客地方,靠著窗。  看到記者在擺弄相機調試光線,年廣九起身走來窗邊,嘗試拉動一扇百葉窗。他總是比周圍人更早地去做自己預料到的事情。  「壞了,不行了。」
  • 宋仲基為黃政民新劇《Hush》送上應援餐車,友情認證
    演員宋仲基為正在拍攝電視劇《Hush》的黃政民送去了應援餐車。 據韓國媒體11 月30 日報導:演員黃政民今日通知及的 SNS 公開了好友宋仲基為其送上的應援餐車的認證照。
  • 火車餐車上的厲行節約
    摘要:在蘭州鐵路局各次列車的餐車上,通過一些列新方法,列車乘務員、旅客就餐浪費情況大有改善,列車廚餘垃圾比以前也減少了四分之三,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 怎麼在火車上找坐(1)(旺季餐車篇)
    看準你買的票的時間,準備殺進餐車!記住,早上6點半是賣餐車票的時間,中午11點半是午飯,晚飯5點半到6點,晚上9點夜宵。也就是說,時間到了他們會趕人的,你要選擇那個時間段來餐車休息。很多時候人們直接就在餐車不走開了。30元一個時間段。如果晚上想休息,那麼要在9點之前在餐車門口等著,裡面的人會出來賣票。當然旺季,人很多的時候,會直接人來等票。
  • 男子被餐車撞以人民名義伸張正義猛懟車長:誰給了你代表的權利?
    這一幕發生在12月14日的Z166次列車上,被數落的女子是列車長及餐車服務員,起因是服務員在列車上推餐車往返時不小心碰到了男子的腳,儘管服務員立即道歉,但,男子還是不依不饒,叫來了列車長,「以人民的名義」對兩人進行一場超長的訓斥。
  • 涿鹿便民餐車新妝亮相,聽聽群眾怎麼說?
    涿鹿城市容貌新風景:便民餐車早上七點半,涿鹿城管執法局的執法人員像往常一樣對便民餐車攤點進行巡查,在軒轅大市場門口的攤點執法人員對餐車經營者是否辦理健康證、是否佩戴圍裙、是否安裝油煙淨化系統、是否做好餐車周邊的環境衛生進行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當場責令整改
  • 高鐵餐車人員在「靜音車廂」停止產品介紹
    車廂內,影視頻系統默認靜音,廣播音量設置在最大音量的40%以內,餐車人員進入車廂後會暫停產品介紹。運行途中,若乘客違反「靜音車廂」要求,乘務人員會進行勸阻。你想坐在這樣的車廂嗎?上海局集團公司上海客運段高鐵一車隊隊長薛豔豔介紹,在列車方面,對廣播的音量進行調整,並專門製作靜音提示卡。在列車的運行中,服務員將全程為旅客提供無幹擾服務。
  • 當下綠皮火車的餐車吃飯價高嗎?
    然後決定去餐車吃,看看餐車價格如何?飯菜好吃嗎?已經有六年沒坐這種綠皮火車,有十年沒在綠皮火車餐車上吃過飯了。餐車正常營業,見我過來,有兩個人遠遠就喊「是吃飯嗎?是套餐還是單點?」聽說我要單點就給我報菜名,最後選了芹菜炒土豆絲和炒幹豆腐兩個素菜,都是35元一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