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從廣州東站乘坐廣九直通車出發,2個小時可抵達香港九龍的紅磡車站。至今,廣九直通車已恢復通車38年。一直以來,直通車就是內地與香港乃至與國際溝通的「窗口」,其服務質素都是有口皆碑的。
在這個「窗口」裡有樣招牌小食,那就是秘制雞腿。曾經有旅客說過,吃到直通車上賣的雞腿那一瞬間是幸福的。在餐車工作的呂銘恩,就是專門傳遞這種幸福的人,也許旅客未必記得自己曾坐過的車次,但必定記得那香噴噴的雞腿。
■統籌:新快報記者 肖萍
■採寫:新快報記者 許力夫
■受訪者供圖
1
蔡瀾也鍾愛直通車上的菜式
廣九直通車上提供的餐食跟其它列車相比有很大區別。「我們的餐車上中餐、西餐應有盡有。經過這麼多年,直通車上的餐飲也是一流的,可謂一個流動的食堂,」說到自己工作的餐車,呂銘恩很自豪:「如果旅客對直通車的菜式有意見,那麼其它餐車上的菜式他更不會看上眼。」
這樣說其實也不無原因,這麼多年來,直通車上的出品一直照顧香港同胞、華僑、外賓的口味。最早期,車上供應中餐西餐;近年來,因為行車速度加快,西餐漸漸不做了,但中餐菜式的水準一直沒變。冬菇燜雞、涼瓜牛肉、清蒸鱸魚等菜式一直是粵港兩地熟客們的最愛,不少商務客人也是嘴刁刁的「老饕」,對食物的質素很講究,但對直通車上的出品讚不絕口。就連享譽飲食界的「食神」蔡瀾也多次在餐車上用餐,對餐車上的菜式頗為讚賞。
2
以優質服務圈了一批「鐵粉」
廣九直通車開行這麼多年,以優質的服務圈了一批「鐵粉」。現在有廣深動車組和廣深高鐵,旅客可以在抵達深圳後再過關前往香港,仍有不少商務客人鍾情於直通車,多年來一直搭乘直通車。呂銘恩告訴記者,星期一至五,坐直通車的客人百分之五十都是常年「幫襯」的熟客,見面時都會互相打招呼。
這些熟客都有個特點,他們上車後就會跑到餐車來,或是三五知己一起泡上一壺香茗,或是自己一人點上一瓶啤酒。「他們坐了直通車這麼多年,知道坐在餐車上喝茶喝酒度過這段旅程最為舒服。」
以前,旅客多是探親、商貿、旅遊的香港同胞以及僑胞,也有部分因公出國人員和外籍人士。廣九直通車儼然成了世界各地旅客來往廣州和香港的第一扇「窗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由行的放開,直通車上的內地旅客也不斷增加。
復通初期,直通車從廣州到九龍需要五個小時,現在從廣州到九龍車程已縮短至2小時,成為內地遊客赴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
不同的是,直通車上沒有春運,最忙碌的時候是廣州一年兩次的交易會。這時候,外國旅客最多,直通車票最難買,餐車上也是座無虛席。呂銘恩最有印象的是外國旅客一到餐車就叫著:「Beer!Beer!」餐車上也會特別準備多一點冰凍的啤酒。
3
有人坐直通車就是為了吃雞腿
今年50歲的呂銘恩是餐車上專門負責售賣食物給旅客的工作人員。無論你是在餐車上點菜還是買雞腿,都能看到他。
高高瘦瘦的呂銘恩戴著一副眼鏡,言談風趣,除了可以說流利的普通話、粵語,還會一點簡單的英文。已在廣九直通車上工作了33年的他一直擔任餐車服務員。像呂銘恩這樣在直通車上工作這麼久的員工可謂「鳳毛麟角」,很多當年在一線的員工不是退休就是轉到別的崗位去了。
被問到能代表廣九直通車的一樣物品時,呂銘恩當即向新快報記者推薦車上的招牌小食——雞腿。不少熟客一上車就等著車上的工作人員捧著一大盆雞腿來賣。若是買不到還會懊惱不已,覺得這趟車白坐了。毫不誇張地說,有的旅客選擇坐直通車也是為了吃這隻雞腿!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