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不去鱗、貝類不吃生……這些海鮮小知識要知道

2020-12-23 美食工坊

節假日就是親朋好友相聚的日子,相聚不僅要有美酒更要有美食。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當然少不了海鮮。不過,海鮮這類食材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掌握一些海鮮小知識,可以更好地享受美味一餐。

1、帶魚不用去鱗

帶魚表面總有一層銀色的物質,很多人覺得這是魚鱗,想要千方百計刮去它,覺得刮完才算乾淨才能用它做菜,其實大可不必多此一舉。帶魚表面的銀色物質並不是魚鱗,而是一種脂肪,還有一定營養價值,但這種物質遇熱就會融化,所以清洗帶魚不應該用溫度過高的熱水。

2、貝殼類吃鮮但不吃生

海鮮吃的就是一個鮮,鮮嫩甜美的味道是那麼多人鍾愛海鮮的原因。但是吃海鮮尤其是貝殼類的海鮮最好不要吃生的,因為貝殼類海鮮比較容易感染諾羅病毒和霍亂弧菌,儘量做熟再吃,生吃很容易威脅到身體健康。

購買貝殼類的海鮮,有一個挑選技巧很實用,那就是殼張開越大,用手觸碰沒反應的是死的,而殼閉合緊的一般就是活扇貝,殼張開的用手一觸碰馬上收緊的就更不用說了。

3、海參要一泡二洗

海參是很多家庭會選擇的滋補佳品,但很多人買來自己在家做不好。其實泡發海參並不難,先泡後洗,之後再烹飪,海參的口感味道就很能讓人滿意了。一泡就是先用冷水浸泡6小時,將海參泡軟之後,縱向剪開處理內臟和雜質,再用冷水衝洗。二洗就是在水中加適量小蘇打,煮沸後關火,放入海參泡2小時,重複兩次後取出,用清水衝洗乾淨即可。這樣處理過後的海參做出來的口感更有彈性。

再給大家介紹2種小海鮮,一起來看看你見過、吃過沒:

1、龜足

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看了圖片就知道,這種小海鮮的樣子很像烏龜的腳,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個形象的名字——龜足。它還叫做石蜐(jié)、佛手蚶,在東海、南海沿岸的城市比較常見。

2、跳魚

一看這名字就覺得這魚絕對不文靜,應該很活躍調皮,難以控制。這種魚經常出沒在退潮後的海灘上,它習性狡猾,彈跳力極強,你能看到它在潮水退後的海灘上跳躍,所以才會被叫做跳魚。

美食君是沒見過也沒嘗過這兩種海鮮,有機會一定要試試,嘗過的小夥伴快來分享一下是什麼口感味道。

相關焦點

  • 吃海鮮冷知識,全部知道的絕對是正宗吃貨,你最喜歡吃哪種
    長達數月的伏季封漁期即將過去,2020開海節明年即將盛裝上演,一大波海鮮正向廣大吃貨們招手。清蒸、油炸、紅燒、爆炒、燒烤……想想都能流一大缸哈喇子。海鮮固然美味,但也要吃對胃。那麼吃海鮮有哪些冷知識需要我們了解呢?
  • 帶魚好吃卻不好去鱗,教你3招小技巧,不傷手去魚鱗!
    帶魚好吃卻不好去鱗,教你3招小技巧,不傷手去魚鱗!我們都知道帶魚是一個很好吃的魚,不僅營養價值很高,裡面富含了豐富的維生素,而且帶魚的魚刺很少,非常的適合老人和小朋友,常吃帶魚能夠補脾益氣、滋潤皮膚和養發的作用,而且帶魚的吃法也是有很多種的,不管是香煎帶魚,還是紅燒帶魚、糖醋的帶魚等都是很好吃的,但是帶魚雖然好吃,但是帶魚的魚鱗是非常不好的去除的,而且在處理魚鱗的時候一個不小心的話,還會傷到我們的手
  • 帶魚鱗含有抗癌成分 冬季吃帶魚最好不去鱗
    N海都記者 鄭靚 海都訊 冬季是帶魚的捕撈旺季。入冬後,帶魚開始為越冬做準備,體內積蓄了脂肪,而到此時,肉厚油潤,味道特別好,福州話管這個時節的帶魚叫做「冬帶」。 昨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肥美的鮮帶魚很受歡迎,可也有市民對帶魚身上的「銀鱗」產生了困惑——帶魚鱗又小又黏,刮鱗的時候很難處理。
  • 必備貝類海鮮知識大全:不得不去了解(二)
    貝類海鮮通常倍受消費者喜愛,它們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相當養眼。當看見菜單上琳琅滿目的各種貝類,點哪個呢?要是先了解最常見的可供食用的貝類海鮮知識就好辦了。食地考察先小談一下貝類的吃法,雖然說帶殼,但是總歸來說也是海鮮,所以吃起來也沒有太深奧的學問,其實吃的就是野味。只不過以前是要到海裡採,而現在有部分品種可以養殖。但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吃一個鮮字。這個鮮字曾經的唯一含義就是必須是活的,很多海鮮在去世之後是完全不能烹飪之後再吃的,加熱高溫對於海鮮死了之後產生的毒素完全沒有分解作用。
  • 多吃貝類的好處? 貝類海鮮如何挑選 ?
    貝類海鮮營養高 如何正確選購食用貝類海鮮的種類有很多,要怎樣挑選呢?無論是挑選還是吃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多吃貝類的好處有: 1、健腦:富含碳水化合物,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 2、明目:富含鈣,增加眼球壁的彈力,防治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 這些冷知識你不知道吧
    這些關於海鮮的冷知識,99.99%的人都不知道哦~快來看一下,知道了這些,你就是全村知識最淵博的人!1、大龍蝦居然長生不老!研究發現,龍蝦的各項身體指標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就算活到100歲,它也該吃吃,該喝喝,該繁殖就繁殖,大龍蝦居然長生不老!這是因為很多生物進行細胞裂變的時候,端粒會不斷縮短,(端粒的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控制細胞裂變周期)縮短到一定程度時,細胞會開始凋亡。
  • 帶魚好吃不腥做法,加一勺特殊潮汕醬料,下酒下飯,一大條不夠吃
    吃豬肉不如吃魚,海邊人教你帶魚最好吃的做法,下酒下飯,鮮香不腥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城市的我們,地域盛產的海產資源就是我們的日常食材清單。海鮮不代表就是鮑參翅肚,物美價廉的魚蝦蟹和貝類就是每天離不開的食材,尤其是海魚,海魚種類太多了,有昂貴的也有便宜的。
  • 地道舟山海鮮好不好吃?怎麼吃?看看舟山人的海鮮禮盒都有啥吧
    為啥帶魚會這麼暢銷呢?首先說名氣吧。舟山出產的野生帶魚是全國海鮮類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海鮮。它的帶魚和一般帶魚有所不同。舟山帶魚眼睛為黑色,有鱗片但是很容易脫落,骨頭很小體肉肥,肉吃起來更嫩。東海野生帶魚營養也很豐富,豐富的蛋白質讓它的營養價值非常之高,而且舟山出產的東海野生帶魚含有其他漁場帶魚所沒有的DHA成分。
  • 牡蠣、扇貝、蛤蜊 冬季海鮮市場主要貝類海鮮 別有一番美味
    海鮮市場上魚類海鮮將逐漸減少,除墨魚、灌青、鮁魚、帶魚以及安康和海孩子外,其他海鮮魚將淡出海鮮市場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貝類海鮮。小編帶你數數將成為海鮮市場主角的貝類海鮮。圖為白蛤蜊,別的地方叫法也許不一樣,個頭比普通嘎啦大,顏色發白,小時候這個貝殼用來裝防凍的擦手油,也叫蛤蜊油,是不是一下子充滿了回憶?這個價格在10塊錢左右一斤。
  • 你以為冬天就沒有海鮮吃了?跟著山東人冬天海鮮吃到飽!
    帶魚含有豐富的蛋白,小孩子經常吃魚肉還有健腦的作用。小黃魚冬天的小黃魚,肉質肥美,鮮嫩無比,入口即化。扇貝對於無鮮不歡的青島人來說,不受季節限制的扇貝是最佳選擇,貝類一定要吃活的。貝類本身帶菌量比較高,蛋白質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產生毒素,同時其中所含不飽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敗。不新鮮的貝類還會產生較多的胺類和自由基,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生活在海邊的人都知道選購活貝之後也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儘快烹調。
  • 帶魚知多少,連漁民都不一定說得清
    導讀:喜歡吃海鮮的朋友對帶魚一定不會陌生,作為我國海洋魚類中最重要的經濟魚類,很多消費者甚至一些做海鮮生意的老闆都以為中國近海的帶魚只有一種。我自己從事海鮮電商,但是對於帶魚也是知之甚少,雖然知道有幾種不同的帶魚,但僅是知道它們那張揚名號,就比如:大海大帶魚、黃金帶魚、黑眼帶魚,但卻不知道它們真正的學名。抱著對真知的渴求,以及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我想我有必要搞清楚這些魚,通過各種網站查詢搜索,查閱各種學術文庫及百科,我最終整理出來了這篇科普文章。
  • 初夏北方大集上野生活海鮮難覓 新鮮海鮮、冰鮮和貝類成主角
    這是今天在大集上看到的大針亮魚,最大的一條有2斤多,要價30塊錢一斤,雖然是新鮮的野生海鮮,但這個價格似乎趕集的市民不大願意接受,賣的一般。這些八帶鮹,攤主說是活的,拍打幾下也不動了,還要30塊錢一斤,但也賣的就剩下這些了。
  • 吃自助餐時,要注意海鮮的順序,如果不知道就會吃虧的!
    吃自助餐時,要注意海鮮的順序,如果不知道就會吃虧的!其實大家都能夠看得到,我們身邊的生活已經是越來越好了,而且我們這邊也是多了很多自助餐,自助餐這個方式,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以說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吃自助餐的。
  • 愛吃帶魚的人注意了!這5種方法可快速去鱗,衛生方便不傷手!
    一直以來,魚以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美味的口感,而成為人們的最愛,而帶魚又因為它的刺少和肉質豐厚被很多人鍾愛。雖然大家愛吃,也吃的比較多,但真正知道帶魚也有魚鱗且處理比較麻煩的,恐怕只有做飯的媽媽們和妻子們了,這裡給大家推薦幾種方法,能夠快速的去掉帶魚的魚鱗,關鍵是衛生還不傷手哦!
  • 幹炸帶魚拍什麼澱粉好?大廚教你2小時不回軟的做法,外酥裡嫩
    本期導讀:幹炸帶魚拍什麼澱粉好?大廚教你2小時不回軟的做法,外酥裡嫩帶魚是我們比較喜歡的海魚,前幾天還對帶魚討論了一番。超市裡的員工小胖子說買點海鮮吃,另一個店員說:「咱這哪有海鮮啊,貝類早都不賣了。」小胖子說:「那不是嗎?」然後用手一指冰箱上的帶魚。
  • 貝類小海鮮近日當紅
    這段時間,貝類小海鮮成了市民的新寵。菜場裡很多水產攤位都有蛤蜊、海瓜子、蟶子、血蛤等小海鮮出售,而且價格十分親民,20元就能吃到一碗又鮮又香的小海鮮了。  「在貝類小海鮮裡,紹興人最喜歡吃蟶子了,每年的四月份,正好是蟶子最肥美的時候,而且只要30元/公斤,比一些蔬菜還便宜。」
  • 幹炸帶魚的家常做法,簡單實用,帶魚金黃酥香,吃的魚刺都不剩
    本期導讀:幹炸帶魚的家常做法,簡單實用,帶魚金黃酥香,吃的魚刺都不剩很多超市都有賣袋裝的帶魚段,價格也便宜,10多塊錢一袋,其實,這些帶魚段,是靠近帶魚頭部和尾部部位的帶魚段,所以賣得便宜,這種帶魚段怎樣做好吃?用幹炸的做法,最適合。
  • 香煎帶魚只需一點小技巧,帶魚就能不碎、不粘鍋,外酥裡嫩!
    很多人在加工帶魚時,常遇到魚皮粘鍋、魚肉破碎的問題,那麼,今天我以香煎帶魚這道菜譜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做帶魚的一些小技巧和經驗,請大家多多指教!買來的帶魚除去內臟,清洗乾淨,切成5釐米左右的小段。購買帶魚時一定要挑選肉質緊實,顏色有光澤的。帶魚不需要去鱗,因為帶魚的魚鱗營養價值非常高,具有天然的抗癌成分。但不去鱗做出的帶魚可能腥味比較濃,大家自行選擇。
  • 癌症能吃海鮮嗎?癌症不能吃哪些食物
    海鮮最為比較受歡迎的食材之一,大部分人都喜歡吃。海鮮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那麼你知道癌症患者能不能吃海鮮呢?  老百姓中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生了癌症(腫瘤)就絕對不能吃海鮮,吃了會復發。」而在臨床工作中,也時時會有患者這樣問:「我沒什麼可吃的了」、「我很想吃」、「能吃嗎?」、「會復發嗎?」
  • 吃海鮮逛海島這個國慶你值得去
    秋日去朱家尖南沙,海灘金黃開闊,景色壯觀,在陽光柔和,海灘上奔跑盡情釋放自己的激情與活力。東極島的船票不再難搶了,秋高氣爽,島上的日出日落會格外美麗。一定要去嵊泗看一看,秋天嵊泗的碼頭岙口是忙碌的,開捕出港的船,不單水水平安,更是水水高產,接連歸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