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宅院被徵收,不滿補償以訴促談,徵收方主動協商達成協議

2020-09-05 聖運律師

房子被徵收,認為補償62萬元不合理,遂提起訴訟稱,徵收機關作出的評估價格報告,沒有依程序送達過來,且補償決定的時間早於評估結論作出的時間。在律師的助力下,以訴促談,後徵收機關主動同意補償85萬元。今天,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案件。

張先生在陝西澄城某村有一套宅院,2009年10月取得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宅院面積488.33平方米,建築面積222.07平方米。

2015年11月8日,徵收機關作出XX棚戶區改造項目區域內房屋實施徵收的決定,張先生的宅院在徵收機關確定的棚戶區改造範圍之內。2018年11月22日,徵收機關對張先生作出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貨幣補償為62萬多元,補償搬遷費、臨時過渡費、冬季取暖費共計12100元。

這一補償標準是在2018年12月6日,某房地產估價公司作出的《房屋徵收估價結果報告》所確立的,但徵收機關未將該評估結論向張先生送達,也未徵求張先生意見。

張先生對該決定不服,委託了律師代為維權。律師分析徵收機關對張先生的徵收行為後認為,補償決定書就補償決定主體、徵收補償的項目、標準、國有集體土地性質不做區分,單方評估未經被徵收人籤字確認,且救濟途徑的告知、說明違法。

鑑於徵收方在相關程序上存在問題,且補償不合理,張先生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撤銷徵收機關對其作出的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責令徵收機關依法重新作出決定。

徵收機關提交了選定評估機構入戶徵詢表、公告估價報告書、補償決定書、回執單、催告書等證據,辯稱其選定評估機構答辯人也是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進行確定的。

在法院審理過程中,由於張先生做了充分準備,徵收機關在敗訴的壓力下,於2019年8月7日在庭外與張先生達成補償協議,約定對張先生被徵收房屋採取貨幣補償的方式,共補償張先生85萬元人民幣。但該協議達成後,僅部分履行,張先生仍繼續堅持其訴訟請求不變。

法院認為,本案中,徵收人在對被徵收的房屋評估後,未將評估結果送達被徵收人,亦未徵求被徵收人對評估結論的意見,且被告作出的補償決定的時間先於評估結論作出的時間,程序上明顯違法。因此,法院判決,撤銷徵收機關對張先生作出的房屋徵收補償決定。

對於該案,王有銀律師認為,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此外,評估程序亦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做到程序正當、結果公開,充分保障被徵收人對評估結論的知情權和提出異議的權利。」王有銀律師說。

相關焦點

  • ​房屋被拆告到最高院,徵收方訴訟不利後作出讓步達成補償協議
    在訴訟不利的壓力下,徵收方與村民很快籤訂了拆遷補償協議並支付補償款。今天,京平律師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案件。因城市發展建設需要,李先生所在村的集體建設用地擬被徵收。2008年5月6日,徵收方根據徵地批覆作出《徵收土地公告》。 李先生一直未與徵收方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2014年4月1日,其房屋被強制拆除。李先生訴至法院,請求確認徵收方強拆其房屋的行為違法。
  • 王朝訴南陽市臥龍區政府徵收補償決定案
    同理,如市、縣級人民政府已經作出補償決定的,原則上房屋徵收部門不能再與被徵收人籤訂補償協議。如果在補償決定作出後,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又籤訂補償協議的,應當視為雙方經過再次協商,同意以補償協議取代補償決定,即通過履行補償協議的方式實現對被徵收人的補償,而不再執行補償決定。
  • 徵收方單方委託房屋評估,拆遷補償決定被撤銷
    2014年7月,為了加強徵遷力度,徵收方在未與徐先生就徵收補償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單方委託了房地產評估事務所對徐先生所有的房屋進行評估。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無正當理由卻遲遲未籤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並作出了以貨幣補償方式給予補償的決定。
  • 補償協議籤訂後徵收方不履約 被徵收人委託冠領維權成功
    籤訂拆遷補償協議後,徵收方卻不按照協議約定履行義務,擅自將住房安置變更為貨幣安置,湖北十堰的當事人葉先生不同意,徵收方即停發相關過渡費。無奈之下,葉先生委託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訴訟維權。因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需要,該房屋被徵收。葉先生認為徵收補償方案合理,就與徵收方籤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以下簡稱《補償協議書》),協議約定對葉先生及家人進行住房安置,隨後心滿意足、等待入住新房的葉先生將房屋交給徵收方拆除。
  • 在徵地拆遷中怎麼與徵收方協商拆遷補償?律師:只協商別動手就行
    在徵地拆遷中,那些覺得拆遷補償款過低或者不滿意的被徵收人在拒絕籤署補償協議後,可能就不知道怎麼辦了,即使徵收方的工作人員找上門來協商補償協議,他們可能也會以為是逼自己籤署補償協議,從而拒絕協商,趕走徵收方的工作人員,這麼做的下場無非就是被徵收方迫使籤署補償協議或者由徵收方下達《房屋徵收補償決定
  • 農民朋友注意:籤補償協議有了新規定,涉及被徵收人房地補償利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籤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徵收土地。 該條款明確了在政府實施徵地拆遷必須先與被徵收人籤訂補償協議。
  • 徵收方協商中就這4句話:不那麼說也許被徵收人早籤約了!
    你要不這麼說,換一種更和緩、智慧、貼心的表述,也許被徵收人早就籤協議同意配合搬遷了。無論從策略、情理上,還是從依法行政、和諧徵收的原則上,這些話實在都不該說。第一句話:我們這是政府徵收拆遷協商溝通一上來就強調這點,無疑是想凸顯涉案項目徵收補償的權威性與不可質疑性。
  • 最高法判例:徵收補償協議之訴與履行補償職責之訴的區分
    徵收補償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基於合意,在法律框架內對自身權益作出處分,從而形成的書面文件。在徵收補償協議被依法撤銷或確認無效前,其效力依法受到保護,是實施徵收補償行為的依據。若當事人對於行政協議訂立時未予考慮且未包含在協議之中的建築物或構築物,認為應當補償的,不屬於協議履行過程中發生的爭議,可以另行提起履責之訴;但若當事人所主張的建築物或構築物系行政協議已經包含的內容,則該爭議屬於協議履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爭議,並非履職之訴解決的範疇。
  • 國有土地徵收公告是否可訴
    國家對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可以提前收回的,而提前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就需要對土地徵收決定進行公告。告知被徵收人土地徵收的相關情況,那麼國有土地徵收公告是不是可訴?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國有土地徵收公告是否可訴國有土地徵收公告是可訴的,當事人如果對國有土地徵不服的,可能對徵收部門作出的
  • 徵收方說不籤補償協議就拘留你 律師:這種方式籤訂的協議無效
    熟讀我所發布的文章的朋友們一定知道,在徵地拆遷中,徵收方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的方法可謂是五花八門,但是在農村徵地拆遷中,徵收方面對的是一些不懂法律,一輩子安分守己的農民朋友,這也給了徵收方更大的「發揮空間」。今天我就來為您講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案例,並對其進行解讀。
  • 徵收協議中承擔違約責任的主體是誰
    籤訂徵收補償協議是土地徵收收的程序之一,土地徵收部門要依據土地徵收補償協議的約定,對被徵收人給予經濟補償後才能徵收土地,那麼徵收協議中承擔違約責任的主體是什麼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籤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徵收土地。
  • 不滿補償金額律師助力起訴,鎮政府已多次提出協商溝通
    因飲用水源保護整治工作,鎮政府發布《徵收拆遷補償通告》。張女士的出租房在拆遷範圍內,但因不滿意補償金額一直未籤訂拆遷補償協議。在聖運律師的助力下,當地法院判決拆遷補償通告違法。這一判決為其後續爭取到合理的賠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今天,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給大家解讀這個案件。
  • 徵收方為了降低補償經常使用的騙局,一定要小心這些徵收陷阱
    如果徵收人員只談政策,不拿文件,就有問題,被徵收人可以選擇拒絕。二、評估報告不公正評估報告是確定被徵收人合理補償的依據。但是,由於評估機構作出的評估報告很容易被影響徵收方影響,導致有很多不公平補償的評估結果。被徵收人應當提高警惕。根據國務院第590號令,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徵收人協商選定。
  • 房改房未辦理產權變更,徵收方拒絕與單位職工籤補償協議,咋辦?
    本文來源: 北京即明律師事務所當我們面臨拆遷時,常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不可抗力原因導致無法在徵收方規定的時間達成拆遷合意籤訂拆遷協議;也會遇到房子因為一些原因無法過戶或者沒有過戶導致房產證上登記的人名不是自己的名字,那麼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難道就無法得到拆遷補償了嗎?
  • 民事協議還是行政協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的前世今生
    那麼如果因房屋徵收補償協議引發訴訟,到底應走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途徑解決糾紛呢?為此有必要追溯房屋徵收協議的歷史,弄清楚其前世今生。,經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批准拆遷的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裁決。二、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因房屋補償、安置等問題發生爭議,或者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後,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未經行政機關裁決,僅就房屋補償、安置等問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 重慶高級法院 :行政機關訴訟中自行撤銷房屋徵收補償決定後繼續確認之訴是否存在訴的利益?
    2016年5月26日,渝中區政府作出《補償安置方案徵求意見公告》,其公布的《補償安置方案》明確:「安置原則以一個房屋所有權證或租約證為一戶進行補償安置」;「持有直管公房租約證的,有房屋所有權人與承租人協商一致同意解除租賃關係的,住房承租人按使用面積(以租約證為準)作為依據計算房屋補償,所有權人按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之差計算房屋補償」。本案涉訴渝中區金剛塔45號房屋位於本次徵收範圍。
  • 籤了徵收補償安置補充協議後,徵收方違約了,該如何維護權益?
    房屋被納入到徵收範圍後,徵收方與被徵收人曹先生、曹女士籤訂了補償協議,後又籤訂了房屋徵收補償安置補充協議,約定徵收方按3個月臨時安置補助費標準獎勵曹先生共計xx萬元,且曹先生也在約定的時間內辦完了回遷安置手續,分得安置房屋。但是事後,曹先生委託律師,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房屋在徵收範圍內卻不給籤拆遷補償協議?法院:不能只徵收不補償
    房屋在徵收範圍內,但徵收方尚未與李先生籤署補償協議,也未對李先生作出補償決定。起訴後,法院判決徵收方在判決生效之日起60天內,對李先生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補償作出決定。徵收方對判決不服,提出上訴。接下來,律師將與你一起了解一下此案。
  • 為了迫使村民籤補償協議,徵收方竟稱「不籤字會影響你兒子工作」
    徵收方為了達到籤約目的,竟繞過王先生,以「不籤字就會影響到你兒子的工作」為由逼迫彭女士籤訂協議,彭女士為了不影響兒子工作被迫籤下。隨後王先生將徵收方訴至法院,王先生能勝利維權嗎?今天,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案件。
  • 商鋪遭拆後起訴,法院:徵收方不能前頭承認強拆,後頭又否認
    342平方米的兩層商鋪被徵收,市民不滿補償拒籤協議,其後商鋪卻被供電公司斷了電,無法正常經營,最後徵收方直接強拆了商鋪。市民起訴後,法院指出征收方前後不一,答辯時認可強拆,庭審時又極力否認……今天,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