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對守法者「無事不擾」——以大數據監管減少涉企重複檢查

2020-10-20 新華社客戶端

在「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市場監管與大數據相結合,形成了一套大數據資源庫。

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行政檢查領域突破性採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對市場主體進行風險研判,提升了事中事後監管效能,初步實現了精準監管、智慧監管,風險監管和有效監管。

如果按以往的市場監督管理方式來算,平均半個小時檢查一家企業、每家企業需用兩名監管人員、每天工作8小時,理論上1000名監管人員需要連續工作近110天才能完成對全市88萬戶市場主體全部檢查,但現在只需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在半天內即可完成。

與此同時,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還開發了一套移動監管終端系統。監管人員在現場只需要通過手機一鍵查詢或「拍一拍」營業執照,就能智能識別市場監管行政許可證照片。內置的電子地圖可以隨時查看市場的主體位置。電子化操作可以做到及時現場錄入反饋、全程電子表格。監管人員只需根據檢查情況在系統表單上勾選即可。執法人員根據採集到的線索完成閉環執法,精準打擊,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自佛山市將市場監管與大數據相結合以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與改革前相比,佛山市對市場主體的現場檢查率減少了74個百分點,但是對違法行為的發現率卻提高了70個百分點,切實做到了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記者:胡拿雲

編輯:郭琳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相關焦點

  • 湖北發文優化營商環境 要求對企業「無事不擾」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湖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弘揚「店小二」精神「十必須十不準」》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弘揚服務企業群眾「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把營商環境打造成湖北疫後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
  • ABCD四類分級監管 西安高新區對守信企業「無事不擾」
    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幹擾,為企減負。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西安高新區通過開發運行市場綜合監管平臺,探索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和風險分級管理機制,實現了信用分類風險分級智慧化、監管目標風險等級精準化、協同監管聯合懲戒常態化、企業守信風險自控自律化,有效減少了對企業正常經營秩序的幹擾,提升了營商環境的滿意度。
  • 伊州區稅務局堅持「無事不擾 無處不在」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自2020年以來,伊州區稅務局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堅持放管結合、並重推進,力促「監管無事不擾,服務無處不在」的稅收氛圍,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今年,我們單位被評為A級納稅人,不但稅務局下戶次數明顯減少了,而且如果有需要還可以一次性領取3個月發票用量呢」哈密三道嶺合發工貿有限公司的辦稅員萬亞娟說。據了解,為降低企業合規成本,提高違規成本,伊州區稅務局全面落實「三注重」「三不準」,為企業營造稅收監管無事不擾的氛圍。
  • 在全市涉企執法監督部門座談會上的講話(提綱)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清理並減少各類檢查和罰款,建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營造規範有序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吃上「定心丸」,增強發展的信心與底氣。
  • 蘇州相城:與企業交往要做到「隨叫隨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一呼...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相城政企同心、共克時艱,復工復產復業走在蘇州前列,在上半年全市高質量發展龍虎榜39個指標中,相城有21項進入前四,總數列蘇州大市第三。蘇州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表示,相城作為一個建區19周年的城區,經濟體量由小到大、產業層次由低到高、科技創新由弱到強,取得了眾多發展新業績。
  • 我國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 「減證便民...
    自此之後,針對直接面向企業和群眾、依申請辦理的行政事項,我國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 此前通過試點,大幅度減少了「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等,將為人民服務轉變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改善了營商環境,提高了政府的服務能力,社會各方面反映良好● 如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以避免風險
  • 廣東江門商事制度改革中的加減乘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巡禮
    記者了解到,江門市轉變「重審批輕監管」工作習慣,架設信任橋梁,將便利留給企業,倒逼審批部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試行食品藥品經營許可等承諾制改革。堅持「放管結合」,推行「以管促放」防控改革風險,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監管模式,實現通用一個系統「全智慧」集約監管、沿用一套規則「全流程」規範監督、監管一視同仁「全領域」抽查覆蓋,監管經驗被全省複製推廣。
  • 國務院發文:把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到事中事後監管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近日,中國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堅持放管結合、並重,把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到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上來,加快構建權責明確、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簡約高效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形成市場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互為支撐的協同監管格局,切實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促進提高市場主體競爭力和市場效率,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 山西省澤州縣多措並舉構建市場監管新機制
    新轉變 新局面 新秩序山西省澤州縣多措並舉構建市場監管新機制□ 本報記者 秦海峰今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優先選擇山西省澤州縣作為企業登記註冊便利化改革、企業年報制度改革、社會共治、企業信用風險監管、大數據監管、信用修復等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試點地區。
  • 廣東公安便民新舉措:「無犯罪記錄證明」可網上辦
    昨日,廣東省公安廳召開粵省事·智慧新民生公安百項服務上線發布會,宣布廣東公安再送民生「大禮包」,推出110項民生服務新舉措,涵蓋了出入境、治安、交管、監所等領域。現在,除部分尚在試點的功能,市民們只要微信「掃一掃」二維碼或搜索小程序粵省事,就可以實現辦事少填、少報、少跑、快辦。
  • 電信回應手機3小時跑23G流量:機裝軟體重複下載大文件
    電信回應手機3小時跑23G流量:機裝軟體重複下載大文件 人民日報 2015-11-11 13:19 來源:澎湃新聞
  • 免現場執法檢查
    未來,這些企業可免於「雙隨機」現場執法檢查。都有哪些企業被納入了珠海市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執法正面清單?被納入正面清單的企業被「雙隨機」抽查到的,除信訪舉報核實等情形外,可免於現場執法檢查;或可將在線監控數據作為監管的重要依據,減少開展現場執法檢查的頻次。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進一步優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通知
    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部門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實施方案的復函》(國辦函〔2016〕74號)要求,發揮市場監管部門牽頭作用,按照「誰產生、誰公示、誰負責」原則,依照政府部門涉企信息資源目錄、數據標準,加快實現各級各部門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
  • 聚焦「零許可、高水平、掌上辦、強監管」 全面深化「證照分離...
    堅持整體政府理念,從用戶視角梳理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一件事」,將「證照分離」改革放置在具體應用場景中不斷深化,推動涉企許可事項「一件事最多跑一次」。  與「網際網路+監管」相結合,推動事中事後監管科學高效。大力推進「網際網路+監管」建設,打造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管平臺。全省39個執法部門1275個執法監管事項全部納入平臺管理,主體登記、行政許可、執法檢查、行政處罰、年度報告、信用紅黑名單等數據全部集成,全面提供「雙隨機」抽查、協同聯動監管、掌上執法等應用場景,實現了執法監管的標準化、數位化、精細化。
  • 太原市召開全市「雙告知」認領和涉企信息歸集公示工作推進會議
    會上,市工商局調研員賀福鎖傳達了《太原市政府辦公廳關於全市涉企信息歸集共享的實施意見》《太原市「雙告知」認領和涉企信息歸集公示聯席會議制度》文件精神,明確了工作制度。    市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崔燕對全市「雙告知」認領和涉企信息歸集公示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從1月份至今,太原市「雙告知」認領和涉企信息歸集公示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 無接觸辦事、大數據監管、網際網路授課——服務在雲端,方便又安全
    在智慧政務大廳,市民使用自助服務機快速辦理各類業務;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利用大數據監管商家經營,保持物價穩定;在小學網絡課堂,老師學生在線上完成授課、學習,智能方便。市民無接觸辦理各類業務,管理部門線上監管市場物價變動,學校老師藉助網際網路開展教學。目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不少領域,都已經用上了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