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就是結論先行,論據支撐

2020-12-12 小陽光語說

1.什麼是金字塔原理。總的來說,金字塔原理是組織思想的方法和工具,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沒有意識到思想需要被組織。舉個例子,想像一下現在你是一個公司的 CEO,這個時候你新來的秘書給你匯報日常工作,她是這麼說的:負責營銷的劉總說他明天不能參加下午3點的會議了;負責研發的王總說他不介意晚點開會,明天開也可以,但是明天10點半以前沒有時間;而負責產品的馬總說他明天晚些時候才能從上海趕回來,而且明天的會議室已經有人預訂了,不過禮拜四的會議室還沒有人預訂,所以我們會議的時間定在禮拜四上午11點比較合適,您看行嗎?如果你是 CEO,可能聽秘書的這段介紹都快暈了。為什麼?這就是因為她的思想沒有經過組織。

假如你是CEO

2.用金字塔原理重新組織思想後,秘書的匯報可能就變成了這樣:老闆,您看原來定在今天的會議改在星期四上午11點開怎麼樣?因為今天的時間,營銷老總劉總他沒辦法參加,而其他領導能配合的時間只有這周四了,而且這周只有周四的會議室還沒有被預訂。所以,您看會議改到周四上午11點,可以嗎?這一次你再聽秘書的介紹,是不是就清晰了很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答案就在於後者用了金字塔原理。那什麼是金字塔原理呢?用一句話說,金字塔原理就是說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而這個中心論點可以由3到7個論據進行支撐,每一個論據它本身又可以成為一個論點,同樣,也可以被3到7個論據支撐,如此重複形狀就像金字塔一樣,這個就是金字塔原理。這時你可能會說,這個不就是我們高中語文學的議論文的寫法嗎?從開始有一個論點,然後下面用分論據來論證。說起來還真是有點像。不過,金字塔原理在具體應用起來,還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

3.比如要強調「結論先行」,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你表達觀點時優先說出你的結論。就像剛才舉例的秘書匯報工作,首先要匯報的就是結論:我們把會議改到星期四上午11點。為什麼要結論先行呢?這就和大腦的運作方式有關係了。大腦如果提前了解了一個結論,那麼它就會自動的把接下來獲得的相關信息歸納到這個結論下面來尋找聯繫。而相反的,如果我們在聽別人介紹觀點的時候不知道結論是什麼,大腦就會很困惑,一直要試圖弄清楚各個觀點到底想講什麼問題,這樣理解起來就很費力。就像第一次秘書介紹情況的時候,不介紹結論,直接介紹各種論據的時候,我們聽起來就很費解。所以,結論先行很重要。其次,還有一個注意事項,那就是每個論點下面的論據不要超過7條。一般而言,有4、5條論據就足夠了。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大腦沒辦法同時容納7個以上短期記憶的事情,我們記不住。

4.比如,你要出去買報紙,就順便問了一下你愛人說:「有什麼東西幫忙帶的嗎?」然後你愛人說,「太好了,那個我想吃葡萄,你買點,對,順便買點牛奶。」你說,「好的。」然後剛要走出門口,她說,「對了,咱家土豆也不夠了,然後也沒雞蛋了,你把土豆、雞蛋買一點。然後順便還有胡蘿蔔,橘子、鹹鴨蛋。」你都出門了,她又補了一句說,「對了,不要忘記再買點蘋果回來。」你問,「還有嗎?」「沒了,買點酸奶吧。」現在,請問你去了超市之後,還記得你的愛人讓你買什麼東西嗎?我想絕大多數人是記不住的。為什麼?就是因為大腦沒辦法同時記住超過7個以上的事情。

買買買

5.那怎麼辦呢?任何一個論據都不要超過7條,而且超過4、5條之後,你就要把它們歸類到不同的類別裡面,這樣才能幫助我們記憶。比如,我們可以把剛才說到要帶的東西稍微歸類一下,就容易記憶了:你可以告訴自己,要買水果、蔬菜和奶蛋這三類產品。而水果就買葡萄、蘋果和橘子;蔬菜就買土豆和胡蘿蔔;而奶蛋產品就是牛奶、酸奶以及雞蛋和鹹鴨蛋。你看,這樣一重新組織,是不是就容易理解和記憶得多了。因此,金字塔的結構實際上就是分類、關聯的過程,而金字塔原理的論據不要超過7條。

6.最後,還有一個注意事項,就是每一個論點一定要言之有物,有思想。這一點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容易出問題。比如,我們經常在開會或者寫文章的時候會有類似的句子:我們公司現在存在三方面的問題,或者總結說我們前一段項目的成功有三個原因。可是,這樣的句子都是言之無物,缺乏思想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從你說的兩個問題、三個觀點之間獲得任何有益的信息。事實上,一旦用這樣言之無物的方式來作為一個論點的話,那說明你是沒有充分思考清楚這個問題。

建議要言之有物

7.有一次芭芭拉·明託看她的同事寫的一篇報導,題目是「公司在組織管理方面存在兩個問題」,接下來就長篇大論論述這兩個問題。當時芭芭拉·明託就跟他說,你這樣其實是沒有深入思考的,你這兩個論點是言之無物。她的同事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重新思考之後,把他的論點調整為「公司存在的主要組織問題是沒有充分授權」。你看這樣,你的論點就清晰得多,別人立刻就知道你想要表達什麼內容。所以,下次你再給公司提意見,寫總結的時候,就不要寫我們公司在員工管理上存在兩方面的問題,這樣都是言之無物的。你可以寫得更好。比如說,我們公司在員工責任和相應的激勵制度上不匹配,導致績效較低。這樣的觀點就有價值得多。所以,這就是對金字塔原理的一個整體的介紹,結論先行,每層結論下面的論據不超過7個,每一個論點都要言之有物,能夠有明確的思想。

相關焦點

  • 經典的高效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模型——金字塔原理
    什麼是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就是「以結果或結論為導向的思考、表達的過程」。當我們思考或表達一件事情時,可以先提煉出一個中心思想或先拋出最終結論,然後這個結論下面有幾個分論點作為支撐,每個分論點可能會向下延伸出新的論點或需要論據作為支撐,這樣一層一層向下延伸,直到不需要再分解和提供支撐為止,這樣所呈現為金字塔結構,因而被稱為金字塔原理。
  • 金字塔原理:麥肯錫40年的諮詢標準,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
    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詮釋了金字塔原理:第一,什麼是金字塔原理;第二,用金字塔原理來組織思想的方法;第三,如何讓別人對你的觀點感興趣。金字塔原理其實和高中議論文的寫法差不多,歸納一個中心論點,再由3-7個論據支撐,而每一個論據又可以被3-7個小論據支撐,如此重複的模型就像金字塔一樣,這就是金字塔原理。首先,金字塔原理強調要「結論先行」。
  • 職場好用工具: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最近,看了巴巴拉·明託寫的《金字塔原理》,這是一本講解寫作邏輯與思維邏輯的書籍,感覺不錯,現把學習重點整理出來分享給各位。一、金字塔結構通俗易懂就是塔尖—一個中心論點,塔身—若干論據,通過論據去證明論點,層次分明,條理有序。
  • 《金字塔原理》之做一名表達高手
    一、清晰的表達思路一定是金字塔狀什麼是金字塔?就是每一件事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這個中心論點下面有若干論據支撐,而每個論據本身又是一個論點,下面會有新的若干論據支撐 ,這樣一層層延伸下去,就形成了金字塔狀。
  • 讓我學習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
    本文要講的金字塔原理,就是一套幫助你高效溝通表達的方法論,加以練習,你也能成為一個口吐蓮花的溝通高手。金字塔原理,是由芭芭拉·明託提出的,她畢業於哈佛大學,是麥肯錫公司第一位女諮詢顧問,傳授金字塔原理40年,幫助政府、企業、高校等各界人士寫作商務文章、複雜報告和演示文稿,曾為美國、歐洲和亞洲眾多企業及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等講授金字塔原理。
  • 5篇文章,讓你學會金字塔原理(1)
    原因就在於用了金字塔原理來表達:如果沒有感覺出來多大不同,那麼請再翻上去細品。如果你產生點興趣,這就引出我想跟你講的第一個知識點:金字塔原理的四個基本特徵——結論先行,上下對應,分類清楚,排序邏輯。二、金字塔原理的四個基本特徵:一分鐘讓你的表達有邏輯你可以照著這張圖,再重新對照下秘書最初嘴瓢的那段話,砸吧其中的精煉邏輯。下面結合我的一些思考,逐個給你講。結論先行:一段信息只有一個結論,且放在開頭這點並不陌生,在文綜考試裡,標準答案也是先說結果,再分析原因。
  • 職場生活必須掌握的能力[1]:金字塔原理
    這時候你就需要一個牛X的思維方式:金字塔原理。什麼是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是一個極好的指導人如何思考並如何表述思考結果的思維方式。能夠讓人們將混亂的思路按照一種邏輯整理清楚。簡單來說,金字塔原理就是,將事物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而此中心論點可有若干個論據支持,這些一級論據本身也可以是個論點,被二級若干個論據支持,如此循環,狀如金字塔。
  • 《金字塔原理》:讓表達更清晰
    美國芭芭拉明託的《金字塔原理》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想做到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就要會用金字塔原理。那麼什麼是金字塔原理呢?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簡單易懂的思考方式,溝通方式,規範動作,它的基本結構就是結論先行,自上而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要先重點後次要,先總結後具體,先框架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先論點和論據。就拿同事的這件事情來說,該怎麼表達才能讓領導比較清楚呢?我們用金字塔原理來試一下。
  • 金字塔原理來幫你
    從具體形式上看,它是一種組織信息的框架,用作者芭芭拉·明託的話說就是:我們所表達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歸納總結出一個中心論點,這個中心論點可以被3~7個論據進行支撐。每個論據本身又能當作論點,同樣也可以被3~7個論據支撐,如此重複形如金字塔一樣,這就是金字塔原理。
  • 用金字塔原理進行寫作
    芭芭拉 明託的金字塔原則是一項層次性、結構化的思考、溝通技術。通過訓練思考能力,增強表達的邏輯性,從而達到重點突出、邏輯清晰。 《金字塔原理》介紹了一種能清晰地展現思路的有效方法,是訓練思考、進行結構化寫作的實用寶典。
  • 《金字塔原理》讀書筆記
    最近讀了《金字塔原理》,運用書中的理論和方法,可以很好的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下文我將簡要介紹:1. 什麼是金字塔結構、金字塔原理?2. 怎麼使用金字塔原理?3. 全書框架圖。01 什麼是金字塔結構、金字塔原理?金字塔結構:一個總的思想統領多組思想。思想之間以縱向或橫向聯繫。縱向上任何一個層次的思想都是對其下面一個層次上思想的總結,橫向上多個思想因共同組成同一個邏輯推理過程而被並列排在一起。
  • 《金字塔原理》閱讀摘要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的邏輯思路、表達方式和規範動作。金字塔的基本結構是:中心思想明確,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要後次要,先全局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
  • 如何構建你的金字塔結構 | 《金字塔原理》
    在上一篇文章中,帶你認識了金字塔原理(可點擊跳轉),介紹了為什麼學習金字塔原理,和什麼是金字塔原理
  • 淺析金字塔原理之如何在一分鐘內讓你的表達更有邏輯!
    原因就在於用了金字塔原理來表達:如果沒有感覺出來多大不同,那麼請再翻上去細品。如果你產生點興趣,這就引出我想跟你講的第一個知識點:金字塔原理的四個基本特徵——結論先行,上下對應,分類清楚,排序邏輯。結論先行:一段信息只有一個結論,且放在開頭這點並不陌生,在文綜考試裡,標準答案也是先說結果,再分析原因。同樣的,商業環境裡,高效是很重要的基本素質,先說結論,則能有效降低溝通成本。
  • ——《金字塔原理》讀書筆記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目前大家都比較接受的一種方法:金字塔原理。所謂「金字塔」原理,是一種思考方式、溝通方式,基本結構是: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要後次要,先總結後具體,先框架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先論點後論據。
  • 讓你邏輯更清晰、表達更有力的《金字塔原理》,5分鐘帶你弄懂
    「思考問題有方向,表達清晰有條理,解決問題有方法」,是我們都希望達到的境界,也是《金字塔原理》這本書所要幫助你實現的結果。首先,金字塔原理是指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然後這個中心論點可由三至七個論據支持,而這些一級論據本身也可以是個論點,被二級的三至七個論據支持,從上到下延伸,越來越多,形狀像金字塔一樣
  • 讓你邏輯更清晰、表達更有力的《金字塔原理》,5分鐘帶你弄懂
    首先,金字塔原理是指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然後這個中心論點可由三至七個論據支持,而這些一級論據本身也可以是個論點,被二級的三至七個論據支持,從上到下延伸,越來越多,形狀像金字塔一樣。其中「A」就是你的回答、你的中心論點,是你整個金字塔下面部分要去論述支撐的中心。所以我們不管是說話、寫作、匯報、演講,從一個場景中引出衝突和問題後,先拋出你的觀點,然後接著再展開來論證你的觀點,這也就是我們小時候學的「總分」結構。
  • 《金字塔原理》結構化思維:解決問題和表達想法的超級武器
    今天分享的書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結構模型用一句話來概括,金字塔結構就是將我們的思想按照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解,邏輯遞進的結構形式清晰呈現的思維模型三、如何構建金字塔結構構建金字塔是我們深刻分析問題、準確解決問題、高效表達想法的過程,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思考,就是在我們思考的時候,將自己的思想構建成金字塔,另一方面是表達,也就是在向別人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輸出自己的金字塔,並在別人的思維中構建和自己一樣的金字塔
  • 掌握這四個步驟,金字塔原理助你想明白、寫清楚
    可以在日常口語溝通時,運用金字塔原理什麼是金字塔結構金字塔結構自上而下的敘述過程,即先說中心論點(結論),再分別敘述分論點,每個分論點又由相應論據(事實)作為支撐,如此往復,如下圖所示。金字塔結構圖運用金字塔原理表達時,其核心原則是:結論先行:每篇文章一個中心思想,要開門見山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 《金字塔原理》讓邏輯變得更清晰,表達更輕鬆
    //答案這就要說到我看的這本書《金字塔原理》了。使用「金字塔原理」不僅能讓思路變得清晰,表達簡明扼要,還能讓受眾更有興趣閱讀。//論點1自下而上思考//論據(每個論點下論據不超過7個)1.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也就是論點。就拿寫這個讀書筆記來說,論點可以從目錄和序言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