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理論指出,父母和老師們應該堅持:和善與堅定並行,以互相合作為基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而貫穿整個教養過程的則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帶給孩子歸屬感和價值感。
---------------------------------------
父母的發心都是希望孩子幸福,但這能否實現取決於孩子是否被培養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必須具備【七項感知和技能】:
①對個人能力的感知——「我能行」。
②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③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④內省能力,能理解個人的情緒,並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⑤人際溝通能力,善於和他人合作,並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⑥整體把握能力,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後果。
⑦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長久以來的實踐證明,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生活技能,培養出責任感,孩子才能具備以上七項重要感知和技能,從容面對人生的諸多挑戰與議題。
記住,生氣的當下,是最不適合解決問題的時候。在處理一個問題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能夠用理性大腦來思考時再解決問題才有意義,這也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一項重要技能。
挑戰在於,很多父母認為,當孩子「故意惹惱他們」時,自己不應該和善。但是,如果大人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難道要大人控制自己的行為過分嗎?
【什麼樣的語言稱得上 「和善而堅定」】
在我們此前講述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如何聽孩子才肯說》中曾詳細論述。以下這些常用語有助於增進你和孩子的合作:
·等一下就輪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換一種尊重人的說法。
·我很在乎你,會等到我們能相互尊重時再繼續談。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
·我們待會兒再說這件事,現在應該上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