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華做社工丨吳俊達:認真做好簡單事、平凡事

2021-02-08 探求縱坐標

認真做好簡單事、平凡事,這是社工帶給我最深刻的感觸。在服務與奉獻的過程中,我收穫了大家的認可與信任,一聲「謝謝」、「辛苦」、「靠譜」便是最好的嘉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希望奉獻青春的力量,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初與社工結緣,是在2017年秋季學期的研究生暑期團校。短短5天時間,一個臨時組建的團隊圓滿完成了一項項困難的任務,這讓我看到了社工團體的強大力量。團校結束後,我加入了校研團委實踐部,結識了許多並肩作戰的「戰友」。之後,我在校研會國際部負責綜合組事務,同時也承擔了院系研團研會的實踐、外聯工作,以及基層研究會的實踐工作。在不同的社工組織,我鍛鍊了不同的能力,也逐漸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2019年初,我接過航院研團總支書記的「接力棒」,挑起了更多的責任。研團總支的核心職能是思想引領,而航院研究生以科研為導向,其價值觀已基本成熟,這使得思想引領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開展各項工作之前,我們需要進行深思熟慮的規劃設計,不忘服務與奉獻的初心,做真正滿足同學需求的實在事

2018-2019學年航院研團總支全體會、換屆大會

2019年,航院研團總支以「不忘初心,傳承五四精神;寰宇逐夢,獻禮七十華誕」為主線,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教育工作,形式涵蓋思想引領、組織建設、就業引導、宣傳調研、志願服務等多個方面:開展特色主題黨團日活動,引導集體思想建設;舉辦「學風大討論」系列活動,加強學術學風建設;組織「大國起飛」系列實踐,深化就業引導;舉辦「啟航講堂」系列講座,啟動就業「直通車」;召開實踐育人研討會,促進院、企交流合作;開展系列主題宣傳,樹立學習楷模;組織關愛孤獨症患者志願服務,傳遞社會溫情;開展特色主題支教,弘揚航空航天精神。

我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措並舉地開展特色主題教育,進而帶動集體建設,幫助廣大研究生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入腦、入心、入行

在2018-2019學年院系研團工作評估中,航院研團總支首次獲得了「清華大學優秀院系研團」的榮譽,這背後離不開一屆屆研團骨幹的努力與付出,更離不開航院師生的支持與幫助。航院研團總支將再接再厲,繼續在學院營造良好的氛圍,寓主題教育於多彩的活動,增強航院同學的參與感、認同感,讓同學們真正有所收穫。

2018年春季學期,我加入了「雙肩挑」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的隊伍,開始負責航院研究生就業實踐工作。航院注重培養航空航天領域的專業型人才,但以往的實踐活動並未充分發揮「航」的特色,而且實踐單位重複性較高、更換率較低,難以滿足研究生同學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就業需求。在對學院研究生的就業需求進行充分調研後,我決定摒棄之前過去以實踐單位為主導的被動模式,建立以行業發展、研究生需求為導向的自主模式,系統地開展實踐及就業引導工作,使同學們更全面地了解行業發展。

一年多來,我牽頭組織實踐支隊走訪了國內外40餘家企事業單位,出行覆蓋400餘人次。來自各個院系的研究生同學走向大國重器,走近科技前沿,走訪基層生活,走入海外名企,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同時,我發揮航院專業特色,創立「大國起飛」實踐品牌,在全校形成了示範效應。實踐也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越來越多的企業單位主動與航院合作,進一步拓寬了就業引導的渠道。

當看到同學們踴躍參加航院實踐,積極分享實踐成果,對職業發展有了更明晰的規劃,我也感到由衷的高興。

認真做好簡單事、平凡事,這是社工讓我養成的習慣。每份需要發布或提交的材料我都會認真修訂,嚴格遵循編輯規範,最終確認無誤後再提交。學院研究生公眾號的每篇推送,至少要經過2人審核後才能發布。社工並不是很複雜的工作,但需要認真、細緻、耐心,類似於出版社的校對工作,一個小小的失誤,可能會給別人造成困擾,甚至讓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2019年暑假,我有幸在南京市委宣傳部實習,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機關工作無小事」。在辦公室,人人動作迅速,及時高效地完成任務。每份材料的編寫,每個句子的邏輯、用詞、標點,均經過仔細推敲之後再審慎使用。宣傳思想工作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以及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令人敬佩。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曾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航天事業也常強調「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我覺得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無論是對於科研、社工,還是今後的工作。

從暑期團校的初識,到校研團研會的鍛鍊,再到院系研團研會的成長,兩年多的社工經歷成為我研究生生活一段難忘的回憶,它也在指引著我,用奮鬥書寫青春,用奉獻點亮前路。這或許就是社工的魅力所在吧。

相關焦點

  • 最美我的家丨平凡事中顯不凡 他們以默默支持書寫不平凡的小家大愛
    最美我的家丨平凡事中顯不凡 他們以默默支持書寫不平凡的小家大愛 2020-12-22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冠南:堅守正脈 演繹自然——略談吳俊達的畫
    吳俊達,寫意花鳥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理事,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無錫市美術協會副主席,無錫市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宜興市書畫院名譽院長和美協名譽主席,宜興吳冠中藝術館執行館長
  • 聊聊我做社工的這幾年
    現在一起聊聊我關於做社工這幾年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剛開始,我是憧憬的。我是在大學做志願者的時候接觸到社工,逐漸認識社工行業的。我從中了解到社工是一個幫助有需要的人,促使人的發展,促進社會公正的一個職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社會工作的價值觀,例如,「助人自助」「用生命影響生命」。大學剛畢業的我,想到幫助人也可以是一份工作,那何樂不為呢?
  • 社工詞彙丨就是自覺,社工考研的孩子都開始在做這件事情,不管是複試、調劑,有沒有聯繫上導師,有你……
    最近,不管有沒有決定調劑或聯繫上調劑學校相信大家都會在開始做一件事了複試 ‍‍英語口語
  • 楊嬋:我為什麼會做社工? | 社工心語
    文/深圳市坪山區陽光家庭綜合服務中心 楊嬋我為什麼會做社工?答案很簡單,大學專業調劑讓我進入社工專業,本以為畢業後要成為居委會阿姨,哀哀怨怨地度過了四年,2008年畢業碰上深圳發展社工,為了一份工作,我成為了一名社工。大學的時候,我的職業期待是成為一名穿著光鮮、打扮漂亮、收入不俗的商務白領,很多女孩子的白領夢。看看現在,好像一個都靠不上。剛做社工的時候,我給了自己三年的時間積累社會經驗,然後轉行。沒想到,3個3年就這麼過去了。
  • 榜樣在身邊丨李道明:行實踐之道,明社工之責
    「有時候被人『放鴿子』也是常有的事。之前明明已經談好了,對方臨時卻又說沒安排好,這種情況也出現過。」談及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李道明娓娓道來,「即使有時候感覺很不滿意,也需要和對方協調、和自己的隊員商量解決辦法,還是要對自己的隊員負責。」而正是這一次次實踐經歷,使得李道明逐漸成長為了一個做事認真、為人負責的實幹家。「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 默默無聞的他們 |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請認真做
    默默無聞的他們 |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請認真做 2020-12-07 15: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秋蘭:我與「社工」的戀愛故事
    另外我也加入了學校裡學生組織的社會工作協會,裡面有很多同專業的師兄師姐,為的就是讓自己多知道社工是幹什麼的,和可以做義工。所以我在空閒時間會去到家綜做義工,接觸社工,慢慢地我被社工那種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待人友善、親切、體貼細緻的工作態度所感染;我也有問過做社工的小夥伴呢,為什麼你們會選擇做社工呢?
  •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其實很簡單:踏實、勤奮、認真,將最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在草原五班那樣的環境下,許三多每天堅持踢正步,認真地修了一條路,而這條路是別人想修卻總懶得動手去修的路。將最簡單的招式練到了極致,就是他的「絕招」。生活中,做一件簡單的事情並不難,難的是每一件簡單的事都做得非常好。
  • 武大博士後在杭州社區做社工:再小的事也需要科學精神
    博士後去社區做社工,會不會大材小用?至少童文平覺得不會。41歲的武漢人童文平已經在杭州慶豐社區幹了一年半社工。6月18日,童文平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學的是生命科學專業,29歲博士畢業,2011年在杭州做助理研究員時接觸到基因測序相關課題,越做越興奮,於是進入武大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我感覺自己在挖礦,一個富礦,越挖越想繼續,一呆就是六年」。2017年課題結束,童文平來到杭州,向西湖大學投了簡歷,但沒下文。
  • 曾永輝:假如我是一線社工
    假如我是一線社工,我接著會問自己:我是否有能力去做好我的工作?如果我的回答是不確定的,我同樣不會去選擇從事它。現在很多的一線社工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其實是缺乏自信的,這從我們內地督導可以成行成市就能看出來:年輕、資歷尚欠、實務能力不足等等,讓我們的社工難以勝任,能力就此停滯。
  • 學習《社區矯正法》思齊社工這麼做!
    學習《社區矯正法》思齊社工這麼做!會上,區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朱建明要求全體社工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社區矯正法》,對《社區矯正法》九章63條的內容做到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學,將其作為思齊中心作風建設年重點工作,紮實推進,落地見效。大會作了動員部署,預熱了《社區矯正法》的學習熱潮。
  • 靜夜思丨認真做好一件事,比什麼都重要
    可是有一天,王佐一臉沮喪地對我說:「你知道嗎,我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學會,什麼都沒做好,還瞎JB忙。」 我問他咋回事,他說主要是兩個問題—— 一個計劃被打亂,後面的就不想做了; 在不同的計劃間來回切換,他很難全身心投入。 王佐的遭遇印證了一個道理:什麼都想抓,卻什麼都抓不住。
  • 一校一社工|我在山區學校做社工的這半年
    這也是我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親身體會到的。我了解了學校的課程設置及教學管理現狀,與校長和主任溝通後,成功申請了每周在每個班開設一節社工課堂。從此,社工課堂便成為了我在村小的恆常活動,從此我有了更多和每個班的學生近距離接觸的時間。這對於本科師範專業畢業的我,加上社會工作的知識與經驗,做好社工課堂並不難。
  • 從精防社工到學校社工,我是這樣適應的……
    我是一名從業近八個月的駐校社工,2020年4月,我從工作了一年多的精神衛生領域轉崗到了教育領域,成為了一名駐校社工。 在此之前我是一名精防社工,從精神衛生領域到教育領域,因為兩個領域服務對象的不同,所以提供的服務內容也會有所不同,但是都還是用我們的社工專業技能為我們的服務對象提供服務,所運用的工作方法也是一樣的,在沒有正式調崗之前這是我當時的心態。
  • 如果,我是社區矯正社工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一個街道的司法所,按照平均社區服刑人員20人,刑滿解矯20人來計算,根據要求,人員定位、信息報告、請假外出、越界報警、電話聯繫、居住地變更、適用前調查評估、必接必送、安置幫教、系統報表上報、入矯、解矯宣告、重點人員走訪、檔案管理與維護等等,如此多的事情,幾乎是每天,至少是每周都要做一遍的,而這只是其中一項職責的一部分
  • 默默無聞的他們|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請認真做
    其主要工作任務,一是駕駛貨運機動車,按照指定目的地運輸貨物;二是駕駛貨運機動車,在稱重站進行裝載貨物前後的稱重,並沿線做載重記錄;三是檢查和維護貨運機動車;四是報告故障或者事故,處理運輸突發事件。日復一日地伴著朝陽與晚霞,駛過同樣的路線,他們的工作看似簡單而平凡。然而,小方向盤下轉出大乾坤,每一次的操作都容不得半點疏忽大意。
  • 一輩子專做一件事是什麼感受?聽聽這位上崗六十多年老「社工」的...
    1953年,22歲的俞妙英作為新中國第一代「社工」,進入臨平西大街居委會擔任治保主任,開始了她的基層「社工之路」。「那個時候是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我們做社工是純義務勞動,沒有工資、沒有辦公室,所以平時工作就在自己家裡。」聊起過往,俞奶奶深陷在溫暖的回憶中。
  • 清華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丨周逸美:戰疫先聲,青年力量
    清華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丨周逸美:戰疫先聲,青年力量 2020-12-11 1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工心語』一位社工實習生的感觸
    對於書本上社工的定義已經不能完全背下來了,但是在實習過兩次之後,對於社工也了自己的看法。做社工需要勇氣!在學校時不覺得,但是畢業之際,職業選擇上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家庭狀況,不得不為以後自己想要組建的家考慮。爸媽說公益是富人的事,我們先考慮過好自己的生活。這話的後半句是對的,但是公益是每個有做公益之心的人的事,這是我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