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做好簡單事、平凡事,這是社工帶給我最深刻的感觸。在服務與奉獻的過程中,我收穫了大家的認可與信任,一聲「謝謝」、「辛苦」、「靠譜」便是最好的嘉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希望奉獻青春的力量,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初與社工結緣,是在2017年秋季學期的研究生暑期團校。短短5天時間,一個臨時組建的團隊圓滿完成了一項項困難的任務,這讓我看到了社工團體的強大力量。團校結束後,我加入了校研團委實踐部,結識了許多並肩作戰的「戰友」。之後,我在校研會國際部負責綜合組事務,同時也承擔了院系研團研會的實踐、外聯工作,以及基層研究會的實踐工作。在不同的社工組織,我鍛鍊了不同的能力,也逐漸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2019年初,我接過航院研團總支書記的「接力棒」,挑起了更多的責任。研團總支的核心職能是思想引領,而航院研究生以科研為導向,其價值觀已基本成熟,這使得思想引領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開展各項工作之前,我們需要進行深思熟慮的規劃設計,不忘服務與奉獻的初心,做真正滿足同學需求的實在事。
2018-2019學年航院研團總支全體會、換屆大會
2019年,航院研團總支以「不忘初心,傳承五四精神;寰宇逐夢,獻禮七十華誕」為主線,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教育工作,形式涵蓋思想引領、組織建設、就業引導、宣傳調研、志願服務等多個方面:開展特色主題黨團日活動,引導集體思想建設;舉辦「學風大討論」系列活動,加強學術學風建設;組織「大國起飛」系列實踐,深化就業引導;舉辦「啟航講堂」系列講座,啟動就業「直通車」;召開實踐育人研討會,促進院、企交流合作;開展系列主題宣傳,樹立學習楷模;組織關愛孤獨症患者志願服務,傳遞社會溫情;開展特色主題支教,弘揚航空航天精神。
我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措並舉地開展特色主題教育,進而帶動集體建設,幫助廣大研究生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入腦、入心、入行。
在2018-2019學年院系研團工作評估中,航院研團總支首次獲得了「清華大學優秀院系研團」的榮譽,這背後離不開一屆屆研團骨幹的努力與付出,更離不開航院師生的支持與幫助。航院研團總支將再接再厲,繼續在學院營造良好的氛圍,寓主題教育於多彩的活動,增強航院同學的參與感、認同感,讓同學們真正有所收穫。
2018年春季學期,我加入了「雙肩挑」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的隊伍,開始負責航院研究生就業實踐工作。航院注重培養航空航天領域的專業型人才,但以往的實踐活動並未充分發揮「航」的特色,而且實踐單位重複性較高、更換率較低,難以滿足研究生同學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就業需求。在對學院研究生的就業需求進行充分調研後,我決定摒棄之前過去以實踐單位為主導的被動模式,建立以行業發展、研究生需求為導向的自主模式,系統地開展實踐及就業引導工作,使同學們更全面地了解行業發展。
一年多來,我牽頭組織實踐支隊走訪了國內外40餘家企事業單位,出行覆蓋400餘人次。來自各個院系的研究生同學走向大國重器,走近科技前沿,走訪基層生活,走入海外名企,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同時,我發揮航院專業特色,創立「大國起飛」實踐品牌,在全校形成了示範效應。實踐也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越來越多的企業單位主動與航院合作,進一步拓寬了就業引導的渠道。
當看到同學們踴躍參加航院實踐,積極分享實踐成果,對職業發展有了更明晰的規劃,我也感到由衷的高興。
認真做好簡單事、平凡事,這是社工讓我養成的習慣。每份需要發布或提交的材料我都會認真修訂,嚴格遵循編輯規範,最終確認無誤後再提交。學院研究生公眾號的每篇推送,至少要經過2人審核後才能發布。社工並不是很複雜的工作,但需要認真、細緻、耐心,類似於出版社的校對工作,一個小小的失誤,可能會給別人造成困擾,甚至讓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2019年暑假,我有幸在南京市委宣傳部實習,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機關工作無小事」。在辦公室,人人動作迅速,及時高效地完成任務。每份材料的編寫,每個句子的邏輯、用詞、標點,均經過仔細推敲之後再審慎使用。宣傳思想工作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以及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令人敬佩。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曾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航天事業也常強調「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我覺得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無論是對於科研、社工,還是今後的工作。
從暑期團校的初識,到校研團研會的鍛鍊,再到院系研團研會的成長,兩年多的社工經歷成為我研究生生活一段難忘的回憶,它也在指引著我,用奮鬥書寫青春,用奉獻點亮前路。這或許就是社工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