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書中提出:成人總是用自己的思看待孩子,而且把兒童身上貼了成人自認為的標籤。分別認為兒童是:孤弱和無活力的人、缺乏精神指導的人、成人把自己看做是兒童的創造者。
很顯然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而且也會壓制兒童自身個性的形成。
「不對,要先穿襪子,再穿褲子!」
「牙刷必須放在牙杯裡!」
「不要和他交朋友,一看就是壞孩子。」
鄰居的嗓門非常大,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我都能聽到,這些話都是他經常對孩子說的,可是我總覺得他在用自己的思維評判孩子。他家孩子的生活被安排得非常周全,連孩子每天穿什麼顏色的襪子以及交什麼朋友都要顧及到。在孩子上高中的時候,由於承受不住壓力,跟父母大吵一架離家出走。
很顯然孩子並不想做父母思維中的人,其實他們也有獨立的思維能力,身邊也有很多好朋友,而且從三歲開始孩子就已經有了自我意識。這些都證明父母給孩子的標籤是錯誤的。
01家長為何給孩子貼上自認為的標籤?
源於對孩子的重視與溺愛
現在大多數家庭基本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都會積極地參與。不論是孩子吃飯還是穿衣服,父母都希望能夠幫助孩子完成,讓他更愉快地生活。這齣於一個父母對孩子的責任,但也是過度重視和溺愛的一種表現。
認為孩子弱小,沒有自我思維能力
父母為孩子考慮,想儘自己的努力給予更好的生活環境。所以孩子成長中的每一步,家長都會格外看重,不論是他交朋友還是選擇衣服,家長都會代勞。這都是由於家長認為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怕因為錯誤的決定讓他誤入歧途。
把孩子和自己看做一體,還沒有適應孩子的成長
在父母的心裡,孩子永遠長不大。他們覺得孩子一直需要父母的保護,也覺得自身的經驗豐富,能夠為孩子做出更好的決定。可是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慢慢地在成長,對於各種事情已經有了相應的決斷能力。
成長中的孩子是不斷變化的,父母需要及時與他們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並在溝通中保證平等尊重他們的意見,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教育。如果一味以父母自身的思維出發去要求孩子,一定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02父母給孩子貼上自認為的標籤,會帶來哪些影響?
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阻止個性的發展
每當孩子提出意見或者建議時,家長總會反駁孩子的觀點。這種做法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以後面對困難的時候也容易產生退縮心理。由於父母經常駁回孩子的意見,所以會影響他們個性的發展,長大後會成為一個平平無奇的人。
正確做法:在成長中,家長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鼓勵,以便於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孩子的興趣對他們進行培養。
過度的責備讓孩子越來越反感父母
成長中每個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責備批評孩子。但是這種方式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會引起孩子對家長的反感。
正確做法:大家在面對孩子犯錯時,應該理智地尋求解決辦法。用說服教育引導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可以和他冷靜下來商討以後該怎麼做。
嚴格的教育方式,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終究有長大的那一天,所以父母要廢棄「自己是孩子的創造者」 這種錯誤的觀念。不要用自己的思維給孩子規劃人生,嚴格的學習制度,以及過大的壓力都會引起他的逆反心理。
正確做法:孩子的天性是玩耍,不要過多剝奪他放鬆的時間。在玩耍中能夠讓孩子鍛鍊身體,也可以調動他們的思維。教育時要勞逸結合,給孩子更多寬容與理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務必要給他帶來積極的影響。如果家長的教育中出現了以下這三種錯誤的看法,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將會壓制孩子的個性發展。
03教育中哪些做法會無意識的壓制孩子個性發展?
①「你都是我生的,所以我有權利看你日記」
這是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這種做法完全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隱私。要知道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秘密,只有家長學會尊重孩子,他才會尊重你。如果過度窺探孩子的隱私,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教育結果,且對孩子的個性形成不利。
②「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父母總是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對孩子好,但是根本就沒有考慮到他是否需要這樣的「好」。有時候父母的關心反而成為了孩子內心的一種負擔,時間久了就會阻礙孩子個性的建立。父母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逼他學習、讓他做一切不感興趣的事情。很多孩子因為父母的逼迫,最後導致嚴重的心理疾病,甚至會有輕生的念頭。
③總向孩子發脾氣,只因孩子孤弱不會反駁
現在社會生活壓力很大,父母總是為了工作、生活中的各種難題到處奔波。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煩心事,有些家長會把這些煩心事帶回家裡。有時孩子的錯誤成了導火索,然後孩子就變成了家長的宣洩對象。家長的粗暴行為會讓孩子變得膽怯,做事也會變得唯唯諾諾,個性發展受到阻礙。
家長的錯誤看法對孩子有著非常惡劣的影響,當出現以上三種行為時,一定要及時改正。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不宜易太過急躁,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孩子開展教育。應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給孩子更多自我發展的空間,讓他快樂地成長。
你曾經向孩子發過脾氣嗎?當孩子犯錯時,你會如何進行引導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哦!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