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價格將持續漲到明年Q1,彩電還能指望「降價」來「託市」嗎?

2020-12-24 騰訊網

如果要對今年彩電市場給出最為重要的「關鍵詞」,相信很多行業人士都會不約而同的搬出「漲價」。

據多個市場調研公司數據顯示,由於全球疫情的影響,導致今年多個上遊液晶面板以及原料供應商在產能供給上受到很大的影響。由此,整個彩電市場又再次出現「缺芯少屏」局面。

一方面,上遊液晶面板和相關原材料供給不足。而另外一方面,在歐美市場由於疫情導致居家的市場過長,再加上其政府加大消費補貼力度,從而刺激了歐美等地區彩電出貨量出現很大的增長。

上遊面板資源緊缺,而歐美市場需求卻擴大。這樣的供需矛盾,勢必會驅動上遊面板和相關原材料的價格「上漲」,這樣的局面出現,同樣也會把彩電終端產品的價格不斷「拉升」。

奧維雲網最新數據顯示,在12月7日至12月13日的周期內,彩電產品在線下渠道中均價5013元,環比增加969元;若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對比10月初時,彩電均價也已上浮約300元。請注意,這個價格基礎標註,已經是經過9月份一波漲價後的又一輪漲幅。

來自Omdia的統計顯示,11月末,55寸4K LCD電視面板的價格是170美元,而一年前該價格只要100美元,也就是說短短一年內上漲了70%。除了55寸這個熱門液晶面板尺寸一年內上漲了70%,其他熱門尺寸同樣也是「漲」過不停。

最為關鍵的是,進入12月份之後,液晶面板「漲價之勢」絲毫沒有「剎車」跡象。

據知名數據調研公司群智諮詢(Sigmaintell)分析認為,進入12月份後,海外旺季備貨需求已過,但TV廠商備貨意願維持強勁。同時,海外市場二次疫情爆發加之財政刺激政策持續,宅經濟帶動的需求預期持續向好,同時疊加補庫存的需求,全球電視面板備貨需求無減弱現象。

市場端的需求依然很「饑渴」,但是在疫情的影響,上遊材料和液晶面板供應卻出現「供給不足的」問題。尤其是Driver-IC及玻璃基板供應問題凸顯,抑制部分面板廠的實際有效供應。

市場需求大,但供給卻跟不上,因此群智諮詢認為,液晶面板的價格還會處於上漲通道之中,而且漲幅還會保持很高的「幅度」。

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的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12月~2021年1月全球LCD TV面板價格維持上漲趨勢。

具體落位到各具體尺寸段上,50寸以下尺寸漲幅相對會收窄,其中32寸液晶面板在12月~1月價格維持2~3美金的漲幅;39.5"~43",前期累計漲幅較大,預計12月~1月價格維持上漲趨勢,但漲幅將持續收窄;

而50寸~55寸面板則面臨很大的供貨問題。50寸液晶面板12月均價上漲6美金,預計明年1月均價上漲4美金;市面上第一出貨尺寸55寸面板,是缺貨量最大的一個重點尺寸,預計12月~1月價格維持5~6美金的漲幅。

在55寸以上大尺寸方面,廠商備貨需求強勁,且短期受面板上遊材料供應問題影響顯著,供應緊張持續。預計12月~1月價格維持5~6美金的漲幅。

有行業專家分析認為,按照目前的節奏態勢,液晶面板的價格上漲可能延續到明年第一季度。這落位到彩電產品上,就意味明年整個上半年的不會有「過分」低價產品出現。甚至,明年618也不可能會出現65寸進入2000元以內、55寸進入1500元的「白菜價」了。

既然液晶面板的不斷漲價已經無法讓終端彩電品牌靠「低價衝量」,那就意味著彩電需要多重突破、全面反思,徹底放棄價格制勝的單邊策略。須提供更多高端化、優質化、差異化的品質型產品,真正在消費需求的升級點上做文章,這樣或許才會有機會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活下去」!

相關焦點

  • 液晶面板價格回漲!電視機要漲價嗎?
    從去年6月起,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跌,一度給面板生產企業造成很大的經營壓力,今年以來,疫情又成為擾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國內面板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如何?今年4月份,液晶面板價格達到了年內低點,但自5月底開始,價格開始逐漸回暖,其中32寸、43寸面板價格上漲幅度最大,平均漲幅在20%左右,目前漲價仍在持續。
  • 雙十一降價還有戲嗎?65寸液晶面板10月份再漲8美元
    進入下半年以來,上遊液晶面板一直都在「上漲」通道之中。而進入最後一個季度Q4之後,液晶面板的價格「漲勢」依然在持續。 在知名調研數據機構群智諮詢(Sigmaintell)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從32寸~75寸各個液晶面板及尺寸段的價格依然還在「漲價」中。
  • 面板產能再度過剩 電視整機價格即將跳水
    儘管產能和業績低迷是近年彩電市場的常態,但2017年的情況卻尤為嚴峻。受液晶面板持續上漲的影響(面板成本佔整機成本65%以上),2017年我國彩電零售銷量同比下降6.6%,創2003年來最大降幅。
  • 液晶面板緊缺致電視機漲價?轉轉大家電行情:二手市場彩電也在漲
    受產業鏈上遊的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8月以來不少彩電品牌都在上調電視機的售價。據媒體報導,8月28日起小米旗下多款電視機在零售市場的售價上調100元至300元不等;隨後華為榮耀智慧屏X1系列電視機整體上調200元;而自9月1日起,創維電視也宣布要全線漲價,價格環比8月大約上漲了15%。
  • 面板價格暴漲七成!利潤率領跑全場龍頭躺贏
    我們將持續為您觀察誰是下一個彩虹股份,也請您持續關注我們。而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價格的漲幅也分別達到了34%與17%。  現在已經有業內機構表示,根據目前行業產能和終端需求情況來推算,此番面板的漲價潮有望持續到明年第三季度。
  • 大屏難降價?4月最新電視面板價格出爐
    【中關村在線電視頻道原創】近期著名的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公布了4月份的最新國際市場液晶面板價格走勢,採樣日期為4月2日。通過表格我們可以看到,進入4月份以來,32英寸、39英寸、40-4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僅出現了1美元的下跌,而46英寸和50英寸面板價格保持原位。
  • 安裝液晶電視機時座架和掛架分開收費
    記者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如今有不少家電經銷商將液晶電視機「肢解」,將座架和掛架分別計價銷售,同時他們在銷售時並未對此向消費者明示。市消費者協會表示,商家賣出的產品應當是具備使用性能的成品,座架是電視機的基本部分之一,因此不應該另外收費。同時,在銷售時,廠商必須進行售前明示,主動告知相關收費信息。  注意是否有電視底座和掛架。
  • 彩電業曲折中前進 明年從何處突破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題:彩電業曲折中前進 明年從何處突破新華社記者周文林彩電行業2017年可謂在曲折中前進。一方面競爭依舊激烈,另一方面,諸多新技術的應用及跨界融合趨勢不斷增強,這一態勢給2018年彩電業發展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 預計這輪起於去年6月的液晶面板漲價會持續十個月,延續到一季度
    群智諮詢總經理李亞琴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預計這輪起於去年6月的漲價會持續十個月,將延續到今年一季度。TCL科技1月11日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稱,2020年TCL科技歸母淨利潤預計將同比上升60%~70%,盈利將在42億~44.6億元之間。主要是因為其旗下TCL華星2020年營收將同比增長超過35%、淨利潤將同比增長超過140%,其中大尺寸液晶面板業務的淨利潤將同比增長超過6倍。
  • ...環繞屏VS摺疊屏,手機行業的未來誰主沉浮;顯示面板廠商龍騰光電...
    而利潤較高的液晶監視器成為各面板廠的重點銷售產品,大多數面板廠均提高 2020 年液晶監視器面板出貨目標,加上又有惠科(HKC)投入供應行列,導致 2020 年液晶監視器面板供給目標大於需求近 20%,使得今年液晶監視器面板價格持續面臨降價壓力,預計在跌落至現金成本以下前難見落底反彈的情況。
  • 無錫國美永樂高清彩電特賣 液晶只要199元
    記者從國美了解到,特賣會集結了國美永樂19個門店所有的彩電資源,海爾、夏普、LG、創維等14個品牌彩電供應商也表示全力支持國美此次高畫質電視特賣會,給出最大限度讓利,高畫質電視特賣會將從元月21日一直持續到元月31日,為期10天,「購LED送2M網絡寬帶」、「購3D智能電視送高清機頂盒」、「所有高畫質電視7折起」、「液晶電視只要199元」等優惠層出不窮。
  • 長虹液晶彩電怎麼樣?長虹液晶彩電型號推薦【圖文】
    作為國內知名彩電企業之一, 長虹 始終致力於創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快樂體驗,不斷創新生產出新型彩電。其中液晶彩電作為當今發展的潮流,長虹的液晶彩電也不甘落後,為消費者提供了優質的液晶彩電。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幾款長虹液晶彩電的性能。
  • 大尺寸彩電「三國殺」到來
    2020年美國CES展上,彩電產品在大尺寸化上再次「進步」,平板技術、雷射電視、Micro LED均實現75-100英寸的產品線覆蓋。這給2019年國內市場增幅接近翻番的超大尺寸彩電市場帶來新「挑戰」。三大技術息數進軍「大」時代2019年國內彩電市場,60英寸以下產品銷量持續下滑。
  • 液晶電視尺寸繁多 購買時量一下對角線
    「家裡的彩電是普通29英寸的,想買一個液晶電視,可是發現市場上液晶電視尺寸蠻多,不方便比較價格、性能什麼的。」繁多的液晶彩電尺寸讓市區的毛先生有些束手無策。   據毛先生介紹,他看中了兩個品牌的兩款產品,但一個是45英寸,一個是47英寸,價格差了一二千元。他說:「如果同是一個尺寸,價格就好比較了。」
  • 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如何延緩液晶電視屏幕老化?這三招要收好
    近期,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處於持續上漲中。據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電視出貨共158.9M,同比增長1.1%,同時電視出貨量同比增長13.2%,創歷史新高。總的來說,雖然需求增加了,但面板價格也在上漲,那麼對於已經擁有液晶電視的朋友來說,一臺液晶電視它的使用時間是多久?如何「保養」自家的液晶電視?
  • 「屏」定天下 中外品牌爭奪臺灣面板資源
    來自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等家電連鎖企業傳出消息,洋品牌平板彩電在雙節期間的銷售額迅速趕超國產品牌。從事國內彩電市場調查的中怡康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一」期間,LG、三星的液晶電視銷售額、銷售量排名在國內市場的前兩位。而此前,海信在平板市場佔據了頭名位置。   國際彩電企業突然降價,縮短了與國產彩電的價格差距。
  • 2020年彩電行業回顧 展望2021年仍需砥礪前行
    回顧2020年的彩電行業,可謂砥礪前行,這一年的彩電市場沒有擺脫此前的陰霾籠罩,甚至遇上了更難面對的難題。彩電行業激烈競爭、產品同質化嚴重,2020整個彩電市場容量下滑,受全球液晶面板的價格連續上漲等因素影響,彩電利潤空間近一步壓縮,對整機企業、終端市場形成壓力。
  • 彩電不豐產卻豐收!背後原因是什麼?
    不一樣價格戰下的不一樣競爭幾乎所有彩電企業都放棄了銷量增長這樣的目標,而是聚焦在盈利為核心的更健康的成長邏輯上!」行業人士指出,自2020年二季度以來,液晶面板的漲價潮,讓彩電業在雙十一購物季打出了完全不同的「價格競爭」!
  • 「中國屏」:從彩色顯像管國產化到液晶顯示面板崛起
    從改革開放初期實現彩電顯像管國產化的輝煌,到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液晶顯示面板領域的重新崛起,一部「中國屏」的辛酸史,就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追求自主技術創新的奮鬥史。但馬金泉依舊對這筆豪購有信心,因為他相信中國人對彩電的需求還遠遠沒有枯竭。改革開放20多年來,彩電幾乎成了中國人美好生活的代名詞。儘管市面上新近出現了LCD(液晶平板顯示器)技術,但市場份額少得可憐。有彩電就得有彩管,這是歷史與當下共同告訴馬金泉的道理,「CRT至少還能輝煌十年」。
  • 彩電市場進入替換期 65寸電視將成客廳主流尺寸
    去年國內彩電行業遭受「寒冬」,彩電零售銷量4752萬臺,同比下降6.6%,創2003來最大降幅。在經歷過去年的市場低迷後,無論彩電終端廠商和行業都迫切希望在今年能翻身。但從數據公司中怡康的預測來看,今年國內彩電市場雖恢復性成長,但未來幾年受房地產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整體規模將基本持平。2018年全年彩電市場規模4905萬臺,同比17年增長2.6%。其中線上市場方面,增速高於整體市場。零售量2083萬臺,同比增長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