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中的社會契約(共八篇)

2021-02-13 談判思維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共八篇)

這是匯總系列文章的索引文,方便連結查找。

1 引言

前天晚上和一個老朋友Alex吃飯小酌,他是一個做了十五年的老銷售。

酒過三巡,不禁感嘆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Alex回憶十五年前最窮的時候,他會一次性做一大盤幹豆角炒肉沫放在冰箱裡,每頓飯煮一綹掛麵,把冰箱裡的幹豆角肉沫撒上一點,就這樣能吃一個月;

如今的他已經輾轉於幾個世界級的銷售崗位,年薪百萬。

我打趣地問他,

這些年沒有沒什麼讓你覺得最引以為傲的銷售技巧?

其實我無心深究,可Alex沉思許久,似乎想得很認真,然後一字一句的回答,

有,那就是每次在客戶最艱難的時候,我都能做到陪在他們身旁。

他的這句話一下讓我精神了起來,我覺得沒有任何語言比這句回答更適合來寫今天這篇索引文的簡介。

2 匯總篇簡介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把之前的某一個系列推文做一個匯總,方便查找連結。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系列,是「三維談判系統」的第十個系列推文,這個系列共有八篇。

「契約」,就是「約定」,就是「合同」,就是「協議」,就是「Agreement」,就是「Contract」。

這個詞和「談判」緊緊相連,密不可分。

「契約」有兩個含義,

它的狹義含義指的是「經濟契約」,也就是嚴謹、事無巨細的條款,它在約定談判者互相的承諾;

它的廣義含義指的是「社會契約」,探討的是如何讓協議雙方能夠自主地、無需強迫的,把協議堅持下去。

如果你想得是如何賺取談判對方的最大價值,那最終形成的「契約」,一定是一個「經濟契約」;

而時刻關注對方的利益,在協議談判時和協議進行中都儘可能和對方共進退,這就是一個「社會契約」。

我的老友Alex通過十五年的切身體會,在告訴我們一個類似的道理,

別用「經濟契約」的鼠目寸光,來替代談判中最重要的「社會契約」。

在這個系列裡,你將會看到,

一個經久不衰的協議是怎樣的?

協議的談判總會隨著時間、情況的改變,隨時改變,你該如何應對?

什麼是社會契約化的大智慧?

那些選擇了短期收益的談判者,都是些什麼下場?

為什麼忽略了社會契約的談判,總是毫無出路?

在合同中咬文嚼字,到底有沒有用?

嘗試把所有風險都鎖定在協議中,你做得到嗎?

什麼是「小合同」?什麼是「大協議」?

「社會契約」的概念援引自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但在「談判思維」中,僅僅是它含義下一個非常小的範圍。

盧梭這樣來描述它,

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讓渡一部分的利益,才能和對方形成一個聯合體,使自己得到更好的保護。

3 相關文章索引

以下是整個系列的索引連結:


如何讓談判協議經得住考驗?|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

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

讓渡一部分利益,社會契約化的大智慧 |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

選擇短期利益落袋為安?這無異於殺雞取卵 |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

缺失了社會契約的談判,協議籤了也沒用 |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

「合同文字」能準確描述談判協議嗎?|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

真正毀掉一個協議的,都是協議外的東西 |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

供應商管理的「小合同」和「大協議」 | 談判中的社會契約


談判永不結束!


這裡是「談判思維」!

--- 桔梗

長按二維碼,關注桔梗談判思維吧!

請幫我點個「在看」,感謝!

相關焦點

  • 《親子談判》——契約精神在親子關係中的延伸
    契約精神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雖然來自於西方,但是它和中華民族傳統中的誠實守信一樣,也是文明社會的一種行為準則。小朋友雖然現在還沒完全走上社會,也是需要逐步了解和接受這種契約精神的,需要將其變成自身的一種信念,這在將來走向社會的時候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規則。
  • 拆解比特幣的社會契約
    如果一個社會中有許多人想要同樣的結果,我們可以稱之為「謝林點(Schelling point)」或社會契約。 註:謝林點(又譯為薛林點,或稱為聚焦點),是博弈論中人們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的選擇傾向,做出這一選擇可能因為它看起來自然、特別,或者與選擇者有關。
  • 談判只是為了合同上的那一串數字嗎?| 談判因何而起
    | 談判因何而起 第二篇這是桔梗在「談判思維」的第404篇推文。全文共3349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4 契約精神你需要在談判中關注的利益,還有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契約精神。在「談判思維」裡,談判的契約精神恰恰是,即使沒有一紙協議,也能順利執行的精神。
  • 所謂「社會契約」不過是想像中的虛構物
    社會契約論從未遠離過美國的政治對話。 顯然,從要求「新社會契約」到「數字社會契約」,甚至是「與蓋亞(大地女神)的契約」,無論這些契約意味著什麼,都和洛克(及後來的傑斐遜)之意大相逕庭。洛克強調人人都有一個簡單需求,那就是「使他自己對這個社會的每一成員負有服從大多數決定和取決於大多數的義務」。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為了保障他們自己的權利。真的就是這麼簡單。
  • 「社會契約」論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他說他「沒有勇氣繼續寫下去……只從中把可以獨立成篇的材料抽出來加以整理,而把其餘部分通通付之一炬」。他努力進行這項工作,「不到兩年,就把《社會契約論》寫好了」。《社會契約論》是盧梭一系列政治著作中的重要一環,是和他的其他政治著作分不開的。對他那個時代的社會的分析和批評,是他的全部政治學說立論的出發點。
  • 「書摘」《契約倫理與社會正義》|「契約」的廣泛內涵
    也正是在這方面,社會契約的思想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概念,而且是作為一種17、18世紀在西方社會政治思想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並激發了社會改革和革命,影響巨大和深遠的政治理論出現,在這一理論中,契約被解釋為是社會和國家起源的合理根據,被解釋為是政治權威的合法基礎。
  • 阿明·英格蘭德 | 社會契約理論
    同霍布斯一樣,自然狀態參與者們必須完全放棄自己的權利,但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將自己的權利讓渡給某個外部統治者,相反,在盧梭的社會契約中,契約訂立者們的共同體本身就佔據著統治者的地位。因此,盧梭社會契約中的社會形態乃是一種極端的民主制。伊曼努爾·康德希望賦予契約模型新的根據。
  • 從身份社會到契約社會
    這樣一種結構性的社會經濟變革,其核心就是從「人身依附」向「契約關係」轉型。這也符合英國歷史學家梅因的觀察:「所有進步社會的運動,到此為止,都是一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  在宋代之前,莊園制下的農民具有農奴性質,是依附於門閥世族的部曲,沒有獨立戶籍,世世代代都為主家的奴僕,替主家耕種。唐律便一再強調「部曲謂私家所有」、「部曲奴婢身繫於主」。主家可以自由買賣部曲,就像買賣牛馬一樣。
  • 自然權利、社會契約和國家
    自然權利、社會契約和國家  自然權利、社會契約和國家是唯物主義社會觀或歷史觀的三個基本概念。「權利的互相轉讓就是人們所謂的契約。」同上書,第100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要不是戰爭狀態,就是契約關係。社會契約是總體的社會關係。為了從總體上制約人們的相互關係,並形成社會契約,國家就成為一個必要的環節。
  • 先付出,再索取,談判中的「虧欠效應」 | 談判的雙管齊下
    先付出,再索取,談判中的「虧欠效應」 | 談判的雙管齊下 第三篇
  • 盧梭|社會契約
    社會契約讓-雅克·盧梭著,龐珊珊譯選自《社會契約論》,光明日報出版社
  • 新社會契約、全球新政
    學點評析:古特雷斯的呼籲是全球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願景的反映,也是現有全球治理體系與社會契約不能滿足全球人民追求平等、美好生活願景的反映。社會契約是指人類對社會行為準則達成一致、共同遵守,它具有法律約束力。「全球新政」應該是建立在「新社會契約」基礎上的,其目的是實現平等。
  • 2016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哈特對不完全契約理論的貢獻|經濟學獎專欄(十九)
    同時,哈特與格羅斯曼還提醒,如果由於存在交易成本或不對稱信息而有礙事後重新談判的話,那麼剩餘控制權就是至關重要的,它會影響事後剩餘的規模與分配。此外,這篇論文也從理論上解釋了行動的剩餘權利,特別闡明了剩餘控制權進行配置過程中僱主—僱員關係不同於發包人—承包人關係。但是,這篇開創性的論文未能解釋為何所有權結構分配結果總是有效率的,即沒有論證科斯定理的假定前提。
  • 宋代就有契約?其官田契約租佃制及地租政策影響深遠
    既然是這樣,又因何在宋代「系官田產」租賃中會出現類似「契約」的記載?難道是記錄者的筆誤,抑或是宋代契、據不分?我們認為可能都不是。租佃制度本身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契約租佃的出現代表著人們法制觀念的逐步加深,中國古代社會也是如此。
  • 論無知之幕和社會契約的作用
    社會契約與理性選擇在此中只是作為思考的平臺、理性的顯示裝置發揮作用,而與公平正義的證成無關。   【關鍵詞】無知之幕/理性選擇/社會契約/證成   【作者簡介】葛四友,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吳增定:霍布斯與現代社會契約思想 講座實錄
    大家好,非常榮幸可以有機會給大家做一個簡短的關於「霍布斯與現代社會契約思想」的講座。霍布斯這個人大家或許比較陌生,社會契約思想大家可能相對而言比較熟悉。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霍布斯。社會中的很多現象可以解釋這一點,比如去食堂吃飯,或者去火車站買票,大家會自發的排隊,並不是說誰要求一定這樣做,大家覺得應該這樣,講個先來後到,這個就屬於霍布斯講的自然法。從這個意義上霍布斯的自然法比較接近於我們中文中的天理,其實這個天理並不是什麼特別崇高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個最基本的道德規範,意思也就是確保每個人都有平等的自我保存的權利,這個天理就是最基本的自然法。
  • 夢想激勵 行為契約 親子共成長
    大家好,今天第二講要和家長朋友們談談如何應用夢想激勵法、行為契約法,提高孩子自律能力,實現親子共成長。在父母的鼓勵和欣賞中,在一次次的成功和失敗中,在越來越接近目標的過程中,孩子的繪畫能力和自律能力慢慢地都培養起來了。行為契約,讓自律落地開花在家庭教育中,「行為契約」是指父母與孩子雙方籤訂協議,在協議中明確其中一方或雙方需要完成的目標或採取的行動,同時規定好目標或行動是否完成時將會採取的懲罰或獎勵等,依此促進自律、培養良好習慣。
  • 葛四友 | 論無知之幕和社會契約的作用
    原初狀態與無知之幕的作用在於模擬一種契約式的審思來理解那些表面無害、廣為我們接受的道德前提所具有的邏輯蘊涵。社會契約與理性選擇在此中只是作為思考的平臺、理性的顯示裝置發揮作用,而與公平正義的證成無關。【關 鍵 詞】無知之幕/理性選擇/社會契約/證成        羅爾斯的公平正義理論一經提出,立即在政治哲學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掌控談判》共讀3:談判是一個哄騙的過程
    細讀完《掌控談判》,才終於明白作者在書中所說的,談判是哄騙的過程。日常我們理解的談判,是雙方嚴肅地坐在談判桌的兩端,你來我往地進行言語對壘,從針鋒相對中戰勝對方。而作者所提倡的談判方法更像是一個心理引導的過程,從針鋒相對的兩個對立面,以對方的視角,將對方引導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不知不覺間就達成了談判目的。
  • 年輕人跟社會較勁的一天:契約精神有多重要!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不願意借錢,正是社會中太多人破壞了契約精神,所以才使得人們越來越不願意去冒這個險。契約精神的缺失,讓人們極大地缺乏安全感!契約精神在中國是一個古老而悠久的商業品格,從最原始的籤字畫押,到現代社會的電子印鑑,有了契約精神才能維持基本的商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