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化工行業的「危機」與「出路」

2020-12-16 虎嗅APP

黑天鵝來了

2020年春節前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截止到2020年2月18日8時55分,此次疫情已有72528人感染,6242人疑似,12561人治癒,1870人死亡。從國家到各省、市、縣、鄉村/街道/社區,都採取了一系列的嚴格措施,比如假期延長、延遲復工、封村封路、關閉相關市場等,對疫情做到有效管控。

此次疫情不只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對宏觀經濟和各行業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現在結合我們的調研,來談一下新冠疫情對化工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2018年我國化工行業產值14.8萬億元,佔全國GDP的13.8%,佔全球化工產值的40%,居世界第一。而且化工生產的很多都是基礎原材料,對其它行業有巨大的連帶作用。

這些企業為我們提供著塑料、橡膠、油漆、塗料、藥品、化妝品、食品添加劑、服裝等產品,尤其是現在疫情當前,口罩所需的紡粘無紡布中的纖維和熔噴無紡布中的聚丙烯,防護服的主要材料棉纖維、滌綸或合成纖維,醫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鈉、對氯間二甲苯酚、過氧化物等都是化工行業的產物。化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經濟繼續下行,歷史如此相似

中國的經濟自2010年出現拐點以來,GDP年度增長率逐年降低,其中2015年破七,2018年增長率為6.6%。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9年GDP的增長率為6.1%。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

鑑於經濟下行的趨勢,再加上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經濟活動的回暖和恢復很有可能得到第二甚至第三季度,2020年經濟增速破六已基本成定局。

2003年SARS爆發的時候,直接拖累第二季度2%的增長(當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11.1%,第二季9.1%)。而當時,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僅為42%,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僅為35.4%。

2019年,我國第三產業的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3.9%,第二產業佔比39%,第一產業佔比7.1%。第三產業同比增長6.9%,超過GDP平均增速,可見第三產業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突出。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

另一方面,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上,消費佔比57.8%,投資佔比31.2%,淨出口佔比11%。鑑於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潛伏的長周期性和中國經濟的結構,此次疫情相比於2003年的SARS對中國的影響一定會更加嚴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

我們知道此次新冠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包括餐飲、旅遊、電影、線下零售和教培等消費型服務業,所以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在服務業和消費在經濟生活中佔據越來越重要地位的形勢下,此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短期,至少是第一季度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這裡引用經濟學家任澤平團隊的一個研究數據:僅春節七天,電影票房損失70億,餐飲零售損失5000億,旅遊市場損失5000億,僅這三個行業的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一萬億。這一萬億,佔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GDP的4.6%。

雖然很嚴峻,但是我們還是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借用東方證券的一席話:從歷史經驗看,疫情這類突發事件只會影響周期的節奏而無法改變方向,只要疫情能夠得到控制,其後周期還是會延續原有的運行趨勢,2-3 季度的經濟復甦仍將會是大概率事件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新冠疫情對化工企業的影響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經濟好的時候,躺著都能賺錢;在經濟形勢嚴峻的時候,所有行業都不會好過,當然化工行業也不例外。

我們從價值鏈的角度來聊聊新冠疫情對化工行業的影響。

公司的價值鏈是一個跨越公司邊界的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所有相關作業的一系列組合,涉及到企業內部各個板塊系統、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協同,也涉及到中心企業與外部供需企業的交互。

此次新型冠狀疫情的影響是非常廣泛的,對於化工行業供應鏈中的所有企業以及每個企業內部的運行都有負面作用,對研產供銷服都有消極影響。我們知道每一個組織的存在和發展、每一個部門的設置以及每一種行為的實施,都是基於客戶價值而存在的,正是因為這些價值的不斷疊加,才會最終產生利潤和現金流。

所以我們應用價值鏈分析,重在關注此次疫情對每一個環節和活動產生價值的影響。

要想富,先修路,物流運輸中斷如鯁在喉

疫情出現後,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同情況的道路和交通限制,再加上物流公司員工,尤其是外地員工的返程問題等,使得物流運輸受到很大限制。

根據虎嗅網的報導,疫情期間,國人蝸居在家,部分道路封閉,民航、鐵路的出行人次減少七成。今年開市四天,公交、港口航運板塊跌幅超過10%,其中長航鳳凰和渤海輪渡跌幅都超過16%。

根據波特價值鏈我們可以看出,物流儲運屬於價值鏈中的基本活動,與服務業主要受到需求衝擊有所不同,工業生產活動同時受到了供給、需求兩個方面的衝擊,處境更為窘迫。疫情衝擊下,工業生產活動的供需矛盾表現十分突出。

從外部採購的原材料需要運輸到化工企業廠區,沒有原料就無法保障生產;製造的產品需要分銷/配送到下遊企業、經銷商或者車站港口等,產品到不了消費者手裡,就會影響貨款的到帳。

從生產產品的運輸/配送/分銷方面來說,在我們的調研中,多家中國500強化工企業的客戶反饋此次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物流的停運,致使公司內部的油品庫存全部瀕臨滿罐,部分油品轉移至域內的合作夥伴公司存儲。

從採購原材料運輸方面來說,對很多企業來說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各地企業,尤其是南方市場,都處於停工/半停工狀態,道路管制嚴峻。

現在採購人員的工作狀態是想盡一切辦法,動用一切力量運進物資,挑戰也是非常大,因為物資需要檢查檢疫,每到一輛車,需要到各檢查點親自接車到公司,卸完貨後再把貨車送到檢查點。

雖然省內可以通過協調緩解燃眉之急,但是跨省,特別是疫區車輛、疫區供應廠家現在還是沒有好辦法。現在生產是因為年後是旺季,原料在年前有備貨,暫時還能正常運轉。如果再過一段時間,疫區的原料還是出不來,就對很多產品生產有較大影響了。

同時,有很多原材料比如包材是需要定製化的,新開發廠家沒有3-5個月是過渡不來的。對於原料採購的儲備來說,不同原料要求不一樣,像全國生產廠家就一兩家的,貨源少的,一般1個月的用量。大部分原料都是隨時用隨時報,按訂單提報計劃到貨。

雖然從2月10日開始企業陸續上交當地相關部門復工申請了,但是並不是所有都能申請下來,甚至企業要想復工得蓋七八個章,其中山東省內就有大部分廠家又延期開工了。外省,尤其是疫情比較嚴重的廣東、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江蘇等地的開工率還不如山東開工率高。

物流運輸卡殼,相當於輸送血液的動脈堵塞,原料流、產品流和信息流無法通暢,影響化工企業整個價值鏈的運行,導致利潤與現金流無法實現。

前有猛虎後有惡狼,化工企業生產連續性難以維繫

要想保障利潤高,連續生產少不了。據某500強煉化企業的反饋,正常經營狀況下被動停車一天將造成1000餘萬的經濟損失。化工行業生產具有連續性、自動化和規模大型化的特點,且產業鏈長,化工產品關聯度高。其中化工生產的「連續性」是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基礎。但在疫情期間,生產連續性變得極為脆弱,可謂前有猛虎後有惡狼。

壯漢斷了糧,走路扶著牆。

所謂的猛虎是疫情期間交通的管制及上遊供應商的供應中斷,使供應鏈的問題凸顯出來,供應鏈體系的供應中斷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急劇增大。

很多化工企業為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將一些非核心業務以外包的方式轉包給專業高效的供應商,外包大大提高了供應商網絡的複雜化,供應網絡上任何單個廠商的失效事件都可能波及到本企業正常的連續性生產。

導致生產不連續的原因還包括準時生產(JIT)的盛行,面對白熱化的市場競爭,許多化工企業引入了準時生產和精益管理,減了肥,瘦了身。企業減少了單一產品供應商的數量,多依靠單源供應,這在穩定的經營環境下大大減少了庫存,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供應鏈成本,但在不確定的疫情環境中,JIT模式往往導致彈藥不足,甚至導致最終產品的生產停滯。尤其很多一直都在推動零庫存,控制原料、成品的庫存量,降低資本佔用率,盤活資金的做法,這在平時是非常有助於降本增效的,但是特殊時期,比如疫情出現,就會非常難過了。

所謂的惡狼是市場的需求降低及運輸不暢,導致成品庫存的大量增加。大化工企業即使遭遇疫情,因為連續化生產的限制也很難停車,一些春節期間保持連續生產的企業也大多低負荷生產,從100米短跑調整成為競走項目。

以成品油為例,各地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封城、封村,公共汽車停運,各地域限制外地車輛等措施,減少人員流動。據中國交通運輸部數據,1月31日,根據全國35條高速公路200個重要通道監測節點流量監測情況,交通總流量與去年春運同期相比下降86.7%。而從全國實行人員管控措施以來,其他鐵路、民航、水路等運量也普遍下滑70%—80%,整體交通數據下滑基本在80%左右。交通量的下滑造成成品油消費大幅下滑。澎湃新聞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石化生產原油298萬噸,同比持平;受春節及疫情影響,成品油經營量1403萬噸,同比下降12.7%,各地煉企業的銷售量更是遭到重創。如果疫情延續時間過長,市場需求不足,煉廠成品油庫存高企,煉廠企業將不得不再度停產降荷。

經過調研,很多地煉企業受不確定市場因素的影響,以往按周/月進行的生產計劃調度,在疫情期間需要一天一調整,對企業協調性和能動性要求極高。需求下降,庫存推擠,是化工企業無法做到生產連續性根本原因!

全球同此涼熱,化工品進出口未能倖免

2020年1月31日,WHO(世界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正式宣布將中國的肺炎疫情列為PHEIC(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繼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4年小兒麻痺疫情、2013年12月開始的西非伊波拉病毒疫情、2015年4月開始的寨卡病毒疫情、2018年-2019年剛果基伍伊波拉出血熱疫情後被列為的第六次PHEIC。這個決定是因為疫情在中國持續惡化以及疫情開始在其他國家傳播,因此新型冠狀病毒存在進一步全球傳播的可能性。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不建議對中國進行旅行和貿易方面限制,但是根據歷史經驗,此次疫情在短期內都會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造成巨大打擊。很多國家也出臺政策限制中國公民或者湖北公民入境,航線暫停,籤證暫停辦理,極大地限制了化工企業參加境外展會、客戶拜訪和現場調研等事項,尤其疫情的拐點何時出現還不好預測,短期內將對化工品的國際進出口貿易帶來很大限制。

從2005年1月以來的數據看,每年春節後的3、4月,是年內的出口訂單下單高峰期,3、4月份的出口訂單表現,將決定後續幾個月的出口表現。如果在3月工業產能的恢復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必然會對當月新訂單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後續2季度的生產活動。

在產品出口方面:

1. 因受疫情的影響,物流不能正常運行,影響出口貨物的集港周期,春節前訂單不能按時交付;已經裝船的貨物也很可能延遲,沒到港的會不會拒收或者有限制措施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對於農藥的出口來說,一個船上不一定裝的都是農藥,裝那多麼貨櫃,有一個需要檢疫隔離,可能整搜船的貨物都會受到限制。

2. 春節後的訂單不能及時明確,因物流的不穩定性,不能按時港口備貨,船期無法確定,現在能做的就是維護好客戶,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及物流情況及時與客戶溝通。

在原料的進口方面:

經我們對山東一些化工企業的調研,疫情對原油進口的影響,主要是港口原料倉儲和泊位擁堵的情況,目前山東青島、煙臺、龍口等港口均出現滯期情況,因國內成品油需求較差,煉廠開工率低,原料庫存較滿,到港的原油沒有更多罐容可以存放,目前1月份到港的原油仍有在港口等待未卸貨的情況,高額的滯期費給企業的採購經營帶來較大成本衝擊,使本來已經捉襟見肘的現金流面臨更大壓力。

石化農化同患難,鄂內鄂外皆辛苦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自武漢封城以來,一些加油站的營業收入只有去年同期的 30%左右。經對某500強煉化企業的調研顯示,疫情期間的成品油銷售不及往年同期的20%。私家車出行較少使得汽油的需求減少;戶外工程、工礦企業、物流運輸等行業短期內難以復工,柴油需求處於冰點;航空運輸的不景氣拖累煤油的消費。

現在油品量消耗的少,很多企業煉油的原料和出售的油品是成正比的供給的,之前如果出50噸的話,現在可能就出5噸。由於交通政策,部分高速危化品物流運輸受阻,地煉的下遊產品庫存激增壓力下,煉廠降量甚至停工集中,部分主流地煉降量幅度在 30%-50%,部分甚至維持 30%開工負荷,個別地煉部分裝置已經停工或閉路循環,另有部分地煉做好全廠停工預案,觀望事態進展待定。

現在國際原油的價格也處于波動之中,春節前從60美元/桶直接拉升到71美元/桶,主要是因為美國暗殺蘇萊曼尼,引起市場恐慌,怕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導致中東供給中斷。春節後,由於美國和伊朗沒有戰爭的意願,美國原油庫存累庫以及中國的疫情引發全球經濟恐慌等因素疊加,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國際原油價格下降,會降低生產成本,但是影響成品油銷量和庫存。

據期貨日報援引光大期貨能化分析師周遨的報導,「PTA、乙二醇、PP、PE、PVC等化工品種均處於產能擴張周期當中,加上此次疫情所造成的需求衝擊,化工品種的價格會處於下跌的趨勢中。由於聚烯烴品種的下遊多以紡織服裝、包裝、餐飲等消費行業為主,疫情的爆發造成短期內需求出現較大的缺口,聚烯烴價格也會深跌。」

對於農化行業來說,第一季度本來就是銷售旺季,現在很需要正常生產,三四月份將農藥和化肥投放到市場上去。目前看來,是有困難的。作為第一產業重頭戲的種植業,是有季節性的。我們知道雖然零售、餐飲、旅遊、電影、房地產等行業受到疫情的影響最嚴重,但是我們根據歷史經驗也可以預判到,等疫情完全過去,人們是會進行「報復性」消費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彌補疫情期間的經濟增長。一旦錯過了時節,影響作物種植,化肥農藥的消費量會嚴重下降;疫情使得農作物的產量減產,農民的收入會降低,這對來年農藥化肥的消費和帳款的回收將會產生很大問題。

對農化行業來說,有一種常用的銷售模式,就是會銷。按照慣例,各農化企業業務員開年就奔向全國各地,走上田間地頭,開展訂貨會、農民培訓會、現場觀摩會等基層促銷推廣工作,但今年同期,基本沒法開展這些工作。雖然各農化企業都在嘗試線上訂貨,但是對於「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勞苦大眾來說,線上訂貨的效果未必能達到預期。

此次疫情,湖北省作為重災區。來自中信建投的數據顯示,湖北地區化工收入和企業數目均在全國位居第5位。根據百川資訊數據,「湖北省磷礦石、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和毒死蜱產能佔全國產能分別為39.72%、38.11%、20.36%和24.10%。其次,湖北產能佔比超過10%的產品有黃磷、磷酸、百草枯、複合肥和草甘膦。後期隨著疫情的發展,若部分化工產能受到較大影響,這些產品供需有可能出現階段性失衡。」

返程復工不容易,關注心態和效率

因為春節假期,企業的大部分外地員工都會回家過年。封村封路封社區,公共汽車和部分火車停運,部分地區滴滴停運,很多城市禁止或限制外地車或外地戶口的人進入。員工返程復工既需要考慮公司的要求,又得遵從當地政府的防疫措施;返程需要去醫院開具證明,車輛開具高速通行證,乘坐公共運輸又怕人群密集導致感染,進入租住的小組需要房東的許可,拖家帶口的回去,路上還不知道會不會遇到其他的問題,防疫物資不足,尤其是N95口罩嚴重短缺。

雖然疫情出現,很多人還要交房貸、車貸、租金;企業還要承擔工資、利息、稅金和辦公成本等,有些公司前景堪憂,員工當然也會焦慮。現在重慶地區已經出現節後復工導致肺炎聚集傳染的情況,一人感染,全廠隔離,甚至隔離費用都需要企業自己承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即使能夠正常復工的員工,現在的防疫措施,如宿舍隔離、分批單桌就餐、戴口罩上班等也會帶來很多不便。更嚴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溝通交流大大減少,這都會員工的心態造成影響。很多人員在疫情面前顯得非常焦慮,無所適從。

在進行工作時,因密集辦公增加傳染可能性,人員多採用視頻會議辦公的形式,在信息的傳遞上還不夠順暢,影響工作效率和效果。

新的沒來,舊的離開:新項目建設延期,疫情加速行業洗牌

現在大型的化工企業基本都在上新項目,不論是基於行業變化和自身發展的需求,還是呼應國家或省級的發展規劃。化工企業的產業園項目、新工廠的建設、煉化一體化項目、新車間項目、智能工廠建設、新產品線等不斷上馬、開工,比如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的高端化工類項目35個,新材料類項目52個。我們知道化工項目工程屬於投資大、涉及面廣、技術性強、時間跨度長的系統性工程,而且對於安全和環保的要求極高。疫情襲來,各化工企業的新項目建設進度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湖北地區的新項目甚至會全面停擺。

因為物流運輸的限制,設備採購和工程建設的原材料無法及時到位,同樣施工人員也無法按時復工,而且外包的建築工程公司工人多數來源於河南、四川等地,受無法復工影響極其嚴重。如果想要解決問題,工程公司必須快速在本省內召集工人進入項目建設,但是這也有問題,一是省內人員的到位問題,尤其是現在因為復工已經出現了聚集性的疫情;二是項目的質量能不能保證的問題。所以我們判斷多數企業的新項目建設延期至少要3-5個月,現在能做的也只有規劃設計、方案優化等工作。當然這也是很多化工企業面臨的一個機遇,受疫情影響必定有很多企業的新項目被嚴重拖延甚至胎死腹中。與時間賽跑,誰先上項目誰就可能先佔據市場。

集中度低、產能過剩、無序競爭是近些年來困擾地煉圈的消極現狀。此次疫情使得短期的需求下降,如果企業的現金流不足的話,很可能就會破產或者被兼併,小的企業也可能會選擇抱團取暖,從而加速行業洗牌和小型地煉企業的退出。因為疫情的不確定性,現在很多企業的復工時間也不確定。

化工行業的產業鏈中,越是上遊的企業越偏向於技術和資本密集型企業,越是下遊,企業數量越多,規模越小,越是偏向於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受此次疫情影響越大。根據東方證券的測算,以上市化工企業為例,「現有各種可變現資產平均可支撐 9-10 個月的成本支出,其中約 20%企業可支撐時間短於 3 個月。現在疫情被嚴格控制的時間還不確定,再加上很多中小型化工企業相比於上市公司的抗風險能力要差,所以形勢會更加嚴峻。

相關焦點

  • 「數位化利器」助力新冠疫情下的行業逆勢突圍
    當我們仍然為身處盛世歸來的時代而自豪的時候,當我們仍然像過往四十年一樣為春節的到來而喜樂的時候,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短短一周時間以星火燎原之勢波及整個中華大地,神州齊黯。天災?人禍?留待整個社會重回正常運轉時再復盤檢討。
  • 北京豐臺又現新冠,疫情之下,874萬畢業生出路在何方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令原本是&34;的招聘市場顯得頗為慘澹。沒想到近日北京豐臺又現新冠肺炎。新增的新冠病例再次撥動人們那根敏感的神經。往年的這個時候正是畢業生們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奔走在各大招聘會,尋找工作的好時機。
  • 四川輕化工大學獲「新冠疫情心理服務先進集體」稱號
    會上,四川輕化工大學被授予「四川省心理協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務先進集體」稱號,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楊倩老師榮獲「四川省心理協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務先進個人」稱號。   據介紹,在今年的疫情抗擊中,該校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及全體同學共同付出了努力。
  •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下的音樂與健康國際學術論壇正式開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在這場抗疫「心理戰」中,世界各地的音樂治療師們利用音樂這門最能表達情感的藝術,為大眾的心理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1月30日晚,由武漢音樂學院主辦,武漢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名師工作室、武漢音樂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武漢音樂學院科研處、武漢音樂學院教育學院承辦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下的音樂與健康國際學術論壇」在「雲端」正式開幕。此次論壇由武漢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音樂教育學院副院長萬瑛老師主持。她介紹了本次論壇的流程和主要內容。
  • 新冠疫情下,羅馬尼亞人怎樣幫德國度過了一場危機
    但在這個春天,蘆筍產業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供應德國家庭餐桌的蘆筍主要食用的是它剛剛生長出的嫩芽部分,一旦嫩芽打開,它就將迅速木質化,生長環境中過高的溫度也會導致纖維增多。為了保持嫩芽的口感,德國蘆筍只在春季採收,生長期需全程覆蓋在有意堆高的土壤之下。
  • 逆勢增長:美國哪些行業會在新冠疫情中受益?|超級觀點
    由於美國政府應對措施不力,新冠對於美國的打擊是巨大的,不僅僅表現在截至5月1日,美國新冠確診超100萬,死亡6萬,更體現在官方統計美國失業率已經超過20%。也就是說,疫情以來,超過3000萬美國人失去了工作,已經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1530萬。
  • 新冠疫情下的美國養老行業:除了死亡,我們還看到什麼?
    (圖四:美國部分長期護理中心的新冠確診數和死亡數分布表)但是,既然老年長期護理中心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和員工的總量如此之大,美國的養老行業是不是真的如同國內多數新聞報導一樣,沒有採取任何防疫措施?本文將分為以下部分介紹新冠疫情下的洛杉磯郡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洛杉磯郡新冠疫情的發展;新冠疫情對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的影響;對中國養老機構的啟示;知識點小貼士:美國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簡介。1. 洛杉磯郡新冠疫情的發展洛杉磯郡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郡,2019年該郡的人口多達1004萬,是美國人口最多的郡。
  • 北大六院專家參加中國-澳大利亞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危機幹預專家會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機幹預重要性凸顯。4月17日,應澳大利亞國家心理危機幹預中心邀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研究專家組專家、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北大六院副院長孫洪強教授,國家衛生健康委心理救援專家馬弘主任醫師、石川副教授,北大六院黨院辦副主任孫思偉等就新冠肺炎期間精神衛生相關問題通過視頻連線同對方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塑料加工行業在行動(八)
    近日,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員企業繼續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防疫物資,捐款捐物,同時,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做好科學防護,有序復工復產,為行業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做貢獻。 響應號召,有序復工復產,促進行業經濟健康發展的會員企業一、疫情危機下,廣源集團不裁員,漲工資疫情危機下,廣源集團決定:根據職工的技術水平、文化程度、歷年的先進表彰情況、職務職稱提升以及企業績效等情況,綜合考量,大幅提升全體員工的工資待遇。
  • 化工行業125頁年度投資策略:疫情後時代,掘金「雙循環」
    (報告出品方/作者:中泰證券,謝楠、張波、夏文奇)核心觀點回顧2020:不平靜的一年疫情導致行業至暗時刻,國內國外恢復節奏不同。2020年,疫情影響下,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終端需求驟然冰凍, 化工行業迎來至暗時刻。二季度開始,隨著防疫措施推進,全球經濟艱難重啟,但是國內國外恢復的節奏不同,使 中國製造的競爭優勢得以凸顯。
  • 新冠疫情下,為什麼蕃茄田藝術可以做到化危機為機遇
    自2020年春節以來,一場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打破了所有實體服務業的規劃。教育業受挫,旅遊業動蕩、餐飲業停擺,許多行業成為受傷的重災區。就在全國疫情新增持續下降的節點,越來越多中企業主開始思考本次疫情後企業經營的機會。
  • 新冠疫情暗藏複雜性危機——聖塔菲研究所兩任所長發出警告
    Krakauer等 集智俱樂部導語冠狀病毒一次小小的基因突變,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崩盤、經濟社會陷入危機。但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困局,只是表面。聖塔菲研究所的兩任所長近日在nautilus網站發表文章,從複雜系統的視角分析了新冠疫情背後的深層危機,並提出權衡(tradeoff)手段才是應對危機之道。
  • 疫情打擊下,澳洲代購出路在哪?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下,澳洲近三成代購專營店面臨暫時或永久關閉的困境,營業額大幅下跌。在疫情來襲之前,澳洲估計有15萬人從事代購。雖然有一些人與劉嫻玉一樣專業從事代購,但許多代購都是臨時居民或遊客,小規模地為中國國內的朋友和家人代購商品。 但這不僅僅是遊客減少給澳洲代購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在新冠疫情後發生了變化。「他們覺得從海外來的包裹不安全,可能會攜帶某些病毒。所以他們寧願就是選擇中國當地的產品,」 劉嫻玉稱。
  • 新冠疫情下的集體心理危機
    這一周來發生了很多事情,隨著疫情的擴大,很多事情,急需從集體心理的角度進行梳理。1公共管理人員普遍面臨的適應障礙。這其實是一個急需心理幹預的人群,在這次疫情爆發過程中,很多公共管理人員表現出各種無法適應危機狀況的心理問題,這一點嚴重影響到公共管理的效率。
  • 新冠疫情暴露世界領導力危機:當心跌入金德爾伯格陷阱
    不僅如此,整體來看,新冠疫情對國家治理能力、經濟發展韌勁、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以及全球產業鏈等均產生了重大影響。 疫情暴露出全球治理機制的失能 隨著全球疫情防控措施的展開,衛生安全領域的問題直接與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結合在一起,從而令疫情產生了第一輪連鎖反應。
  • 新冠疫情重挫美妝行業 法國化妝品銷量大降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0月7日電法國美容公司聯合會(FEBEA)5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對美妝行業造成嚴重影響,今年上半年法國化妝品銷量大幅下降,但不同產品之間存在很大差異據《費加羅報》援引法新社報導,法國美容公司聯合會委託Astérès事務所進行的這項研究顯示,今年前6個月,法國化妝品行業的營業額總體下降10%。其中,美容產品的營業額大幅下降25%,但由於疫情危機,衛生清潔產品的營業額卻翻了一番。在零售領域,前6個月,美容產品的營業額下降17%,但衛生清潔產品的營業額逆市增長30%。
  • 新冠疫情下,日本大學生面臨壓抑極限?日本高校園的危機與應變
    華輿訊 據旅日僑網報導 一轉眼,新冠病毒在世界肆虐已逾半年。世界各地在疫情與財政的威脅下,採取校園封鎖、遠距離授課、停招碩博生、停聘師資乃至整合學系等應對措施的大學日漸增加。日本的學年度本是四月開始,由於疫情延後開學,目前上學期才剛結束;原本疫情一度稍歇,包括大學在內的諸多校園開始陸續解封。
  • 美聯英語:疫情危機孕育新機遇
    新冠疫情對教育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方面,線下教育機構按下暫停鍵,另一方面,線上教育全面開花。  而對於那些兼具線下及線上業務的大型教育公司來說,關閉線下業務的同時,能否快速轉移資源、靈活應對線上教學需求,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0日,美聯國際教育集團公告其納斯達克上市後的首份業績報告。
  • 【EMS】新冠疫情引發住房危機 洛杉磯郡各類資源可用
    【美國新聞速遞】龐可陽 洛杉磯報導新冠疫情導致的失業率上升經濟衰退,將引發新一輪無家可歸危機。洛杉磯郡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助租客和房主解決困難呢?「少數族裔媒體服務中心」(Ethnic Media Services)於本月7日舉行視訊會議,邀請洛杉磯各部門負責人分享郡政府資源。
  • 基礎化工行業投資策略:化工行業至暗時刻已過,從擁抱價值、產業鏈...
    疫情褪去+油價回暖,化工行業至暗時刻已過,從三個維度尋找投資機會:今年以來,化工行業先後遭遇了國內外新冠疫情帶來的供需兩弱打擊以及原油價格下跌帶來的大宗化學品產業鏈上下遊價格下降打擊,縱觀上半年,化工行業的各家企業,基本上可以說是在壓力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