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住建局:嚴禁開發商鼓吹房價上漲!

2020-12-20 西安發布

12月9日,市住建局召開30餘家房地產企業參加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座談會。會議要求,嚴禁開發商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不實消息,鼓吹房價上漲,引發負面輿論。

會議希望房產開發企業理性宣傳,正確引導購房群眾,嚴禁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不實消息,鼓吹房價上漲,引發負面輿論。開發企業嚴格落實《關於禁止將房屋銷售與學區、學校相關聯的通知》,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在廣告宣傳中使用「名校」「學位房」「學區房」「指標房」等廣告語,避免使購房者對配套學校或入學資格產生誤解。開發企業要加強員工培訓,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禁止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為不具備購房資格的群眾辦理相關購房手續。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重點房地產開發企業住宅銷售價格問卷調查工作,如實、客觀反映西安市房地產市場情況。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堅持貫徹落實「房住不炒」定位精神,並嚴格執行西安市房地產市場相關調控政策。共同營造良好的房地產市場,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的發展。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趙輝)

相關焦點

  • 西安住建:嚴禁開發商鼓吹房價上漲,不得使用「名校」等廣告宣傳語
    華商報訊(記者 陳思存)華商報記者從12月9日西安市住建局召開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座談會上獲悉,西安市住建局要求開發商,嚴禁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不實消息,鼓吹房價上漲,引發負面輿論。12月9日上午,西安市住建局組織召開房地產市場調控座談會,西安市30餘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此次座談會。在座談會上,西安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對開發企業提出以下幾點具體要求:一是希望開發企業理性宣傳,正確引導購房群眾,嚴禁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不實消息,鼓吹房價上漲,引發負面輿論。
  • 社科院鼓吹,2021年全國房價上漲5%!
    劉全認為,全國房價高企30多年,房地產市場已處於相對飽和狀態,未來房價多極分化趨勢明顯。一二線城市、大城市群周圍的城市房價仍然有上漲空間;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漲跌互現,房價分化將進一步擴大。
  • 西安嚴禁房企鼓吹房價上漲;天津住建委稱不會取消或放開住房限購
    樓市動態 天津住建委:天津房價處於合理區間,不會取消或放開住房限購 @熱心網友:上海再添新地標 西安嚴禁房企鼓吹房價上漲 12月16日,西安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官網對四起商品房違法違規銷售典型案例進行通報,包括房企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收取群眾購房款或發布房地產預售廣告,誤導消費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
  • 魚躍路紫薇西棠小區至今未竣工驗收 西安市住建局已約談項目負責人
    2020年12月20日,有市民向華商報反映,稱自己在西安市魚躍路紫薇西棠小區買的房子,收了房才發現房屋沒有窗戶,也沒有竣工表,開發商一直沒有處理。隨後,華商報向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政府發函諮詢。得到雁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回復稱,該小區項目的質量監督申報、工程質量監督及竣工驗收等業務均在西安市住建局。經與市住建局聯繫,該項目目前未完善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市住建局已約談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要求建設單位完善相關竣工驗收備案手續。下一步,市住建局質安站與市住建局開發處和審批處,將進行聯合懲戒。關於市民反映的「房屋沒有窗戶」一事,市住建局已核實設計圖紙,現場與設計一致。
  • 西安房價連漲41個月,開發商賣房別違規,「以德服人」才長遠
    0 1西安房價連漲41個月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最新一期2019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很不幸,西安的數據顯示,房價又一次上漲,並且已經連續上漲41個月。數據顯示,西安市7月份房價環比上漲1.4%,同比上漲25.3%。環比漲幅在全國70的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僅次於平頂山的1.6%和大理的1.5%。同比漲幅程度在全國70的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
  • 房價怎麼辦?2021年的懸念和定數
    為落實「房住不炒」定位、保障支持自住需求,西安市住建局等多部門聯手發布通知,從嚴控備案價、加強預售管理、發揮差別化信貸調節作用等方面加碼樓市調控政策。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全國已有超過30個城市加碼樓市調控政策。
  • 11·30新政執行時間定了,又趕二手房價微跌,誰挺不住了?
    就在各方看客各持己見之時,12月14日,西安住建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的政策解讀,給出官方答覆。圖源 | 西安住建局官網細則如下:圖源 | 西安住建局官網預售界定:11月30日前(含當天)已受理的商品房預售許可,仍執行原工程形象進度標準。
  • 西安市高新區新房成交價來了,房價破2萬元一平已經是常態!
    西安近期房價如何?新房成交價是多少?據中國房價行情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2月西安新房整體均價為14843元/㎡,二手房均價為15854元/㎡,同比去年同期上漲7.38%;其中高新區新房均價為22387元/㎡,二手房均價為21951元/㎡,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3.07%。
  • 預防中介「跑路」 西安市住建局搭建租房平臺
    西安本地也發生了樂伽、左旗、馬馳、百客居、木浮生等房屋中介跑路事件,為此,西安市住建局出臺相關政策並著手搭建住房租賃服務平臺,11月6日,西安市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除了可以實現在線找房、看房、租房、籤約外,而且也對租賃交易資金收付監管做出了明確要求。
  • 開發商:不同意你就退房
    「在什麼情況下,開發商能心甘情願給你退買房錢?」那必然是房價上漲的時候嘍!近日,河北邢臺某小區的業主就遭遇到了這種情況:房子買了4年多,到今年夏天,工地才動工。開工沒幾天,開發商突然說成本增加了,要求廣大業主「要麼接受漲價,要麼直接退房」。
  • 開發商無證賣房反訴購房者要求毀約 法院二審改判合同有效
    央廣網西安12月30日消息(記者雷愷 周益帆)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此前,《新聞縱橫》曾陸續報導過「西安一開發商將十幾位業主訴至法院,要求確認兩年前籤訂的內部認購合同無效」一案,該案在昨天有了最新進展。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其中一起合同無效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駁回聞天公司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請求,認定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籤訂的合同有效。
  • 僅3.14%家庭無房,房價卻還在上漲,動力哪來的?
    按照一般的經濟學規律,在供過於求的時候價格應該是會出現下跌的,但奇怪的是,儘管中國樓市早就供應過剩了,房價卻一直在上漲。例如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數據就系那是,今年前9月全國房價上漲5.6%,而且前兩天社科院公布的報告也預測2021年房價漲幅會在5%左右。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樓市明明已經供應過剩了,房價卻還能上漲呢?
  • 為什麼榆林房價越高,房子的問題卻越多?
    隨著榆林的緩慢發展,房價一路飆升,人們買房已經變得難上加難。 但更讓人蹭不頂的是:好不容易湊夠首付,貸款買房,收房時發現到手的房子卻質量問題不斷... ...
  • 西安市住建局:假消息
    12月3日,西安市住建局針對近期有不法分子在網際網路上散布的「公租房購買政策,截至2022年,西安市最少投放12萬套租賃住房且先租後買方案實施」等虛假信息,發布闢謠聲明:一、「公租房先租後買方案實施」、「公租房5年後可購買」等均為虛假信息。
  • 西安市住建局發布提醒……
    進行住房租賃交易前,先登錄西安市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查看企業是否在租賃平臺進行開業申報。三登錄西安市租賃服務平臺進行租賃合同網籤登錄西安市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使用《西安市房屋租賃合同》(示範文本)進行租賃合同網籤。籤訂合同前,務必認真閱讀、充分理解合同條款內容,對租金支付、押金退還、違約責任等等重要條款的約定要清晰明了,雙方作出的口頭承諾應在合同中予以明確。
  • 西安市住建局:謠言,切勿上當!
    針對近期發現不法分子在網際網路上散布「公租房5年後可購買」等均為虛假信息,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聲明稱「公租房先租後買方案實施」、「公租房5年後可購買」等均為虛假信息。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近日,該中心發現不法分子在網際網路上散布「公租房購買政策,截止2022,西安市最少投放12萬套租賃住房且先租後買方案實施」等虛假信息,騙取群眾錢財。
  • 11月百城房價出爐,這71個城市房價又漲了?
    一線城市中,僅北京新房價格上漲0.51%,上海微漲0.35%,廣州微漲0.23%,深圳房價在四個一線城市中唯一下跌的,約為0.31%。【3】11月份整體房價趨於穩定,新房漲幅持續收縮,新房房價上漲城市從73下降到71,下跌的城市從26增加到28;二手房價格上漲0.29%,二手房房價上漲城市從59個增加到63,下跌的城市從38減少到36,由此可見,11月二手房市場較新房市場更加活躍
  • 寧都清華名邸開發商在地下停車場違建60間儲藏室 縣住建局處置
    近日,寧都清華名邸小區業主反映,該小區開發商在地下停車場違法搭建,用隔斷的方式私自砌牆,600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搖身變成儲藏室。寧都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介入後,開發商已於11月19日將違建儲藏室自行拆除完畢。
  • 中央監測22城房價,超標將嚴厲問責!
    省委省政府對西安市編制的「一城一策」政策正在審批備案中。我估計不止是西安得到了這個指示,包括西安在內的6個城市,以及其他22個城市,都收到了住建部的信息傳達,要把房價保持在平穩發展的水平內,如果指標超重會被問責。
  • 越限越高的房價,還不如坐牢房?
    原本旨在減少剛需購房成本的政策,最終又被敏感的深圳業主以反價的形式呈現,房價再度變相上漲。 更有一些小區,業主集體控盤漲價,逼得住建部連夜對業主發出警告,暫停涉事小區網籤通道,並規定二手房價超5%年漲幅可投訴。一夜之間,「二手房控價」被鬧得人心惶惶,畢竟全國還沒有一個城市敢對二手房價格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