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鴨式教育「一考定終身」,應試教育中我們還能教給孩子什麼?

2020-12-14 GTAP在線國際學校

我本是一隻蝴蝶,

你剪斷我的翅膀,

卻怪我沒有爬蟲跑得快。

填鴨式的教育,「一考定終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取得好的成績,花費很多時間教他們應付考試,可是看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漸漸封閉自我,才逐漸的認識到學生在這過程中失去了什麼?

看到過很多學生埋頭苦幹在那堆積如山的課本和參考書中,封閉的知識結構讓他們沒有了想法,經常是老師們說「一」就是「一」,完全沒有求知意識?甚至指鹿為馬,像秦二世一樣,點頭說「是」,逐漸的他們沒有追求,沒有理想,最後就如同死水一般,沒有生機。

可是作為最基層的老師面對這些,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在中學有一個很奇葩的現象,高考前期,校園之中,漫天紙片,滿地泛白。

面對堆積如山的參考書和練習試卷,很多學生為了釋放壓力選擇「撕書。」

這好像是一個不成文的傳統,「撕」似乎是解放,但是到底有多重的壓力才會把給予自己知識的課本想撕得毀滅?

當下的應試教育對於學生,教師,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學生們學,目的就是為了考試升學,老師們教,也是為了自己的成績升學率。

在這種種問題下,不禁想問學生的未來呢?

他們的未來背負在「一畢業就失業「的魔咒中,甚至在步入社會後依舊惘然無措、垂頭喪氣 。

看到過在應試教育中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在工作時碌碌無為的樣子,也看到過他們想要改變卻又無可奈何的模樣。

那麼,應試教育中,我們還能教給孩子什麼?

在我們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我們通常以一個主導者的地位來指導學生,卻從來沒問過學生到底需要什麼?

未來社會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

目前國際上有一種非常前沿的教學方法——課題式教學,為了促進學生不斷地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使學習者投入於問題中,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複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為解決問題需要查閱課外資料,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有利於增強他們探究精神和視野。

課題式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生應從自身出發,完成角色轉換。

而基於對課題式的教學的多次實踐,GTAP在線國際學校發起了一個非盈利的的社團組織——GTAP菁領俱樂部!幫助中學生發現自我,展示自我,設計自我,以主動學習與探索、善於交流與合作為核心價值,通過組織充滿挑戰性的社團活動而使參與者的綜合能力獲得承認、肯定和不斷提高,並努力幫助會員成長為具有全球視野、批判性思維和跨文交流能力的未來領袖。

GTAP在線國際學校教育觀點:一次良好的教育溝通,將更好的促進學生對老師的信任。

相關焦點

  • 你是做應試教育,還是填鴨式教育?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歐美的教育是為統治階級準備的、排他式、壓迫式教育,而不是為了培養人才的。感興趣的話,你可以看《特權:哈佛與統治階級的教育》這本書,了解歐美的教育真相。雖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們的基礎教育可以說得上是全世界最強的。應試是這個教育體系最重要的基本目標,每個參與的孩子最終幾乎都想拿到一張名牌大學的門票。
  • 日媒對比中日高等教育:中國開始反思填鴨式教育,日式「寬鬆教育...
    可以說這是全社會重視高考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有人開始反思灌輸式教育的弊端。一考定勝負中國的大學入學考試基本上是高考一考定勝負。各大學和學院幾乎不實施自主考試,也沒有二試。雖然有保送生制度,但名額很少。對於考生來說,2-3天的考試將決定一切。2018年全國高考人數達975萬人。
  • 淺談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究竟應不應該存在?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應試教育是什麼,應試教育即填鴨式教育,指灌輸式教育,由原蘇聯教育家伊·安·凱洛夫發明。不得不說的是這種教育是有一定好處的,從中國目前國情來看,我們是需要這種教育的,應試教育有利於社會發展,可以為優秀的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高考了,有很多人覺得高考一考定終身是很不公平的,也有很多人會覺得成績不是判定一個人的唯一標準,我不否認以上的看法,但是客觀來講高考的確為很多人提供了一個平臺,
  • 填鴨式教育培養的是「奴隸」?
    最近讀萬維鋼的《智識分子:做個複雜的現代人》,其中「流水線時代的英雄」這一章讓我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我們所謂的填鴨式教育,其實培養的就是奴隸,無怪乎那些叛逆分子(成績不好的學生),很多反而卻是具備企業家精神的「有智」之人。不信?那麼請詳細看看如下內容。
  • 填鴨式教育的興衰史
    填鴨式教育是我們家長聽到最多也擔心最多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那到底什麼是填鴨式教育呢?它是由誰創造出來的呢?它為什麼在中國教育界統治了這麼久呢?它的利與弊、功與過是什麼樣的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填鴨式教育的概念。
  • 填鴨式教育是教育的最優選擇
    在中國全部都是這種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把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給了文章,就死背,全都不明白意思。「反正完成任務就得了」學生如實說。與之相對的是啟發式教育。相對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方式當然是啟發的好。在教育界有一句話:「我聽,我忘記;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記住。」填鴨式教育前兩項都佔全了,就是沒有「做」這一環節。而啟發式教育就充分考慮到了做的重要性。
  • 小心「填鴨式教育」,破壞了孩子的童年
    什麼是填鴨式教育?所謂填鴨式教育,我們又稱其為灌輸式教育!就如同在飼養鴨子一般,養鴨人用柱狀飼料塞進鴨子嘴裡使其快速增肥,不看結果,只求片面效益。填鴨式教育是蘇聯的一位名叫凱洛夫的教育家所提出來的,可不就他的這種教育理念就為蘇聯人民所唾棄,因為這種理念除了能教出書呆子之外,在無他用。可因為當時中國國情的原因,沒有系統的教育體系,就借用了這種理念,本著:給了文章就死背,背會就行了的。教育方法,坑害了萬千學生。
  • 建議:有遠見的家長,要懂得將教育從「填鴨式」轉變為「個體式」
    其實這種說法也很有道理,技術變革的時代,教育也必將變革,才能跟得上時代。因而,未來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識,而應當把重點放在「育」上,這一直是我們所欠缺的。想要戰勝機器的晶片,人類必須擁有偉大的新和愛。即除了智商和情商之外,愛商也是需要著重培養的。
  • 張桂梅的填鴨式教育,家長為什麼不應該照搬?
    「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華坪女高踐行的是填鴨式教育嗎?我們先來看看張桂梅校長的做法。在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她給孩子們制定了極其嚴格的規章制度。可以看到,張桂梅採用了死讀苦讀、應試教育、題海戰術的傳統方法,的確就是填鴨式教育。「每天只睡五個半小時,他們的身體素質會不會受到影響?」「只會應試的「小鎮做題家」,到了大學真的能夠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能正常與周圍的同學交往嗎?」
  • 「填鴨式教育」造就學習機器,孩子的成績上來了,童年卻沒有了
    什麼是「填鴨式教育」?「填鴨」的意思是不管鴨子想不想吃,都要把食物給鴨子灌進去,達到快速增重長大的目的。而「填鴨式教育」說的就是有些父母不顧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年齡,從小開始讓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向孩子灌輸各種思想,想要將孩子打造成一個全能小孩。這些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會因材施教,遵循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想要讓孩子「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不管孩子會不會因此而消化不良。
  • 張桂梅校長的填鴨式教育,憑什麼被點讚?
    「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張桂梅校長沒有迴避,而是做出了正面解釋。「我們的教育是填鴨式。問題是孩子們基礎太差,不這麼做是救不出她們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填鴨式教育,或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談起填鴨式教育,很多80後的父母會深惡痛絕,認為填鴨式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創造力,破壞了成長中的快樂,是不人道的教育方法,對此全盤否定。難道填鴨式教育真的這麼不堪嗎?這要從什麼是「填鴨教育」了解起:填鴨是因為鴨子這麼小,他的胃很小,吃的很少就飽了,但是賣鴨子的人,想要讓鴨子重一點,就灌食物,比胃大兩三倍的食物,不管他吸收和消化,這種狀況叫做填鴨。所以填鴨是不人道的,奉勸天下賣鴨子的人都不要填鴨,鴨子是很痛苦的。
  • 中國的填鴨式教育
    我們似乎從小接受的就是「填鴨式教育」,我們也從小被灌輸中國學生缺乏創造力的觀點。
  • 教育諸多問題怎麼解決?網友:只要一考定終身,怎麼都無法解決
    只要一考定終身,很多問題就無法解決。第一:高考是目前中國最公平的考試制度,是底層人民上升的唯一希望。儘管高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試制度,沒有比這更公平的了。儘管我們國家城鄉教育差距很大,但正是因為有高考的存在,農村孩子也有機會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的高考制度一直也在向農村地區和教育不發達的地區傾斜,儘量照顧這些地方的孩子,使他們有更多機會享受到高等教育。假設沒有高考,農村的孩子還有機會嗎?
  • 中國式填鴨教育,孩子的負擔太重了,各位家長的壓力也很大
    在我們中國小孩子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開始給我們不斷灌輸知識,並且這些知識的數量根本不在少數,然而在這樣的填鴨式教育下,我們中國的小孩子確實能夠學到很多知識,但是卻沒有對於我們創造力得到培養,這就是最直接讓我們在科學創造力上得不到有力的提高,而對於物質的探索就失去了興趣, 當前已經有很多父母開始意識到填鴨式教育的危害性
  • 父母「填鴨式教育」真的好嗎?用體驗式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用體驗式教育,能讓孩子在起跑線1、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會更豐富填鴨式教育,家長習慣性地告訴孩子怎麼做,只會讓孩子變成一昧聽從別人話的人,自己不會動腦筋去思考,應該怎麼做,而是別人怎麼做自己就怎麼做。然後,在體驗式教育下的孩子,他們會嘗試去動手,發掘跟別人不一樣的解決辦法,走著自己的路去把問題解決,從中可以培養孩子更多的想像力,還有做事情的創造能力。2、孩子更善於發現學習中的樂趣很多家長都會直接安排孩子去學習什麼,這些學習對於孩子的成長更有用處,反而會忽略孩子的興趣。
  • 「填鴨式教育」會毀了孩子未來?父母做到這三點,讓教育回歸正途
    一、什麼是「填鴨式教育」1、無需思考式的傳授知識所謂的填鴨式教育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我教你學,我講你背,我示範你練習」,所有的模式都是按照固定的流程在走。2、學習失去和生活的聯繫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在注重這個題目本身,而不是這個題目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當孩子在做題的過程中詢問家長時,得到的永遠是「你們老師是怎麼教你的?」而不是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周圍能夠引發孩子思考的事物相聯繫幫助孩子走出題目的困局。
  • 「填鴨式」教育不可行,把「填鴨式」變成「個體式」才是明智選擇
    中國許多傳統教育多半都實行填鴨式教育,只一味的灌輸知識、注入知識,不要求反饋,不要求合作交流,這大大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也貫徹此類教育方式並執迷不悟。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調整戰略,並使孩子健康成長呢?張小北是個成績一般的學生,平時即使再努力他也頂多混個中上遊罷了。
  • 「我們非常感謝當年嚴格的、填鴨式教育把我們送進北大的母校!」
    前幾天,作家連嶽月寫了一篇文章《說說張桂梅,什麼是真正的素質?》,講述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2020年優異的高考成績,同時對張桂梅校長所述的填鴨式教育表示了肯定。這樣出來的孩子在未來的同學間和社會上是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煎熬,但是我們有毅力和能力挺過來,回頭再與沒有接受教育的幼時玩伴相比較,我們非常感謝當年嚴格的、哪怕用填鴨式的教育把我們送進大學的母校。感恩填鴨式教育,我從革命山區考到北京,在北京生活10年,後到發達國家留學工作10年,然後回上海發展10年,現在又再回國外生活。
  • 「填鴨式教育」的孩子能有什麼出息?張桂梅給出了答案
    我們經常遇到很多天問式的問題,乍聽有些道理,只是有點肉糜吃多了的蠢蠢氣息。比如我們的醫保那麼發達,怎麼可能有人看不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