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絕無安全的系統:黑客破解心臟起搏器,醫療設備面臨安全危機

2020-12-20 騰訊網

轉自welivesecurity,作者Cameron Camp,藍色摩卡譯,合作站點轉載請註明原文譯者和出處為超級盾!

在當今的醫療保健領域,幾乎沒有一個領域不採用更多的技術。從通過智能手錶和可穿戴設備實時無線訪問您自己的健康參數,到植入體內的設備,可隨著攻擊技術日漸猖獗,我們能保證這些設備的安全嗎?

幾年前在黑帽安全大會,很多人都親眼目睹了一個胰島素泵被黑客攻擊。

無論該設備上的大部分軟體是否已經上市,監管機構說,集成商都要負責整個堆棧的安全,包括底層的作業系統,即使作業系統有良好的安全記錄。換句話說:無論黑客使用何種技術破解了設備,設備製造商都應對之有責任

可能被黑客入侵的無線胰島素泵

因此,儘管市場壓力依賴於企業快速生產設備,但未來的道路看起來並不平坦,而且成本高昂。

那麼補丁呢,誰負責這些呢?根據FDA的說法,製造商會負責。由於一些醫療設備預計要使用很多年,所以支持這些設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那麼,它們被黑客攻擊的可能性有多大?醫療行業聯網設備的安全問題,下面是五個漏洞:

來自藍牙的威脅

很多醫療設備通過藍牙集成了監控和交互功能,其漏洞存在的時間很長。

藍牙血糖儀

雖然可能會有補丁,但很難確定該領域的實際採用率和時間表。與此同時,如果你的血糖測量數據被欺騙了,如果你試圖根據錯誤的讀數來調整血糖水平,你可能會面臨真正的身體危險。

系統危機

許多醫院的醫療設備管理計算機運行在較舊的、不受支持的Windows版本上,原因是製造商更新滯後。

老舊的醫療電腦系統

製造商不能隨便在產品進行廣泛測試、查看集成問題之前推出最新Windows補丁,所以補丁審查可能會很棘手。

一個潛在的攻擊者在這方面有優勢,因為他們可以在已知的漏洞一暴露就進行攻擊,而且還會打得供應商措手不及

雲安全危機

我們在今年的黑帽和DEF CON大會上看到的,雲安全暴露出很大的危機。患者不可能知道潛在的漏洞,但攻擊者很快會抓住已知的漏洞進行攻擊,通過他們的攻擊框架快速利用這些漏洞

因此一些患者會因為擔心遭到黑客攻擊而選擇不與心臟起搏器進行外部通信,但將雲技術應用於植入式心臟裝置,將推動其進一步應用,這依然也會面臨危險

乙太網

許多醫療設備通過乙太網接入醫療TCP/IP網絡,但對許多臨床醫生和患者來說,很難注意到與現有設備連接在一起的網絡。

每個環節都緊密連接,不可或缺

通過嵌入在這種竊聽裝置中的無線連結竊取數據,攻擊者可以窺探並製造漏洞。攻擊者只需要一次物理訪問,由於成本低、且不必返回拿走竊聽設備,使得風險進一步加大

無線鍵盤

一段時間以來,鍵盤記錄器一直是記錄無線鍵盤按鍵的標準工具,它們偽裝成插在插座上的假USB充電器,同時監聽信號,並通過4G無線網卡竊取這些信號。

無線滑鼠和鍵盤

這會捕獲受害者的敏感數據,如鍵入密碼,攻擊者會通過下載和安裝遠程後門漏洞繞過安全產品。

措施

多年來,醫療領域一直緊隨其後–安全方面。在未來幾年內,「醫療車隊安全化」將是一項挑戰。了解醫療設備的任何漏洞是明智的,特別是這些漏洞與醫療保障有關,早日將醫療保障安全提上日程是至關重要的。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均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轉載文章僅供個人學習研究,同時向原創作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小編刪除

精彩在後面

Hi,我是超級盾

超級盾能做到:防得住、用得起、接得快、玩得好、看得見、雙向數據加密!

成功抵禦史上最大2.47T黑客DDoS攻擊,

超級盾具有無限防禦DDoS、100%防CC的優勢

相關焦點

  • 這款人命關天的心臟起搏器,被曝安全風險
    據BBC報導,BBC同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及全球包括《衛報》和《英國醫學雜誌》等在內的多家媒體調查發現,歐洲醫療器械行業利用監管系統漏洞,多種不安全、未經足夠測試的醫療器械竟都被植入了病人體內!  那些在狒狒身上測試都已經失敗了,或只是在豬、屍體上做了測試的產品,竟然都流入了市場,進入了人體內。
  • 電子設備會干擾心臟起搏器?
    那麼電子設備會干擾心臟起搏器的正常工作這是真的嗎? 要想知道電子設備是否會干擾心臟起搏器,我們首先要了解心臟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 沒有硝煙的戰爭——黑客帝國演化史
    如果你對黑客的認知還停留在黑掉大樓的燈控系統來玩坦克大戰、攻擊ATM機讓其狂吐機票,還有那些低級而拙劣的釣魚郵件,那可真是太小看這群天才了。早在2012年,紐西蘭著名黑客巴納比·傑克(Barnaby Jack)就向人們展示了攻擊心臟起搏器的可能性。
  • 醫療機構網絡遭黑客攻擊頻率有多高?比金融機構還高!
    可是一旦醫院遭到襲擊,患者的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巨大威脅,某些不懷好意的人可以趁亂進入病歷和處方系統,進行惡意篡改或破壞。黑客從漏洞系統下手更令人擔憂的是,很多醫院目前都擁有不少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設備,包括起搏器、呼吸機等生命維持裝置。一旦黑客破解了醫院的設備網絡系統後,就可以獲取心臟起搏器、呼吸機的訪問權限,其後果不堪設想。
  • 歐洲曝醫療醜聞:有缺陷的心臟起搏器被植患者體內
    據《澳大利亞人報》11月26日報導,英國一名叫做莫林麥克利夫的老人此前在自己體內植入了一枚無線心臟起搏器。當有關數千種不安全的醫療設備可能被用於患者身上的報導出現之後,這名患者開始追問這種裝置為何會被植入自己體內。。
  • 心臟起搏器暗藏巨大隱患?網絡安全公司告:漏洞比想像中還多
    由於事關人命,心臟起搏器必須是極其可靠的。但是,據網絡安全公司WhiteScope近期的一篇報告顯示,心臟起搏器有著巨大的安全漏洞。圖 | 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其導線被引導到心房心肌之上,為患者的心臟提供電脈衝刺激由於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有不同,甚至同一名患者的心臟狀況也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因此,現代心臟起搏器都是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設置的。這就要用到編程器了。
  • 裝心臟起搏器有風險嗎?最大的風險在於多達八千個程序漏洞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於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通過脈衝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衝,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於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   人們通常所說的起搏器,其實是指整個起搏系統。起搏系統由起搏器、起搏電極導線及程控儀組成。其中起搏器和起搏電極導線植入人體。
  • AI+物聯網+區塊鏈:這10家公司要做醫療網絡安全守護者
    有網絡的地方就存在網絡安全風險。隨著聯網醫療設備的增加,與之相伴的網絡安全風險同樣在上升,並成為整個網絡安全領域的重大課題。過去幾年,網絡攻擊事件呈快速上升的趨勢。據統計,目前全球平均39秒就會發生一起黑客攻擊事件,而醫療設備也已經成為黑客攻擊的重要目標。
  • 智能生活安全引315關注 「衣食住行」黑客全掌握
    然而當這些「智能」不斷滲透進我們生活的今天,安全技術大牛們其實早就已經把智能設備給我們帶來的安全隱患公之於眾,例如在去年8月份舉辦的HackPwn安全極客狂歡節上,就有為數眾多智能設備遭到了破解,然而,在HackPWN安全極客狂歡節上,來自浙江大學的黑客團隊卻輕而易舉的破解了該設備,並且能夠任意啟動或關閉。
  • 心臟起搏器的醫保現實
    醫學研究認為,對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是植入心臟起搏器。  像錢德敏這樣的心律失常患者,中國每年新增30萬~50萬人,其中僅有3萬~5萬人能夠接受植入心臟起搏器治療。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主任委員、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說:「中國的心臟起搏器治療嚴重不足。」
  • 院長「解」心:讓核磁共振對心臟起搏器說「OK」
    治療此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一聽說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周先生直搖頭:「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我今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類檢查了,那怎麼行。」    果真如此?    隨後,經過進一步溝通,周先生了解到,在省胸科醫院內,有一款長壽命抗核磁起搏器,這款起搏器對核磁檢查沒有任何禁忌。
  • 裝了起搏器也可安全做核磁!美國研究新證據
    目前,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植入心臟起搏器、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儀(ICM)和植入式循環記錄儀(ILR)等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這些設備很多與核磁檢查儀器不兼容。2017年《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國專家共識》指出,絕大多數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不能做核磁檢查。
  • 介入耗材前景無限——迷你、智能,心臟起搏器的未來
    ,起搏器的應用範圍也不再局限於此,材料的革新、現代科技的進步都在推動著這個小小的儀器不斷向著更安全、更迷你、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向發展,目前已經更廣泛地應用於心律失常等各種相關疾病。起搏器每分鐘固定傳輸70-80次搏動,以維持心臟的正常跳動。可充電的鎳鎘電池,通過線圈感和矽二極體感應完成充電,每周充電一次,每次持續12個小時。尺寸和厚度大約為55和16毫米。在心臟起搏器的幫助下,Arne直到2001年才因惡性腫瘤去世(經證明,惡性腫瘤與起搏系統無關)。
  • 安全團隊鬥不過黑客?富士康遭攻擊勒索2.3億,網際網路真的安全?
    黑客還大搖大擺的威脅了一波,表示除了密鑰匙之外,其他破解方式都會使這些文件損壞,不過富士康隨後就回應稱,這次攻擊事件對集團的整體運營影響不大,受到影響的網絡也正在慢慢恢復。黑客當時提出了條件是3.3億人民幣贖金,並要求富士康在21天之內交完,不然就進行破壞。
  • 福建首臺心臟起搏器自助隨訪系統啟用
    新華網福州3月12日電(劉豐)9日,福建省立醫院啟用全省首臺心臟起搏器自助隨訪系統,開啟了起搏器「雲隨訪」的新模式。  89歲的老陳(化名)是第一個體驗新系統的患者。兩周前,他接受永久性起搏器植入術,原計劃術後一個月複查。8日晚間,他在家中感到左肩疼痛、胸部不適,9日一早,家人帶他到醫院複查。
  • 進博智慧牽手在線醫療,國內首個心臟起搏器遠程隨訪項目在上海長寧...
    作為國內首個心臟起搏器遠程隨訪創業孵化成果,該項目藉助「網際網路+醫療」技術,依託同仁醫院醫學團隊,攜長寧區內網際網路創新企業美領美勵,以第二屆進博會上亮相的「明星產品」CareLinkExpressMobile心律失常患者遠程隨訪一體機為基礎搭建社區醫療服務網絡。長寧區10家社區的心律失常患者率先受惠於這項隨訪服務。
  • Black Hat USA安全隱患盤點及黑客奧斯卡頒獎
    他提倡安全專家與開發者共同審視當下的架構,及做好未來項目使用IaaS資源時的準備。3. 醫療設備隱患——需要重點對待的領域 隨著微型、強大的嵌入式系統投入到胰島素泵、心臟起搏器等醫療設備,這個領域的安全就必須得到重點關注,因為這些設備越來越多的連接到網際網路,在Black Hat 2014上漏洞管理廠商Rapid7研究員
  • 「進博」攜手智慧醫療 國內首個心臟起搏器遠程隨訪創業孵化項目...
    作為國內首個心臟起搏器遠程隨訪創業孵化成果,該項目順應「網際網路+智慧醫療」發展趨勢,依託同仁醫院專業的醫學團隊,攜手區內網際網路創新企業美領美勵公司,以第二屆進博會上亮相的明星產品CareLink Express Mobile心律失常患者遠程隨訪一體機為基礎搭建社區醫療服務網絡,將先期為長寧區10家社區的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便捷、高效、專業的心臟起搏器隨訪服務。
  • 不用電池的心臟起搏器
    心臟起搏器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在豬的身上測試了一種自驅動心臟起搏器。豬的心臟與人類的心臟大小相似,這也意味著為開發人用設備邁出了重要一步。傳統起搏器的電池壽命只有7到10年,更換一次需要付出高昂的手術費。這種新型的「共生起搏器」由三個部分組成:一個附著在心臟上的貼片發電機,一個儲存能量的電容,以及心臟起搏器本身。貼片發動機只有郵票大小,能將心臟跳動時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心臟起搏器則用收集到的電能刺激和調節心肌。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研究所的科學家李周和王中林合作,在兩頭健康的雄性成年豬上做了測試。
  • 縣人民醫院成功完成首例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縣人民醫院成功完成首例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興山縣人民醫院成功完成首例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本網訊(通訊員 胡晶)近日,興山縣人民醫院開展了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成功救治一名嚴重心律失常:III°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