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世界美食之都,廣東順德,正在成為機器人智谷。
誕生在順德的碧桂園,曾幫助千萬追夢人實現安家夢想。如今的碧桂園,正在用機器人告訴世界,建築行業不只是鋼筋混凝土。日前,碧桂園旗下博智林機器人公司首批43臺建築機器人正式交付,並順利上崗。那個「機器人蓋樓」的未來,已經變得觸手可及。
「廚出鳳城」名揚天下,為你做出順德美食的,也可能是機器人大廚。在碧桂園全資子公司千璽機器人集團旗下的餐廳裡,不僅有做中餐、煮煲仔飯的「粵菜師傅」,就連衝咖啡、打冰淇淋也由專業的機器人「甜品師」「咖啡師」來完成。
美味出圈
百家機器人餐廳即將開門迎客
本就面臨成本高企、流動率高、經營模式落後等種種問題,疫情之下的傳統餐飲業更是備受衝擊,整個行業加速洗牌。《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白皮書》指出,進入餐飲品牌力2.0時代後,餐飲業後端將會更加標準化,前端將會更加規模化,標準化加規模化的化學反應,將會催生各種新機會。
今年3月,碧桂園集團捐贈的貨櫃煲仔飯機器人率先出徵,馳援武漢,為一線抗疫的白衣戰士們送上了熱騰騰的飯菜。24小時不間斷供應,每小時出品100-120份煲仔飯,其無人化全自動出餐流程,有效降低了傳染風險。
今年年中,由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集團打造的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在廣東順德開業。面積近2000平方米,能同時容納600人就餐,投入餐飲機器人設備達40餘臺。從迎賓、點餐、製作、送餐、買單,機器人全程搞定,如此科幻的場景,不僅讓普通消費者嘖嘖稱奇,更是在餐飲業內引發熱議,火速「出圈」。
來自世界美食之都順德,這家餐廳自帶「美食基因」,20餘種核心技術全系自主研發,能夠「師從」粵菜名廚,精準學習。通過自建的中央廚房對食材進行標準化處理,並將處理後的食材以冷鏈運輸的方式配送至門店。烹飪機器人根據顧客需求從冷庫中調取材料,按照標準製作菜品,再交給送餐機器人送至對應餐桌。
自動化、標準化的烹飪製作過程,排除人為幹擾因素的同時,保障菜品品質穩定,提高出品效率,堪稱業內一大變革。
2020年是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集團加快布局的一年。截至2020年12月11日,機器人餐廳也已有18家實體門店正式對外營業。餐飲機器人單機設備也在今年實現規模化量產,並向全國拓展。據了解,2021年初將有100家機器人餐廳開業,菜品類型會更豐富。
很難想像,這樣的成績來自一家成立僅僅一年半的企業。截止2020年12月11日,千璽機器人集團已累計提交700餘項專利申請,近半數已獲授權;中餐菜品烹飪工藝程序轉化超過300道,煲仔飯及煲仔菜品種超過30鍾,飲品咖啡等工藝超過20種。曾經引領居住風潮的碧桂園,在餐飲機器人領域,又成了風向標。未來餐飲業還有什麼新形態?令人期待。
建築用芯
環保、效率和成本終於可以兼得
建築工程起家的碧桂園,開闢機器人賽道的初衷,正是為了老本行。
實際上,建築行業是世界上數位化、自動化程度最低的行業之一。相關數據表明,自1945年以來,相比製造業、零售業和農業的生產率增加了150%,建築業的生產率幾乎沒有增長。隨著近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技術裝備的更新迭代,建築業迎來了進一步發展的契機。
生產率總體偏低,生產技術傳統,資源與能源消耗嚴重,建築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施工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身為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傳統建築業,多年來飽受上述問題糾纏。節能環保、節省勞動力的裝配式建築,因高成本導致接受度十分有限,傳統建築業急需一場變革。
帶著這樣的使命,碧桂園旗下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誕生。短短兩年時間,匯聚4000多名國內外優秀研發人才、研發生產投入近百億元,並且與清華合作成立機器人聯合研究院。這家以建築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研發、製造與應用為核心的科技創新企業,已經結出累累碩果。
截至2020年9月,公司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2500多項,其中已獲授權700多項,發明專利120多項,其餘的正在審查待授權中,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公司現有在研建築機器人50多款,覆蓋主要建築工藝工序。其中近40款投放工地測試應用,施工質量滿足標準要求,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較人工作業大大提高,有10多款進入產品化階段,經濟效益可觀。
原本對於建築工人來說十分繁重的建築工序,已經可以由機器人代勞。建築機器人不僅能夠自動化完成相應施工作業,避免汙染或高空作業帶來的威脅,工作效率也將大大提升。
今年9月,碧桂園旗下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首批9款43臺建築機器人順利完成交付,並在順德碧桂園鳳桐花園分批上崗。機器人蓋樓,不再是影視作品中的演繹,真正落了地。傳統了幾十年的建築行業,變得更「聰明」了。
成立機器人研發和製造部門遠遠不夠,博智林機器人還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關係,推動產業平臺開發建設,推進相關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讓順德機器人谷成為世界一流機器人研發基地。
智造未來
世界一流機器人研發基地騰飛在即
前不久,2020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佛山)發布《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報告》,其中透露,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11.9億元人民幣,位居全球前列,機器人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機器人是智能製造的核心關鍵設備。新一輪數字經濟革命的大背景下,為搶佔未來製造業先機,各國正在加緊布局機器人戰略。
8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開展生產裝備、施工設備的智能化升級行動,鼓勵應用建築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智能移動終端等智能設備。節約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建築機器人廣泛應用之後,無疑將在建築行業內掀起變革,搶先布局就是搶佔高點。
如今,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已經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先進裝備製造也是廣佛協力打造的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之一。而機器人產業,正是先進位造業集群的重要抓手。順德機器人谷首開區將在明年3月全面竣工,10多萬平方米的製造基地已經開始產出未來。
如果說建築機器人是在「老本行」發力,那麼看似「不沾邊」的機器人餐飲,則能夠與碧桂園在農業、酒店領域的業務構成閉環。背靠目前市值最高的物業管理企業——碧桂園服務,智能安防、服務機器人能夠為碧桂園建設的住宅小區提供周到、貼心、高效的生活服務,千萬業主的生活場景更加智慧。
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今年再度聚焦「科技創新」,帶來了《關於建立完善建築機器人政策標準體系 加快建築業轉型升級的提案》,在機器人研發製造、試點推廣、政策制定等方面建言獻策,表現出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
多元化經營的觸手伸向機器人領域,紮根速度和深度體現出碧桂園的驚人決心。從房地產到機器人,「跨界」成功並非偶然,諸多考量之下的邏輯可謂嚴絲合縫,再加上一如既往的超強執行力,碧桂園的機器人版圖不斷擴大,藍圖越發清晰。
大風起兮,未來的機器人智谷,騰飛在即。
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