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患者肯定是為醫最有成就感的事 正骨醫生呂鋒因熱愛而堅持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12-14 09:25 |永康日報 |通訊員 童潔梅 編輯 應桃蕊

到過雲山骨傷科門診部的人,都會看到幾幅「談骨論筋」「骨正筋柔」的書法作品,這是呂鋒和同事們信奉的為醫宗旨。呂鋒說,學醫是個辛苦活,從事骨傷科付出更多,因為很多骨科治療手法都是「力氣活」,還要長時間站立。但正是對中醫正骨職業的熱愛,他才堅持到現在。

呂鋒進行技術講解和示範

「醫德高尚 妙手回春 手法獨特 技術超群」「妙手扶桑梓 高醫攀新峰」……在呂鋒的診室裡,經常有病患專程送來錦旗。這些病患不光來自永康,還有來自武義、縉雲、婺城、東陽等周邊縣(市、區),甚至還有來自嘉興、杭州、江西等。每當看到自己能夠幫助病患解除病痛,看到病患和家屬臉上重現笑容,聽到他們說聲「謝謝」,呂鋒就覺得比什麼都開心。他說,這種成就感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從醫越久,我越覺得當醫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這也是我在這條路上努力走下去的重要動力之一。」呂鋒說。

如今的呂鋒,經常受邀參加專業學術研究活動,為同行做技術講解和示範,並在《永康日報》開闢跟脊柱相關疾病的「談骨論筋」科普專欄,還利用業餘時間參加民安救援大隊的社會公益救援活動,組織線下科普公益講座。

曾經有一位姓應的大伯經常頭痛,在看了本報刊登的《頭痛頭昏很可能是頸椎出了問題》一文後,找到雲山骨傷科門診部,呂鋒對其進行了正骨和理療後,應大伯病症逐漸好轉,頭痛頭昏症狀也鮮少出現。

一位參加過該門診部公益講座的李女士告訴筆者,呂醫生和雲山骨傷科門診部其他醫生在講座中喜歡以互動方式進行,手把手指導鍛鍊方法,非常實用。

在該門診部藥房,所列藥物屈指可數。能不動手術儘量不動手術,能不開藥儘量不開藥,這是呂鋒治病的原則。他認為,一名好的醫生,應該是能設身處地地為病患著想。因此,他在平常治療時,經常為患者制定最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案,許多曾被判定需要手術的病患,經檢查後被告知不需手術,只要進行物理治療、功能鍛鍊以及改變生活方式就可以,讓病患家屬非常驚喜。

在呂鋒的診室裡,他經常會跟病患及家屬耐心講解疾病原因,告知患者一些功能鍛鍊方法,儘量使用手法或物理療法解決脊柱相關疾患。因此,他的病患常說:「呂醫生一講我就明白了,他教的鍛鍊方法也很管用。」

  


1607909155000

相關焦點

  • 浙江永康正骨醫師呂鋒:為醫者最大的快樂是看到病患不再有痛苦
    不僅如此,他的妻子、弟媳也都是醫師,就連家裡的女兒也跟著學醫。在永康衛健部門組織的的"杏林之家"評選活動中,呂鋒一家順理成章名列其中。在呂鋒看來,做醫生,首先是做人,醫德為第一。如今雖然他名氣越來越大,但對待病患都是一視同仁,他說:"病人是我的老師,我現在的成績,都是我的病人給我的。醫生要為病人負責,做到問心無愧。
  • 一「掰」 一 「扭」治好頸椎病,市腫瘤醫院理療科新醫正骨療法為...
    隨著症狀加重,多家醫院醫生建議王女士手術治療頸椎病。一聽要手術,王女士越發寢食難安。 怕手術,但是病情又刻不容緩,這可讓王女士犯了愁。發病年齡下降預防刻不容緩 近日,45歲的王女士到包頭市腫瘤醫院理療科為主任潘玉龍送去錦旗。潘玉龍通過新醫正骨療法,讓她恢復了健康。
  • 中醫---正骨
    即整治因骨關節損傷使肢體變形復原位的一門科學技術。元代官方醫療制度中設有「正骨兼金鏃科」。因此,元代以正骨專長的醫學家危亦林在其《世醫得效方》卷十八設有「正骨兼金鏃科」以專門論述骨關節損傷及金刃所傷疾病之脈因證治。《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訣》指出:「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損傷之證也。」
  • 趙氏中醫正骨:醫者有德 萬人回春(走近洛陽非遺)
    前幾天,在老城區環城西路60號院趙氏中醫正骨診所內,患者李志說。  工作中的趙秀崇  傳統醫藥類——趙氏中醫正骨前幾天,在老城區環城西路60號院趙氏中醫正骨診所內,患者李志說。  「醫者有德百人敬萬人回春,醫技求精非遺成萬代傳承」,這是趙氏中醫正骨第二代傳承人趙秀崇刻在自家亭子裡的兩句話,也是她留給子孫的家訓。  趙氏中醫正骨創始人趙鳳儀,河北阜城人,1911年出生,1984年去世。他12歲在哈爾濱跟隨中醫正骨名醫馮夔(kuí)園學習,從16歲開始獨立行醫。
  • 「網紅」醫生丁志祥:「蛙跳正骨」有絕招
    原標題:匠人匠心丨「網紅」醫生丁志祥:「蛙跳正骨」有絕招  他不是頂尖醫學大咖,卻是患者心中的「牛人」。他是丁志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主管技師, 「上海市十佳醫技工作者」獲得者。「我最早在放射科工作,那時候醫院沒有這麼大,晚上值班,旁邊就是骨科醫生,他們有時候忙不過來,就叫我『來來來,小丁來幫個忙』,於是我給他們打打下手,自己慢慢也學會了。」丁志祥說,他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後來,他的機會來了。  石膏室缺人,丁志祥成了不二人選。有了給骨科醫生幫忙「幫出來的經驗」,丁志祥一上手就能幹,加上在放射科工作對人體解剖十分熟悉,便就此「轉行」了。
  • 學醫是因為非常了解,並依舊熱愛
    想繼承爸爸的事業,讓絕望的患者看見希望她說:「我想學醫,特別想學醫,因為:非常了解並依舊熱愛!」父母起初猶豫了,他們深知這份事業的艱辛和沉重,捨不得女兒也吃這份苦。可是女兒很執著——拉著父母做職業規劃測試,展示著優異的學科成績,講述著對這份事業的深思熟慮。她的熱情和她眼裡期待的光芒,難以忽視。於是,醫生父親對她說:「自己選的路,咬著牙也要挺下去。」
  • 「恐醫症」患者心中的好醫生
    此次就醫,不僅解除了南大爺身體的病痛,也刷新了他對醫生的看法,治好了他的「恐醫症」。南大爺希望向更多的人分享自身的感悟,以及他所接觸到的好醫生的形象。  「整個過程,醫生沒有讓我多跑一步路」  「這件事在幾天前發生。」南大爺回憶,當時他額頭上掛著豆大的汗珠、手捂著腹部,匆匆忙忙地站上扶梯,來到門診二樓。
  • 《瑞城名醫生名護士系列報導》 周連道:鄉村醫生的懸壺濟世情
    「我祖輩都是當地比較有名的武學與跌打醫生,尤以擅長膏藥及藥酒的製作技術,而郭老的醫術又是我親身經歷過的,我也很想成為懸壺濟世、妙手回春的好醫生」。儘管年紀尚輕,但周連道心意已決。1989年,17歲的周連道隻身一人來到古都洛陽,拜郭宗正為師,學習中醫正骨。3年後學成歸來,他便在家鄉開設診所,為當地骨傷、風溼、疼痛及頸肩腰腿痛等患者診療,從此踏上了紮根鄉村的行醫之路。
  • 委員呼籲全社會重塑醫生職業成就感:別讓孩子不願或不敢學醫
    流失的醫學學生大部分流入到醫藥行業,約有80%的醫藥代表來自醫學院校的相關醫學系畢業生。趙銥民說,前幾年的數據顯示,美國83%醫生家庭的孩子首選學醫。而他在國內學校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醫學工作者的孩子願意學醫且攻讀醫學相關科系的僅有8%,其中出於自願的是6%。「據我觀察,北京市一流的高中畢業生,基本選擇經濟等專業。」
  • 中醫正骨泰鬥——羅有明
    羅有明按壓指診後經正骨,不足兩分鐘症狀痊癒。鄧小平同志非常關心羅有明醫院的建設發展,關心廣大老百姓前往看病是否方便。李先念同志當時興奮講:「我看批你幾十萬元,蓋個象樣的羅有明醫院,你為人民可以做更多的貢獻。你不要發愁醫院管理人才,小平同志懂經濟,讓他給你當會計最合適。」
  • ——記福建泉州市正骨醫院副院長、脊柱科副主任醫師陳長賢
    將為醫的責任扛在肩上,潛心破譯骨骼病變的 「生命信息密碼」,讓更多患者挺起脊梁漫步於人世間。陳長賢,正骨,為了患者朋友身正氣正人正。                                             ——題 記文/記者 王林強 李豔花
  • 南少林整脊正骨技術?百餘順德醫生勤學
    昨日下午4點仙泉酒店會議中心內,一名醫生正在演示整脊正骨技術,在他的周邊二十多位順德醫生圍繞在一旁。原來,昨日(9月3日),南少林骨傷學派中醫整脊技術培訓班在順德舉行。  這位演示整脊正骨技術的醫生就是來自泉州正骨醫院脊柱科主治醫師、副院長陳長賢。他擅長脊柱脊髓損傷、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釘內固定術、下腰痛等脊柱外科手術及臨床研究工作。
  • 中正正骨系統培訓班,零基礎,包教包會!學完後可考取國家證書
    開課背景  很多從醫同志都了解中醫正骨整脊對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骨科疾病、脊柱相關疾病有非常好的療效,對於有的病症都能達到立竿見影,手到病除的效果。有的人一直沒有系統學習過,只參加過交流會或在網上看過視頻,僅僅會簡單的模仿手法,但是自己做的時候效果遠遠不足,有的人還發生過危險或糾紛。
  • 醫者仁心仁術 患者感恩送錦旗
    茂名網訊 近日,一名來自江蘇的劉姨把一面寫著「仁心仁術妙手丹心」的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了茂名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陳榮凱副主任醫師的手中,感謝陳醫生及康復科全體醫護人員對她的精心治療和優質服務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劉姨只好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附近就診,期間曾行靜滴肌注口服等藥物治療,但仍夜不能寐,痛苦不堪,身體和精神上受到雙重折磨。3月初,已經嚴重到無法行走的劉女士只能躺在車床上由家人推著前往茂名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就診,經過腰椎CT檢查發現患者的L1~S1水平段椎間盤向後突出、L5椎弓峽部裂並L5椎體向前1度滑脫。
  • 中正正骨系統培訓班!可免費試聽試學,考取國家證書,全國通用
    開課背景  很多從醫同志都了解中醫正骨整脊對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骨科疾病、脊柱相關疾病有非常好的療效,對於有的病症都能達到立竿見影,手到病除的效果。有的人一直沒有系統學習過,只參加過交流會或在網上看過視頻,僅僅會簡單的模仿手法,但是自己做的時候效果遠遠不足,有的人還發生過危險或糾紛。
  • 武漢又有兩名醫生被患者家屬打傷,醫患關係又現,還能學醫嗎?
    在探討醫學的發展時候有這樣的一句話:人,作為靈魂的載體存在於這個世上,離不開痛苦折磨,離不開生老病死,而醫學也孕育而生。醫學的出現幾乎可以肯定它一定對人的壽命延長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無疑的醫學是人類延續必不可少的一件利器,而學醫的人也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和值得尊敬的。古代有神農嘗百草治病救人的佳話,也有扁鵲醫者聖心的流傳,今日也有鍾南山院士懸壺濟世的豪情。從古至今這些醫者憑藉著自己的高超醫術遊走於全國各地,不斷的造福百姓。因為有了這些醫者我們的生活才有了堅固的保護傘,因為有了這些醫者我們才能如此幸福的生活才能安居樂業。
  • 如果重新高考,41.4%的醫生不願再選擇學醫!
    超過一半的醫生認為自己現階段的醫務工作實現了自身價值,自己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的精進自己的技術,因為醫學這個專業倒逼醫生要不斷學習最前沿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能,醫生對此是表示認可的,是對自己的肯定
  • 中醫正骨、美式整脊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發現很多朋友對中醫正骨、美式整脊的認識很模糊,面對這兩個名詞的時候也很疑惑,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中醫正骨、美式整脊到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 不遠千裡進京 只為這一手正骨絕活
    「這樣因治病而結緣的地方不止阿拉善,還有鄭州、廣州……」這樣一份遍及大江南北的緣分,都源於患者的口口相傳。 四十多年練就一雙「正骨手」 李純嶺的手掌寬而厚實,手指肌肉結實,手掌大小魚際和手指指腹都比常人豐滿渾厚。
  • 秘傳300年的廣州「西關正骨」,手法精奇有良效!
    西關,是以前廣州最繁華的地方。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當年幫派火拼,武師爭鬥時有發生,因此大量骨傷科名家聚集於西關,行醫謀生。據廣東省省級非遺「西關正骨」代表性傳承人孫振全介紹,這些武術名家和武師,因為他們也有祖傳的跌打技藝,所以慢慢地形成了一種文化,就是醫館、武館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