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季度GDP增速-6.8%?二季度能否成為拐點?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我國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如何看待一季度GDP負增長?下一階段我國經濟走勢將如何?政策方面應該如何有力對衝疫情影響?圍繞這些熱點問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

一季度增速符合預期、好於預期

如何看待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總的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因為疫情短期的衝擊發生變化。一季度經濟總量下降6.8%,要用平常心來看待,要綜合疫情衝擊、外部環境變化、自身產業體系優勢以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來看。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說,一季度經濟增長-6.8%符合預期。一季度經濟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1-2月受疫情衝擊比較嚴重,而3月份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力度加大促進經濟運行正在恢復,大部分經濟指標明顯回升,目前正處於逐漸復甦階段。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奇淵表示,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對中國和全球經濟都帶來了重大災難。一季度增速總體好於預期,國內金融市場的反應、以及與中國密切相關的周邊金融市場的反映是一種驗證。「此前有機構預測一季度增速將為負的兩位數增長,實際增速為-6.8%明顯好於悲觀預期。」

二季度經濟表現會更好

下階段中國經濟走勢將如何?二季度是否能成為經濟增長的拐點?對於這個問題,毛盛勇回應稱,從目前經濟運行情況來看,3月份比1-2月份明顯改善。3月份這種改善的勢頭應該能夠延續下去,特別是隨著復工復產加快統籌推進,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斷出臺,二季度表現會更好,二季度會明顯好於一季度。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清華大學ACCEPT研究員馮煦明表示,展望二季度,中國經濟最大的不確定性不在內部,而在外部。除了疫情輸入壓力之外,海外疫情導致的外需疲弱還會對我國經濟造成拖累。但儘管如此,在國內經濟活動加速恢復的情況下,二季度我國經濟形勢仍將比一季度有所好轉。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分析稱,工業領域在3月份形勢大為好轉。服務業方面,3月份也有強勁回升。從生產端,3月份全國有序復產復工,基本止住了經濟大幅下滑的態勢。按照趨勢,4月份會回到正增長的區間。

不過,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雖然階段性供給衝擊已經緩解,但這只是恢復之路的第一道關卡,後疫情階段,中國經濟還將面臨更多考驗。第二道關卡是疫情全球大爆發帶來的外部需求側衝擊。第三道關卡則是後疫情時代部分產業鏈轉移的風險。

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

展望未來,後疫情階段,中國經濟仍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帶來的影響。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宏觀政策要持續加強逆周期調控力度,激活增長點、釋放經濟潛力。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通過提高財政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發行特別國債等措施,加大對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領域的公共支出,進一步降低稅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財政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穩健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在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加大對製造業、基礎設施、新基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通過釋放LPR改革潛力,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今年經濟增長的目標是分階段、累進實現的。第一個階段是疫情控制,第二階段是疫情救助,第三階段是經濟循環的常態化,第四階段是保增長,保目標。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底線管理目標,分層級的實現。面對當前的高度不確定性,要堅持底線管理的思維,相機調整一攬子政策方案的內涵。」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說。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在抗擊疫情和百業蕭條的背景下,中國數字經濟再次展現出了強大競爭力。後疫情時代將極大催生數字經濟的繁榮發展,新基建、新經濟就是中國的未來,將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和大國競爭。他建議,加快啟動以新基建領銜的擴大消費投資內需的一攬子方案。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則認為,出臺一攬子頂層設計的經濟復甦與重建方案正當其時。在具體政策手段方面,他建議:成立「中小微企業穩定基金」,以財政政策直接支持中小微企業;全國範圍內實施以消費券為先導的消費激勵計劃;建立「經濟復甦重建」特別預算制度和專門帳戶,加強事前監督和事後審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豔)

相關焦點

  • 一季度GDP負增長,二季度是否將成為經濟拐點?消費券作用如何?統計...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新聞發布會現場工業生產下降。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
  • 經濟學家預計全年GDP增速6.6%
    共有131名經濟學家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經濟學家在二季度對中國總體經濟形勢的樂觀態度進一步穩固,綜合預判全年GDP增速為6.6%,比一季度對全年GDP增速預判高出0.1個百分點。業內分析認為,出口增長和企業庫存增加,將成為今年GDP增長的支撐性因素。
  • 三季度中國、越南、新加坡、白俄羅斯等6國GDP增速分享
    另外,三季度新加坡的服務業同比下降8%,建築業同比縮減44.7%……。多數行業仍處在衰退中,但與二季度相比,新加坡經濟環比增長7.9%——環比止跌且反彈,這預示著應對疫情採取的各項刺激措施終於見效了。 吉爾吉斯斯坦下降6.9%:三季度,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降幅接近新加坡,同比實際縮減6.9%。整個前三季度,下降6%。
  • 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3月份數據明顯改善
    3月份這種改善的勢頭應該是能夠延續下去,特別是隨著復工復產加快統籌推進,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斷出臺,二季度表現會更好,所以二季度會明顯好於一季度,這是一個基本趨勢。如果全球疫情控制比較好,下半年應該會比上半年更好。我們的目標就是力促全年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大局穩定。
  • 2019年一季度經濟學人問卷調查:GDP增速6.3%,警惕地方政府債務卷土...
    從4月11日開始,2019年一季度的CPI、PPI、GDP、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全國居民收支等宏觀數據將陸續公布。經濟觸底了嗎?本期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62%的經濟學家認為,2019年一季度GDP增速為6.3%,43%的經濟學家認為2019年全年GDP增速6.3%。
  • 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實際下降6.8%,那環比增速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響,2020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實際下降了6.8%;日本經濟同比下降1.7%,環比下降0.6%;法國經濟同比下降5%,環比下降5.3%;德國GDP同比下降1.9%,環比下降2.2%……
  • 如何看待後續利率走勢?
    所以,二季度債市久期策略仍然適用。  市場點評與策略展望  4月17日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並對未來經濟工作進行部署。最差的季度數據,不斷加碼的刺激政策,是否有預期差?該如何考慮後續利率走勢?  1、如何看待經濟數據?經濟底否對應利率底?
  •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是歐盟的4倍多,那歐盟GDP是中國幾倍呢?
    但如果將歐盟28國當成一個整體,那他將會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那現在問題來了,這「兩個第二大經濟體」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經濟情況如何呢?南生整理了相關數據,分享給大家。經濟層面來看,英國「脫歐不確定性」使得歐盟各國經濟增長受到脫離,或將損失GDP的2.5%,而一旦英國正式離開歐盟後,還將使得歐盟整體的GDP總量減少1/6——與美國經濟總量差距在擴大,與中國經濟總量差距在縮小。再看歐盟的前幾大成員國的一季度經濟增速:西班牙表現較好,季調後GDP同比增長2.4%。
  • 創紀錄下滑後反彈 美國三季度實際GDP增速終值高於預期
    最後一次修正後的官方數據顯示,在二季度創紀錄下滑後,三季度美國GDP終於在3萬多億美元的政府抗疫刺激下超預期反彈。但外界並沒有因為疫苗面世而更看好明年一季度經濟表現。具體分項調整為:個人消費對GDP增速的貢獻從上月修正後的25.22%升至25.44%,初值為25.27%;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比例終值從修正後的5.23%升至5.39%,初值為4.96%;私人庫存的貢獻比例終值為6.57%,高於初值的6.62%和修正值6.55%;出口對GDP的貢獻從4.95%降至4.89%,進口的拖累從-8.12%升至-8.10%
  • 逆勢上揚 舟山一季度GDP增速全省第一
    一季度,舟山市經濟逆勢上揚!4月27日,記者從舟山市統計局獲悉,一季度,舟山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3%,增速為全省第一,且是省內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地市。一季度,舟山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0%,其中規上石油化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3倍。無疑,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的建成投產,為拉動舟山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快速增長提供了內核動力。而受全球實施的低硫政策拉動,舟山船舶修造業務也延續去年良好態勢,數據顯示,規上船舶修理業總產值增長73.6%。
  • 一季度瑞士、瑞典GDP增速是1.7%和2.1%,那中美歐日印等國呢?
    一季度瑞典、瑞士的經濟增速、GDP總量據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瑞典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了12068.62億克朗,與上期同期相比,剔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了2.1%。按照與美元的一季度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316億美元。
  • 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為6%,那環比增速是多少呢?
    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實際增長6.2%,第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速6%。整個前三季度完成的名義GDP為697798.3億元人民幣,第三季度完成的為246865.1億元。三季度,中國GDP的環比增速介紹相信有的網友會這樣說:環比增速太簡單了啊,用三季度的GDP和二季度的GDP對比不就來了——今年三季度的GDP為246865.1億元人民幣,二季度是237500.3億元人民幣,提升了9364.8億元,環比增速是3.94%。
  • 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聽聽專家怎麼說?
    雖然一季度經濟增速下降了,但是經濟總量依然達到了206504億元,在世界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總的來看,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3月份,隨著疫情防控成效持續向好,經濟秩序逐步恢復常態,很多經濟指標呈現改善趨勢。先來看就業。
  •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
    ,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大幅反彈,全年整體增速預測將達8.2%。「我們對明年的經濟形勢是比較樂觀的,因為基數原因,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會十分強勁,而下半年則會逐步收斂,回歸潛在增長率。預計明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別為16%、8%、6%和5%。」劉利剛表示。具體來看,劉利剛認為消費是支撐明年經濟反彈的主要動力,而出口對於GDP增速的貢獻則會降低。
  • 2019年江蘇省一季度GDP數據公布,蘇州依舊第一,南京增速最快
    近日江蘇省公布了2019年1-3月份GDP數據,其中江蘇省總GDP數據為22883.79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增速最快的為南京市,增速8.2%;增速最慢的是5.1%。一季度十三市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具體如下表。
  • 宏經半年報今出爐 GDP增速或超11%
    經濟增速環比放緩由於基期因素以及近期內需熱度降低,專家預計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將適當放緩,同比增幅在10%-10.5%左右,連同一季度11.9%的GDP增速,上半年我國很可能實現11%以上的經濟增長。
  • 愛爾蘭再次成為GDP增速最高的發達國家,那美國、日本的增速呢?
    愛爾蘭,GDP增速最高的發達國家雖然仍有幾個發達國家並未正式公布經濟增速,但從他們以往的增速情況來看,2019年GDP增速最高的發達國家,仍將是愛爾蘭——全年實際增長5.5%,一季度實際增長7.6%,二季度實際增長3.9%,三季度實際增長4.5%,四季度實際增長6.2%
  • 一季度韓國GDP增長1.3%,那中國、越南、白俄羅斯、新加坡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新冠病毒對一季度韓國的居民消費、商品出口、進口產生了較大影響,分別環比減少了6.4%、4.1%和2%,但韓國政府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大了財政支出,推動了企業投資,從而使得整體經濟依然保持不錯的增速。
  • 地方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速普遍回落,二季度減稅大潮將加大收支矛盾
    財政收入增速回落明顯財政收入不斷做實和提高質量後,成為市場觀察經濟運行的非常關鍵的指標。由於東部省份貢獻了全國一半以上的財政收入,因此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首先,從北上廣深的財政數據來看,無一例外,一季度四地財政收入增速紛紛回落,保持低速增長。
  • 國家郵政局:郵政業二季度增速明顯加快、增勢好於預期
    中國財富網訊(儲繼軍)據國家郵政局官網7月25日消息,上半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增長29.5%和21.1%,快遞業務量、收入分別增長25.7%和23.7%,在一季度實現平穩開局的基礎上,二季度增速明顯加快、增勢好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