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壓力大,焦慮,壓抑,情緒低落,家長怎麼破?

2020-12-14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

每個人都會有壓力大的時候,孩子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孩子的壓力一方面源於自身,比如,當孩子渴望做成功某件事卻無法做到時,他就會產生失落感、挫敗感,進而產生壓力;另一方面來自外界,比如,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他就會產生壓力。

孩子壓力大,焦慮,壓抑,情緒低落,家長怎麼破?

如果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他就會感到焦慮、壓抑、情緒低落等心理狀態,嚴重的會讓他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導致身體出現問題。

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不要給他過高的期望,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平時注意幫他緩解學習的壓力,讓他能夠認真專心去學習,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

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擁有幸福的人生。於是很多的父母就懷著望子成龍的心態,給孩子過高的期望和苛刻的要求。這就在無形當中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反而成為了孩子討厭學習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家長我們要正確的認清孩子的現狀,要充分的接納孩子的現有的一切,客觀的對待他的優缺點,肯定和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允許他擁有缺點,引導和幫助他建立積極良好的心態,讓他能夠專心致志地學習。

我們在對孩子提要求的時候,要清楚孩子的能力範圍,不能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不然孩子不但完不成,還會喪失信心。比如孩子在班級裡的成績排名是在20名,我們就不能期望孩子一下子就提升到前十去,要認識到不止孩子在進步,其他人也在進步。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比如,每次測試讓孩子超過前一名就可以了,積少成多,總有一天孩子能超越大部分的人。

教導孩子正確的疏導壓力的方法

其實孩子也是有各種各樣的壓力的,就算我們不給孩子壓力,外界的壓力也會讓孩子感到壓抑的。因此,我們經常和孩子溝通,鼓勵他把壓抑在心裡的事情說出來,讓他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壓力,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疏導壓力。可馨育兒說,我們可以把自己面對壓力是的經驗分享給孩子,告訴他我們面臨著什麼壓力,又是如何排解壓力的,以此來增強他的勇氣和信心。

教孩子做一些放鬆身心的訓練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在學校有繁重的課業,回到家有興趣班、補課班。因此,作為父母要教導孩子學會放鬆身心,只有身心愉悅了,在學習上才能事半功倍。比如,呼吸放鬆法,第一步,告訴自己安靜下來;第二步,閉上眼睛,保持靜坐;第三步,把自己的肺部想像成一個球,首先深深地吸滿氣,然後屏住呼吸幾秒鐘,最後用嘴巴呼出。如此循環往復,直到自己感到身心放鬆為止。

給孩子適度的學習壓力

我們提倡減少孩子的壓力,但並不代表一點壓力都不給,那樣反而容易讓孩子變得不思進取。因此,我們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以適度的學習壓力,讓他能夠把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古語雖然是一句治國之言,但是套用在學習上一樣是至理名言,只有給孩子保持一定的壓力,他才能保持奮發向上的勁頭,努力的向高峰攀登。

相關焦點

  • 孩子壓力過大,焦慮,情緒低落,家長怎麼辦?
    確實會有幾乎一半的青少年,會感到自己壓力很大。但是,只有1/3的父母注意到了孩子的情緒問題,這也是孩子和父母相處當中最大的矛盾所在。很多父母平時忙於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按時接送孩子、檢查家庭作業這種日常瑣事上,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如何判斷孩子所處的壓力狀態?
  • 致家長:父母如何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不給孩子帶來壓力?
    由於生活環境等方面的不同,父母或許無法知道,也無法理解大洋彼岸的孩子需要什麼,是怎麼想的。這種家長或許並不願意承認的不知道與不確定性,也是焦慮情緒的來源之一。有些時候,父母的決定與孩子的決定正相反,從而出現雙方都不想看到的情緒對抗,反而加深了焦慮與無助的情緒。
  • 孩子學習壓力大出現焦慮情緒怎麼辦?家長這樣做,孩子情緒更穩定
    很多學生由於考試或者學習壓力大的原因產生學習焦慮,導致靜不下心來,學不下去。那麼如何緩解升學給孩子學習帶來的焦慮?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焦慮」似乎成了一個高頻詞;老師頻出「考考考」的法寶,學生「壓力山大」更是成為了常態。
  • 情緒低落、胃口變差、睡眠障礙……江城中小學生「開學季焦慮...
    楚天都市報9月2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李俊 李晗 喻鉲)江城中小學校全面開學不到一個月,一些家長發現,孩子上學沒幾天,卻出現情緒低落或煩躁、胃口變差、睡眠障礙、不明原因頭暈、心慌等情況,還伴有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完成作業等,帶孩子就醫後才知道,原來孩子這是出現了「開學季焦慮」。
  • 不要讓焦慮壓垮孩子,如何從童年幫助孩子樹立緩解緊張壓力的習慣
    比如說家長對孩子的健康很關心,總是叮囑他們不要揉眼睛,不要沒洗手就隨便吃東西,越是頻繁地說孩子可能下意識地就越擔心衛生問題,久而久之可能就會出現呼吸問題或者不停地咳嗽,頻繁眨眼,抽動鼻子等等小毛病。去醫院檢查的結果就是病理上沒有問題,就是因為心理焦慮導致的下意識反覆的行為。如果家長發現了孩子有輕微焦慮的狀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們緩解壓力,釋放緊張情緒。
  • 怎麼宣洩壓抑的情緒
           生活節奏的加快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感到壓抑:學生們在校學習是時間緊、任務重,難得放鬆心情;剛畢業的大學生是求職難、戀愛難,只能迎難而上;中年人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精力透支;老年人怕生病、怕缺錢,老不舍心。
  • 情緒低落心情壓抑發朋友圈的句子
    情緒低落心情壓抑發朋友圈的句子1.無眠的夜,望著窗外暈著橘紅燈光的空氣,居然有一種虛脫的感覺,感覺到周圍一切的一切都在飛速地旋轉,飛速地變幻,瞬間天昏地暗,鬥轉星移,滄海桑田,唯一沒變的,還是自己。情緒低落心情壓抑發朋友圈的句子3.從沒有人對我真正好過,我只能在寂寞的時候,擁抱自己,告訴自己,不哭。
  • 學習壓力大,孩子異常焦慮,家長應當如何應對?
    而且,越是學習優秀的孩子,身處於競爭激烈的環境,就越是壓力大,情緒焦慮。有些家長認為,就是要讓孩子有壓力,因為有壓力才有動力,壓力會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所以家長不僅不關注孩子當前已經面臨的壓力,還不斷加壓:你看別人家誰誰的孩子怎麼考了那麼好的成績,你怎麼就什麼都不會。這種完全不考慮孩子壓力承受能力和當前面臨壓力程度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 家長情緒低落,狀態不好的時候要如何陪伴孩子?
    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努力帶娃,精疲力盡的父母如何更好應對焦慮?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不可能永遠都是精神飽滿神採奕奕,畢竟每天要面對工作和生活,難免會有情緒低落,精疲力盡的時候。但該有的陪伴也不能少,尤其是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還不能夠理解家長今天的狀態不好,所以有可能會在和父母玩的時候惹怒原本心情就不好的家長,造成雙方都不開心。
  • 情緒低落、胃口變差、睡眠障礙……江城中小學生「開學季焦慮」同比增三成
    但因父母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他害怕老師和家長責備,不敢說,於是出現焦慮情緒,害怕上學。而食慾減退、頭暈,應該是因為焦慮導致的軀體反應。肖勁松教授對晉晉進行了心理諮詢,鼓勵他努力去適應,有困難多求助老師、同學、家長。對劉女士,肖勁松教授告訴她要多跟孩子交流、聆聽孩子的苦惱,與孩子共同探討解決辦法。一個多星期後,晉晉的情況有所好轉。
  • 高三學生學習壓力大,該如何調節焦慮情緒,資深班主任為大家支招
    對於學生本身,他在面臨高考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的焦慮,可是再加上家長和老師的雙重壓力,讓的他的情緒根本無法宣洩出去。 高三學生壓力大,該如何調節焦慮情緒呢?
  • 孩子愛咬指甲,家長先別急著給補鋅,也可能焦慮情緒在作祟
    這些無意識的小動作,成為了人們宣洩情緒、釋放壓力、表達不安的一種行為信號,而有想過數據表明,12.09%的兒童存在咬指甲的不良習慣,在兒童行為問題中所佔的比重高達58%,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如果家長們沒有對孩子的這種行為足夠重視,甚至只是簡單地用「缺鋅」糊弄過去,那孩子內心的焦慮還壓力無法被看見、被交接,久而久之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 小學生壓抑自我,不表達情緒,家長如何應對?
    小學生壓抑自我,不表達情緒,家長如何應對?在面對壓力時學齡期的孩子也可能變得壓抑,不願意表達情緒,甚至也沒有多少肢體語言。,我們一定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正經歷焦慮或恐懼。對於那些從來沒有發展出表達情緒能力的孩子,我們更要想法確認孩子是不是遭受到了某種長期的壓力。
  •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時間:2020-12-02 18: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為大家分享壓力大焦慮怎麼辦,接下來小編就來介紹。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這裡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陷入負面情緒的話,會有哪些較為明顯的危害,通過這些清晰的認知深刻認識負面情緒的危害。
  • 孕期長期情緒低落,對胎兒有這幾種不良影響,孕婦心裡要有數
    懷孕了這些負面情緒要不得,我一個朋友懷孕期間,因為發現老公出軌了,終日情緒低落,後來得了孕期抑鬱症,33周突然肚子痛,羊水早破了,保胎不了,只能生出來,寶寶在保溫箱住了三十多天才接回家。所以情緒不好,看你是一時性的還是長期性的,暫時性的影響不大,長時間情緒壓抑的話,激發壓力激素大量分泌,對胎兒對自身的不良影響相當大。
  • 家長怎麼調節孩子的情緒
    我們家長要注意不要過於幹涉孩子正常範圍的情緒波動,正常範圍內的波動不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多注意孩子的不良情緒波動。孩子產生不良情緒分兩方面: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觀原因:自身性格、自身素質、自身興趣愛好造成的。客觀原因:1.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 做夢都喊「不去幼兒園」,孩子壓力大,家長多「溺愛」少「講理」
    也聽到有家長說,上幼兒園後,孩子變得特別黏媽媽,而且一點小事就會眼淚汪汪很委屈的樣子。這些都可能是孩子壓力大的表現。小屁孩能有什麼壓力?可能有人會這樣想。說起壓力,我們大人首先想到的是每個月的房貸、孩子的教育費用、老人的贍養等等這些具象的生活壓力。
  • 情緒低落,興趣喪失!我是焦慮症還是抑鬱症?4個關鍵詞幫我區分
    白天精神狀況不是很好,感覺情緒很壓抑,心境低落,開心不起來,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莫名奇妙的就感覺到傷感。我不太想見人,不太想去人多的地方,經常會突然感覺到恐懼,想的事情也特別多,有時候還會胃疼的狀況。
  • 開學了,家長和孩子都有分離焦慮症怎麼破?
    眾位家長看到這句話是否虎軀一震?不少家長還在發愁孩子即將正式開學,如何與ta進行長期的鬥智鬥勇。除此以外,羽熹還發現,無論是剛剛準備上幼兒園的小孩子,還是低年級的大孩子,甚至是大學生,有不少患上了開學「分離焦慮症」,有些家長甚至也跟自家孩子一樣焦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