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努力帶娃,精疲力盡的父母如何更好應對焦慮?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不可能永遠都是精神飽滿神採奕奕,畢竟每天要面對工作和生活,難免會有情緒低落,精疲力盡的時候。
但該有的陪伴也不能少,尤其是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還不能夠理解家長今天的狀態不好,所以有可能會在和父母玩的時候惹怒原本心情就不好的家長,造成雙方都不開心。
年紀小一些的孩子每天都是精神充沛的,尤其是一天沒有見到父母,到了晚上可能有很多話很多遊戲想和父母一起玩。
這個時候也是建立親子關係最好的時間段,父母不能因為自己的疲憊就把孩子放在一邊讓他們自己玩。
關鍵是不光要陪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做飯,做家務,收拾房間洗衣服等等。加上本來就上了一天的班,可能做著做著就心情煩躁了,更不要提孩子犯了什麼錯誤惹怒父母。
晚上陪孩子的活動項目也很多,寫作業,讀繪本,玩遊戲等等,這些需要耐心的活動往往在精疲力盡的情況下被耗盡,家長有的時候會忍不住吼孩子,不良情緒是會傳染的,如果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很可能和父母的關係就會出現隔閡,甚至隨著年齡的增長就不願意和家長交流了。
面對這種既要生活又要工作,各種壓力下如何好好地陪伴孩子,其實是需要技巧的。
現代職場父母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情況,白天要工作,回來要帶娃,晚上要熬夜,各種壓力睡眠不足的情況下,需要保持一直都是旺盛的精力是不可能的。
首先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因為力不從心而自責,父母都不是超人,覺得累和疲憊,因為心煩而發脾氣都是正常的,如果事後總是自責的話,反而會讓自己的壓力變得更大,從而導致更加疲於應付一切。
要照顧好自己,當感覺疲憊的時候,不妨先放下手裡的工作或者家務,也不需要一直照看孩子,給自己15分鐘徹底放鬆,什麼都不想的空閒時間,休息一下。
這樣就能夠避免帶著情緒去面對生活和孩子,尤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發火。比較快速地恢復精力的方式有兩個小妙招:
味道可以帶動人們的情緒,如果家長此刻感覺很疲憊很心煩,不妨去聞一聞讓自己能夠感到快樂和幸福的香味。
除了最常見的香水味之外,有的人喜歡聞水果的味道,有的人喜歡聞咖啡的味道,只要是自己可以馬上聞到的,都可以嘗試著問一問。
不妨買一瓶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者是花香的精油,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滴幾滴在脖頸或者是手腕上,坐下來聞一聞,放鬆一下心情。
其他感覺都需要經過大腦,但只有氣味是可以直達內心改善情緒。
不管是冥想還是坐禪,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呼吸,呼吸可以調節人的心率,心跳,讓人放鬆下來。
在精疲力盡的時候,坐下來深呼吸,關注自己的呼吸,把一切都拋在腦後。不僅能夠快速恢復精力還能恢復體力。
只有家長的狀態好了,精力旺盛了,才能夠有更多的心思和耐心去更好地陪伴孩子。
壞心情和瑣碎的生活每天都會遇到,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對和理解當下的情況,平時有遇到問題家長可以和同齡的父母們多交流,就會發現自己覺得很嚴重的問題,可能在別人的眼中並不是什麼大事。
更關鍵的是交流有助於放鬆心情,可以讓父母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困難,那麼多人都在一起,問題自然就會變小變得不那麼嚴重,育兒的焦慮感就會變得輕鬆很多。
運動可以讓大腦釋放多巴胺,刺激血液中的血氧含量,不僅能夠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人精力變得更加旺盛。
當身體疲勞的時候,可能睡眠質量不會太高,睡一覺起來會更累。但是如果能夠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或者只是單純地出門走走,說不能心情好了,精神也更充沛了。
這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話題,斷舍離是通過對物品的思考重新審視自己,也就是說捨棄的不光是有型的物品,更重要的可能是內心中不必要的情感和負擔。
在打掃衛生的同時其實也是整理自己的內心,如果能夠專注於打掃這件事本身,說不定能夠令自己靜下心來。家裡清爽了,東西少了,心裡也會變得更加輕鬆。
生活中其實很多煩惱都是由於想要的太多帶來的,教育也是如此,希望孩子變得更好,但當下的情況與自己期望的不符的時候,就會焦慮,從而導致發脾氣。
不要將過多的精力耗費在沒有用的事情上,自然心情就會變得更好,更加輕鬆。情緒低落心情不好的時候,先要照顧好自己,讓自己的狀態先有一個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