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道情劇《隔門賢》亮相戲曲百戲盛典

2020-12-22 華商網

  11月5日,西安市長安區劇團應邀參加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安道情《隔門賢》以它獨特的魅力,生動的表演,讓觀眾一飽眼福,贏得臺下一片喝彩。

  當晚,陝西折子戲專場在崑山當代崑劇院梁辰魚劇場上演,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令人陶醉的視聽享受。本次戲曲百戲盛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旅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崑山市人民政府承辦。開演前,西安市長安區劇團等三家演出單位向崑山市捐贈了漁鼓、簡板、三才板具有特殊意義的物品。「上次百戲盛典正好也看了陝西折子戲,印象蠻深刻的,家人都覺得非常有意思,這次又特地選了陝西折子戲專場。」崑山當地群眾說。

  舞臺上,一桌兩椅,簡單又樸素的道具,卻深深吸引著看戲人,紛紛融入到歡快活潑的劇情中。臺上,劇情慢慢掀起高潮,隨著李小喜從桌下慢慢探出腦袋,小心翼翼地確認找薛芙姐玩耍的姐妹們都已離開閨房時,觀眾們不禁被他滑稽的表情逗得捧腹大笑。西安市長安區劇團編排的《隔門賢》講述了大年三十晚上,李小喜迫於生活困頓,不忍看到老母親挨凍受餓。情急之下,潛入未婚妻薛芙姐房中欲借糧米解難。在男女授受不親的環境下,善良的薛芙姐責罵完李小喜後,一邊給他打包糧食,一邊為他溜出閨房做掩護,隨之發生了一系列趣事。這是一出饒有風趣、廣為流傳的「長安道情」傳統小喜劇,土香土色,惹人喜愛。

  據悉,西安市長安區劇團是代表西安市參加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活動的唯一專業院團,該劇用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長安道情」編排,是一出饒有風趣、廣為流傳的「長安道情」傳統小喜劇,崑山市陝西商會親友團也到現場加油助陣。此次活動匯中國百戲、展戲曲新顏,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戲曲繁榮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來源:長安區

編輯:張夢潔

相關焦點

  • 百戲盛典:觀九州大戲 護劇種生態
    「百戲盛典在3年內對348個劇種和木偶劇、皮影戲的代表性經典作品進行巡禮展示,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圍繞『劇種』這一核心要義,組織開展了劇目展演、專家研討等系列活動,成功鍛造了百戲盛典這一具有深厚內涵的文化名片,百戲盛典已經成為加強劇種建設、推動戲曲傳承發展的重要平臺,由此引發的『劇種熱』將引領全國戲曲劇種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司長明文軍說。
  • 非遺鮮聞丨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甘肅省文旅廳獲「優秀...
    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甘肅省文旅廳獲「優秀組織單位」11月23日晚,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崑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在崑山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閉幕式。
  • 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
    鍾升 攝中新網崑山7月21日電(黃瑩)21日,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博物館將採用「1+N」的設計理念,主館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將充分展現全國348個戲曲劇種的獨特魅力。作為著名曲種崑曲的發源地,2018年至2020年,崑山市連續舉辦了3屆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集中展演全國戲曲劇種的經典劇目(折子戲),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最完整的劇種大展示。2018年,在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每場演出前,各個劇團紛紛拿出「傳家寶」,向崑山捐贈代表本劇種的特色藏品。
  • 古藝有新姿,眾生萬象一線牽——泉州提線木偶戲亮相2020年戲曲百戲...
    11月8日晚,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福建省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泉州市木偶劇團)提線木偶折子戲專場——《古藝新姿活傀儡》演出活動在崑山市當代崑劇院梁辰魚劇場上演。「人偶合一、精彩絕倫、震撼全場」,專家學者和觀眾一致盛讚提線木偶戲的高質量演出。
  • 崑山打造戲曲百戲博物館 設計理念「1+N」
    主館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包含展廳、社會教育、保護研究中心、會議、庫房等功能蘇報訊(駐崑山首席記者朱新國)建設「無邊界」的戲曲博物館群落,打造凝聚戲曲精彩的殿堂。昨天下午,戲曲百戲博物館在崑山正儀奠基。該博物館力圖打造一座兼具展示、互動、研究、演出功能的綜合性文化場館,為崑山城市文化增添一抹古雅色調,也為全國戲曲文化交流打造一個全新平臺。
  • 中原戲韻醉鹿城,越調《諸葛亮•臨危受命》登上百戲盛典舞臺
    8月11日晚,新編大型越調三國歷史劇《諸葛亮·臨危受命》在崑山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精彩亮相。
  • 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概念方案亮相!曲唱南北,橋連古今
    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崑山市委、市政府以「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的時代精神,積極響應「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的號召,推動正儀老街、戲曲百戲博物館建設。積極推動建設戲曲百戲博物館,進一步放大百戲盛典展演成效,留存文化記憶。項目區位戲曲百戲博物館位於高鐵陽澄湖站以南,東臨新城路,南臨並蒂蓮路,西臨並蒂蓮公園。項目所在的正儀老街片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旅遊開發潛力。項目用地面積約12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
  • 「崑曲之鄉」江蘇崑山打造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
    「崑曲之鄉」打造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新華社南京7月22日電(記者劉巍巍)2019戲曲百戲(崑山)盛典21日晚在「崑曲之鄉」江蘇崑山啟幕,來自全國20個省(區、市)112個劇種的118個代表性經典劇目將在此間集中獻演。
  • 戲曲劇種建設與保護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全國戲曲普查工作於2017年6月30日結束,在這之後,工作的重心就落實到普查成果的展示和應用,全國348個劇種的集中展演就是一個重要舉措。  百戲(崑山)盛典是全國戲曲普查數據的體現、說明和補充。
  • 《中國戲曲劇種全集·秦腔、阿宮腔、跳戲、陝北道情》評審會舉辦
    《中國戲曲劇種全集·秦腔、阿宮腔、跳戲、陝北道情》 初稿評審會舉辦評審會現場「在昔日的統治者看來,跳這種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而鄉間文人也未對它投去關注的目光,這就給我們今天研究跳戲帶來了極大的困難……」12月27日,民俗專家、戲曲研究者史耀增將其剛剛完成的10餘萬字的《跳戲》書稿展示在大屏幕上,接受專家和同行的品評和審定。當日,《中國戲曲劇種全集·秦腔、阿宮腔、跳戲、陝北道情》審稿會在西安舉行。
  • 山西地方戲曲簡介
    山西的戲曲藝術,不只歷史悠久,其劇種繁多,也可居全國首位。據1980年普查,全省有大小劇種五十二個之多。  山西山多,自古交通不便,這本來是不利條件,卻因此而保留了許多古老劇種。如晉北的「賽戲」(又名賽賽),晉南的「鑼鼓雜戲」,晉東南的「對子戲」,這類戲沒有唱腔曲調,尚屬「吟誦體」戲劇,與古代的村社故事社火相近,仍保留了「竹竿子」表演形態的村社百戲表演。也有一些是反映當地原始風情劇目的。  如晉北地屬大陸性氣候,童山禿嶺,十年九旱,群眾常為旱災所苦,賽賽戲有個劇目叫做《斬旱魃》,又稱《斬趙萬牛》。
  • 吉林省美術館青年國畫家孫明皓入選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
    >12、2019年「第二屆吉林省國畫雙年展」作品《三月花》入選13、聚力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 ——吉林省美術寫生作品展 作品《新月》入選(主辦單位: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吉林省美術家協會)14、2020年戲曲百戲
  • 文化走親 高鐵虹橋站綻放中國戲曲的「花樣年華」
    千年曲韻放幽蘭,百戲同臺綻新顏。10月1日,上海虹橋高鐵站出發大廳的「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主題展廳儼然成了一座曲韻繽紛的「戲曲大觀園」,融合多種戲曲元素的展廳,處處呈現著中國戲曲的「花樣年華」,為中外旅客們奉獻上一道道文藝大餐。
  • 藉以「道情」話「道情」:且看板橋道人的詩詞道韻
    其中,他曾以十四年時光打磨,以道教的藝術形式「道情」來述說自己對道的感悟,影響深遠。「白雲黃鶴道人家,一琴一劍一杯茶,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染人間桃李花。」這首由白玉蟾所作的《道情》,可謂是家喻戶曉。道情,原本是一種道教傳唱形式,而後逐漸演化成了民間藝術形式。歷史上張三丰、鄭板橋等人都有道情作品傳世。
  • 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2022年建成開放
    崑曲,素有百戲之祖的美譽,為了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蘇州崑山秉持建設「無邊界」的戲曲博物館群落,打造凝聚戲曲精彩殿堂的理念,在崑山正儀古鎮著手打造戲曲百戲博物館。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由中建八局三公司承建,業主方為崑山城投古鎮保護發展有限公司,自9月中旬全面開工以來,工程建設已經步入正軌,逐步進入攻堅期,預計2022年建成開放。
  • [分享]戲曲百戲博物館方案資料下載
    戲曲百戲博物館方案專題為您提供戲曲百戲博物館方案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戲曲百戲博物館方案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一座建築如何展現文化之美? 戲曲百戲博物館正式「官宣」!
  • 百戲盛典 直播預告|豫劇《程嬰救孤》
    劇種簡介豫劇豫劇(英文:Henan Opera),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地方戲之首,發源於河南開封。戲曲電影《程嬰救孤》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和第15屆美國洛杉磯國際家庭電影節「最佳外語戲曲影片獎」,是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戲曲影片;戲曲電影《清風亭上》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和2012年洛杉磯國際家庭電影節最佳音樂劇影片獎;2010年推出的《蘇武牧羊》被譽為「愛國主義的好教材」,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
  • 600年後百戲齊聚崑曲發源地,餘音繞梁,共賞江南!
    10月11日-11月23日, 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在江蘇崑山盛大開展。 自此, 來自全國各地的348個劇種在崑山首次實現「大團圓」, 為廣大戲迷朋友送上梨園盛宴, 也為中華戲曲文化傳承燃起薪火。
  • 歷時三年,江蘇崑山「集齊」全國348個戲曲劇種進行展演
    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於日前在崑山閉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這是崑山連續第3年舉辦百戲盛典,今年也迎來了收官之年。 至此,全國348個劇種及木偶戲、皮影戲兩種戲劇形態,盡數在這座全國百強縣的龍頭城市——江蘇崑山進行了演出。
  • 螺絲殼裡做道場 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承建中攻堅克難
    崑曲,素有百戲之祖的美譽,為了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真正傳承弘揚優秀古典文化。蘇州崑山秉持著建設「無邊界」的戲曲博物館群落,打造凝聚戲曲精彩的殿堂的理念,在崑山正儀古鎮著手打造戲曲百戲博物館。戲曲百戲博物館的建成,將更加凸顯崑山這座城市作為「崑曲故裡」的文化擔當,使崑山綻放出更加絢麗的文化魅力,也讓「中建人」的鐵血豪情,融入奔騰不息的文化長河中。」設計新穎,助力打造藝術勝境「我們建造的是融入古鎮的戲曲博物館,那必然在設計上也要古香古色。」中建八局三公司崑山戲曲百戲博物館項目負責人宋餘剛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