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爺一年前做了冠脈造影檢查,發現左前降支血管堵塞了75%,其他檢查暫時無缺血性改變,但是由於狹窄嚴重,醫生還是諮詢了王大爺要不要做支架,王大爺拒絕了,1年裡,身體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1年後,再次冠脈造影檢查,血管還是堵塞75%。
一般冠脈血管狹窄50%以上就被診斷為冠心病了,冠心病屬於進展性的慢性疾病,王大爺是如何讓它在一年內沒有繼續發展惡化的呢?
1.堅持吃藥
王大爺沒有選擇支架,但是選擇了堅持吃藥,吃的藥物包括阿司匹林、他汀、倍他樂克以及硝苯地平,按照醫生的囑咐,每天按時吃藥,一天不落。
2.積極減重
王大爺體型比較肥胖,一年裡非常注意積極減重,每天步行鍛鍊七八公裡,同時在飲食上也控制嚴格,戒菸戒酒,一年的時間減掉了40多斤。
3.關注各項指標
除了按時吃藥外,王大爺還主動諮詢醫生其它的注意事項,了解到冠心病與血壓、血糖、血脂等很多因素有關,於是日常生活中嚴格管理各項指標,定期監測血糖、血壓、血脂。
王大爺這事,不免讓很多患者疑惑,不是說血管堵塞70%以上就應該放支架了嗎?還有些患者血管堵塞程度還沒有王大爺嚴重,醫生卻讓放置支架,是過度醫療,濫用支架嗎?
實際上也並非如此,我們再說另外一個例子,58歲的徐先生,比王大爺年輕了近十歲,卻也患有冠心病,冠脈狹窄65%,雖然徐先生的血管狹窄比王大爺要輕得多,但是徐先生時常心絞痛發作,即使是一直吃著阿司匹林、他汀、倍他樂克等藥物,嚴格控制著血壓和心率,心絞痛仍舊反覆,心電圖檢查發現有明顯的心肌缺血改變,這種情況下,只靠藥物治療是無法控制好疾病的,所以才必須要放置支架。
通過上述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單純從血管狹窄程度來判斷需不需要放置支架是不科學的,支架的放置與否需要參考多個因素。
什麼時候需要放支架?
首先,明確需要放置支架的人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包括已經發生心肌梗死和即將發生心肌梗死的病人,其中已經發生心肌梗死的很好理解,血管已經堵了,及時放支架開通血管,恢復供血,可以最快的挽救患者性命。
難理解的是即將發生心肌梗死的,這類人的情況往往都不一樣。有些可能是血管堵塞嚴重,一般血管狹窄70%以上,醫生會建議放置支架,但這也僅是一個參考數據,比如有些患者血管狹窄情況<70%,但是斑塊很不穩定,很容易破裂引起血栓聚集,導致堵塞,需要放置支架。
此外,血管堵塞的位置不一樣,可能對支架的需求也不一樣,對於左主幹病變血管狹窄超過50%往往就需要放支架了,左主幹是心臟中最重要的血管,一旦堵塞,容易出現心跳驟停,心源性猝死等,要積極治療。如果遠端分支的小血管,雖然狹窄超過90%,也可能不需要放支架,因為其供應心肌少,不會帶來嚴重後果。
因此並不能完全依靠造影的結果決定是否放置支架,還需要結合臨床表現,比如症狀表現、心電圖的心肌缺血表現、血管的位置、藥物治療後的效果等等,綜合判斷是否需要放置支架。
放置支架並不是萬事大吉了,支架並不能徹底治癒冠心病,藥物治療和改善生活方式仍舊必不可少,但如果經過綜合評估,發生急性心梗的風險比較大,或者是已經發生心梗的患者,該放支架的時候不要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