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尷尬往事」系列,雖遲但到!今天要介紹的是我的好朋友小熊的故事。
小熊呢,前兩年去英國讀了個一年的教育學碩士,雖說小熊也是一個雅思達到了錄取線的優秀學生,但剛到英國人生地不熟的她,一開始還是栽在了點名這件事上。
大學課堂嘛,國外和國內老師都一樣,有的喜歡通過喊人回答問題的方式來確認某位同學有沒有到場的,也有直接簡單粗暴搞點名的。
小熊同學就「不幸」被這位嚴厲的老師點到名了。可能是沒睡醒吧,也有可能是這位老師讀中文名字的口音太字正腔圓了,一臉懵的小熊在聽到自己的名字時,夢回國內的大學課堂,下意識喊了聲「到!」.
在場的中國留學生率先笑了起來,加上他們學校中國留學生又異常的多,一傳播一解釋,其他的外國學生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據小熊同學跟我回憶稱,當時她的小臉真是漲得通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滿腦子都是小學寫作文那一套話術。
我雖然也笑了,不過還是很快收起笑容,安慰她:沒事的,你當時剛去英國,這也很正常嘛~
笑也笑完了,是不是該學一下,當老師用英語點名的時候,究竟該怎麼回答啦?(小熊:委屈巴巴,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你們貢獻了一個知識點嗚嗚嗚)最簡單直白的、也是和中文裡的「到」直接對應的,就是「here」了。
不要以為要說「arrive」或者「arrived」,因為這裡的「到」並非「到達」的意思,而是表示「到場,在場」。
所以點到你名字的時候,就應該說 「I am here」或者用簡略的說法「Here」,意思就是「我在,我來了」。
表達相同意思的詞還有「present」,因此你也可以說「I am present」,這裡可千萬不要理解成「我是禮物/現在」的意思。
一個很簡單的判別方法——英語是一門嚴謹的語言,所以我們從小就被教,名詞千萬要注意單複數問題,看看這裡的「present」是表示名詞嗎?有單複數嗎?多注意幾次,形成語感了,就一定不會搞錯啦。
說起來,present這個詞也非常神奇,打開詞典,它有這麼四種形態的詞義:但其實這些詞義也都是一脈相承的。present來自古法語,原詞就寫作present,表示「在場的,當前的」;另一個詞源presenter有「提出,介紹,引進,上交,贈送」的含義。
英語中是將兩個詞源進行結合,組成了現在的present。相比起「gift」,present在表示「禮物」這個含義時更加具象,不過它的使用頻率卻遠遠不如gift。有空我們可以講講二者的區別。
這幾個詞我們基本上都非常熟悉了。沒錯,英語中其實就可以直接用「Yes」來代替喊到,類似於我們中文裡也會說「是的,好的」一樣。
yes、yep、yeah這三者當然也是有區別的,借這個機會剛好可以幫大家區分一下:
· yes 自然是最正式、最書面、最嚴肅的肯定用法;
· yep 就是比較口語化的贊同,不可以出現於正式用語中;
· yeah 也是比較口語化的形式,日常交流中比較常見。
Aye 這個詞我們就在日常生活中不太能經常聽到了。原因就是,它在軍隊中使用得比較多。
aye其實是古英語,目前英語國家的海軍都還在使用aye來代替yes。
行軍打仗時,作戰環境比較複雜,說yes/jes/ 的話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中極難聽清,這就容易引起命令傳播過程中的誤傳、漏傳或者延遲傳播,而aye/aɪ/ 顯然就更加清晰,比較一下二者的音標、再試著讀一讀,就一目了然了。
這其實就像中文裡會講「零」讀成「洞」,「七」讀成「拐」一樣,都是為了命令的準確、及時傳達。
至於「Yes,sir」和「Aye,sir」的區別,或許下面這個解釋能讓你會心一笑:
谷歌3分鐘回顧2020!
視頻剪輯得非常精彩
我也用心地配上了雙語字幕
快來康康然後給個贊吧!
一鍵三連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