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今天南海仲裁出結果了?who cares

2021-02-19 鳳凰新聞客戶端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於2016年7月12日17時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海牙國際法庭判決「中國的九段線沒有歷史依據」。中國官方近期密集發聲回應駁斥,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對本案及有關事項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


意思就是,你們愛仲裁仲裁,who cares?【手動不屑】

南海仲裁案由何而來?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外交部照會中國駐菲大使館稱,菲律賓就中菲有關南海「海洋管轄權」爭端提起強制仲裁,並聲稱其依據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菲律賓向中國提交了就南海問題提起國際仲裁的照會及通知。

2月19日,中國政府多次鄭重聲明,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並將菲方照會及所附通知退回。

2014年3月30日,菲律賓提交了仲裁申請書,闡述了其實體主張以及仲裁庭的管轄權。

本次仲裁涉及菲律賓對三項互相聯繫的涉及菲律賓和中國在南海關係的事項進行裁決的請求(歸納概括如下):(一)菲律賓請求裁決雙方在南海權利和義務的淵源以及《公約》對於中國在所謂「九段線」內「歷史性權利」的主張的效力;(二)菲律賓請求裁決某些被菲律賓和中國同時主張的海洋地形被恰當地定義為《公約》下的島嶼,礁石,低潮高地或者水下地物。這些海洋地形在《公約》下的定義可能決定它們所能產生的海洋區域;(三)菲律賓請求裁定中國在南海的某些活動是否違反《公約》規定,包括幹擾菲律賓行使《公約》下的主權權利和自由或者進行危害海洋環境的建設和漁業活動。


2014年12月7日,中國政府發表關於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全面系統闡述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以及仲裁庭對本案明顯沒有管轄權的立場和理據。具體闡述了以下立場:

(一)菲律賓提請仲裁事項的實質是南海部分島礁的領土主權問題,超出《公約》的調整範圍,不涉及《公約》的解釋或適用;

(二)以談判方式解決有關爭端是中菲兩國通過雙邊文件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所達成的協議,菲律賓單方面將中菲有關爭端提交強制仲裁違反國際法;

(三)即使菲律賓提出的仲裁事項涉及有關《公約》解釋或適用的問題,也構成中菲兩國海域劃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而中國已根據《公約》的規定於2006 年做出聲明,將涉及海域劃界等事項的爭端排除適用仲裁等強制爭端解決程序。

然而,在菲律賓執意推動下,仲裁庭仍然強行推進程序。
 

2014年12月16日,由於中國未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內提交答辯意見書,仲裁庭要求菲律賓針對某些管轄權和實體問題提供進一步的書面論證。

2015年3月16日,菲律賓根據仲裁庭的要求,提交了補充書面陳述。

2015年7月7、8、和13日,仲裁庭在荷蘭海牙和平宮進行了管轄權可受理性問題的開庭審理。

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對管轄權和可受理性問題作出裁決。

2016年6月29日,菲律賓共和國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對外稱,公布所謂最終裁決。

本案仲裁庭由五名仲裁員組成,並由加納籍法官Thomas A. Mensah擔任首席仲裁員。仲裁庭的其他成員是法國籍法官Jean-PierreCot,波蘭籍法官Stanislaw Pawlak,荷蘭籍教授AlfredSoons和德國籍法官Rüdiger Wolfrum。常設仲裁法院擔任該案的書記官處。

常設仲裁法院背景資料:常設仲裁法院是根據1899年海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公約》成立的政府間組織,總部位於荷蘭海牙的和平宮。常設仲裁法院為國家、國家實體、政府間組織、私人主體間的仲裁、調解、事實調查以及其他爭端解決程序提供服務。

菲律賓為什麼要提出「南海仲裁」?

 「自上世紀70年代來,菲律賓長期非法侵佔中國南沙島礁並大搞建設。現在卻賊喊捉賊,濫用《公約》爭端解決機制單方面提起仲裁,是一種『惡意起訴』和訛詐行為。」中國社科院邊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強說。

 「菲律賓執意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實質目的是通過仲裁這種手段將其非法侵佔的中國南沙島礁據為己有,從法律上否定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馬呈元說。

各方態度如何?

美國國防部有官員7日稱,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的裁決將決定本地區是依靠法治和規則繁榮發展,還是取決於實力。美方敦促中菲兩國遵守裁決結果,要求南海領土聲索方避免採取挑釁性行動。

7月11日凌晨,留荷國際法學生學者聯署抗議南海仲裁案的公開信,已收集到超過1000人次的籤名,網站上的點讚超過146萬人次。學生們給這個活動擬的口號是:「全球聯動,呼喚正義」。

國際社會廣泛支持中國南海問題立場,根據公開報導,截至2016年7月11日,已有約70個國家、130個外國政黨和政治組織明確表態支持中國。

這些國家包括:

亞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汶萊、柬埔寨、寮國、斯裡蘭卡、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斐濟等12國;

歐洲:俄羅斯、波蘭、白俄羅斯、塞爾維亞4國;

非洲:中非、馬達加斯加、幾內亞比索、辛巴威等30多個非洲國家;

拉美:委內瑞拉;

阿拉伯國家:5月12日舉行的中阿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由中國和阿盟21個成員國(包括阿爾及利亞、阿聯、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地等)共同籤署的《多哈宣言》。《宣言》強調,阿拉伯國家支持中國同相關國家根據雙邊協議和地區有關共識,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和平解決領土和海洋爭議問題。

稿件綜合自:鳳凰新聞客戶端、新華社、央視新聞、廣州仲裁委員會、環球網

相關焦點

  • 南海仲裁結果,不利於中國的結果或許才是最好的結果!
    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國際仲裁庭將於近日公開結果。在南海仲裁案這件事情上,中國一直堅持:不參與、不承認、不接受的「三不主義」。辭河判斷,仲裁案可能出現三個結果:對中國有利的結果;含糊其辭的結果;對中國不利的結果。辭河認為,不利於中國的結果才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一個國際仲裁庭是公平公正的話,辭河相信,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是能夠出現有利於中國的結果。
  • 臺灣各界就南海仲裁結果發聲 國臺辦回應
    而世界各國對其領土最早的權利都來自歷史性權利,南海諸島主權自不例外。其二,仲裁案非訴訟案,通常都是雙方當事人同意一旦發生爭議,得以提起仲裁。中國大陸一再表明菲律賓不該單方面提出仲裁,但仲裁庭還是堅持進行,並在過去3年間只聽取菲律賓單方面的證詞及證據。
  • 【解局】對南海仲裁結果最好的回應是:不要理他
    淡定 近期,國內外質疑仲裁庭做法的聲音此起彼伏,鋪天蓋地,搞得大家包括島叔我都有了些審美疲勞。實際上,我們可能有些入戲了,對這場仲裁鬧劇過於關注了,不排除有很多人將信將疑,擔心「南海仲裁案」對中國南海維權造成重大影響。
  • 王英津深度解讀「蔡政府對南海仲裁結果的聲明」
    蔡英文昨日到左營軍港登上迪化艦原標題:王英津深度解讀蔡政府對南海仲裁結果的聲明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作者王英津) 2016年7月12日,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對南海仲裁案作出了裁決南海主權的歷史和法理依據是中國擁有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主權的重要依據,馬當局在管轄權聲明中以「我國最早發現、使用、命名並納入版圖」、「《舊金山和約》、《『中日和約』》及其它相關國際法文件」等文字來凸顯主權,但這些依據在蔡英文關於南海主權問題的談話中從未被提及或引證過,這次關於仲裁結果的聲明中也沒有被提及,尤其是仲裁結果明確指出大陸在九段線範圍內主張的歷史性權利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蔡當局理應對此作出回應
  • 南海仲裁結果宣布 《外交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大國從不接受...
    而就在7月11日(美國時間),《外交學者》(The Diplomat)雜誌網站發表格拉漢姆·埃利森(Graham Allison)的文章,文中列舉了俄羅斯、英國、美國等例並表示,從未有過任何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服從國際仲裁法庭有關海洋法的裁決。「如果中國拒絕接受南海仲裁案結果,它不過做了其他大國這幾十年一直在做的事」。
  • 南海非法仲裁結果,我們不接受!不承認!
    對於這份仲裁結果,我們的態度非常明確:不接受,不承認!道理很簡單:南海諸島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國主權和相關權益,中國人民都不會答應。習近平: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12日,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外賓時強調: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裁決的主張和行動。
  • 「南海仲裁」這張「廢紙」早已爛掉
    中國堅定維護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同時始終致力於同直接有關當事國通過談判磋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致力於同東協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南海仲裁案」結果剛出來時,被狠狠地「消費」了一陣:東協絕大多數國家無論是自發還是自覺,都發表了自己的聲明,闡明自己的主張觀點,或多或少地顯示出它們的關注重點和程度。相比之下一些域外大國,特別是美日澳印等國的態度甚至比部分東協還激進。
  • 臺灣不接受南海仲裁,康定級艦明提前赴南海巡弋
    國際關注的南海仲裁案結果下午五點出爐,國際海洋法庭在官網裁決結果,仲裁結果是菲律賓大勝,三項訴求全都達成,仲裁稱中國對九段線的歷史權利,沒有法律根據
  • 南海仲裁法庭和聯合國真沒關係?
    導語:7月12日,南海仲裁法庭公布了最終的「仲裁結果」,中國對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仲裁表示「不接受、不承認」,堅持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爭議。在這之後,國際法院影響力日益增強,常設仲裁法院則長期缺乏案源,在解決國際爭端方面逐漸邊緣化。  「南海仲裁案」公布後,聯合國在微博上表明自己和常設仲裁法院沒關係,只是租用了同一棟樓。暗指常設仲裁法院不是聯合國機構,南海仲裁結果不能被誤解為聯合國國際法院的裁定。實際上,受理菲律賓起訴的南海仲裁法庭在2013年臨時成立,常設仲裁法院只為「南海仲裁案」提供了書記官、技術協助和行政服務。
  • 南海仲裁|如果再有仲裁,國際法如何為中國崛起保駕護航?
    根據國際法一般原則,面對國際訴訟或者仲裁,出不出庭、何時出庭、是否退出訴訟或仲裁程序都是一個主權國家行使和處分自己所有的主權權利的體現,本身即合法,無所謂不遵守國際法的問題。同時,國際法、國家利益和國際政治密不可分,出不出庭更是一種通盤考量各因素後的國家的自主策略選擇。
  • 南海仲裁結果公布!中國的態度在這裡
    對此,中方多次聲明,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為重申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加強與各國在南海的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一、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 傅瑩:中國為何對南海仲裁說不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長  菲律賓單方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備受關注,海牙仲裁庭已經宣布將於7月12日公布最終裁決結果。一些西方國家和媒體似乎知曉裁決結果將對中國不利,早早開始敦促中方接受裁決。但中國對仲裁案的立場十分明確,即「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中國反對南海仲裁案有充分的國際法理依據。中國這樣做不僅是在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也是在捍衛國際海洋秩序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為什麼中國拒絕接受和參與仲裁程序?
  • 親綠學者:蔡英文政府不接受仲裁是集體弱智 仲裁結果對臺灣有利
    時隔一個星期,終於迎來蔡英文首次對南海仲裁結果發表的正式聲明。7月19日下午,蔡英文召開上任以來首次「國安高層會議」,就南海仲裁案後續發展,蔡英文裁示,政府堅持南海諸島屬於「中華民國領土」,這一立場從未動搖,但國際仲裁庭的裁決結果中,有對太平島地位的錯誤認定,以及對「中華民國」不當稱謂,已經嚴重損及「我南海諸島和相關海域權利」。
  • 蔡英文當局重申南海仲裁三立場
    中評社7月5日報導,荷蘭海牙國際仲裁庭將在7月12日公布南海仲裁案判決結果。「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5日下午表示,臺灣方面掌握仲裁案結果出來前的相關訊息,並對可能的情勢發展,已有推演。黃重諺還重申了臺灣當局的三個立場。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則表示,不接受任何強加於中國的爭端解決方案。
  • 南海仲裁鬧劇在臺引撻伐 島內齊斥「荒謬笑話」
    中國臺灣網7月13日訊 「這場仲裁鬧劇的策劃導演是美國,執行導演是日本,主演是菲律賓阿基諾……」對於昨天(12日)下午出爐的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及自始至終一連串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國民黨前「立委」邱毅在臉譜網(facebook)上作出以上形容。島內政壇對此也聲討不斷,特別是藍營方面,直批該「仲裁結果」完全是個「荒謬的笑話」。
  • 【頭條】「南海仲裁」鬧劇回顧
    案情經過     2013年菲律賓單方面將南海問題提交國際仲裁。2013年10月29號,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這些問題的管轄權和可受理性作出裁決。2014年12月7日,發布《中國政府關於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2015年7月7日,法院首次舉辦了聽證會;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也同時發表聲明,不承認常設仲裁法院對此案的司法管轄權,也拒絕接受菲律賓任何形式有關此案的和解建議。2015年10月30日中國外交部作出回應: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有關問題的裁決是無效的,對中方沒有拘束力。
  • 仲裁和仲裁,咋就那麼不一樣呢?
    但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沒聽說這事有什麼進展,好象沒有了下文。仲裁內容,是世貿組織框架內涉及的貿易糾紛,依據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做出是非對錯的仲裁。仲裁結果,是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國的當事雙方都必須遵從的。再看看南海那個仲裁。仲裁方,是和某個律師事務所出來一個草臺班子差不多的幾個所謂專家。要說完全沒有法律背景也不對,要說有什麼仲裁權,則是天方夜譚。
  • 南海問題鬧上仲裁法庭 菲律賓耍哪些花招?
    7日,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開始在海牙常設仲裁法院仲裁庭舉行聽證會。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天重申了中方不接受、不參與仲裁的立場,反對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案,指出那違背了菲律賓與中國多次達成的共識及其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的承諾。  綜合多方消息,對於此次聽證會,菲律賓政府可謂「有備而來」,顯然意圖左右仲裁結果。
  • 馬英九大學開講評析「南海仲裁」,當場豪飲太平水
    馬英九大學開講評析「南海仲裁」,當場豪飲太平水 中國臺灣網 2016-11-04 15:25 來源:澎湃新聞
  • 南海仲裁|一樁從國際法角度分析滿是瑕疵的案子
    南海仲裁案的來龍去脈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向中國發出提交仲裁的書面通知並表明權利主張,啟動了涉及南海爭端的仲裁程序。臨時仲裁庭在海牙國際常設仲裁法院進行了成立登記(以下簡稱「仲裁庭」)。 菲律賓對中國提出仲裁的實體內容涉及:中國在南海的海洋性權益,「斷續線」南海海洋水域內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以及「歷史性權利」,南海眾島嶼、島礁、巖石的性質和相應法律權利,中國在南海建島和航行活動的合法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