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滷以紅滷為主,麻辣辛香,飄在上面的紅油是其靈魂。川滷由於食材在滷水中烹煮的時間比較長,滷味的整體色澤大都較為濃重,一般暗紅(或褐紅)發亮,麻辣鮮香的口感也體現得十分明顯
廣式滷水屬於白滷,最著名的代表是白切雞;潮式滷水屬於紅滷,屬於閩南菜系潮州菜,主要是由潮汕地區一帶的人們所創作,代表菜式是滷鵝和隆江豬腳。其中,又屬潮式滷水更負盛名。潮式滷水的製法和四川滷水有所不同,是以紅糖、水、鹽、生抽、白醬油、紅蔥頭、南姜、陳皮、八角、香茅等十幾種天然香料進行「打滷」,再將鵝、鴨或豬腳、豬頭皮之類浸入滷鍋,用火滷製,最終出來的滷味柔中帶剛,濃而不鹹,鮮而不腥,是潮菜的靈魂之作
湖南西南山區的武岡曾被稱為「滷菜之都」,滷菜歷史源遠流長,所產的武岡滷味既非北滷,也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南滷,而是在南北基礎之上演變而來的特色「藥滷」,最大的特點是「以藥為滷,以糖上色」。
湖北的滷味自成一派,湖北人愛吃滷菜,街上隨處可見滷菜小攤。武漢的周黑鴨、精武鴨脖以及藍精靈餃子館、鄂州的雅惠滷菜、黃石的陶然滷味(滷巧兒)、荊州的小胡鴨、宜昌的香西陵等,都是比較知名的滷味品牌。
滷味到了江南一帶,便成了「糟滷」。糟滷是從陳年酒糟中提取的糟汁,再配入八角、香葉、桂皮、茴香等辛香調味汁精製而成,澄清透亮,酒香濃鬱。常說的糟貨,就是將葷菜或蔬菜煮熟且冷卻後,倒入糟滷中滷製幾個小時做成的冷菜,鹹鮮爽口,常見於上海、寧波、紹興等部分江浙滬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