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夜
編輯:黑土
出品:碳鏈價值(ID:ccvalue)
2021年終於來了!
歲末年初,我們總是會看到許多市場預測,對於2021年來說,人們希望儘快擺脫2020年的陰霾,希望經濟可以快速復甦。在加密貨幣市場裡,許多行業意見領袖和行業大咖也給出了對2021年的展望。但是,如果我們無法正視過去,就無法迎接未來,更無法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
正所謂知古而鑑今,彰往而察來:在過去的一年裡,又有哪些值得關注且有價值的事件值得我們回顧和反思,同時又能據以考察2021年呢?
對於加密貨幣行業來說,2020年或許是最難忘,也是最值得回顧的一年——
比特幣在「數字黃金」和「通脹對衝替代品」敘事下獲得了巨大認可,從年初3千美元暴漲至年末近3萬美元;機構投資者大舉進軍數字貨幣市場;去中心化金融熱潮湧動;中國人民銀行數字人民幣試點引發全球關注;加密貨幣交易所遭受「黑天鵝」影響;以太坊2.0「階段0」順利上線;NFT興起……面對這麼多內容,仿佛一下子又不知該如何梳理頭緒,那麼,還是讓我們從頭說起吧。
2020年1月,作為加密貨幣領頭羊的比特幣已經展現出復甦跡象,由於投資者已經預見到比特幣價格會在區塊減半後上漲,所以把這種預期「投入」到了「減半」事件發生之前,結果當時比特幣價格一路迫近1萬美元關口,雖然在2月份短時擊穿1萬美元阻力位,但之後又回落至8600美元區間。儘管年初加密貨幣市場行業波動性較高,但整個社區似乎並沒有出現太多擔憂和恐慌情緒,比特幣鏈上交易量甚至在2月份創下5億筆的裡程碑記錄,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年初的加密貨幣市場心態,大概就是:「不是很好,但不可怕」。
就在人們充滿希望準備迎接「牛市」到來的時候,現實卻給每個人一記重擊!
2020年3月,加密貨幣市場遭遇「黑色星期四」,導致比特幣價格跳水至3000美元區間。恐慌拋盤、集體踩踏、多頭爆倉…..所有這些負面情緒在三月瀰漫,人們開始退出加密貨幣市場,結果引發許多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量激增。在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市場動蕩中,有些交易所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比如幣安曾在2月19日和3月4日出現宕機;但也有一些交易所扛住了極端行情,比如火幣、OKEx和庫幣均未出現宕機、下單延遲等現象。
2020年4月,雄心勃勃的Libra基金會未能抵擋住監管機構的壓制,被迫宣布將Libra(現已更名為Diem)從「一籃子貨幣」變成「單一貨幣穩定幣」。2020年5月,加密貨幣市場迎來了比特幣第三次「減半」事件,隨之而來的又是一陣市場波動——比特幣價格從5000美元以下水平攀升至10,000美元,之後又在6月一整月持續起伏。雖然這次「減半」事件沒有像前兩次那樣出現非常明顯的價格變化,市場反應似乎也比較平淡,但依然對比特幣長期前景和宏觀敘事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整個二季度,我們發現由「減半」事件引發的市場波動反而吸引了一些新用戶入場(可能是因為投機性增大),因為持有0.1枚BTC和0.1枚ETH的有效地址數量均突破新高。為了「搶用戶」,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紛紛增加法幣入金通道,比如:
獲得經緯創投和IDG資本兩大傳統風投支持的庫幣今年來大力拓展其法幣入金通道,不僅豐富其P2P交易平臺,也與全球知名的加密貨幣支付商SimpleX、Banxa、PayMIR和BTCDirect合作,支持全球超過50種主流法幣購買比特幣等加密資產;Bittrex與紐約商業銀行Signature Bank籤署了合作協議允許部分企業客戶直接使用美元購買加密貨幣;火幣目前已支持美元、港幣法幣入金,還在土耳其啟動法定貨幣網關業務。時間來到2020年7月,DeFi又讓炎熱夏季更加火爆,包括Aave、Compound和Maker在內的DeFi協議迅速發展,引發了2020年最大的加密貨幣狂潮。DeFi協議採用非託管貨幣管理形式,允許用戶借入和借出加密貨幣,當交易者開始利用協議來積累有價值的治理代幣後,又產生了收益耕作模式。7月下旬,得益於Andre Cronje等開發人員的貢獻,DeFi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價值達30億美元的行業。熱門項目,交易所自然不會缺席,諸如火幣、OKEx和庫幣等國內知名度較高的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開始上線DeFi代幣,庫幣甚至還開出「DeFi交易專區」,全面覆蓋預言機、質押借貸、合成資產等各個賽道,滿足各類投資需求。
從2020年8月開始,機構投資者正式入場!8月11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商業智能軟體行業巨頭MicroStrategy宣布已在比特幣上投資了2.5億美元,這一事件成為機構對加密貨幣進行投資的分水嶺。9月8日,MicroStrategy再次宣布投入1.75億美元購買比特幣,至此該公司在比特幣上的投資規模已經達到4.25億美元。八月初,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文件顯示,灰度比特幣信託基金已吸引超過20家機構投資,包括管理著45億美元資產的方舟投資公司(Ark Invest)和管理著53億美元資產的Horizon Kinetic等老牌投資公司,此外羅斯柴爾德家族旗下投資公司Rothschild Investment Corp和Addison Capital等新興投資公司也參與投資。灰度比特幣信託基金溢價不斷上升表明越來越多機構開始尋求比特幣投資敞口,甚至不惜付出高於現貨價格的代價。(參考閱讀:《華爾街正在壟斷BTC》)
8月份另一個引發整個加密貨幣行業關注的事件,就是中國建設銀行官方APP上線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雖然建設銀行很快將該功能下線,但數字人民幣的神秘面紗已經被揭開。10月12日,數字人民幣公測首次在深圳啟動,總計發放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這次試點項目既是深圳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為刺激消費、拉動內需開展的創新實踐,也是數字人民幣研發過程中的一次常規性測試。兩個月後的「雙12」,蘇州也開啟了第二波數字人民幣「雙離線支付」測試,也覆蓋到包括京東、美團單車、滴滴出行等在內的日用零售、餐飲消費、生活服務場景。
2020年第四季度既是多事之秋,但也是涅槃之季。
2020年10月,Twitter執行長Jack Dorsey創立的支付公司Square宣布購買5000萬美元比特幣,這筆投資佔該公司總資產的1%。雖然Square投資規模並不大,但作為一家傳統金融行業裡最知名的支付公司,Square這一行為無疑是「對比特幣未來發展的強烈信心投票」。隨後在線支付公司PayPal也宣布正式上線比特幣、以太坊、比特幣現金和萊特幣四種加密貨幣買賣服務,用戶可以通過Paypal帳戶餘額、名下的銀行帳戶和借記卡來購買加密貨幣,市場價格數據從交易服務提供商處獲取,並以美元形式顯示給用戶。12月中旬,美國萬通人壽保險公司MassMutual宣布通過紐約數字投資集團(NYDIG)為其普通投資基金購買價值1億美元比特幣,並收購了NYDIG價值500萬美元股份。12月21日,MicroStrategy又一次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含費用和支出)購買約29,646枚比特幣,平均每枚比特幣價格為21,925美元。該公司共持有約70,470枚比特幣,總購買金額約為11.25億美元,平均購買價約為每枚比特幣15,964美元。毫無疑問,機構投資者大舉購入比特幣其實是向市場傳遞了一個信號,即:作為一種資產,比特幣有很大潛力。
就在許多人看到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入場給加密貨幣行業帶來巨大利好的時候,一隻「黑天鵝」飛來了。10月2日,正當國人開始享受國慶假期的時候,加密圈內突然傳出一則重磅新聞:美國檢察官對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BitMEX四名高管提起刑事訴訟,指控他們違反《銀行保密法》、運營未註冊的交易平臺(由CFTC發起的民事指控)、涉及違反KYC和反洗錢(AML)相關監管法規,該交易所聯合創始人Samuel Reed更是於10月1日在麻薩諸塞州機場被直接逮捕。很快,這股寒蟬效應從美國波及開來,更觸及到一些具有中國背景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僅兩周後,加密貨幣交易所OKEx「突然」發布暫停提幣公告,聲稱該公司部分私鑰負責人正在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目前正處於失聯狀態導致無法完成授權。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30日,《福布斯》刊文曝光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稅局或已啟動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的調查工作。11月初,加密社區又傳出火幣高管正協助調查的消息。
黑天鵝掠過雖然給加密貨幣市場蒙上一層陰影,卻給交易所行業格局改革帶來契機,或許也會帶來新一輪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行業洗牌」。2020年11月20日,徐明星在「黃金37天」後現身朋友圈宣告回歸,同時他還感謝司法機關公正、高效、專業辦案讓真相水落石出並感受到公平正義,也為加密貨幣交易所「黑天鵝」事件畫上了一個句號——這個多事之秋終於就此結束,整個行業開始進入涅槃之季。
12月1日晚8點,加密貨幣行業迎來了歷史性時刻:以太坊2.0創世區塊正式啟動,從此邁出從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向權益證明(PoS)轉型「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毫無疑問,以太坊2.0升級被認為是2020年加密貨幣行業裡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但問題是以太坊的質押條件(32 ETH)把許多人擋在門外,好在加密貨幣交易所想到了一種解決方案來應對以太坊2.0潛在流動性問題:預先創建一個質押池,允許散戶投資者將ETH存入其中,之後交易所會把這些「散碎」的ETH收集起來並代表投資者「統一」放入以太坊2.0存款智能合約中,最終按質押池內ETH質押比例在所有用戶之間分配利潤。以庫幣為例,該交易所已發行權益代幣ETH2,對應以太坊2.0主網代幣權益以及相應的質押收益,用戶可以在庫幣獨創的質押資產流動性交易所Pool-X上用ETH兌換等額的ETH2,並在特定帳戶(儲蓄帳戶、幣幣帳戶、Pool-X帳戶)持倉ETH2,即可獲得ETH2本幣質押和POL挖礦雙重收益。目前ETH/ETH2交易對已經在庫幣現貨市場上線,ETH2資產可在庫幣交易市場自由交易,這樣就能為用戶提供資產流動性並釋放資產價值,繼而有效緩解以太坊2.0早期階段流動性較差的痛點,完美解決用戶既想質押ETH資產獲得收益、又顧忌資產質押後難以獲取流動性之間的矛盾。
2020年12月16日,比特幣價格史上首次邁入2萬美元門檻。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次比特幣價格飆升與2017年完全不同,隨著基本面更加強大和其他多種原因,比特幣價格甚至可能會上漲更高。果不其然,比特幣價格隨後一路上漲,一天後便突破2.2萬美元,續刷歷史新高。本文撰寫時,據CoinGecko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已經逼近3萬美元,目前為29192.63美元,市值超過5420億美元。
總體來看,對於加密貨幣行業來說,2020年是「低開高走」的一年。那麼,2021年行業走向又會如何發展呢?
作為「加密貨幣之王」,比特幣自然是第一個必談的話題。按照目前市值來看,比特幣已經超過了全球最大支付服務提供商Visa,與全球第十大公司、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相當。如果比特幣價格達到42,500美元,其市值將超過全球第五大公司、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如果達到5萬美元,比特幣市值將超過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蘋果公司。隨著機構投資者顯示出對比特幣前所未有的興趣,這種情況並非不會發生。2019年,比特幣價格漲幅為90%;2020年,比特幣價格漲幅為170%,因此每個人都期望比特幣今年會有一次大飛躍,如果比特幣維持2020年的價格漲幅,那麼其市值在2021年真的有很大可能超越蘋果公司。
除了比特幣之外,作為「山寨幣之王」的以太坊也是無法繞過的重要話題之一。隨著「階段0」成功上線,以太坊將成功「拆分」成ETH 1和ETH 2兩條鏈,但目前ETH 2還沒有分片鏈連接,這項工作預計將在2021年6月「階段1」時完成,分片鏈將以原始格式存儲數據,但無法根據某些共識規則進行數據處理,之後原生以太坊區塊鏈——也就是ETH 1會被當作分片連結入以太坊2.0,此時整個以太坊網絡將會徹底從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切換到權益證明共識機制。作為以太坊2.0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加密貨幣交易所在解決代幣流動性問題上具有獨特優勢,諸如庫幣、火幣、OKEx等交易所已經開始提供流動性解決方案,例如上線錨定質押代幣的期權類新幣種,提供場內交易等。
隨著以太坊2.0步入正軌,DeFi和NFT預計將會在2021年得到爆炸性增長,這是因為在2020年困擾DeFi和NFT發展的區塊空間不足、高昂gas費、交易確認速度緩慢等一系列問題都將得到有效解決。由於DeFi協議開發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有利可圖,因此2021年可能還會出現一批創新DeFi項目,這意味著DeFi平臺總鎖倉量將大幅增加。本文撰寫時(2021年1月1日),DeFi總鎖倉量已經超過236億美元,真實鎖倉量超過167億美元,均創下歷史新高。不僅如此,DeFi平臺已經開始出現驚人的資本化趨勢,未來勢必會支持更多金融功能、開發更有差異化的創新產品,在這種背景下,有業內分析師覺得DeFi總鎖倉量有可能在2021年觸及千億美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在2021年,DeFi本身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因此依然存在安全攻擊、合約代碼漏洞等各種隱患,一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可能為了盈利並博取用戶關注度而選擇迅速上幣,這顯然會進一步放大風險。因此,對於交易者來說,在交易DeFi代幣時選擇靠譜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十分重要。以2020年的DeFi代幣Curve(CRV)為例,該代幣在8月13日上線幣安等幾家大型交易所之後價格迅速攀升,但幾天後泡沫破裂幾乎歸零。
而在NFT方面,得益於加密藝術的興起,預計NFT 將在2021年成為以太坊的主要消費者用例,我們也會看到更多獨一無二的數位化商品(從藝術到音樂再到收藏品等),從而加速推動NFT的普及,SuperRare 、Sorare、庫幣等創新交易平臺將會為NFT提供更靈活的市場服務,比如庫幣Pool-X平臺已經開啟NFT資產提現服務,成為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中首家支持NFT充值和提現的平臺,也成為NFT進入加密交易流通市場的關鍵標誌。
2021年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加密垂直領域就是跨鏈,實際上,跨鏈是實現價值網際網路的關鍵,也是把區塊鏈從分散孤島中拯救出來的良藥,是區塊鏈向外拓展和連接的橋梁。目前跨鏈基礎設施主要以波卡(Polkadot)和Cosmos為代表,波卡將會在2021年內啟動平行鏈插槽拍賣,很多項目方都在力爭首批上線競拍平行鏈插槽,但他們必須將自己的DOT質押給項目方,導致參與門檻被大幅提升。為了解決這個痛點,一些加密貨幣交易所開始嘗試提供解決方案、全力支持波卡生態發展,庫幣、抹茶等先後宣布會支持用戶參與波卡平行鏈插槽拍賣,降低用戶參與平行鏈插槽競拍的門檻。
2021年,加密貨幣行業有可能誕生幾隻「獨角獸」。加密貨幣行業的收購兼併平均交易規模從2019年的1,920萬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4,590萬美元,這一趨勢會在2021年延續,甚至可能會成為今年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主軸。如果一切順利的話,Coinbase將會在2021年IPO上市,在這一利好因素刺激下,預計會有一些加密貨幣公司/項目躋身「獨角獸俱樂部」,即公司/項目市值達到10億美元級別。
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會在2021年進入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市場。比特幣誕生至今已有13年時間,越來越多企業發現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可以帶來更純粹的金融價值,因此機構投資者也希望探索這一新興技術的巨大潛力,以更好地支持現有金融系統。越來越多人將選擇加密貨幣進行日常金融交易結算,開發人員也會將構建加密產品為日常消費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務。考慮到這些因素,2021年也許會成為推動主流加密貨幣採用的關鍵一年。
雖然加密貨幣市場因為比特幣2020年末反彈而表現出一片向好的趨勢,但前路依然漫長,畢竟主流尚未完全接受、採用加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