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3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的第二場記者會上,楊偉民、胡曉煉等多位委員分別就經濟領域熱點問題全面生動、深入淺出地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其中多個動物形象指代的金融名詞頗受關注。
圖為記者會現場
黑天鵝、灰犀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曉煉回答記者有關金融監管的提問時表示,在經營過程中,有些機構出現違法違規問題、有些機構出現異化,一旦發生風險,影響比較大。為此,監管部門出臺一系列監管規定,不讓「黑天鵝」飛起來,也不讓「灰犀牛」衝出來。
「黑天鵝」、「灰犀牛」這兩個詞來自西方經濟術語。「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公眾比較熟悉,如「鐵達尼號」「歐債危機」「英國脫歐」等事件。「灰犀牛」則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去年中國官方才首次對此做出解讀。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經濟一局局長王志軍在2017年7月國新辦的記者會上解釋「灰犀牛」事件:「大家知道犀牛的個體很大,一般指問題很大,也早有預兆,但是視而不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結果導致了後果嚴重的問題或事件。中國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劉勝軍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採訪時稱,房地產泡沫是毫無疑問的最大「灰犀牛」。
對此,胡曉煉委員在記者會上解釋,對過去一年某些金融集團在資產擴大過程中,高風險、無節制地舉債,一旦發生風險,可能會為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監管部門積極出臺了一系列監管規定,也採取了一些強有力的措施來化解風險。
圖為楊偉民委員
獨角獸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回答如何改變政策體系,引導高質量、創新型企業在市場中發揮積極作用時說,「希望更多的獨角獸上市,給老百姓帶來更多財富」。
解放日報在《這些公司為何被稱為「獨角獸」》一文中解釋,獨角獸本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稀有而且高貴。在美國風投界,人們將在私募和公開市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稱之為獨角獸公司。這些企業被視為「新經濟的典型代表」。在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是獨角獸公司的聚居地,涉及領域包括交通出行、金融、物聯網、電商等。
楊偉民所指的「獨角獸」企業為高質量、創新型企業,是相對於傳統產業而言的。他認為,這些新型企業往往都是輕資產,擁有的都是「無形的潛在」資產,因此我們的金融政策應對於這些企業上市做出調整,「什麼東西最值錢呢?是創新人才和創業人士的大腦最值錢,那麼大腦抵給銀行值多少錢呢?怎麼評估呢?這些都需要我們的政策做出適當調整,不能光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物,更要看到那些無形的潛在價值在哪裡。」楊偉民說。
圖為胡曉煉委員
蝴蝶
蝴蝶一詞很多人並不陌生,指「蝴蝶效應」。在記者會上,楊偉民在補充胡曉煉對法新社關於「安邦、華信能源等大量的私營企業被中央或者地方政府接管」問題時說,「我相信隨著監管的到位,把制度的籠子補齊扎牢,這樣風險會得到有序化解,防止一個小的點的蝴蝶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這裡的「蝴蝶」指的就是前一陣頗受關注的「安邦華信能源被接管」事件。胡曉煉認為,通過安邦、華信事件說明,在中國不會發生某些機構風險造成金融體系穩定的情況。第一,黨中央和國務院對金融風險是高度關注的,一直在強調守底線,要有風險和憂患意識,所以對風險一定要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早化解。第二,在處置金融風險中,監管當局採取了分類施策的做法,不是採取一刀切的做法。分類施策對於有些槓桿率過高的企業,就督促它主動地降槓桿。第三,積極地填空白、補短板。發現機構有這種套利行為和規避監管行為,有在灰色地帶遊走的行為,我們監管機構立即出臺監管辦法,及早地堵住漏洞。(中國西藏網 文、圖/ 宋家麗)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