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真題:黑天鵝與灰犀牛

2020-12-18 上海華智公考

風險「大概率思維」與「小概率事件」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下什麼是「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

1.「黑天鵝」事件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比喻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黑天鵝」存在於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

2. 「灰犀牛」事件指太過於常見以至於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很多危機事件,與其說是"黑天鵝",其實更像是"灰犀牛",在爆發前已有跡象顯現,但卻被忽視。

3. 作為不同的風險事件類型,「灰犀牛」事件與「黑天鵝」事件有區別更有聯繫,不能將兩種事件完全割裂。

對於「黑天鵝」,我們要防;「灰犀牛」,我們也要防。

「灰犀牛」事件可防可控,應該成為風險防範和化解工作的重點。我們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灰犀牛」事件,不要讓其最後引發大的系統性風險。要正視「灰犀牛」事件的存在,建立穩定長效機制;強化相關監管,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用政策化解「灰犀牛」。

而對於「黑天鵝」事件,它是無法被預測的,但是能用有效的預案儘量減少其影響,我們要用心理預期對衝「黑天鵝」事件。

下面,我們來看下今天推送的文章,拿出小本本,做好記錄呀。

原文解讀

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

省W主要領導同志在十三屆七次全會上指出,要「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最大限度化解存量、遏制增量,牢牢守住穩定、安全、廉政、生態這『四條底線』」(話題)危與機交織起伏,萬變之中何以應變?大概率和小概率中蘊含的豐富辯證法,值得細細品讀(觀點)

① 這段用領導人的講話精神引出話題,再自問自答亮明觀點,是非常好的開篇方式,淺顯易懂,讓人一目了然。所以,我們的申論大作文開篇也可以模仿這一表述方式:講話精神(文件政策)引出話題+自問自答提出觀點。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緊緊圍繞話題來寫。

② 積累:……中蘊含的豐富辯證法,值得細細品讀。

「小概率事件」不是「零概率事件」(觀點)。事實上,不管可能性多麼微小,只要樣本量足夠大,理論上來講「小概率事件」就必然會發生。特別是在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新老矛盾交織、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疊加的當下,風險本身更具複雜性、多樣性、突變性和不確定性,「小概率事件」發生的概率實際上在日漸增大(原因)

① 這段是原因段(一),即回答為什麼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主要強調「小概率事件」不是「零概率事件」。

② 積累:特別是在……的當下。

「小概率」背後,有「大問題」可循(觀點)。客觀來說,小概率事件的發生,有些是確實無法避免的,有些是可以人為改變的,但更多的則是可以減少或降低其發生概率的(原因)。比如,安全生產領域的小概率事件,本質上是抓安全生產的理念方法落後於時代要求;金融領域的小概率事件,本質上是脫實向虛,對實體經濟重視不夠;政府債務的小概率事件,本質上是個別領導幹部仍然懷有政績衝動和「GDP」速度情結(舉例)

① 這段是原因段(二),即回答為什麼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主要強調「小概率」背後,有「大問題」可循。

② 積累:有些是……,有些是……,但更多的則是……;比如,……本質上是……;理念方法落後於時代要求;對……重視不夠;政績衝動和「GDP」速度情結。

「小概率」,往往引發「大影響」(觀點)。從美國次貸危機到股市崩盤,再到全球實體經濟遭受重創一系列連鎖反應,實踐已經證明,一隻突如其來的「黑天鵝」,有可能演變成巨大的「灰犀牛」危機。某種程度上說,一件事情的負面影響程度,是和人們的重視程度、應對程度成反比的。恰恰因「小概率事件」之罕見,導致人們心存僥倖或疏忽大意,而更易釀成大禍(原因)。須以100%的「大概率思維」,應對哪怕趨近於0的「小概率事件」,才能將矛盾消解於未然,將風險化解於無形(對策)

1. 這段是原因段(三),即回答為什麼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主要強調「小概率」,往往引發「大影響」。

注意:這裡的對策即總論點,提出了解決「小概率事件」的「大概率思維」。它的作用① 跟總論點一樣,但它沒有另起段落,只是在表達方式上直接跟在了最後一個原因段的後面。② 引出下文,下文肯定會根據「大概率思維」進行論述。

2. 積累:從……,再到……,實踐已經證明,……;某種程度上說,……;將矛盾消解於未然,將風險化解於無形。

【重點知識提醒】

1. 在表達方式上,整篇文章的觀點都是前置的。這在申論寫作中,尤為重要,我們要學習這種「小標題式」的小觀點提煉以及前置。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對仗工整刻意去將「小標題」美化,從而形成套路式的東西。在申論中,不管是小題還是作文題的小標題、小觀點,一定不是摸稜兩可、大眾化的,而是要具體、有針對性、一眼就能讓閱卷人看出來。所以這裡特別提醒容易糾結、處女座的同學們,小標題、小觀點不對仗,不工整完全沒關係的,主要還是要內容扣題。

2.前面三段原因段的布局大家可以好好學習參考:

① 觀點+原因(原因這裡面有遞進,表述更豐富。)

② 觀點+原因+舉例(原因是說理,舉例是議事,虛實結合。這個是同學們需要著重學習的,因為很多同學喜歡堆砌材料,只有很多的事例但是忽視了說理。)

③ 觀點+原因+對策(這個是分論點正確打開方式哦,不過這邊要注意的是,對策部分太少,申論寫作是為解決問題而作,對策部分要求會更多些。)

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涵養「大概率思維」,要不惜「殺雞用牛刀」,切實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要從大處著眼加強謀劃,從細處著眼防微杜漸,有針對性地增強預警能力、適應能力和防控能力,及時發現經濟運行、社會發展中的趨勢性苗頭性問題,積極應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

1. 這段是對策段。引用金句,強調涵養「大概率思維」,即要切實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

①「涵養」一詞一般跟意識、精神、思想等抽象些的詞搭配;②「殺雞用牛刀」一般比喻小題大做,但這裡指出「不惜」,表明決心和態度;③「大處、細處著眼」「發現趨勢性苗頭性問題」都說明要重視,防患於未然。

這三點都告訴我們,這段主要是講,在思想意識上要重視啊,要運用「大概率思維」考慮工作。

「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這句話的意思是:明智的人在災禍沒有萌生的時候就加以防範,聰明的人對於將來可能發生的危害會預先進行估計。這句可以積累,經常會用到的。在申論大作文中,金句可穿插全文,但是不要過多,1-2句作為亮點即可,時刻要記得的是,引用的金句要圍繞你的話題。有時候,申論給定資料會給相關金句,直接摘抄即可,平時積累的過程不要過度追求金句,對事件、觀點的分析;對詞彙表達的積累;對思維邏輯的訓練才是最重要的。

2. 積累: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涵養……;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從大處著眼……,從細處著眼……;有針對性地增強……;及時發現趨勢性苗頭性問題;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

「大概率思維」不僅是一種風險意識,更應運用於實際工作,拿出「大概率應對」,展現「大概率作為」。決策之前,要在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評估;決策之後,要做好制度跟蹤監管、排查漏洞隱患、健全防控機制,不斷打牢制度「補丁」。更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讓各類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從而降低頂層設計面臨的「不確定性」公共風險。

① 這段還是對策段,但不同的是,主要講的是「『大概率思維』更應運用於實際工作」。第一句話「不僅是一種風險意識」即對上段的總結與呼應。在表達方式上,「決策之前」「決策之後」顯的很套路,裡面的內容遇到任何工作都可以套用,所以不具針對性。但也不是說,不可以模仿學習,同學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將給定資料具體的內容填寫進去就會變得具體、有針對性了。比如「要做好制度跟蹤監管」,可以補充完整為「要全面做好xxxx制度的跟蹤,實時監管xxxx,發現問題及時反饋」(xxxx根據給定資料來)。

② 積累:……不僅是,……更應……;決策之前,要在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評估;決策之後,要做好制度跟蹤監管、排查漏洞隱患、健全防控機制,不斷打牢制度「補丁」。更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讓各類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從而降低頂層設計面臨的「不確定性」公共風險。

當然,繃緊「風險」這根弦,並不是說要前怕狼後怕虎、縮手縮腳、裹足不前。今天,江蘇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成績彌足珍貴,發展任重道遠。每前進一步都關係全局、牽動全身,必須堅守穩定底線,決不能發生嚴重危害社會穩定的問題;堅守安全底線,決不能以犧牲群眾利益為代價推動發展;堅守廉政底線,決不能以工作為藉口破壞廉潔紀律;堅守生態底線,決不能為了發展破壞生態環境。要在「有守」和「有為」的辯證統一中,推動江蘇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① 這段是結尾段,特點是結合了江蘇發展實際來說的,也呼應回扣了第一段所述的「穩定、安全、廉政、生態這『四條底線』」。這裡的「有守」「有為」是亮點,大家可以記一記。

② 積累:今天,xx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成績彌足珍貴,發展任重道遠。每前進一步都關係全局、牽動全身,必須堅守……;要在「有守」和「有為」的辯證統一中,推動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相關焦點

  • 申論真題:黑天鵝與灰犀牛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下什麼是「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1.「灰犀牛」事件指太過於常見以至於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很多危機事件,與其說是&34;,其實更像是&34;,在爆發前已有跡象顯現,但卻被忽視。3. 作為不同的風險事件類型,「灰犀牛」事件與「黑天鵝」事件有區別更有聯繫,不能將兩種事件完全割裂。
  • 評論:新冠之疫是「黑天鵝」還是「灰犀牛」?
    不可預知的「黑天鵝」,常被忽略的「灰犀牛」「黑天鵝」與「灰犀牛」,是近年來通行於世界的比喻——早年間,歐洲人在發現澳洲之前,一直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後來他們在澳洲第一次見到黑天鵝,驚掉了下巴,上千年的固有認知被一夜推翻。
  • 常識積累 | 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
    今天小政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
  • 投資必看 | 逃不掉的黑天鵝&灰犀牛
    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  董事長被捕和油田被炸就是兩個非常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因為這兩個事件你都無法提前預知,並且對所在公司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那怎麼預防黑天鵝事件呢?  由於黑天鵝無法預知,所以只能被動防禦,分散投資。而分散投資,最好的選擇就是股票指數或者商品指數,這樣可以避免單只個股或者期貨商品出現黑天鵝。
  • 黑天鵝、灰犀牛和自我套牢 - 南風窗網
    《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這本書很紅。一時之間,「灰犀牛」一詞流行開來,很有時尚氣質。作者米歇爾·渥克作為美女青年領袖,本身也是比較「fashion」的。 哪些事件算是灰犀牛事件呢?
  • 雙語:為什麼新冠疫情是"灰犀牛",而不是"黑天鵝"?
    但有語言學家指出,這是一種誤用,對這場危機的恰當比喻應為「灰犀牛」(grey rhino)。黑天鵝和灰犀牛分別指什麼,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早在公元2世紀,古羅馬詩人朱文諾(Juvenal)就曾用黑天鵝比喻罕見的鳥兒:"a rare bird in the lands and very much like a black swan"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
  • 你知道「黑天鵝」和「灰犀牛」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經常說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你知道其中的「黑天鵝」和「灰犀牛」是什麼意思呢?然而,在到了澳大利亞之後,他們竟然發現了黑色羽毛的天鵝,就是這一隻黑天鵝,讓歐洲人上千年結論徹底被推翻:原來天鵝不僅有白色的,還有黑色的!後來,美國著名投資人塔勒布便將「黑天鵝」事件特指極其罕見、無法預測,但是一旦發生影響足以顛覆以往任何經驗的重大事件。
  • 灰犀牛 黑天鵝與多米諾連鎖效應
    看到一本被稱為《黑天鵝》姐妹篇的新書,名叫《灰犀牛》。這本書不算厚,書中講述的風險可以看成是經濟學中說的公地悲劇,人們對近在眼前的巨大風險視而不見,如同我們忽略了一隻正在衝向我們的灰犀牛。認識到了灰犀牛式的風險,哪怕簡單的checklist和預先設定的止損規則就能夠避免問題的出現,更何況,在之前的表中還列出了每種灰犀牛式的風險應該怎麼去應對了。關於如何應對灰犀牛風險,書中這樣寫到:把否認牴觸情緒轉化為接受危機的存在,把拖延轉化成積極制定行動計劃,避開恐慌階段,儘快進入行動階段,如果不幸被災難重創,也能夠做到重整旗鼓,重塑輝煌。
  • 比黑天鵝更可怕的「灰犀牛」到底是啥?
    ……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黑天鵝(black swan)指影響巨大、難以預知且罕見的事件(high-impact, hard to predict, and rare events)。那麼「灰犀牛」又指什麼呢?
  • 人民日報海外版:讓黑天鵝飛不起 灰犀牛衝不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 《跨越黑天鵝和灰犀牛的坎》:未雨綢繆或能避免重蹈覆轍
    面對「黑天鵝事件」、「灰犀牛事件」、「明斯基時刻」(即金融資產價格突然崩潰)等頻發的當下,人們的聽力似乎壞了。  在該書的後記,作者談到:出版這本《跨越黑天鵝和灰犀牛的坎:壞聽力時代的財智邏輯》,並不是提出防止「黑天鵝」「灰犀牛」的具體策略,而是試圖通過對國內外著名學者的作品或相關人物的深度剖析,進而反思過去眾多類似「黑天鵝」「灰犀牛」等經濟危機事件的應對策略,採取未雨綢繆的行動,或許能使我們避免重蹈覆轍。
  • 比黑天鵝更可怕 人民日報擔心的「灰犀牛」究竟是什麼?
    最近,人民日報頭版的一篇評論員文章,讓「灰犀牛」這個詞火了。  7月17日,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的首個工作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有效防範金融風險》,首次提到「灰犀牛」概念:「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需要增強憂患意識。……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
  • 【故事篇第19講】黑天鵝?灰犀牛?
    黑天鵝與灰犀牛,這兩個概念走進大眾視野,來源於2018年1月大大在省部級幹部研討班上的講話。他說,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大家可以邊看邊思考,到底是黑天鵝呢,還是灰犀牛呢?大家應該還記得,上次江浙省委辦公會後,海瑞被派到了淳安查處倭寇案情。鄭泌昌、何茂才二人也沒閒著,會後就趕緊推動沈一石拿糧食去買田。在一個月黑風高夜,買糧的船準備出發了。
  • 黑天鵝、灰犀牛等「熱詞」中的防災減災知識你get到了嗎?
    當「灰犀牛」一詞在金融界大熱時,人們猛然發覺,這個「高大上」的概念原來與氣候變化如此吻合;用金融界的「黑天鵝」來描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再恰當不過;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引發的「羊群效應」擔憂,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氣候談判;由氣象學家提出的「蝴蝶效應」,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氣象預報……
  • 「黑天鵝」事件代表著什麼?
    常常在金融,商業等領域看到「黑天鵝」事件的說法,下面看一下具體指代什麼意思。2019陝西真題人們常常用「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來形容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同的風險。下列表述中,屬於「黑天鵝」事件特徵的是( )。
  • 新冠病毒效應=灰犀牛+黑天鵝+鯰魚+蝴蝶……
    因為寫作中曾經引用到了「黑天鵝效應」和「蝴蝶效應」,忽然發現,這種視角,或許能清晰而形象的表達其特點:「新冠病毒效應 = 灰犀牛效應 + 黑天鵝效應 + 鯰魚效應 + 蝴蝶效應……」,相當於它們同時發生,這看起來有點刻意表達的嫌疑,但絕不是簡單的概念拼湊:灰犀牛效應:指太過於常見的大概率事件,以至於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但背後潛藏著影響力巨大的危機
  • 「灰犀牛」與「黑天鵝」都來了,應對危機,哪國率先突出重圍?
    當中國的抗疫取得明顯進展、經濟強勁恢復的時候——此前一些「舞照跳馬照跑」的國家和地區卻成為了新的疫區,病毒演變成了肆虐全球的「灰犀牛」,世界陷入巨大惶恐;就在這個時刻,國際金融市場又飛出了一隻「黑天鵝」,「暴跌」「熔斷」「血洗」……觸目驚心的字眼訴說著情況的嚴重性。在「灰犀牛」與「黑天鵝」的聯合衝擊下,世界無疑將會發生新的巨大變化。
  • 兩會現場:獨角獸、黑天鵝、灰犀牛聽懂政協記者會上那些「金融熱詞」
    圖為記者會現場  黑天鵝、灰犀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曉煉回答記者有關金融監管的提問時表示,在經營過程中,有些機構出現違法違規問題、有些機構出現異化為此,監管部門出臺一系列監管規定,不讓「黑天鵝」飛起來,也不讓「灰犀牛」衝出來。  「黑天鵝」、「灰犀牛」這兩個詞來自西方經濟術語。「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公眾比較熟悉,如「鐵達尼號」「歐債危機」「英國脫歐」等事件。「灰犀牛」則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去年中國官方才首次對此做出解讀。
  • 《氣候變化綠皮書》提醒:要特別防範「黑天鵝」「灰犀牛」氣候風險...
    《氣候變化綠皮書》指出,要加強氣候風險管理,要特別防範「黑天鵝」和「灰犀牛」兩種風險事件的發生。公開資料顯示,「灰犀牛」概念來自《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一書,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與之互補,「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即極其罕見、出乎意料的風險。
  • 防範黑天鵝、灰犀牛,全面風險管理是未來銀行的「免疫系統」
    來源:一財網2020年驚蟄時分,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轉化成「灰犀牛」,疫情之下,環球同此涼熱,不僅美股、石油和大宗商品應聲而落,各行各業都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險壓力測試。「灰犀牛」迎面而來,能否抓住那一對珍貴無比的「犀牛角」,考驗的是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敏捷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