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 黑天鵝與多米諾連鎖效應

2021-02-19 混沌巡洋艦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當我在keep calm and carry on 共度國難應有的態度談到《錯不在我》這本書的時候,就想引用這一句。B站的13年鳳凰衛視的「非典十年祭」中,講到新的病毒一定會到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沒想到這麼快就到了。

老人們口中的陰謀論,是想將問題的誘因推到非我族類的其他群體,而後將病毒的成因歸咎於食用野味,則是將這次病毒的誘因推到一小搓害群之馬中,反正自己從來不吃野味,錯不在我。等到Science新聞報導了中國研究者指出海鮮市場並不是唯一的病毒來源,人們又想起了研究所病毒洩露的解釋。沒有人想起奧卡姆剪刀原則,想到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還有很多欠缺,從而接受這是一種來自於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病毒,只是由於人類飼養野生動物,甚至可能是集中飼養的雞或者豬,再加上當前的無標度網絡,導致了疾病的爆發,在這樣的歸因下,每個人都要對這一疫病負責。

最近幾年,大歷史系的書籍,很是流行,最典型的是尤瓦爾的《人類簡史》三部曲,但是大多讀者看書之後,還是無法建立將孤立的事件連在一起看,這種大歷史的思維模式。社交網絡的用戶,如圖記憶力只有7秒的金魚,在一個個的熱點之間迷失,從加州大火,到亞馬遜大火,再到澳洲大火,一場接一場的颶風,一次又一次的疫病(非典,中東呼吸症候群,禽流感,甲流),這讓我忍不住想細說說最近看的一本書《The Unhabitable Earth》

這本書是紐約時報2019年度暢銷書,是關於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經濟社會政治影響的最全面描述。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內容,就是我們還剩下20到30年的時間,否則將會面對全球意義上難以挽回的大災變,而我們當前的種種國際新聞頭條,都是未來災難的冰山一角。全球生態系統是人類接觸到的最複雜的幾個系統之一,氣候問題則是當代影響最大的灰犀牛事件。危機向我們一步一步走來,這個時間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長得多,但是它一旦來到我們面前,其發動攻擊的速度遠比我認為的要快很多。

下面是17年的《灰犀牛》讀書筆記,修改後重新推送,原題目 通過創建一個流行語來改變世界


看到一本被稱為《黑天鵝》姐妹篇的新書,名叫《灰犀牛》。這本書不算厚,書中講述的風險可以看成是經濟學中說的公地悲劇,人們對近在眼前的巨大風險視而不見,如同我們忽略了一隻正在衝向我們的灰犀牛。最初的威脅都看起來很遙遠,但是它們靠得越近,阻止它們的代價就越大。然而,它們離我們越遙遠,我們就越不會採取任何防範措施。危險警示存在的時間太長,就會使我們筋疲力盡,讓我們覺得自己永遠沒有戰勝它的機會;讓危險靠近的速度太慢,我們就會變得驕傲自負。灰犀牛事件不是隨機突發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號和跡象之後幾乎必然會出現的大概率事件。

這本書先講人的認知偏差,例如樂觀的高估自己的應對能力,恐懼情緒下的短視行為,選擇性忽視反面證據,人云亦云的群體思維,維持現狀的慣性等。之後談面對公共資源耗盡時的得過且過,就放二戰時德國牧師馬丁·尼默勒的那段名言:

他們殺共產黨人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殺工會分子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人
當他們殺猶太人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隨後他們向天主教徒而來我沒說話,因為我是新教徒;

當他們殺我的時候沒有人說話,因為已經沒有人了

書中的這個表可以說明如何」灰犀牛「式的事件可以怎樣進行分類。

這裡每一種類型你都可以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再加上書中經常引用的學術研究成果,例如說道反覆出現的危機,可以用凱恩斯的話」市場的不理性行為可能要持續很長時間,遠比你我能接受和理解的時間要長「。說起人們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可以引用組織理論學專家伊恩·米特洛夫的話」這些危險信號都非常重要,其中有些是非常明顯的信號。實際上,它們的明顯反而讓我們看不到它們的重要性。「。而在說起已經到來的危機時,作者引用了MIT經濟學家魯迪格·多恩布希的話「危機向我們一步一步地走來,這個時間遠比我們想的要長很多,但是它一旦來到我們面前,其發動攻擊的速度就比我們認為的要快很多。」

之後書中用全球變暖作為灰犀牛事件的典型例子,指出全球變暖造成的極端氣候增加,水資源缺少,不可持續的債務危機,空氣汙染,肥胖的流行,糧食減產,地緣衝突增加,極端的炎熱等。如果你覺得這些例子不夠個性化,你可以看看下面這本書,這本書中描述了不少世界上最聰明頭腦認定的灰犀牛式的風險。不過你最好舉幾個你身邊的例子,最好是自己正在面臨的灰犀牛式的風險。人們都喜歡聽別人講自己的親身體會過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至少一個灰犀牛式危機,有時甚至更多:在你的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在你工作的組織機構或者企業裡。

灰犀牛式的風險的特點決定了其困難在於承認其嚴重性,並及時展開行動。認識到了灰犀牛式的風險,哪怕簡單的checklist和預先設定的止損規則就能夠避免問題的出現,更何況,在之前的表中還列出了每種灰犀牛式的風險應該怎麼去應對了。關於如何應對灰犀牛風險,書中這樣寫到:把否認牴觸情緒轉化為接受危機的存在,把拖延轉化成積極制定行動計劃,避開恐慌階段,儘快進入行動階段,如果不幸被災難重創,也能夠做到重整旗鼓,重塑輝煌。

具體來說,則是以下6條行動原則,

(1)承認危機的存在 勇敢質疑群體和權威

(2)定義灰犀牛式危機事件的性質 為灰犀牛找到一個情感共鳴,讓危險事件更加生動鮮明,就能吸引人們的注意。

(3)不要靜立不動 ,及時行動,從小處做起,不試圖一次解決所有問題

(4)不要浪費危機 ,創建可以抵禦下一次類似危機的預案

(5)站在順風處 ,從而準確預測那個看似遙遠的危險是如何一點點地靠近的

(6)成為發現灰犀牛式危機的人,成為控制灰犀牛式危機的人

這本書第五章引用「戈爾迪之結」的典故,來指出如何診斷灰犀牛問題的成因,並對一類常見的灰犀牛問題給予的解決方案,這裡對當前的疫病防治很應景:

我們最難解決的灰犀牛式難題,是一個死結,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徹徹底底的

含混不清,問題之首就是「不平等」。在這一階段,損失最小的選項就是最好的選項,因為很難看到出路在哪裡。

在難題階段,我們經常是在治療各種表面症狀,而不觸及根本病因。

非常重要的一步是把問題分解成幾個具體的可以實現的目標。我們很難改變

什麼,除非有一個帶有觸發性質的事件發生,幫助我們確立反應模式。

關於這本書的總結就到這裡,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提供一個便於傳播的meme。之前人們談到那些顯而易見卻被選擇性忽視又影響巨大的必然風險,缺少一個簡潔的詞彙來概括,而灰犀牛這樣的意向會觸發我們頭腦中狩獵時代留下的本能反應,讓我們能夠清晰的記住這個有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全球變暖就不適合傳播,由於人們看到這個詞只會想到溫度的改變,而將這個詞改為全球多米諾式災變,也許能讓更多人意識到其影響。

我們的語言決定了我們能夠觀察到的世界,隱喻是我們用來讓某些認知「暗渡陳倉」的方法,而灰犀牛,黑天鵝這樣結合了一個情景的明喻則是為了傳播的便利。畢竟,管理風險不應該是某一個人某一個企業的事。《灰犀牛》這本書中列出的全球風險,也會或多或少的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這本書給我的啟示除了這本書的內容本身,還有在傳播一個觀念時,一定要有一個簡單又有感情衝擊力的名字和一個現實的情景。《灰犀牛》這本書一開始就描述了兩個西方旅客去非洲大草原去拍攝灰犀牛的照片,在太陽下曬了幾天後,這兩人遠離了隊伍和嚮導,在看到灰犀牛後,又忽略了嚮導的建議,離小犀牛太近,從而激怒了附近的母犀牛。這樣的故事應該在這本書中被多次提到,以便讓讀者始終能保持警惕,認識到這本書不止是學術討論。我們也需要比警鐘長鳴這樣的陳詞濫調更鮮活的形象,來不斷做我們這個社會的牛蠅,提醒我們正在面對的問題。

願灰犀牛能成為如同黑天鵝一樣的流行詞彙。

擴展閱讀

高斯與天鵝

擁抱不確定:反脆弱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效應=灰犀牛+黑天鵝+鯰魚+蝴蝶……
    「新冠病毒效應」,查了百度,還沒有這個詞,我不是社會學專家也說不清楚,但目前這個複雜局面,我們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感受。因為寫作中曾經引用到了「黑天鵝效應」和「蝴蝶效應」,忽然發現,這種視角,或許能清晰而形象的表達其特點:「新冠病毒效應 = 灰犀牛效應 + 黑天鵝效應 + 鯰魚效應 + 蝴蝶效應……」,相當於它們同時發生,這看起來有點刻意表達的嫌疑,但絕不是簡單的概念拼湊:灰犀牛效應:指太過於常見的大概率事件,以至於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但背後潛藏著影響力巨大的危機
  • 常識積累 | 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
    今天小政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什麼是:」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黑天鵝」事件(英文:The Black Swan Event),指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事件,通常會引起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
  • 《跨越黑天鵝和灰犀牛的坎》:未雨綢繆或能避免重蹈覆轍
    面對「黑天鵝事件」、「灰犀牛事件」、「明斯基時刻」(即金融資產價格突然崩潰)等頻發的當下,人們的聽力似乎壞了。  在該書的後記,作者談到:出版這本《跨越黑天鵝和灰犀牛的坎:壞聽力時代的財智邏輯》,並不是提出防止「黑天鵝」「灰犀牛」的具體策略,而是試圖通過對國內外著名學者的作品或相關人物的深度剖析,進而反思過去眾多類似「黑天鵝」「灰犀牛」等經濟危機事件的應對策略,採取未雨綢繆的行動,或許能使我們避免重蹈覆轍。
  • 你知道「黑天鵝」和「灰犀牛」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經常說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你知道其中的「黑天鵝」和「灰犀牛」是什麼意思呢?然而,在到了澳大利亞之後,他們竟然發現了黑色羽毛的天鵝,就是這一隻黑天鵝,讓歐洲人上千年結論徹底被推翻:原來天鵝不僅有白色的,還有黑色的!後來,美國著名投資人塔勒布便將「黑天鵝」事件特指極其罕見、無法預測,但是一旦發生影響足以顛覆以往任何經驗的重大事件。
  • 申論真題:黑天鵝與灰犀牛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下什麼是「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1.「黑天鵝」事件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比喻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黑天鵝」存在於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
  • 評論:新冠之疫是「黑天鵝」還是「灰犀牛」?
    不可預知的「黑天鵝」,常被忽略的「灰犀牛」「黑天鵝」與「灰犀牛」,是近年來通行於世界的比喻——早年間,歐洲人在發現澳洲之前,一直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後來他們在澳洲第一次見到黑天鵝,驚掉了下巴,上千年的固有認知被一夜推翻。
  • 申論真題:黑天鵝與灰犀牛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下什麼是「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1. 「黑天鵝」事件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比喻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黑天鵝」存在於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2.
  • 黑天鵝、灰犀牛等「熱詞」中的防災減災知識你get到了嗎?
    當「灰犀牛」一詞在金融界大熱時,人們猛然發覺,這個「高大上」的概念原來與氣候變化如此吻合;用金融界的「黑天鵝」來描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再恰當不過;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引發的「羊群效應」擔憂,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氣候談判;由氣象學家提出的「蝴蝶效應」,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氣象預報……
  • 投資必看 | 逃不掉的黑天鵝&灰犀牛
    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  董事長被捕和油田被炸就是兩個非常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因為這兩個事件你都無法提前預知,並且對所在公司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那怎麼預防黑天鵝事件呢?  由於黑天鵝無法預知,所以只能被動防禦,分散投資。而分散投資,最好的選擇就是股票指數或者商品指數,這樣可以避免單只個股或者期貨商品出現黑天鵝。
  • 黑天鵝、灰犀牛和自我套牢 - 南風窗網
    《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這本書很紅。一時之間,「灰犀牛」一詞流行開來,很有時尚氣質。作者米歇爾·渥克作為美女青年領袖,本身也是比較「fashion」的。 哪些事件算是灰犀牛事件呢?
  • 雙語:為什麼新冠疫情是"灰犀牛",而不是"黑天鵝"?
    但有語言學家指出,這是一種誤用,對這場危機的恰當比喻應為「灰犀牛」(grey rhino)。黑天鵝和灰犀牛分別指什麼,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早在公元2世紀,古羅馬詩人朱文諾(Juvenal)就曾用黑天鵝比喻罕見的鳥兒:"a rare bird in the lands and very much like a black swan"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
  • 比黑天鵝更可怕的「灰犀牛」到底是啥?
    ……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黑天鵝(black swan)指影響巨大、難以預知且罕見的事件(high-impact, hard to predict, and rare events)。那麼「灰犀牛」又指什麼呢?
  • 人民日報海外版:讓黑天鵝飛不起 灰犀牛衝不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 比黑天鵝更可怕 人民日報擔心的「灰犀牛」究竟是什麼?
    最近,人民日報頭版的一篇評論員文章,讓「灰犀牛」這個詞火了。  7月17日,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的首個工作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有效防範金融風險》,首次提到「灰犀牛」概念:「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需要增強憂患意識。……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
  • 兩會現場:獨角獸、黑天鵝、灰犀牛聽懂政協記者會上那些「金融熱詞」
    圖為記者會現場  黑天鵝、灰犀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曉煉回答記者有關金融監管的提問時表示,在經營過程中,有些機構出現違法違規問題、有些機構出現異化為此,監管部門出臺一系列監管規定,不讓「黑天鵝」飛起來,也不讓「灰犀牛」衝出來。  「黑天鵝」、「灰犀牛」這兩個詞來自西方經濟術語。「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公眾比較熟悉,如「鐵達尼號」「歐債危機」「英國脫歐」等事件。「灰犀牛」則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去年中國官方才首次對此做出解讀。
  • 【故事篇第19講】黑天鵝?灰犀牛?
    黑天鵝與灰犀牛,這兩個概念走進大眾視野,來源於2018年1月大大在省部級幹部研討班上的講話。他說,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大家可以邊看邊思考,到底是黑天鵝呢,還是灰犀牛呢?大家應該還記得,上次江浙省委辦公會後,海瑞被派到了淳安查處倭寇案情。鄭泌昌、何茂才二人也沒閒著,會後就趕緊推動沈一石拿糧食去買田。在一個月黑風高夜,買糧的船準備出發了。
  • 「灰犀牛」與「黑天鵝」都來了,應對危機,哪國率先突出重圍?
    當中國的抗疫取得明顯進展、經濟強勁恢復的時候——此前一些「舞照跳馬照跑」的國家和地區卻成為了新的疫區,病毒演變成了肆虐全球的「灰犀牛」,世界陷入巨大惶恐;就在這個時刻,國際金融市場又飛出了一隻「黑天鵝」,「暴跌」「熔斷」「血洗」……觸目驚心的字眼訴說著情況的嚴重性。在「灰犀牛」與「黑天鵝」的聯合衝擊下,世界無疑將會發生新的巨大變化。
  • 《灰犀牛》作者米歇爾·渥克:最大的「灰犀牛」是疫情防控決策中的...
    新冠肺炎疫情的確是反覆出現的「灰犀牛」 ,但整體而言,全球仍處於疫情第一波浪潮之中,最大的「灰犀牛」其實是決策中的缺陷。米歇爾·渥克:最大的「灰犀牛」是疫情防控決策中的缺陷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失,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反覆,全球經濟的復甦仍充滿不確定性。
  • 《氣候變化綠皮書》提醒:要特別防範「黑天鵝」「灰犀牛」氣候風險...
    《氣候變化綠皮書》指出,要加強氣候風險管理,要特別防範「黑天鵝」和「灰犀牛」兩種風險事件的發生。公開資料顯示,「灰犀牛」概念來自《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一書,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與之互補,「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即極其罕見、出乎意料的風險。
  • 防範黑天鵝、灰犀牛,全面風險管理是未來銀行的「免疫系統」
    來源:一財網2020年驚蟄時分,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轉化成「灰犀牛」,疫情之下,環球同此涼熱,不僅美股、石油和大宗商品應聲而落,各行各業都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險壓力測試。「灰犀牛」迎面而來,能否抓住那一對珍貴無比的「犀牛角」,考驗的是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敏捷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