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企業高薪挖走上百名臺積電員工!打造14和12納米晶圓製程

2020-12-12 和訊網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根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周三(8月12日)的消息顯示,兩家中國內地晶片企業從去年起,高薪挖走了100多名臺積電(TSMC)的資深工程師以及經理,目的是為了幫助扶持中國晶片產業,以降低對外國零部件供應商的依賴。

據悉,中國內地的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以及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以及多個他們的附屬公司及關聯公司,已經高薪挖來了100多名前臺積電員工。報導說,這兩家公司想要打造14和12納米晶圓製程。他們的14和12年納米製程落後臺積電2至3代,不過仍然是中國內地最先進的製程。

泉芯成立於2019年,而弘芯於2017年11月成立,總部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團隊擁有豐富的14納米及7納米以下節點FinFET先進邏輯工藝與晶圓級先進封裝技術經驗,這兩家都是中國內地的半導體初創企業。

《日經亞洲評論》採訪的消息人士稱,臺積電方面對於上百名高級人才和經理被挖並不表示擔憂,更注重的是智慧財產權以及商業機密的保護,他們甚至要求晶片生產設備製造商籤約承諾,不會將任何客制化的工具售給中國內地廠商。

同時臺積電透露,近年來該公司的員工流動率不到5%,因此整體依然是穩定的。

來源:FX168

相關焦點

  • 晶片製造獲助力,臺積電上百名前資深工程師據稱高薪被挖前往中國
    兩個國內的晶片企業從去年起,高薪挖走了100多名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臺積電)的資深工程師以及經理。《日經亞洲評論》星期二報導說,中國的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以及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 ,以及多個他們的附屬公司及關聯公司,共高薪僱傭了100多名前臺積電人員,這兩家公司也由前臺積電高管領導。報導說,這兩家公司想要打造14和12納米晶圓製程。他們的14和12年納米製程落後臺積電2-3代,不過仍然是中國最先進的製程。
  • 詳析晶圓代工,納米製程是什麼?
    打開APP 詳析晶圓代工,納米製程是什麼?所謂晶圓代工,就是專門幫忙生產晶圓片。   我們知道中芯國際和臺積電是中國大陸知名的IT企業,他們所從事的工作都是晶圓代工。那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晶圓代工。 我們是熟悉加工坊的,它使用各種設備把客戶送過去需要加工的小麥、水稻加工成為需要的麵粉、大米等。這樣就沒有必要每個需要加工糧食的人都來建造加工坊。我們現在的晶圓代工廠就像是一個加工坊。
  • 臺積電不仁在先,大陸企業雙倍工資挖牆腳
    臺積電在美國限制下將斷供對海思晶片,但大陸的晶片產業正處於加速發展狀態。據日媒報導,中國大陸兩家新成立晶片企業從去年開始大量從臺積電挖人,吸收了百名臺積電資深工程師以及經理。兩家企業過去鮮為人知,但通過大量引進人才有望加速晶片產業,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 臺積電工程師竊取大量28nm機密投奔華力微被捕
    IC Insights公布的2016年全球前二十大晶片廠預估營收排名上,臺灣企業佔據了三席(臺積電、聯發科、聯電),而中國大陸沒有一家上榜隨著中國內地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於半導體人才的需求缺口也是越來越大,於是很多國內的半導體企業都開始到臺灣挖人。瘋狂挖角臺灣半導體人才早在2015年,展訊被紫光收購之後,業內就傳紫光出3倍高薪到臺灣挖角。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沒贏
    臺積電發展歷史1987 年2 月成立的臺積電,開創了全球純晶圓代工的新商業模式。在當時,全球的半導體行業採取的是單一的IDM 模式,即企業內部完成晶片設計、晶片生產和測試封裝等3 個流程,當時的英特爾、三星等半導體企業都是採取這種模式。這些公司大多把針對外部的晶圓代工做為副業,主業是設計和銷售自己的產品,因此市場上沒有專業的代工服務。爾後臺積電的創立,才改變了這樣的模式。
  • |臺積電|梁孟松|中芯國際|晶圓|華虹集團|...
    2004年,中芯國際同時在香港和美國上市。「張汝京時代」的人才要素除了他本人外,那300名工程師的奠基作用是不可磨滅的。2011年8月5日到2017年5月10日,中芯國際進入「邱慈雲時代」,公司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國內市場增速明顯,且實現了扭虧為盈。如今想找一個從臺積電跑出來的高管執掌和臺積電有業務衝突的企業可不容易,蔣尚義的例子很有說服力。
  • 晶圓代工龍頭廠臺積電明年將大幅調高薪資水準
    臺積電或竹科廠商所得令人稱羨,其實主要是來自公司獲利分紅而非薪水。根據臺積電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揭露,臺積電去年全球員工總體薪酬(不含退休金及福利)中位數約新臺幣163萬元。去年新進碩士畢業工程師平均整體薪酬,除了有12個月本薪、2個月年終獎金外,約另有17個月現金獎金及酬勞,整體薪酬約為31個月本薪,顯見分紅的現金獎金及酬勞高過每月薪水。 臺積電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並指出,直接員工部分,平均整體薪酬則約為26個月本薪,每月平均收入為臺灣基本工資3倍,以2018年臺灣基本工資2.31萬元來計算,每月薪資近7萬元。
  • 全球晶圓價格劇跌 中國廠家的機會還是挑戰?
    現任會長是李健熙,副會長是李在鎔和權五鉉,社長是崔志成,執行長是由權五鉉、申宗鈞、尹富根三位組成的聯席CEO。  3、富士通  Fujitsu(富士通)是世界領先的日本信息通信技術(ICT)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在全球擁有約159,000名員工,客戶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
  • 工資2-2.5倍,臺積電100多名工程師,被兩家中國企業挖走
    自2019至今,兩個中國集成ic生產商一共從臺積電「挖走」了100多位閱歷豐富的技術工程師和企業管理人員,這兩個集成ic生產商分別是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通過有關報導,兩個企業除去分別聘請了50多名前臺積電職工外,其企業內部管理人員一樣來自於臺積電,此次挖人的計劃是開發設計14納米技術和12納米技術的集成ic。一位內部人員表明:「弘芯提供的工資待遇是超出想像的,她們提供的薪酬和獎勵是臺積電薪酬和獎勵總金額的2~2.5倍。」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強的晶片代工廠,贏得了世界晶片代工廠訂單的55%+。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製造技術5nm。另一方面,中芯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全球份額只有5%左右,但也是世界第五,製造技術14nm。臺積電和中芯在網上有很多比較,比如市值、營收、利潤、技術等等。其實一句籠統的話就可以概括兩者的區別,就是臺積電主要靠先進技術賺錢。目前,7納米、16納米和5納米技術是中芯賺錢的三駕馬車,佔其收入的60%以上。
  • 臺積電為何夢斷松江?
    臺積電盡失先機 轉戰松江  臺灣只用了10餘年的時間,就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及韓國的半導體第4大地區,這其中,臺積電功不可沒。  靠著10來年的打拼,臺積電一躍而成為全球晶圓代工王。2003年它的營業額已達60億美元,純利14億美元,高達36%的毛利率和24%的淨利潤,在臺灣所有的企業裡傲視群雄。
  • 臺積電在大陸有工廠嗎_上海松江臺積電怎麼樣
    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之一的臺積電在中國大陸的八英寸晶圓廠建廠地點,已經確定落戶上海西郊松江工業區。 曾繁城博士說過:「大陸的設計能力提升後,和臺積電的製造能力相結合,生產出的產品能在中國推廣,也能在世界推廣。這樣,我們的業務才會增長。」
  • 中芯國際有了與臺積電南京廠一決高下的底氣?真實情況不容樂觀
    中芯14納米製程工藝逐漸走上正軌,多數業內人士都認為,中芯已經有了與臺積電南京廠一決高下的底氣,但事實並非如此。或者說,如果中芯都無法贏過臺積電南京廠,就更別提中芯趕超臺積電了。同時,臺積電南京廠也是在中國大陸投資最快獲利的12英寸晶圓廠。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南京廠產能相當滿,2020年擴產將依計劃進行。中芯國際14納米製程工藝迎來國產化機會此前業內就有消息稱,受益於轉單效應,華為海思已經下單中芯14納米製程工藝,從臺積電南京廠手中搶下了訂單。
  • 國內兩大晶片廠挖人!工資給2到2.5倍,臺積電100多工程師辭職
    工資給2到2.5倍,臺積電100多工程師辭職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自2019年起,這個中國集成ic生產商從臺積電共計挖走了100多位閱歷豐富的工程師和企業管理人員。
  • 臺積電這家卡脖子企業 如何起於中國臺灣省
    而他們的射頻晶片,就需要交給臺積電,因為後者擁有先進的射頻製造工藝。2019年,臺積電連續第4年成為中國臺灣地區的專利大王。除了有1333種發明專利被申請,申請專利的員工人數也首次了突破1000人。所以它被稱為世界上「最能給技術和人才買保險的公司」一點都不為過。在競爭慘烈的半導體產業,臺積電的成長是一個讓世人矚目的奇蹟。
  • 鋤頭殺了個回馬槍:臺積電以前挖別人,現在被別人挖
    作為全球領先的先進位程代工廠,臺積電的技術人才也難免會被人挖角。 近日,臺積電更是傳出了多起跳槽事件,據稱有幾位曾在蝕刻等重要部門工作的主管帶著專利跳槽了。 臺積電對此反應很是強硬,說將會究責並且絕不寬貸。
  • 臺積電推出N7P和N5P製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8/403341.htm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先進位程又有新產品推出!根據國外科技媒體《anandtech》報導,臺積電已悄然推出 7 納米深紫外 DUV(N7)和 5 納米極紫外 EUV(N5)製程的性能增強版本。
  • 臺積電利潤直接KO華為,臺積電到底有多牛?
    近期臺積電對華為的晶片限制引起了國人的密切關注,一說到臺機電很多人都知道,臺積電在晶片領域的先進工藝能力,但它到底有多牛,以至於稱霸全球?臺積電成立於1987年。屬於半導體製造公司,是全球第一家晶圓代工企業。
  • 臺積電1.73億元獲得南京廠50年土地使用權,堪比「白菜價」
    設備業者認為,臺積電的南京廠將在明年第2季開始生產,後續還有擴產計劃,新取得的土地將用來興建南京廠第二期工程並擴充產能。M7Hesmc臺積電南京廠目前正在積極進行設備裝機,預計明年開始營運並快速拉升產能。
  • 細看晶圓代工之爭,納米製程是什麼?
    最近,三星以及臺積電在先進半導體製程打得相當火熱,彼此都想要在晶圓代工中搶得先機以爭取訂單,幾乎成了 14 奈米與 16 奈米之爭,然而 14 奈米與 16 奈米這兩個數字的究竟意義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