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5月1日,洛杉磯道奇隊傳來不幸消息,球隊主力遊擊手科裡-西格(Corey Seager)右手肘傷勢經過檢查後確定需要進行韌帶置換手術。作為2016年國聯最佳新秀,西格今年在出賽26場後就基本確定2018賽季報銷,西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2017年夏天開始手肘就出現狀況,賽季尾聲更是無法完全發力傳球,春訓西格努力加強手肘肌肉復健無奈還是無法避免手術的命運。
那到底什麼是手肘韌帶置換重建手術呢?為什麼將這項手術稱為(Tommy John Surgery)?為什麼職業棒球運動員聽到這一手術通知往往都會賽季報銷?而手術後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呢?
手肘韌帶置換重建術英文名是(UCL,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Reconstruction),具體是指因為手術醫生需要將病人手肘尺骨的韌帶進行置換,一般情況是從病人身體其他部位(一般大腿後側或者前臂)的肌腱取來替換。1974年整形外科醫生弗蘭克-喬布(Frank Jobe)對洛杉磯道奇隊投手湯米-約翰(Tommy John)成功實施了該手術,康復後的約翰並又投了13個賽季最終大聯盟生涯留下了288勝,名列大聯盟史上左投手勝投榜第七位。因為湯米-約翰是第一位成功進行該手術的職業運動員,所以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該手術,而弗蘭克-喬布一直擔任洛杉磯道奇隊特別顧問直到2014年去世。兩人之間的傳奇故事也在2013年被ESPN列為拍成紀錄片。
1974年當時醫生告訴約翰手術康復的機率只有1%,而在18個月復健置換約翰重新回到了大聯盟賽場,而如今接受手術康復的機率超過85%,不但手術時間只需1個小時左右,但因為需要訓練肌腱足以起到韌帶的強度,所以復健的過程投手在12個月左右,野手則為6-10個月時間。2014年美國某運動醫學期刊發表一篇關於MLB投手接受TJ手術的論文,其中收錄了179位接受該手術大聯盟投手,他們中148位重返大聯盟賽場,只有5位沒有辦法回到職棒賽場投球,但148人各項投球數據都比手術前有所下降。
近年來華盛頓國民隊的史蒂芬-斯特拉斯伯格和現芝加哥小熊隊投手達比修有都經歷了手肘韌帶置換手術,兩人術後球速依舊犀利,讓不少人產生了開這個刀會讓球速變快的錯覺,更有甚者覺得開刀對運動員本身並不是件壞事。手肘韌帶置換手術的確能讓運動家獲得一次重返巔峰的機會,但卻不是100%肯定的事情,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郭泓志一樣經歷3次TJ手術依然能夠堅持,大多數人可能像陳偉殷一樣受傷後狀態不如從前,而田中將大這一採用注射血小板保守治療也不在少數。
無論如何手肘韌帶置換手術改變了棒球的歷史進程,未來依然會有很多職業棒球運動員會接受這項手術,而他們中勢必有人能夠健康回歸也會有人就此沉淪,從手術到復健再到回歸賽場,運動員需要付出的努力都是難以想像的,不論結果如何他們對於棒球的堅持才是讓他們重回賽場的根本。(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