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大師,為忽必烈最器中,尤其擅長密宗降伏法

2020-12-20 老陽私塾

老陽按:密宗,現有藏密,唐密之分,兩者雖有不同,但最終奧義仍是一樣,唯藏密之中,冒牌太多,須仔細甄別。

膽巴是西番突甘斯旦麻人,剛出生不久,父母雙亡,由叔父撫養。他似乎與佛有天生的緣份,每當他啼哭時,只要一聽到誦讀佛經的聲音,就馬上停止,令人十分詫異。於是,他的叔父便讓他研習佛學佛典,到十五六歲,就精通了顯宗、密宗各個學派,頗有名望。

元世祖忽必烈聽說西番的高僧綽瓦精通佛理,就派專使西行迎接,但此時綽瓦已經圓寂,西番的廓丹大王不敢得罪元世祖,只好讓膽巴代替綽瓦前去應命。來到蒙古,元世祖問道:「大師的佛法,與您的叔父相比怎樣呢?」膽巴正色作答:「我叔父的佛法如大海之水,我所學到的只不過是舌點而已。」元世祖笑著對左右的人說:「種性不凡,真是名不虛傳。」於是尊膽巴為師,禮遇甚隆。而當時元朝的王公大臣,亦爭相投其門下。

膽巴大師素具靈性,而驅鬼治病之道,尤為精通擅長。凡有祈禱,感應之迅速,有如風馳電卷,不可思議。當時懷孟一帶久旱不雨,百姓苦之,膽巴大師一祈禱,隨即天降大雨,解民之憂。樞密副使月的迷失的妻子得了一個怪病,不知請了多少郎中,吃了多少藥,依不見效,膽巴大師僅僅念了幾次咒語,病症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元成宗即位之後,對膽巴仍舊十分敬重。有一次,膽巴隨成宗北巡,他坐的車子走在成宗鸞駕之前。經過雲州的時候,膽巴看了看周圍的環境,對身邊的弟子說:「這個地方有靈怪,皇上經過這裡肯定會遇到麻煩,我得提前想辦法,保護皇上的安全才行。」後來大隊人馬走過時,果然風雨驟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隨行者全都驚慌失措,伏於草中,而元成宗乘坐的車駕卻平安無事。知道底細的人都非常佩服膽巴的驅邪之術。

膽巴初抵蒙古不久,相哥曾投其門下,後來又充當了國師的門人。相哥為人兇暴強悍,不可一世,膽巴多次規勸指責,他卻置若罔聞,並心常耿耿。後來,相哥受到器重,登上相位,擔心膽巴大師耿介不隨、剛正不阿,會影響他的仕途,因而在成宗面前讒言,詆毀膽巴,於是,膽巴被發配潮陽。不久,相哥因罪被誅,正好成宗又得了病,膽巴被召回京,在內殿做了七天道場,成宗的病也就痊癒了。因此,成宗對他更加器重。

有一次,國庫空虛,朝廷財政難以為繼,元成宗準備向天下僧人徵稅,以充實國庫。膽巴大師知道後,對成宗說:「過去成吉思汗皇帝建國之時,國土遠沒有現在這樣廣大,尚且免天下僧眾之稅。現在四海為一,萬邦進貢,怎麼能因一點微薄小利而拋棄先帝的規矩呢?假如皇上能慈善為懷,依然免徵僧人之賦,那麼,他們就會人心安定,專一向佛;國家也自會得到安寧。」成宗聽從了他的勸告,天下僧人也因此而受免賦之惠。

公元1293年,膽巴奉詔主持大護國仁王寺。1303年夏天患病,成宗派太醫前往診治,膽巴微微一笑,說:「色身有限,藥豈能留?」接著問身邊的人:「現在是什麼時辰?」左右的人告訴他正是午時。於是,他斂容端坐,安然而逝。元成宗聽此消息,十分悲痛,派人送去上等檀香木,結塔焚化法體。火化後打開一看,其頂骨完好如初,舍利不知有多少。於是在仁王寺建塔而志之。

西域的秘教,以大持金剛為始祖,經過數代相傳,而至膽巴更為顯赫。因此,後輩皆稱膽巴為「金剛上師」。

相關焦點

  • 《密宗》:藏密的秘密修持之法
    在具體的修煉方法上,藏傳密宗尤其強調「三密(身、語、意)加持」或「三密為用」的修煉方法。就具體而言,人們如果依法修習「三密加持」,即修行者手結印契(特定的手勢和坐法,即身密),口誦本尊真言(咒語,即語密),心觀本尊神(佛),就能使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清淨,與本尊佛的身、語、意相應,即身成佛。
  • 關於藏傳密宗裡面的藏密神聖禮儀你知道多少?
    下面只選擇與修待密法極為密切的三種藏密禮儀作簡單介紹,意為以一斑窺其全豹。  一、接受神力——威儀  藏密威儀是藏傳佛教禮儀中較明顯區別於其他佛教禮儀而獨樹一幟的一種宗教禮儀。而藏密威儀中又以灌頂威儀最具特色。因此。首先將灌頂威儀作具體介紹:  灌頂威儀在藏密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 藏傳密宗之薩迦派及其「道果」法
    (註:詳見《士觀宗派源流》)卓彌大師是在西藏傳播或發揚「道果」法的第一位藏族密宗大師。  「道果」法的修煉,有顯宗和密宗之分,一般以先修顯宗而後修密宗為修習次第。  修煉顯宗「道果」法又分三個步驟,如經書中所說:「首應破非福,中則破我執,後破一切見,知此為智人。」
  • 藏傳密宗之藏密諸派及其理論與實踐
    這就是說,眾生身中無始本有的清淨心臟為圓滿,眾生由於迷失自身的清淨心性而流轉生死,若能覺悟這種原理就等於證得涅槃,通向極樂世界。換句話說,如果按照大圓滿法修行,就能擺脫現實社會中的各種迷惑和欲望,即遠離一切世俗的不健康的雜念。這樣,大圓滿的功法便有了成果,也就是說:「即身成佛」了。
  • 索達吉堪布陝師大演講:藏密的特點及思想精髓
    還有人認為,藏族喇嘛是學密宗的,故藏密又稱為「喇嘛教」。這種說法也不合理。所謂的「喇嘛」,有出家人的意思,但學藏密的並不只是出家人,在家人也可謂比比皆是。其實,藏傳佛教是世界三大佛教體系之一,跟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同屬於正宗的佛教。往昔印度的佛教傳入藏地之後,融入藏民族的文化中,成為特別龐大的宗教體系,這就稱為藏傳佛教;而佛教傳入漢地、融入漢族的文化中,則形成了漢傳佛教。
  • 如何成為仁波切:破解密宗上師的諸多誤解
    蒙哥、忽必烈時代的兩場佛道大論諍都與藏傳密教直接相關;以曹洞宗福裕為首的佛禪派與全真教丘處機之後李志常、張志敬為首的道教派之間的廷辯,處理餘事和裁決者分別是中原斷事官布智爾和克什米爾僧那摩,以及薩迦派(花教、新譯派)大師八思巴,皆為密教背景。再之後,藏傳密教聯合蒙古貴族又發動對全真教徹底清算,導致除道德經,其外一切道家經典被焚毀,而主持下火儀式的則是曹洞宗高僧。
  • 密宗不神秘!三分鐘了解佛教密宗的基本修持法:三密相應!
    密宗,源出於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唐開元初,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人先後來華翻譯傳播,形成宗派,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依據,把大乘佛教的煩瑣理論運用在簡化通俗的誦咒祈禱方面,認為口誦真言(口密)、手結印契(身密)、心作觀想(意密)「三密」同時相應,可以即身成佛。公元8世紀至11世紀間,印度密教傳入西藏地區,建立了西藏密教的傳統,稱為藏密。
  • 瑜伽的最終完整體系:藏密瑜伽
    「藏密」是藏傳佛教密宗的簡稱,密宗,也稱「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真言乘」等。藏語稱密宗為「桑俄」,意為秘密真言。密宗是相對顯宗而言的。顯宗為哲理,指通過明顯的教理去修證,可向任何人傳布;而密宗是指修習一些不允許向外人道的密法,最後獲得正果。顯宗是為大眾設置的,而密宗是為少數有「法器」的人設置的。
  • 藏傳佛像:密宗之魂 極具升值潛力
    從近幾年國內外市場行情來看,佛教造像成交價一直呈上揚趨勢,藏傳佛教作為佛教中的重要一支,其造像極具升值潛力。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由釋迦牟尼創立。傳入中國大約在東漢初年,此後,佛教經過不斷發展,產生了許多宗派,比如華嚴宗、淨土宗、天台宗、禪宗、密宗等。
  • 藏族密宗史之歷代藏族密宗大師
    毗盧遮那在傳教過程中經歷的種種遭遇,在《五部遺教》(王后遺教)中也有一段有趣的記載:毗盧遮那大師從印度學習佛教密法獲得成就返回吐蕃後,又欲想到漢地修習深造。對此藏王赤松德贊不太樂意,並講道;「可讓其他人到漢地去,我吐蕃地方翻譯密宗經典的人才奇缺,你還是翻譯佛經為好。」為此、毗盧遮那便在桑耶寺和其他譯師共同譯經。
  • 顯教的修學與密宗是什麼關係?
    我想知道的是,顯教的修學與密宗是什麼關係?密宗與顯教有什麼不同?  索達吉堪布答:藏密的修學的確是建立在顯宗的基礎上,但所謂的密教要以顯宗為基礎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把顯宗全部學完了才可進入密法的學習。這裡所說的基礎有幾個方面的含義:  第一,從歷史上看,藏傳佛教最初的興起是從顯宗經典的弘揚上開始的。
  • 佛像寶典:藏傳佛教密宗特色,有佛母度母明妃等女性化造像
    尤其密宗造像中的佛、金剛菩薩、女尊以及護法眾,髮式多樣,神情各異,體態生動,飾物精緻繁複。此外,藏傳佛教造像中,以祖師的地位最為獨特、尊崇,這與密教特別注重師傳是一致的。當然,密宗的佛母並不是指諸佛的生母,而是指理體、真如法性和般若智慧。如《大方便佛報恩經》稱:「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即佛母。」常見佛母如尊聖佛母、大白傘蓋佛母、智行佛母、般若佛母和積光佛母等。度母全稱為聖救度佛母,一說為觀音菩薩淚水化現,總計二十一度母。其中常見者為度母、綠度母二尊,又分別代表文成公主和遲尊公主。
  • 葬佔密宗之格魯派及其「顯密貫通」法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宗喀巴大師在完成《菩提道次廣論》的著述之後,又緊接著撰寫了著名的藏密理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為修煉藏密者指明了圓滿的軌道,從而使藏傳佛教密宗從理論上更趨完善。可以說是一部以密宗四續為通往悉地解脫次第的融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藏密大巨著。  但同時呂澄先生又指出:至於密乘,阿提沙無上瑜伽極於勝樂,宗喀巴則推尊時輪;又阿提沙分析密典為七類,宗喀巴則約為四部;是皆以後來之說(如布頓等說)而大有改易矣。」(註:詳見《西藏佛學原論》)。這說明了宗喀巴大師的《密宗道次第廣論》中又有不同於阿底峽學說的地方,即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 密宗大師龍欽巴的三十項勸誡!
    佛教密宗大師龍欽巴尊者(公元1308年——公元1364年)的三十項勸誡!龍欽巴尊者在出離心下,懇切地寫下這三十項勸誡。是願一切眾生能從世間解脫出來,而得到大安樂。雖然說是寫給出家人看的,在家人也可品鑑參考,從中受用、受益!
  • 財神中的王者,蓮花大師!
    蓮花大師是藏傳佛教密宗的始祖,為了讓眾生擺脫災難和貧困,積聚福德資糧,最終擺脫輪迴,而化身為蓮花財神。蓮花大師也作蓮花生、蓮花大士,是藏傳佛教的開宗祖師,也是藏密的始祖和寧瑪派的祖師。藏族人民視他為「第二佛」,至今稱為「寶上師」。
  • 沒想到密宗還分4種,他們都是如何修行的,都有什麼樣的規矩
    密宗弟子修行的規矩在藏密中被稱作「儀軌」。儀軌,即威儀的軌範。密宗有各種儀軌,其中修法儀軌為重要儀軌之一。東密儀軌比藏密儀軌複雜,但藏密儀軌也不簡單。顯宗弟子有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藏密行者除此四種威儀之外,還需觀想自身時刻都成為本尊的威儀。修法儀軌等於歷代祖師及前人修持成就的足跡,後學應踏著這些足跡前進,才能不走錯方向,達到即身成佛的目標。整個密宗法系,有作密、行密、瑜伽密、無上瑜伽密四種區別,因此,就修持儀軌而言,也有此四種儀軌。
  • 歸納一些藏傳密宗的大師
    1、米拉日巴  眾所周知,米拉日巴大師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的第二代祖師,同時又是藏傳佛教著名的瑜伽師、密宗大師、苦行僧和道歌家。米拉日巴大師生於公元1040年,圓寂於1123年,享年八十四歲。他是西藏拉堆貢塘人,其祖先原居住在西藏北方的大草原,祖姓為瓊波。
  • 密宗祖庭西安大興善寺傳授「密宗準提法」法會殊勝圓滿
    佛教在線西安訊 2018年12月22日(農曆戊戌年十一月十六,星期六),密宗祖庭西安大興善寺隆重舉行密宗「準提法」傳法法會。下午二時,法子代表在僧值寬林法師的導引下,恭請方丈寬旭阿闍梨登壇為接法的三百餘位法子們傳授準提法。寬旭阿闍梨為大家詳細講解修法的內容和儀軌以及真言手印等,弟子們認真聆聽阿闍梨的講解和傳授。這是密法自復興以來,祖庭寺院首次傳授準提法。
  •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皇后是什麼樣的女人 元世祖忽必烈簡介
    作為他的孫子,忽必烈也是風流成性,后妃大約有十個,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察必皇后。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然在忽必烈登基了30年後,察必才正式被封為皇后,但她一直是忽必烈深愛的妻子。察必生性聰明,是忽必烈的賢內助,幫他處理朝政。此外,她也是一個勤勞儉樸的人,在後宮常常廢物利用,比如把壞掉的弓弦重新煮了,織成綢布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