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文化淺談:離職後,怎麼和前同事怎麼相處

2020-12-24 承宣布政清平樂

職場生活,你來我往。

大家都是上班一族,白領精英。每天在公司上班,下班,見慣了每一位同事,也熟悉了每一位同事,更是習慣了和同事們一塊交流。

天下間沒有不散的宴席,總有要結束的那一刻。

辭職了,怎麼和前同事相處

倘若有一天,你厭倦了當前的工作環境,想出去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了;倘若有一天,你嫌棄了在公司的碌碌無為,渴望換一下平臺,展拓一下視野;倘若有一天,你對領導和同事,有意見,你另謀高處。

你無可避免地要面對一件事:怎麼和前同事相處。

今日一文,讓你知道怎麼辦,避免和前同事之間出現尷尬的一面。

爭論不休

職場關係論

按照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管理學理論,職場人都是「經濟人」,都是趨利,利己的。

看似一句話,卻有深刻道理。所謂的「經濟人」,這就要求所有的職場人都只能在企業平臺中,始終的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因為什麼呢?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人都是自私的。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認同不認同,同意不同意,但,這就是現實,就是本質,就是人與人溝通和交流的基本面。

為什麼職場關係中一定要是利己的呢?不能是互利的嘛?這一點就是很關鍵的地方,而且還是十分不解的地方。

和過去說Byebye

利己的,剛剛我們已經說過了。它是由經濟場所的本質決定的。而互利,則是雙方博弈論的結果。如果你看過博弈論,通過思考驗證,你就會發現,這實質上還是因為雙方都站在利己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都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實際對對方的傷害。

不管是國與國,團隊與團體,還是人與人,都是這種模式。

職場文化,決定你離職後要謹慎與前同事溝通

原先在同一家企業工作的時候,你和同事之間的和諧關係是建立在同一系統內的利益均衡條件下。

所謂利益均衡,就是雙方均是因為想從對方獲取的利益或者關係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下。

你想要從我這兒獲取最新的人事消息,你就要告訴我最新的公司發展戰略信息;

你想要知道我們部門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那你就要跟我分享同樣內容的信息。

否則,這種均衡的同事關係是不會存在的,最後的結果就會是破裂,形同陌路或者形成隔閡,老死不相往來。

而你,離開後,說白了,兩個人以後再有交集的概率不大,主要是因為系統體系變了。

世道艱難,人心險惡

離職後,你和前同事基本處於兩個體系內,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平臺。如果兩個人還不是在同一行業,那基本上就不會有交集了。你目前的工作開展對於你的前同事,基本沒有什麼幫助,唯一有用的就是對方知道你在什麼地方而已。你幹得好了,他心裡不平衡;你幹得不好,跟他沒有任何關係,甚至會嘲笑你。反之,依然。沒有利益交集的同事關係,是不持久的。

綜上推斷,離職後,跟前同事之前的關係應該這樣維護:

(1)互相溝通有無,但是越界的話堅決不說,也不要問,畢竟,大家已經不在一個平臺體系了,有些話已經不適合說了。但是,適當的工作交流,還是可以有利於提升自己的認知理解,拓寬自己的思維和視野。

(2)不談及與前公司其他人的恩怨情仇。這就比較好理解了,私密信息(諸如說跟誰有矛盾了,跟誰關係好了,曾和某某有過私下接觸)一般不要談及。畢竟,你人已經走了,其他話說多了,只會讓自己形象受損。

(3)不對對方提建議。兩個不同體系的人,很多事看似一樣,但是內部運作卻是大相逕庭。你無法真正對於對方的情況感同身受,一旦你提了個建議,而且最後又出現了問題,那麼一切的責任都會在身上。所以,為了不給自己惹麻煩,千萬不要輕易的提建議。

別那麼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離職後,你與前單位的任何事基本都可以畫句號了。你所能做的,就是少說話,慎說話,儘可能的不說話。

畢竟,可能,真的沒有那麼多人想聽你說話。

送給職場白領們|今天,我辭職了!

相關焦點

  • 和同事之間該怎麼相處,乘著疫情休假趕緊理一理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因為和同事關係不好很失落,但是賀函卻和她說:「你出來是工作的不是來交朋友的,所以你不必在乎別人怎麼看你。」所以在辦公室你和你的同事究竟應該怎麼相處,這兩者之間的度你可要把握好了。【1】君子之交莊子曾經說過,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記好了,在你離職之前,同事永遠都不是朋友,至少不是知心朋友,同事之間既有合作關係又有競爭的利益關係,假如你隨便就把自己的老底交給對方,那麼你很快就會被出賣,前途堪憂。同事之間相處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好,千萬別有疏有親,因為這樣很容易陷入到毫無意義的職場爭鬥之中。
  • 職場攻略,2個技巧,如何與主管同事相處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職場攻略,2個技巧 ,如何與主管同事相處《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任我行回答向令狐衝: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身處職場的我們,該如何與主管如何與同事相處,遇到了問題該如何解決?
  • 離職後,要不要與前同事聯繫?過來人講了3點
    阿星在畢業一年後和在座的一樣,對這句話表示著深深的鄙視,但是,他離職後發生了一件讓他很寒心的事情,從此便改變了這句話的看法。記得還在公司的那會兒,阿星和同事們的關係都相處得很好,阿星會主動地幫助其他同事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也經常和同事們聚在一起吃飯,就連周末都會偶爾出去玩。阿星覺得很慶幸,他覺得能夠在職場上交到真心朋友的感覺真好啊。
  • 在職場中,如何與同事相處
    人在職場飄,哪有不挨刀的,所以在職場要學會保護好自己,才能走得更遠。在職場中,我們要學會與同事相處,與同事相處好了,才能如魚得水,在職場混得風生水起。那我們應該如何與同事相處呢?我們在職場中應該做的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做好,而不是拉幫結派搞內鬥。我們與同事相處時,能幫的忙就去幫,但是同事不能把我當傻子似的當槍使,我們的善良要帶鋒芒。我們在職場中,同事們也會勾心鬥角的,爭風吃醋的,我們千萬不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只知道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而不聞不問公司裡傳的八卦新聞。
  • 「同事永遠是同事,離職了才是朋友」你怎麼看?
    「同事永遠是同事,離職了才是朋友」想要表達的本意是:同事之間不會有真正的友誼。這句話很在理,但是也不絕對。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細細分析。這句話的核心點在於你怎麼定義「同事」和「朋友」這兩個詞。同事:是同在一個公司工作就叫同事?還是工作有交集才是同事?朋友:是點頭之交的朋友?是酒肉唱歌的朋友?還是兩肋插刀的朋友?這句話本意該想表達的是工作有交集的同事之間沒辦法有真正的友誼,除非一方離開公司,工作不再有交集。
  • 工作時同事關係很好,離職後就變得冷淡:說明此前都是假象
    我以前公司就碰到過這樣一個同事,當事有個隔壁行政部的女同事離職,原本我們和她相處得都還挺客氣,碰面也會打招呼,但是沒想到她離職以後居然把我們好多同事的微信號給刪除了(也包括我的)。這件事讓我挺感慨,平時都挺好的一個同事,到了離職居然那麼冷漠無情,我們也沒做啥不利於她的事情,至於都把我們刪除了麼?
  • 離職3個月的同事不退群還搶紅包?離職即退群,是職場人基本素養
    因為是群主,搶完紅包的趙東下意識地看看每個人手氣怎麼樣,沒想到,這紅包手氣王,搶到最大金額的竟然是那位已經離職三個月的同事。已經不是公司的人了,怎麼還好意思搶紅包?果不其然,不多一會,領導就給趙東發消息:把不是咱們部門的那個勵志的員工踢出去!群主怎麼連這點管理能力都沒有?趙東覺得尷尬,卻也馬上按照領導的吩咐照辦了。
  • 工作中,怎麼和同事相處?牢記這幾點,不然吃虧的是自己!
    在工作場所,保持同事之間的良好關係是一種能力。多年的職場經驗,如果你想在職場上與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關鍵是不要賠錢,要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係,我們一定不要迷失自我,不要賠錢;從心理上講,我們不能利用同事,這是確保同事之間和諧關係和事業順利的基礎。工作中,怎麼和同事相處?
  • 和同事相處,做好這3件事,輕鬆解決職場關係
    和同事相處,做好這3件事,輕鬆解決職場關係在職場中,與同事的交往,大多數是因為利益而推動的。職場與生活不同,生活中,我們可以與好友推心置腹,但是在職場中,不能這樣與同事交往。三不伸手1、不伸手向同事借錢在職場中,我們一定要記住,不能向周圍的同事借錢。除非是非常緊急的情況,借了後也要非常快速的還上。向同事借錢,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穩定性。
  • 職場是個大江湖!離職後就刪微信,和人聊天被罰款,想交朋友太難
    近日,有用戶在脈脈上發帖稱,自己剛離職第二天,就發現同事把自己的微信刪除了。前一天自己還在感謝他工作上的幫助,結果第二天消息就發送不出去了。他很難過地表示,難道離職之後,同事之間就一點情分都沒有了嗎?而在前些時間,一個微博熱搜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山西某家公司,一位做銷售的員工小劉準備向公司提出離職,在辦理離職手續時,他被要求刪除所有客戶和同事的聯繫方式,而一位在職員工只是因為與他交談,被公司發現後,就遭到了100元罰款和通報處理。
  • 職場怎麼稱呼同事
    相信剛進職場的很多朋友對同事之間該怎麼稱呼十分的頭疼,有的是前輩,有的是領導,還有的是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同事,那麼到底怎麼稱呼可以既不失禮又親切呢?小編告訴你。1.同齡的同事如果是和自己年齡相仿的而且沒有掛職的同事,可以直接叫姓名的後兩個字,這樣既親切也沒有違和感,同齡人之間比較好稱呼,交流也沒有障礙,只要注重基本的禮儀,不要不尊重別人就好了。
  • 離職了,前老闆突然說工作出了差錯讓你回去對接,你會怎麼處理?
    網友諮詢:已經離職了一段時間,前老闆突然間給你說,你以前的工作出了差錯讓你回去對接怎麼辦?還要賠償什麼損失等等。大家說如果碰到這個問題,該怎麼弄呀?老闆的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因為離職員工已經按照公司的流程和規定辦理了離職手續,手頭工作已經有同事交接,而且在交接過程中離職員工、被交接人以及部門領導都應該籤字確認。完成以上步驟之後,員工就不再承擔離職前工作的責任,業務出現任何問題也應該由接辦同事負責。
  • 對傷害過自己的同事怎麼相處?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
    想起第一份工作,天真單純的小白就這麼滿懷憧憬的進入了期待已久的職場。當時是做助理加設計的工作,剛進職場,很有衝勁和幹勁,什麼事都想做的乾淨利索又優秀,很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部門裡那時就屬我最小,領導們也是挺照顧。
  • 離職後,為什麼不要再和之前的同事來往?過來人給你說3句實話
    在職場上,大多數人都會換公司,換很多次工作。每次來到新公司,他們都要和以前的同事道別,結識新同事。那你怎麼和以前的同事打交道呢?很多人離開公司後,和以前的同事的關係就會慢慢地消失,甚至從現在起就會變得陌生。這是為什麼呢?在我們的工作環境中,同事關係是最重要的,但是同事關係也存在著好壞之分。
  • 同事相處以和為貴,但職場遇到這三種同事,別給臉,直接翻臉
    和同事相處融洽是職場必修課之一,但是同事也分很多種,有些同事懂得禮尚往來,很有分寸感,相處起來很順心,但有些同事卻越相處越人讓窩火。如果你一直沒多少錢,不好意思找同事要,那你就會發現自己變成別人眼中的冤大頭,隨時被人佔便宜,自己堵得慌,還不好意思說,委屈了自己,便宜了別人,何必呢?2、好心幫忙,最後把鍋推給你李琳是公司的設計專員,PS用得非常好,一次有個同事有個客戶的包裝盒方案怎麼都設計不出來,就請她幫忙。
  • 職場上如何與同事、領導、競爭對手相處?
    我是臻叔,運營總監+投資人,每天分享一點職場經驗和運營技巧。一、如何與同事、領導、競爭對手相處可以說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問題,無論是初入職場,還是職場老江湖,都有過類似,我來說說,我是怎麼處理的。1.與同事: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不管你在任何部門工作,同事關係一定要處理好,相處不好會很糟心,跟同事相處中,擺正與同事之間的距離,對待不同性格的同事要有選擇,不卑不亢方得大體。
  • 為什麼有些人和同事老是很難相處?記住這3點,職場受歡迎
    職場上辦公室人際的相處上要懂得把握好尺度,同事間始終繞不開「利益」和「競爭」的關係,無法像朋友那般坦率相處,能保持友好合作已經不易。 有的人交心太深,不僅傷了自己,同事也會覺得還是保持一定距離好。
  • 職場:如何與自己不喜歡的同事相處,3個技巧,值得學習!
    歡迎關注職場百家號——職場鋒聲,關於職場,每日更新,想要了解更多,趕快加關注呦~在職場中,每位員工都不可能與自己的同事相處的都很和諧,也不可能讓自己跟職場中的任何一個同事相處的都非常愉快,人都是有性格的,那麼每一個同事之間的性格肯定有相處不來的
  • 同事離職後讓我幫他跑腿,聰明人不直接拒絕,牢記兩點就地反擊
    一、離職了還讓我幫你跑腿,當我傻?昨天和朋友小金吃飯,他跟我說了一件讓他特煩心的事情:他們公司之前有個同事,一個月前已經離職了。之前一起合作過,所以關係還行。二、幫你重在情分,不幫也是本分現在職場人的交際圈很大部分都在職場上,一起工作的時候是同事關係,一旦有人離職就變成了前同事關係。有些人離職後仗著彼此的關係好,總喜歡託對方幫忙,也不管對方是否為難。
  • 職場上,有些離職的同事,都不願意告訴別人?這是什麼心理啊?
    職場上的離職越發常見,但為什麼有些即將離職的同事不願意告訴別人離職的消息呢?其實在個人看來,這個問題折射出離職時的職場百態,更能表現出職場人士的情商,值得細細解讀分析。職場路,是一邊行走、一邊學習,保持低調謙虛其實更有可能企及廣闊的未來。個性低調的同事平時就會給人穩重可靠的形象,他們深知離職前將離職掛在嘴邊,難免會發生自己難以掌控的事,待到所有事情權衡完畢後再宣布離職,才能掌握最好的時機。他們往往也會堅守崗位,站好最後一班崗,直到確定離職時再與同事詳細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