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老廣記憶中的鄉愁,有了它每頓都能吃三碗飯!

2020-12-11 網易新聞

雖說廣東的氣溫依然停留在夏天,但老廣都聞得出,空氣已經散發著秋風的味道~

在廣東,有一種情懷叫做:「秋風起,吃腊味」。

從感受到第一陣瑟瑟秋風起,老廣的味蕾就在尋找那道熟悉又溫暖的「腊味」。

小時候每到秋天都會在家自己灌臘腸,滿滿一窗臺的臘腸隨風搖擺,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小v每次聞到都饞的不行~

走親訪友也總不忘帶上一盒臘腸,煲飯時也要放入幾塊腊味,老廣對於腊味的感情,深深根植於童年就開始養成的飲食習慣~

一份正宗美味的廣式臘腸,就是一餐美食的最好保證。小v今天帶給大家的,就是廣式腊味的精華——

【好福氣臘腸】

作為中國的大吃貨,老廣們真的很嚴格,臘腸有一點點味道不對,或者肥瘦相間不當,他們都會不承認這是經典的廣式臘腸。

好福氣臘腸風靡國內外,它有自己獨特的秘方,由米酒、生抽醬油及砂糖醃潰入味之後風乾而成,講究的是醬香味、臘香味、酒香味「三味」,每吃一口都是在刺激舌頭最深的觸覺,這味道是任何美食都給予不了~

挑選最上等的豬肉,用自家獨有的秘制配方,每一根臘腸都控制好比例:80%瘦肉 20%肥肉,細細長長的身子,製作而成的臘腸色澤比任何臘腸都要光潤,切面順滑無雜質,香味醇厚、皮薄肉嫩,為的就是確保在個個都是靈舌頭的老廣面前,製作的臘腸都是地地道道的廣式腊味。

「片片美味,唇齒留香,是正宗的廣式腊味。」小v有個移民海外的叔叔,每年回來都必須吃這款臘腸,他小時候就一直吃,「真難得現在還是那個味兒~」

對於老廣來說無論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廣式臘腸都能喚起濃濃的鄉愁。

臘腸炒荷蘭豆,腊味炒飯……但一鍋讓福建朋友聞風喪膽的「煲仔飯」,才是每個老廣記憶中最經典的美味。

準備一個小瓦煲,在爐火正盛的灶臺上煲著,當揭蓋湧出一陣白霧香氣,藏在臘腸裡的肉汁完全滲入米飯後,撲鼻的腊味濃香讓吃貨站也站不穩了,小v曾經為了等一鍋煲仔飯,被冷風吹了半小時,但吃到的那一刻,一切都值了。

如果不想在街頭被冷風吹,自己在家烹飪也是一個好辦法,一鍋煲仔飯的材料不需要多,一截臘腸,搭配兩片臘肉、幾條青菜,就足夠鮮美,口感醇厚濃鬱,口口留香,讓這頓飯回味綿長~

小v一個人在家時,就喜歡用電飯煲做簡易的煲仔飯。

將幾根臘腸切成幾塊,和大米往鍋裡一擺,大概半個鐘後,米飯變得軟糯溫香,吃上一碗,全身暖笠笠,「臘腸蹭蹭冒出的熱氣能拂去身上的疲倦,其它菜都成了配角」~

無論是不是身處廣東,秋天都離不開臘腸的香味,今天就和小v一起,把廣東秋風的味道帶回家吧~

【好福氣臘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百吃不厭的一道家常菜,下酒又下飯,就著它能吃下三碗飯!
    在江西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罐醃製的酸菜,炒著吃特別下飯。這裡的人叫作醃菜,其實就是把芥菜晾乾剁碎用鹽醃製而成的一道農村特色美食。我家裡有一罐酸菜,是婆婆在年前醃製好的,現在吃酸度就剛剛好。這酸菜炒豆乾臘肉是贛南特有的美食,也是我家百吃不厭的一道家常菜,隔三差五就會做一次,下酒又下飯。炒這酸菜油都不需要放,只需把臘肉的油煎出來炒上豆乾和酸菜,光聞到味都香死了,老公就著它就能吃下三碗飯!
  • 有了它,不僅能抗菌消炎防流感,還能多吃兩碗飯!
    春季,是大蒜葉最好的季節,長的好看,聞著也香,和五花肉絲爆炒後,大蒜獨有的清爽口感和風味,能讓我多吃兩碗飯。如此平價又營養的蔬菜,也只有春天才能吃到最好的味道。春季流感多發,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可以適當的吃些大蒜葉,來預防流感。大蒜葉是一種天然的有消炎殺菌作用的蔬菜,性溫,味辛,有醒脾胃,消穀食的作用。大蒜葉中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核黃素等營養成分。
  • 5歲小孩每頓吃4碗飯,寶媽憂心忡忡,醫生檢查後卻被逗笑了
    5歲小孩每頓吃4碗飯,媽媽憂心忡忡小菊最近眉頭緊鎖,看上去憂心忡忡,原來她是為兒子發愁,5歲的小孩,在同齡孩子中,身高很矮,卻比別人能吃,體重也像一個成人,有90斤重,四肢像蓮藕一般,還看不見脖子,每到夏天,孩子的皮膚褶皺都通紅。
  • 在溫州它是必吃早餐之一,在它和包點,麵食之中三選一。
    它通常被盛在不鏽鋼碗裡,粒粒晶瑩剔透、充滿嚼勁的白糯米,爽脆可口、香氣四溢的油條碎末,鹹鮮適中肥而不膩的肉碎兒湯,完美組合成一碗別有風味的溫州糯米飯。糯米飯鹹豆漿加叉燒包這是一種自成一派的糯米衍生品,它不同於粢飯糰,八寶飯等東南西北都能吃到的食物,它是一種只在溫州誕生,發展並成為這個東南二線城市招牌早飯的食物,並逐漸在近幾年由溫州人推廣到全國和全世界
  • 一碗被孩子吃了三頓的麵條,你會怎樣處理孩子剩下的飯?
    昨天幼兒園放學,剛接到六一,他就給我說:「媽媽,有一個小朋友把他碗裡的飯倒我碗裡了」,我問:「那你吃了嗎?」他說:「沒有,我不知道他碗裡有什麼」我表示理解,因為我自己也不想吃別人吃過的飯菜。回到家裡,我陪他玩了一會兒黏土,就去煮了煎蛋面,在吃麵條前我就問過他能不能吃完,他表示吃不完,讓我提前夾了一些出來,(我們之前有約定如果爸爸媽媽飯菜給舀多了,要提前說,我們也不會吃他剩下的食物了)。
  • 雞肉這部位最嫩,放點青椒一炒配米飯,一頓能吃三碗飯,不誇張
    雞肉這部位最嫩,放點青椒一炒配米飯,一頓能吃三碗飯,不誇張比起豬肉,兔兔還是比較愛吃雞肉,第一是因為雞肉能減肥,第二還是雞肉能減肥。不開玩笑,其實,雞肉的營養成分不比豬肉差。中醫認為,雞肉性溫,不僅能益氣養血,還能溫中補脾。
  • 1分鐘學會日本豆腐的做法,簡單好吃又下飯,有它我都能吃2碗飯
    1分鐘學會日本豆腐的做法,簡單好吃又下飯,有它我都能吃2碗飯日本豆腐其實不是豆腐,傳統的豆腐都是豆子做的,而日本豆腐就不是。豆腐的原材料一般是黃豆,黃豆磨成豆漿,然後經過點滷水、壓制等工序,就可以做成豆腐了。
  • 不想吃飯的時候就喝這道湯,一頓吃三碗飯不在話下,營養健脾養胃
    美味的食物我們稱之為美食,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路邊攤小吃,它不分貴賤,只要能讓自己吃得開心,都叫做美食。自己在家做的飯菜,因為簡單,不需要複雜的加工,而稱之為家常菜!慢慢大了,我們自己也學會了不少的做菜技能,把爸媽的手藝學的是爐火純青!
  • 一天吃一頓飯,一頓只吃一碗它,哪怕胖的像「球」也能瘦成「猴」
    一天吃一頓飯,一頓只吃一碗它,哪怕胖的像「球」也能瘦成「猴」要說現在我們大多數人最喜歡的,吃肯定是排在首位的。我們現在都很喜歡吃美食,不論是當飯吃還是零食,每天跟其他人討論的話題也總是離不開吃。雖然說有很多吃貨每天都要討論吃什麼,可是他們同時也經常會討論另外一個話題,那就是減肥。大家都是吃美食,長肉長了肉之後很煩惱,然後再用美食去發洩自己的煩惱,最後再長肉就更煩惱,陷入這樣一個怪循環中。美食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追求的動力源泉,可是減肥也是成了我們每個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去關注,哪些東西吃了能夠減肥,或者哪些東西能夠吃了不長胖。為了能減肥,我們也都是拼了。
  • 俗話說:「人生三碗飯,只能吃一碗」,這是什麼意思?哪三碗飯?
    在農村地區「人生三碗飯,只能吃一碗」是什麼意思?三碗飯是什麼?聽村裡老人說了句俗話,覺得很有的意思,和你分享,張大叔說:「人生三碗飯,只能吃一碗」,我一開始不明白,聽了他的話,我突然意識到覺得很有的真相。
  • 豇豆和「它」是完美的搭配,簡單的炒菜也美味,三碗飯還不夠吃
    豇豆是一種我們經常吃的素食主義者,我們通常直接炒菜,但這麼多年來我們真的吃膩了,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方法,味道很好,很暢銷,希望你不要錯過。豇豆和「它」是完美的搭配,簡單的炒菜也美味,三碗飯還不夠吃!上面的「它」實際上是我們經常吃的肉末,這是用豇豆煮的,無論是味道還是外表,都是上乘的,我們別再說了,我現在就和你分享具體的練習,如果你對這類食物感興趣的話,最好用準備好配料,配合我的教學烹飪。
  •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在家吃過一頓早餐了?
    年關將至一切與「家」相關的事物都容易引發遊子們深深的回憶與共鳴那麼,你是否認真想過有多長時間沒有好好在家吃過一頓早餐了?01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拋棄早餐人們常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家裡的老人亦常常叮囑我們「早餐要吃好」。然而,吃一頓熱氣騰騰早餐開啟飽滿生活的記憶,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 鹹肉的這種做法簡直是超愛,比飯店炒的還好吃,就著它能吃三碗飯
    很多蔬菜都是吃菜杆子比較好吃,菜葉子都是不吃的。也許有的人愛吃這類的菜葉子,但是我想應該不多的。比如芹菜、萵筍還有空心菜等,這類蔬菜都是會把菜葉子丟掉只吃菜杆子。還有一種蔬菜也是這樣,那就是蘆蒿。蘆蒿應該是屬於野菜,蒿子一類的,口味上都是比較清香的,做法上小炒菜比較多。
  • 記憶中,家鄉的那碗炒油油飯
    如此簡單的一首小詩,很多人讀完後,心裡都久久不能平靜。 聽說,當年有位老師看過這首詩後,忍不住在教室的黑板上寫。有位職中校友回憶,那時節,他母親早上四五點就起床,把前晚特意剩下的現飯用酸鹽菜炒成一鍋油油飯,盛出父母的後,再打一個雞蛋重新炒,這碗帶雞蛋的油油飯,是他的特殊待遇。
  • 腸胃脹氣多吃它,買5塊錢吃不完,用牛肉一起炒,孩子連吃3碗飯
    腸胃脹氣多吃它,買5塊錢吃不完,用牛肉一起炒,孩子連吃3碗飯到了冬季之後,很多腸胃不好的認就苦惱了,因為冬季運動量少,而且腸胃消化比夏季更慢一些。經常是腸道的還沒消化完,胃又餓了,又想吃東西了,很容易造成積食。
  • 多做這「1步」,爽口又「減脂」,一頓多吃2碗飯!
    對於杏鮑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杏鮑菇的長相很奇特,不同於那種小小的蘑菇,它的體積是中等型的,一根就可以炒半碗,並且它的做法也不同於一般蘑菇,很多人都是炒著吃它的,算是菌類裡面最為獨特的一種吧!經常吃杏鮑菇的朋友,對於杏鮑菇的了解有多少呢?其實杏鮑菇的香味聞起來和杏仁有些相似,並且吃起來和鮑魚的口感也有相似,估計它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這兩點吧!杏鮑菇太吸油?
  • 百年老石磨承載記憶與鄉愁
    百年老石磨承載記憶與鄉愁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6.25 星期一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曾經流傳了數千年加工糧食的重要工具石磨,從繁忙到冷落,逐漸到閒置,現已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所幸在河套街道羅家營村史館內,人們還能看到它的身影。【崢嶸歲月】    老石磨是重要工具    「這口老石磨承載了村裡人的煩惱與歡樂,幾乎見證了現在村子裡每一個人的成長。 」在羅家營村史館內楊方信老人說,石磨伴隨他們度過了艱辛又充滿樂趣的童年。
  • 紅河「鄉愁記憶」微信投票即將開啟,今日走進蒙自人的鄉愁記憶!
    鄉愁是什麼?鄉愁是龔自珍的「家大人時年七十有三,倚門望久矣」。
  • 5歲孩子每頓吃3碗飯,媽媽著急看醫生,經檢查後醫生忍不住笑了
    >5歲孩子每頓吃3碗飯,媽媽著急看醫生,經檢查後醫生忍不住笑了曉梅一直挺難受的,自己的兒子經常被人指指點點,常常聽到有人說孩子小小年紀怎麼那麼胖,不過別人不說,曉梅也特別著急,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5歲,和同齡人相比,孩子非常胖,卻又很矮,連五歲的基礎身高都沒有達到。
  • 蒸雞蛋羹時,多加這一料,味道更鮮美,有它能吃3碗飯
    在我家,經常會用它來蒸雞蛋,不得不說,這添加了野蒜的雞蛋羹,味道更贊了,十分開胃,每次做它,孩子總能多吃一碗飯。我覺得喜歡吃雞蛋羹的朋友,不妨也試試把野蒜加入到雞蛋羹裡,說不定你也會愛上這樣的新奇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