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看了一些小學生的作文,想就「家長如何輔導小學生作文」與有興趣的家長們交流一下。
現在孩子的視野、思維、情感等等方面大大的超過我們家長小時候了,他們接受的新事物、新信息如此之豐富,是我們那個時代所不可想像的。然而再現這些東西(孩子的作文)時,每個孩子的表現卻差別很大!
家長常常也很困惑,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於是「陽光喔」等各類作文輔導班大行其道!不少孩子學了後確實是進步很大。這也充分說明:訓不訓練不一樣;嚴格訓練和非嚴格訓練不一樣!然而這還不夠,家長還需加強對孩子的輔導,以幫助他(她)消化吸收!
大家都知道,數學是理科的基礎。作文呢?我認為作文是思維的再現,是所有基礎的基礎!無論是高中生的千字作文,還是小學生的百字作文,甚至小學低年級的「看圖說話」,無一不折射出孩子的思維習慣、邏輯條理、觀察能力、是否受過訓練、是否受過嚴格訓練等等方面,一篇作文中蘊含的信息量相當大!!!俗話說「字如其人」,作文更如其人!
該如何輔導孩子的作文呢?
其一,鼓勵孩子養成仔細觀察身邊人和事的習慣!每一次外出旅遊、大家庭節日聚會、學校組織的重大活動等等都是極好的作文素材!
其二,教會孩子按生活的內在規律(也就是常識),有條理的、邏輯的把它們表達出來!
景物描寫是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然後是細節描寫;人物描寫是由概貌到細部,由行為到心理……
其三,按兒童學習的規律性(模仿):多看、多聽、多背誦、多模仿,積累優美的字詞句,逐漸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模式。
其四,引導孩子養成勤思考、善表達的習慣;養成邏輯思維的習慣;養成「悟」的習慣。
孩子在作文中反映出的問題,不僅僅是作文技巧的問題,後面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字面的邏輯混亂實質上是思維的零亂。從小不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今後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顯現出它的惡果:做事,眉毛鬍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做人,腳踩西瓜皮滑到那裡算那裡,缺少人生設計。識人,把支流當主流,一葉障目,不識全盤,缺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作文技巧方面的問題,通過訓練好解決。然而,孩子好的思維習慣的養成可不是一日之功!
家長素養和能力的提高—→孩子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作文技巧的訓練—→形成終身受用的品質!
以上是我對小學生作文中出現一些問題的感想,不對之處,請各位家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