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迅速的發展,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近幾年開始了更新換代,今年再一次進行了教育體制大改革,從之前的九年義務教育即將變成高中教育大轉變。全新的中小學教育體制已是家喻戶曉,現在,中小學學生讀書的年齡也越來越小,足夠說明一點就是教育門檻變低了,目前有很多中小學生讀書的成績卻不盡人意,讓父母看到眼裡,急在心裡,考試成績分數太低,可不是什麼好事。
在中國,父母是非常看重孩子成績的好壞,孩子有一個好的成績,才能考上重點初高中,以後才有機會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常常給孩子定了一個鐵的命令,容易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和恐懼。現在很多小學生,為什麼讀書考試成績越來越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沉迷手機
現在的中小學學生玩手機,比成年人更著迷,更可怕,最常見的就是打遊戲和看動畫片,尤其是打遊戲最嚴重。有點像毒癮一樣讓他們越陷越深,無法自拔,每天還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讀書學習早早被冷落,更談不上考試能考出個好成績。這樣長期惡性循環下去,不但學業被荒蕪了,整個人也變得頹廢、墮落、不思進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社會現象。
2、學習方法不對
上課不認真,課後又不複習當天老師課上的知識點,或者知識點掌握不透,似懂裝懂,其實真不懂。自欺欺人的現象,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當天又不把學習當這麼回事,再加上一些中小學生自律性極差,完全沒有自學的能力,再加上父母也不太在意孩子在校讀書的情況。這樣,孩子讀書,想再次提高學習成績,那是雪上加霜,雖然成績不能說明一切,但是學習態度很重要。要想提高成績,必須要改變一下學習的計劃和方法,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欲盡其能,必先得其法」。
3、父母不重視
有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就把學習任務丟到火星球去了,讀書好像是被逼的,完全是因為父母的意願,才勉強答應去學校教室。這樣的讀書方法,完全是不對頭,父母的不重視引起的。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往往起著負能量的影響,容易導致孩子對讀書失去興趣,得不償失。
4、缺少學習主動性
一些中小學的學生,成績比較優秀的,往往自學的能力都非常強,不但考試能得心應手,且其他方面還特別優秀。比如:文明有禮貌、素質道德高,也會在家裡幫忙做一點家務,這是很多優秀學生的一些共同點。主動學習,是靠自己自覺、自律、堅持不懈方可成效。
5、缺少堅持
「有志者事竟成」就是最好的說明,這也是很中小學最薄弱的缺點,為什麼很多學生成績不理想,或者認真讀書的學生效果也沒現在有啥起色,很多都是和堅持有息息相關。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凡事想要做得好,就必須懂得如何去堅持,堅持一時是看不到有什麼結果,只要孩子能夠努力堅持一段時間或者更長的時間,效果自然而然能看到有所變化,它是走出成功一條捷徑方法之一。
6、教材難度加大
教育部經過了改革後,中小學教材增加了許多科目,裡面的內容比以往的難度加深了,對於學生們來講,心理壓力和擔子變得很重。所以,考試內容難度也就越來越大,平時上課不認真,掌握知識點不透,課後不學習的學生來說,考試成績就很難跟不去。
總結,要想孩子們讀書考試的成績理想,就要改掉上面的方法,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孩子在學校教育的一些情況。對症下藥,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改掉一些不良的習慣和學習上的一些不足,然後再加以一一改善,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轉變和提升,考試成績自然就跟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