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令人擔憂 棉價回調尋求支撐

2020-12-24 全球紡織網

中美關係令人擔憂 棉價回調尋求支撐

2020-06-01 14:49:28 來源:中國棉花網

上周(5月25日-29日),美國在經濟上打擊國內企業,及在政治上的挑撥施壓,令市場擔憂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的關係進一步惡化,不僅損傷兩國經濟,也將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影響。在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困難形勢下,中美關係惡化對全球經濟和消費將是雪上加霜,棉花消費前景暗淡,棉花期貨回調尋求技術支撐。外銷局部有啟動跡象,國內銷售弱勢運行,棉紗銷售尚可,在普遍限產的情況下,庫存小幅下降,價格處於低位相對穩定。期貨不斷回調,點價成交持續有一定數量,能達到疫情爆發以前正常水平的60-70%,由於開機率低、紗價低、回款慢等因素影響,紗廠總體利潤微薄。上周滌綸價格5750元/噸,周跌50元/噸,粘膠價格在成本的支撐下相對穩定在8800元/噸。棉花CNCottonB指數11621元/噸,周漲88元/噸,與鄭棉CF2009比升水141元/噸,擴大185元/噸。


期貨方面。棉價上漲後不能有效向後道傳遞,外盤迴調,中美關係風險增加,技術上60日均線壓制,鄭棉小幅回調。主力CF2009上周五收於11480元/噸,周跌100元/噸,盤面震蕩回調,交投冷清,成交明顯減少,減幅37.4%。持倉相對穩定,持倉前20名,持多單283767手,周減12820手,空單389047手,周增3354手,淨空105280手,增加11174手,持續增加。註冊倉單24282張,周減2026張。預報3027張,周增256張,反映現貨銷售壓力很大。歐美疫情趨於緩和,經濟逐步重啟,預見消費會逐步增加,技術上已經回調一周,下有均線支撐,本周弱勢反彈概率較大,但上行空間不大,近期預計主力合約CF2009在11300-12000元/噸區間震蕩概率較大。


美盤:已訂合同取消增加,中美關係不斷釋放負面消息,在連續上漲四周後,ICE期貨繼續回調消化大量獲利單,上周五ICE主力7月合約收於57.25美分/磅,周跌28點,盤中創出兩周新低,尾盤迴升,收在20日均線之上。中國採購仍在進行,疫情好轉後其他國家的採購有望恢復,本周可能會考驗20日均線的支撐。


現貨方面。少量前期暫停訂單有所重啟,出口新訂單仍少,內銷逐步在恢復。鄭棉期貨從本輪下跌前高點11955元/噸持續回調,不斷觸發點價盤成交。內地庫成交價集中在11800-12200元/噸;進口棉與新疆棉價格接近,巴西棉12000-12800元/噸,且三絲較少,可部分替代美棉,銷售相對稍好;澳棉14500-15500元/噸,目前高支紗出口受限,澳棉出貨較少;印度棉11500-11800元/噸,價格較低,有少量出貨;西非棉12000-12200元/噸;美棉12500-13500元/噸,價格缺少比較優勢,出貨較少。紗廠仍維持隨用隨買、逢低點價採購策略。本周鄭棉反彈概率較大,經過上周的低位集中成交,預計本周成交會有所減少。


操作建議。在全球疫情沒有實質好轉前,防疫仍然常態化,全球貿易環境因政治操控惡化,全球經濟大幅下滑,棉花消費預計將在低位維持較長時間,棉花消費逐步恢復,棉花價格維持震蕩、底部逐漸上抬的走勢。紗廠可逢低階段性採購,反彈上漲不宜追高。投機者可按區間震蕩思路操作。


相關焦點

  • 中美關係繼續惡化,農產品市場受此影響,利多因素佔據主導!
    密切關注中美關係及美國產區天氣變化。菜粕菜籽進口受限,粕類需求改善。中美關係緊張及美豆天氣市背景下,利多佔主導,預計短線菜粕價格或震蕩趨升運行。總的來看,本周國內豆油成交連連放量令市場信心獲振,且東南亞棕油過量降雨引發供應擔憂,棕油行情強勢上漲,另外中美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交易商擔心後期美豆進口受影響,均對國內油脂市場構成提振。正因如此,儘管大豆供應充裕,油廠開機率超高,但在中美關係緊張及美豆處於「天氣市」的背景下,利多因素仍居於主導,豆油行情整體較強走勢還將延續。
  • 中美關係是A股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中美關係是A股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也是最無法預測的因素。外交部說將反制,如果美國停止,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如果美國再有動作,雙方將由經貿戰升級為政治戰,A股將向下尋求支撐。MACD為負佔比排名前五的行業是:保險,機場,石油開採,鐵路運輸和銀行。
  • 美方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對棉價影響幾何?
    美方以「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新疆棉花,對棉價影響幾何?路透社分析稱,此舉是川普政府在任內最後幾周,強化對華強硬立場的舉措之一,欲使當選總統拜登緩和中美關係變得更加困難。目前重提,對棉價的衝擊已沒有之前大。但從中長期來看,此舉會加速紡織產業向東南亞轉移,中國會加大外棉採購力度。「未來我國減少美棉進口進行反制的可能性較大。美棉當前壓力大,美國之外棉花、棉紗將有所溢價。本年度新疆棉花收購加工接近尾聲,前期搶收籽棉收購成本偏高。疫情後國內外消費快速恢復,且國家啟動新疆棉輪入,對棉價有一定支撐。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崔立如:中美需尋求建立穩定的關係...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崔立如:中美需尋求建立穩定的關係框架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07 09:55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崔立如:中美需尋求建立穩定的關係框架
    本屆論壇延續「科學文化未來倫理共同價值」這一核心主題,重點圍繞國際關係、前沿科技、教育文化、青年對話四個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在6日晚間舉辦的「第四屆太和文明論壇」國際關係分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重磅嘉賓圍繞「中美關係」這一重要議題展開了討論。會上,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崔立如以「中美管理『戰略競爭』的可能性」為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
  • 促進人文交流,改善中美關係
    儘管「中美關係已不可能回到從前」是大概率的事,國際社會仍然期待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緊張在拜登政府時期得以舒緩,雙邊關係修復有所,很少有國家願意看到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陷入衝突,捍衛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合作仍然是國際社會的主流選擇。前不久,15個亞太國家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及亞太經合組織(APEC)經濟體領導人發表的吉隆坡宣言就是最新例證。
  • 國外棉價大漲 國內棉紗價格上調
    三、國際棉價大漲本周,國際棉價強勢上漲。11月18日,紐約棉花期貨12月合約結算價73.4美分/磅,較上周上漲4.96美分/磅,漲幅7.25%。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4357元/噸,較上周上漲567元/噸,漲幅4.11%,低於國內市場1327元/噸,價差較上周縮小399元/噸。
  • 2020年7月棉花市場供需形勢分析:國內棉價小幅上漲
    原標題:2020年7月棉花市場供需形勢分析:國內棉價小幅上漲   國內外棉價環比上漲。
  • 國內棉價大幅上漲 華孚子公司被美列入實體清單
    1、國內棉花價格大幅反彈   上周,鄭棉期貨衝高回落,棉花現貨大幅反彈,但下遊紗布銷售壓力不減,棉價上漲未能有效向下傳遞。   4、巴基斯坦棉紗出口價格繼續下跌   最近一周,巴基斯坦棉紗內銷和出口價格繼續下跌,下遊加工企業返崗復工緩慢,需求依然非常疲軟,對價格無法形成支撐。   當周,巴基斯坦國內30支普梳紗下1.06%,隨著布廠逐漸復工,未來紗線銷售可能緩慢復甦。此外開齋節之後(6月第一周)市場活動反彈也可能為價格提供支撐。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6月底,最新一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有望迎來最重大進展——雙方將就雙邊投資協定交換負面清單。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時下正在美國訪問。中美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對話將在未來三個月迎來新一輪的高潮。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一股對華焦慮感近來正在瀰漫,對中美關係保持樂觀態度的學者聲音有所減弱。
  • 港媒:中美關係應用成語「對牛彈琴」來形容
    香港《南華早報》7月23日文章,原題:中美關係:一場防守型遊戲用中國成語「對牛彈琴」來形容不久前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很貼切。中美關係如今降至上世紀70年代尼克森-基辛格時期以來的最低點。北京和華盛頓不僅對解決國際貿易體系和地區安全等問題存在種種分歧,且在如何界定雙邊關係的關鍵問題上始終說不到一塊去。
  • 中國棉花形勢月報(2020年8月):紡織市場回暖 國內棉價上漲
    2019/20年度,受疫情及中美經貿摩擦等因素影響
  • 大選後美國將在外交上尋求「歐洲再平衡」,這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
    當選總統拜登同樣很清楚,對美國外交來說,過去四年受損最大的不是美中關係,而是美歐關係。歐洲國家經營多年的外交成果,如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伊朗核問題框架協定等,都被川普政府無情拋棄。此外,美歐自由貿易投資協定談判已停止。美國還以撤離駐德國美軍相威脅,要求歐洲盟友支付高額軍費。美國撤出敘利亞導致當地局勢進一步惡化,更使大量難民流入歐洲。
  • 社評:中美兩國關係決不可讓美軍將領執牛耳
    美軍官員負面評價了解放軍在南海、東海的行動,指責中國戰機與美日軍機發生日常的相互攔截,並進而描述了中國轟-6K對關島和夏威夷的「威脅」,而且認為「是太平洋地區比朝鮮更令人擔憂的威脅」。他們強調美軍不會在太平洋上讓步,「我們未來的繁榮與美國在該地區的安全和政治關係不可避免地聯繫在一起」。在媒體不斷轉引的過程中,一些細節被添油加醋,說成了中國轟-6K「飛越關島」。
  • 基辛格:儘快重啟中美關係,否則面臨真正風險
    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前聲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務院發言人14日在回答媒體詢問時強調,美過去40年來遵循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臺灣關係法」和對臺「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對此,趙立堅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 崔天凱談中美關係前景: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選擇
    報導援引崔天凱在位於華盛頓的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上的話說:「並非中方首先關閉美駐華總領館,也不是中方首先驅離美國在華記者。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應美方的行為。」他說:「因此,如果美國政府願意逆轉這一進程,我們願意考慮。」自2013年一直擔任中國駐美大使的崔天凱說,北京和華盛頓「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
  • ...疫苗接種序幕已拉開;2020年10月全球棉價上漲,中國棉價升幅最大。
    全球紡織事(12.14):國際油價走勢多數看漲,全球疫苗接種序幕已拉開;2020年10月全球棉價上漲,中國棉價升幅最大。據錦橋紡織網,美國棉花公司最新數據顯示,過去1個月,所有國際基準棉價皆在上漲,其中中國棉價升幅最大。據11月「棉花市場基本面和價格展望」該報告顯示,過去1個月,美國Cotlook棉價指數(CotlookAIndex)自每磅73美分升至每磅76美分。以國際價格計算,中國棉花指數從每磅88美分升至每磅100美分。
  • 【會議簡訊】「拜登時期中美關係前瞻」學術研討會召開
    2020年11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國際經濟評論》編輯部、中國世界經濟學會聯合組織「拜登時期中美關係前瞻」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就拜登時期美國政策走向、中美關係前景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 新媒文章:美國「知華派」式微令人擔憂
    就在12月1日,他還越洋連線,參加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就處於歷史轉折期的中美關係提出看法。傅高義在發言時判斷,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機會。他也主張,美國應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對待中國。在中美矛盾激化的背景下,這番言論在北京看來非常客觀公道,也符合這位學者對中國的一貫態度。傅高義精通中文和日文,是極少數對中日兩國社會有深刻研究的權威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