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這樣買菜,全國沒有第二,服氣!

2020-12-19 百家號

90年代買菜的現象是,拿著菜籃子,皮夾子,拎著大袋小袋買很多菜,去一次菜市場就要買一周的食材。

而如今菜市場的現象早已不是如此了,買菜能講出很多笑話,在繁華的大城市裡也更多了一些市井味道。

之前在微博上南北方買菜這件事兒迅速上了熱搜。

有網友看到的現象是,在菜市場買菜裡,香菇挑挑揀揀買了5個山藥,半根金針菇一束撕下來買了1/3,於是上海人買菜現象在微博引發討論。

呼之欲出的是南方和北方的差異,關於買菜以及生活方式上,朋友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在南方的菜市場裡討價還價,我在北方的超市裡悠閒自在。

上海人生活是特別精打細算的,不管菜市場的規模有多大,品種有多豐富,都叫做小菜場,不管是買肉類還是蔬菜類,把這些放在菜籃子裡都叫做小菜。

這個稱呼的由來沒有很確切的答案,也許是因為上海人吃菜講究少,而且需要精品,另一方面,他們會把外國大餐叫做大菜,所以也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因而小菜一碟這個詞大概也由此而來。

1980年,工商局在上海地建了上海第一個菜場虹口菜場,這也是上海真正意義上最大的菜場,上海人習慣稱它為三角地橋菜場。

在虹口菜場之前,上海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菜市場,許多都是由農民或者消防,挑著,彩車,在街道邊叫賣,就是在大馬路上形成菜場,因此也叫馬路菜場,隨之而來的是菜販逐漸形成在街道,兩邊的店面做買賣,於是慢慢就形成了以南市區老城廂那樣以菜來命名的街道,比如,麵筋弄,豆市街,外鹹瓜街等。

三角地菜場存在了許多年,是,老一輩上海人的童年記憶,他們小時候的重要節日,比如年夜飯或者辦酒席等,都會在這裡買齊一次性所需要的東西。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這個老建築被拆了,但三角地這個百餘年的老品牌還是延續下來,變成了附近十餘家標準化連鎖菜市場。

買菜逛菜市場是上海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幾乎天天都要逛菜市場,之所以如此,也許是南方天氣潮溼,很多東西只能放一天就壞了,於是逛菜市場就成了保證生活品質必去的地方。

逛菜市場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有很多人天天去做,但他們幾乎不會產生什麼感情,但是上海人對逛菜市場卻是樂此不疲,並且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樂趣。

相關焦點

  • 多多買菜,拼多多的第二增長曲線
    02做生態延伸,拼多多戰略挺進買菜領域雖然拼多多本季實現了首度盈利,資本市場也給到了積極的回應,但拼多多方面並沒有忘形。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多多買菜」已在湖北、江西、陝西、重慶、四川、山東、河南、河北、安徽、雲南等13個省市開通業務,累計上線了來自全國1000個優質產區和全球150個優質產區的3500款原產地農產品。
  • 上海人買菜驚呆北方人!「斤斤計較」的背後...
    這樣「斤斤計較」的買菜方式 你見過嗎? 然而,上海人「做人家」的方式 驚呆了不少北方人有網友感慨 「 北方啥時候也能這樣買菜 」
  • 買菜能成為滴滴的第二曲線嗎?
    在川渝摸清「買菜」業務玩法後,橙心優選在9月進入全國快速擴張階段,加速拓展業務版圖,在各地紛紛開城。 據了解,從6月15到今年11月初,橙心優選目前已在四川、重慶、陝西、山東、廣西、貴州、雲南、河南、江西、福建、浙江、河北、南京、廣東、湖南、湖北等16個省市上線。 在橙心優選快速發展的這段時間,「買菜」市場開始風起雲湧。
  • 今天你怎麼買菜?上海市民有這些多元的買菜方式
    買菜可以說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了。如今,老百姓的「菜籃子」有了智能化、便利化和更為標準化的選擇:傳統菜場不斷升級、手機微信下單線下自提、社區生鮮店提供半成品……「上海第一大鎮」浦東新區祝橋鎮還將出現3.0版菜市場:自帶中央廚房、開展助老送餐服務等。但是無論怎樣買菜,端上餐桌的都是人間煙火。
  • 「買菜網」為啥吃不開
    他發現,全國各地的「買菜網」都不是特景氣,很多已經歇業,不少開始轉型,在北京、上海以及南方城市,經營情況相對會好些。  在曹非眼裡,送貨成本太高,訂單太分散,是「買菜網」無法運營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網站推出前幾個月,訂單數量大幅上升,他們僱工人一起送貨,給工人開出的工資是保底每月1500元。這意味著,工人每天送的菜盈利必須在50元以上,網站才能盈利。
  • 不想買菜準備掏錢 美團買菜APP來了
    按王興的說法這一塊是沒有邊界的。外賣、打車、共享單車、旅遊、酒店、娛樂美團都已經上了。但你有沒發現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平頭百姓的每月工資,除了淘寶京東買彩電冰箱、衣服鞋子,最大一塊的消費就是「買菜「了,如我所料,美團的買菜APP要上線了。中國商報記者獲悉,美團上線了買菜業務,這是專注生鮮零售的美團小象事業部新推出的測試性業務,僅在上海一城推出。
  • 「外婆」改「姥姥」「外祖母」不服氣
    原標題:「外婆」改「姥姥」「外祖母」不服氣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這讓不少包括上海在內的南方地區的人表示不習慣,難以接受。對此上海市教委答覆稱: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姥姥」是普通話詞彙,而「外婆」屬於方言。
  • 上海線上買菜全攻略
    原創 西瓜子 魔都吃貨小分隊- 今日關鍵詞 -足不出戶 · 在家買菜非常時期,出門買菜做飯也不方便我們特別整理了這份【線上買菜攻略】不用去超市菜市場,也能買到菜啦
  • 上海中學:2020年數學奧賽獲獎20人,全國第三;一等獎全國第二
    上海市上海中學在2020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第36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成績如何?2020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上海中學獲獎20人,全國第三2020年數學奧林匹克獲獎總數中,上海市上海中學獲獎20人,排名第三。僅僅比第一名、第二名(獲獎學生均為21名)少1人。
  • 叮咚買菜:好食材,觸手可得
    2017年,當剛剛創立的生鮮電商「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信心滿滿地定下這個「小目標」時,不少人都覺得梁昌霖是在說夢話。可誰能想到,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當年許下的豪言竟如此接近現實。2019年,叮咚買菜營收達到50億元。
  • 在線新經濟掃描:「叮咚買菜」這樣賣菜
    外送員騎電動車從「叮咚買菜」上海浦東雲山路前置倉出發送貨(4月17日攝)。 疫情影響下,城市居民的買菜方式發生了「顛覆性」變化。以生鮮電商為代表的在線消費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上海本土網際網路企業「叮咚買菜」等異軍突起。
  • 全國各大超市驚現買菜直播,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大豬蹄子?
    話說這段時間,宅在家裡的男人們紛紛派上了用場,擔起了外出採購、買米買菜的大任,只是這個買菜的能力參差不齊,有的輕車熟路,胸有成竹;有的卻是初次嘗試,鹽糖不分,五穀不識,菜也沒幾個認識的。有的直接在超市撥通了老婆電話,全程靠老婆直播買菜。
  • 餓了麼「孵化」菜市場,PK美團買菜?
    菜場自由,財務自由的初級階段,能在菜市場隨意購買食材不考慮價格,已是讓大多數人羨慕的購買力。對於已實現菜場自由的高消費人群而言,也更有意願花錢省時間,更便捷地獲取新鮮食材,針對這種需求,送菜上門的生意變得火熱起來,叮咚買菜在上海躥紅,而美團買菜在上海試水兩個月後,在上個月進入北京市場。
  • 網上買菜火爆,但行業危機已悄悄來臨
    圖片來源@unsplash文|郭靜上海是中國消費活力最高的城市,2019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萬億元,規模穩居全國城市第一名。龐大的消費活力激發出上海地區靈活的零售業態。全國第一家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就誕生在上海,後來在全國風靡的盒馬鮮生第一家店也是開在上海。易果生鮮之後,莆田網、天天果園、淘寶網生鮮頻道、京東生鮮頻道、順豐優選等生鮮電商平臺紛紛先後上線。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迎來第一次爆發,共16家公司獲得了近30億元融資。可惜無情的資本市場很快就讓瘋狂的創業者們嘗到了苦果。
  • 網上買菜哪個網站好網上買菜品質有沒有保證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真的是忙到連去菜市場買菜的時間都沒有,所以網絡的發達使得這些人選擇在網上買菜。然而對於多數人來說,一提到網上買菜,可能會好奇的問題之一就是網上買菜哪個網站好了。像蔬菜這種東西,在網上買就已經讓大家不免擔憂了,所以自然就更加關注網上買菜哪個網站好了。
  • 上海人第一次去深圳,晚上被驚呆了,夜生活全國第二不是隨便吹的
    去廣東出差、旅行過很多次,但絕大部分都是去廣州、番禺、珠海;深圳因為沒有太吸引我的地方,直到這次因為工作的關係,算是第一次去。從上海到深圳,這裡的繁華、現代程度沒有讓我意外,也沒有太多的驚豔。深夜22點,某數碼產品的旗艦店依舊擠滿了人,深圳不愧是全國的智造中心;深夜22點,大陸第二家誠品書店裡依舊不乏埋頭苦讀的人;夜晚關門在即,坐在書架邊的人依舊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翻著書,如同淡定地打著雞血。深圳的文化氛圍,我倒是徹底領略到了。
  •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新疆西梅、陝西冬棗兩樣商品,叮咚買菜26.6元,每日優鮮19.8元。儘管每日優鮮還需6元運費,叮咚買菜不僅免運費,商品也多出50g,卻並沒有讓人感覺到「佔便宜」。從消費心理學角度,比例偏見讓人傾向於每日優鮮。而從定位理論出發,在北京市場,早已有率先進入消費者心智的其他買菜軟體,相較之下叮咚買菜打入新市場難上加難。
  • 直接在身上畫出衣服跳舞,鏡頭放大讓人服氣
    直接在身上畫出衣服跳舞,鏡頭放大讓人服氣說起孔雀舞,楊麗萍可以說就是她的本身,作為藝術家的敬業,絕對沒人能與她相比較,她就像是一位不食煙火的仙女,她的舞蹈總是那麼的純淨柔美,是內與外的完美結合。楊麗萍老師就是為舞蹈而生,她與生俱來的特殊藝術氣息無人能夠媲美,當年楊麗萍老師的一支名叫《雀之舞》的獨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叮咚買菜12月GMV預計超15億
    叮咚買菜副總裁 熊衛見實:最近外界都在討論社區團購,很多人會好奇叮咚買菜的邏輯是什麼,你們是社區團購嗎?熊衛:叮咚買菜不是社區團購,我們屬於前置倉,你可以將前置倉理解為一個有外賣服務,但沒有店面的超市。首先,我們將原產地收來的貨在大倉中加工成淨菜、分揀包裝,再送到前置倉。前置倉要做兩個事情:第一,入倉質檢;第二,根據用戶的下單信息去分揀配送。我們和社區團購有兩個區別:第一,前置倉的SKU更豐富,而社群團購無法提供太多的SKU。
  • 專訪叮咚買菜梁昌霖:效率才是前置倉的盈利敲門磚
    可以預見,深圳將會成為上海之外又一個前置倉業態競爭激烈的城市。目前,市場上All in前置倉的公司並不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叮咚買菜、每日優鮮、樸樸超市這三家公司。因此外界分析前置倉賽道時,更多會著眼於這一賽道和模式的共性。但是,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對CCFA表示,他對於前置倉的理解,並不同於業內大部分人的觀點。梁昌霖究竟是如何看待目前前置倉賽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