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每個城市總有這麼幾條老街,曾經是城市歷史文化的發源地,如今成為承載記憶和鄉愁的城市名片。
2014年11月27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同意《昆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4-2020)》,確定了文明街、南強街、晉城古鎮上下西街3個歷史文化街區。
隨著歲月變遷和城市化進程,昆明這些老街區現在怎麼樣了?
現狀
說起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大家更熟悉的是它另一個稱呼——昆明老街。
去年5月18日,昆明老街重新開街,景星珠寶市場、甬道街、雲瑞公園等昆明老街二期項目正式開放,潘祥記、吉慶祥等老品牌回到老街,文明街上曾經盛極一時的東方書店原址恢復。灑滿陽光的青石板路、熟悉的昆明老字號、特色昆明小吃……這些市井文化開啟了老昆明人記憶的匣子。
昆明老街
提升改造、商業運營是文明街、南強街這些位於主城區的歷史文化街區重新升級的主要模式。
2003年,為了對文明街片區進行妥善有效的修繕和保護,昆明市引入之江置業有限公司,按照「統一動遷、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經營」的原則,根據《文明街歷史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要求,對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分三期進行保護性開發。
「目前,一期正義坊購物中心已經竣工,二期歷史文化風情街區已完成95%,文明街老字號商貿一條街和文廟直街小吃一條街已投入運營。」昆明之江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海虹介紹,下一步,將以打造老昆明城市記憶旅遊目的地和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目標,重點做好街區修繕與餐飲、文化、旅遊、文創、非遺老字號等相關產業的有機融合。
南屏步行街的另一側就是南強街,跟文明街一樣,目前已完成一期項目建設,入駐41家商戶。負責南強街提升改造的昆明伍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碧碩介紹,南強街在繼續對剩餘片區完成「修舊如舊」的修繕後,將打造南強街夜間經濟,將老昆明的市井文化、特色美食融入進去,激發活力,從而更好地提升歷史文化街區品牌。
南強街巷
與文明街、南強街不同,由於缺乏資金、位置偏遠等原因,晉城古鎮上下西街——這個曾今古滇國的首府所在地,滇文化的發源地正在慢慢失去光彩。走進晉城古鎮上下西街,這裡還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城市布局,然而「古」的特色卻在慢慢消失。大批古建築有的損毀,只留遺址,有的年久失修,亟待搶救保護。街面兩旁的建築,門窗、屋面所採用裝飾材料不統一,街巷內的歷史建築整體不協調。
晉城古鎮上下西街
為了加快對上下西街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晉寧區先後進行提升改造,完成了區級文化保護單位晉城關聖宮、東方廟街李氏居民和掛牌文物上東街38號民居的修繕。晉城鎮宣傳委員李光賢介紹,2018年爭取了上級資金534萬元,計劃於今年6月30日前完成北門街、上下西街、關井街、東方廟街、上東街、老縣府街等7條街區的道路青石板鋪設、汙水管網建設、自來水管網改造。
痛點
拆與建的權衡
「晉城古鎮上下西街很多都是居民私人空間,文物、文保單位夾雜其中。村民在改善居住環境時,直接將古建築拆了重建,新建的房屋之間差別各異,造成現在街巷視線空間、立面空間與歷史街區的傳統風貌不協調。」李光賢說,由於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體量較大,資金籌措困難,目前只能靠政府投入,以點推進,難以進行規模化提升改造。
另外,傳統建築材質、傳統街巷規格以及消防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因素與現行的消防標準差異巨大,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這也是修繕和改造歷史文化街區的另一難題。
同與異的協調
在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開發過程中,如何避免同質化、如何讓整體風貌統一一直是個難題。
「周邊路段如人民中路和正義路等已不具備傳統歷史風貌,昆明老街顯得體量淡薄,無法形成較大規模,加之片區吸引、容納遊客的承載力有限,未能形成較大的影響力。」沈海虹說,文明街片區的商鋪絕大多數還屬於私有產權,公司化運作統一進行業態布局和升級阻力較多,只能通過宣傳引導,以點帶面的方式逐步進行業態調整。
整體風貌統一,又容易帶來同質化的弊端。「走進很多古鎮,感覺都是一個樣子,吃的一樣、房子也一樣。」這是目前國內歷史文化街區開發過程中面臨的共同問題。市政協委員徐萍在參觀文明街的過程中,就發現街區的整體環境及建築等方面雖相對較有特色,但業態布局上既沒有與周邊原住民及昆明本地市民的消費需求形成互動,也缺乏適合或吸引不同需求、類型各異的外來遊客消費的特色商品,導致本地人很少進店、外來客走馬觀花。
情與利的博弈
對於歷史文化的保護,光有情懷還不夠,還需算一算「經濟帳」。
「文明街雖然在保護、建設、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基於整體項目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等固有特性,在保護建設和開發利用過程中,很難彌補土地回收成本。」沈海虹說,不僅如此,歷史建築的租金標準、維護標準和交易標準與普通建築差別不大,難以靠自身資金承擔日常管理養護。
晉城古鎮上下西街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由於保護與開發初步預算總投資大,單靠一個區的力量無力承擔古鎮的保護開發。
對策
下一步,將怎樣進一步改造,讓昆明歷史文化街區重回「慢時光」?
五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嚴格按照歷史文化街區的建設規划進行保護和開發建設,劃定保護範圍,堅決依法禁止保護範圍內的非法拆建活動。同時通過推進昆明老街三期建設,結合勝利堂周邊的提升改造,大力拓展街區輻射外延。
南強街的特色小店
「我們將不斷加大對街區歷史建築、傳統文化、旅遊特色,優質產業的宣傳、推介和運營力度,藉助勝利堂、文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把街區作為歷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元素,擴大歷史街區的知名度。」五華區相關負責人說,結合傳統民間節日,文明街、南強街還將經常性地開展各種地方民俗活動,展現雲南、昆明傳統風情,吸引更多的消費、投資和貿易,推動商旅文融合發展。
下一步,晉寧區將對晉城古鎮上下西街歷史文化街區的文物及歷史建築進行排查,篩選一批值得保護、具有利用價值的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恢復一批晉寧乃至昆明歷史上具有一定價值的名人故舊居。同時,劃定試點,引導群眾參與保護的同時,吸引第三方機構進行保護與開發。
晉寧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上下西街歷史文化街區是屬於整個昆明的歷史文化資源,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資金和政策傾斜,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從而讓上下西街歷史文化街區重新煥發光彩。
建議
市政協委員、昆明學院《旅遊研究》主編竇志萍認為,歷史文化街區在保護與開發的過程中,要統籌建立商戶、企業、政府「三位一體」的運營管理機制。在業態提升方面,要體現出「5+2」「白+黑」的消費差異,不僅要讓消費者來,而且要產生消費。
市政協委員、民盟昆明市委秘書長徐萍說,歷史文化街區要避免空心化,必須留人、留屋。歷史文化街區最好的東西就是鄰裡關係。要把熟悉友好的鄰裡關係、社區關係傳承下來,把濃濃的人情味保留下來,讓景觀與居住發生關係、產生共鳴。
市政協委員、雲南今日頭條主筆溫元召認為,要充分重視街區品牌打造與提升,同時可借力智慧昆明、一部手機遊雲南等平臺,提升昆明歷史文化街區的知名度及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