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幹部「官氣」要不得!

2021-02-08 北京青年

最近,一些高校學生幹部抖「官威」的現象引發熱議。一句「主席是你們直接@的?」,讓人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凌人的「官氣」。寫錯學生幹部名字要「開大會檢查」,社團要求給學生幹部發「節日祝福」等爆料,也讓人聞之心憂。

在一些高校,學生組織「官僚化」、學生幹部沾染「官氣」的問題不容忽視。一些人年紀輕輕就講「級別」、重「排場」,搞「抱大腿」「混圈子」「玩花活」等不正之風。這種現象如果任其蔓延,後果不堪設想。

是什麼讓一些學生幹部淪為「官迷」、渾身「官氣」?

從表面看,學生會、社團的「席位」與保研、評優、求職等利益或明或暗地「捆綁」起來,出於功利目的,一些人不惜採取各種手段謀「上位」。

往深層看,一些高校的學生組織「官風」很盛,實質上是官本位思想、官僚習氣在侵襲校園、誤導青年,滋生出以權謀私、結黨營私的「象牙塔」版本。這正警示我們,正風反腐也是一場價值觀的較量。樹立正確價值導向,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風氣,引導青年學生扣好「第一粒扣子」,事關國家未來,絲毫不能疏忽和懈怠。

青年之所以為青年,在於他們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學生幹部擯棄「官氣」,腳踏實地為同學們服務,在實踐中鍛鍊自己、增長才幹,才能涵養朝氣、弘揚正氣,做一個大寫的人。

相關焦點

  • 學生幹部的「官氣」要不得!
    最近,一些高校學生幹部抖「官威」的現象引發熱議。一句「主席是你們直接@的?」
  • 學生會哪裡來的官氣?
    這些學生幹部怎麼了? 從小學到大學,我一直當班長,也在團支部、學生會、系團委歷任過一些所謂「幹部」。當幹事時,我跟學長學姐逗貧,當「領導」後,學弟學妹也敢拿我開涮。大家都心知肚明,學生幹部嘛,過家家一樣,保研時那點可憐的加分,還不到我一篇「挑戰杯」論文權重的十分之一;分配獎學金時的「權力」,最多就是給學工老師一些建議。
  • 大學生的「官氣」,跟誰學的?
    微博截圖11月7日,浙江大學、贊助商、涉事學生三方分別對此事作出了回應:浙江大學:該學生非學生幹部,現在已認識到自己錯誤,向贊助商道歉。幾乎同一時間,四川理工學院也有學生發微博稱,學校社聯要求社團成員過節必須給「主席」發祝福簡訊,發錯名字被要求「抄名字50遍,開大會檢查」。嘴裡透出的「官氣」,或許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 寫錯學長名字罰抄50遍,又有高校社團幹部逞官威?學校回應……
    近日,微博上四川理工學院一學生指出該校學生幹部要求成員給社團幹部發中秋祝福簡訊,因寫錯幹部名字被要求抄寫名字50遍並大會檢查的事件,引發眾多網友熱議「好大的官威啊」。學生幹部的「官氣」要不得!新華社最近,一些高校學生幹部抖「官威」的現象引發熱議。一句「主席是你們直接@的?」,讓人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凌人的「官氣」。
  • 浙大學生威脅贊助商,戒掉大學生的官氣需要幾步 | 沸騰
    一事,再次引發人們對學生幹部群體的討論。浙江大學新聞辦公室回應稱,當事人只是一個學生社團的普通學生,不是學生幹部,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目前已向贊助商道歉。不過即便這名學生不是學生幹部,他至少也是一名學校社團的幹事,其說話語氣也確實符合人們對學生幹部的既有印象。
  • 學生組織官僚化 學生幹部緣何成「官迷」?
    學生幹部緣何成「官迷」?一名低年級學生在群中詢問「7號要開會嗎」,並@了一名學長,隨後兩位高年級學生回應:「楊主席是你們直接@的?現在你是在叫學長?我不想看見第二次」「請各位試用幹事以後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說話方式」……雖然大學校園早已不是「象牙塔」,但是如此無縫接軌「官氣」,讓學生組織庸俗化、官僚化的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軍報:解放軍個別幹部官氣太重隨意指使戰士(圖)
    解放軍各級幹部要真正尊重戰士,體貼戰士  編輯同志:  我是機關的一名戰士,每天幹著平凡的工作,做著普通的事情。本來,端茶倒水、掃地跑腿是我們戰士分內的事兒,可有些幹部抬手就能做的事卻總是讓我們代勞,讓人有些「鬱悶」。  比如那天,我正在辦公室列印材料,突然接到一位幹事的電話,說讓我幫他幹點活兒。我連忙跑上樓一看,當時,用現在比較時髦的話說就是——「我暈」:原來他就是讓我拿訂書機幫他裝訂幾份材料。我想,他是幹部我是兵,人家說話我得聽,幹就幹唄。
  • 四川彭山出臺去官氣十不準:不準給領導開車門
    今年2月25日,針對部分黨員幹部中存在的一些「官氣」問題,四川彭山縣出臺了一份「去官氣十不準」,以上是十不準中的幾條。這份文件旨在對全縣黨員幹部的行為進行規範和約束,近日經媒體報導後引發熱議,有贊成者,也有調侃的聲音。  廉政瞭望記者到彭山實地了解,獨家專訪彭山縣委書記蔡剛,首次披露規定出臺背後的故事。
  • 北大清華等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學生幹部自律公約」
    讓學生會回歸本色近日,北大清華等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學生幹部自律公約」,表示「部分學校學生會的工作和幹部中存在的功利化、庸俗化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我們學生組織不能漠視、容忍這些問題」。團中央相關負責人表示「更多的制度改革在路上」,不少高校學生幹部表示「將響應倡議」,使學生會更好服務廣大同學。毋庸諱言,學生會是學生自己的群眾性組織,既然是組織,就有上下貫通的組織架構、左右聯動的部門分工。因此,學生會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同的分工和職務。但分工不等於等級,職務更不等同於官職。
  • 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倡議學生幹部自律
    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倡議學生幹部自律 原標題:   針對日前一些高校裡出現的學生會「主席是你直接@的?」的現象,學生組織「官僚化」、學生幹部沾染「官氣」的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模板思維」要不得
    原標題:「模板思維」要不得 四川瀘州 周 丹 前幾日,某單位需要向上級機關報送一個材料,辦理這項工作的年輕幹部,第一反應就是問同事:「有沒有這種材料的模板?發給我改一改。」
  • 科學網—高校學生會之三大怪象:學生幹部成了「官」?
    高校學生幹部在人們眼中一直都是充滿青春熱情、勇擔責任的形象,本著一切為學生服務的宗旨,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楊校長所說的「學生官場怪狀」是怎麼回事呢?為此,記者走訪了部分高校。 怪象1 學生幹部都學了些啥? 小張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的大三學生,在學生會任職兩年,已經做到了部長職務。
  • 祛除學生會幹部「官威」不能只靠自律公約
    原標題:祛除學生會幹部「官威」不能只靠自律公約     一段時期以來,部分學校學生會的工作和幹部中存在的功利化、庸俗化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今日,多所高校學生組織聯合發起《學生會、研究生會幹部自律公約》的倡議,要求學生幹部牢記自己的首要身份是學生,牢記學生會、研究生會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堅決反對「官」本位思想和作風,彼此互相幫助、平等相待,不追求頭銜、不裝腔作勢。
  • 「我為什麼逼孩子當班幹部?」班主任一番話,撕開了家長的遮羞布
    一、「我為什麼逼孩子當班幹部?」在90年代初,當時家長最引以為傲的事情就是孩子當上班級的班幹部。那時,出門走街串巷,介紹孩子都會說「他在班級裡擔任班長職務呢~」但,如今的家長對於班幹部委實滿意不起來,他們甚至會在開學事情叮囑孩子不要競選班幹部。
  • 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
    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教育時評:「一刀切」的教育規章制度要不得為了貫徹執行這一新規定,學生的作業本將由教務處和教研組長抽查。批閱學生作業,本是教師份內之事。學校的這一規定,其用意無非是防止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投機取巧,用簡單的批閱痕跡應付學校檢查。事實上,僅看最終的評語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 畢業前的心聲:為學生幹部這個群體說句話
    你對接的,上至院長書記,中至院裡老師們輔導員們,下至所有年級的班長團支書學生幹部,還有你自己學生會組織其他部門的小夥伴。我也遇見過,我也會被這種人氣的不行,這個確確實實是學生幹部的鍋,我覺得身為學生幹部還是要有點覺悟,起碼初心不能忘,不論你再怎麼心情不好有事,都不能成為你對普通同學態度不好的理由。
  • 「我是學生會幹部」|「SO ?」
    某傳媒行業TOP5公司的HR公開內部招聘規則:學生會幹部減分,黨員減分,校黨委幹部直接PASS,引來網友一片唏噓,在大家的印象裡,大學當過幹部的人無論辦事能力還是社交方面都應該比較優秀,為什麼不要呢? 高校學生幹部的官僚化過於嚴重早已不是秘密,他們好浮誇、過於表現自己、價值觀念僵硬、善於發號施令,這樣的人早已習慣了被下屬追捧的優越感,如果入職企業,怎能彎下身子從菜鳥做起呢? 不要學生會幹部是正確的!因為,企業要的是員工,不是大爺。
  • 人民政協報:《政策「朝令夕改」要不得》
    2019年9月2日,人民政協報發表一篇《政策「朝令夕改」要不得》的文章,筆者一字不動轉載,相信能夠代表當下部分人的心情和呼聲,請相關部門反思。
  • 邑大青年說丨學生幹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校團委組織部 陳嘉茹高校不是名利場,是知識的發源地,是學生三觀形成的主場所。學生組織更不是阿諛奉承,玩弄權術來牟求一己私利的地方,而是學會如何無私奉獻,團結合作的鍛鍊場。作為一名院級組織的負責人,我認為:所謂「官氣」,很多情況下是對於自我的過度標榜,我們本質上還是一名學生,而非「官員」。
  • 四川理工學院學生幹部逞官威?校方回應:對當事學生幹部批評教育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彤 實習生 潘聞博)四川理工學院「學生幹部逞官威」一事有新進展。昨日(3日)晚間,校方公布調查結果,稱學生幹部要求成員給其他幹部發簡訊祝福屬實,已對當時學生幹部進行批評教育和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