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解讀為何要「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2020-12-16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消息(記者 闞純裕):《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事實上,在國家層面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統籌早已提上日程。

目前,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分為企業職工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金三類。

近兩年財政部的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決算表顯示,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繳費、財政補貼、委託投資、利息和集體補助五種收入來源。而支出主要用於發放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個人帳戶養老金、提供企業職工醫療補助和喪葬撫恤補助。

從圖中可以看出,儘管參保人數每年穩步增長,但隨著離退休人員比重的增加,養老金的支出壓力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我國每年都會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2004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月人均647元,2016年,月人均養老金提高到2362元。近4年,養老金上調標準保持在5%左右。

但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正在逐步收緊。2019年4月,為了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至16%。

根據中國社科院《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的測算,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是由2個繳費者來贍養1個離退休者。在企業繳費率為16%的情況下,到2050年約1個繳費者需要贍養1個離退休者。在財政補助的前提下,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到2035年將耗盡累計結餘。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52342億元,此時,基金累計結存62873億元。

為支撐養老金的發放,各級財政每年均為養老保險基金提供了巨額補貼。財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各級財政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提供的補貼達到13199.37億元,而當年的養老保險基金結餘為4885.51億元。這意味著,如果扣除財政補貼,我國2019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為8313.86億元。

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情況差異明顯。

為了均衡地區間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負擔,2018 年 7 月 1 日,我國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2018 年調劑比例為 3%,調劑基金總規模為 2422 億元。2019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3.5%,基金調劑規模為6303億元。

中央調劑基金由各省養老保險基金上繳資金構成,再下撥給需要資金的省份。財政部隨之公布了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調劑基金上繳和下撥情況:廣東、北京、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山東上繳金額大於中央下撥金額,貴州、雲南、西藏持平,另外22個省份(含兵團)上繳金額小於中央下撥金額。

在國家層面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統籌被提上日程。2010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提出,要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同一年,《201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建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今年人社部在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全國已有26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

相關焦點

  • 系列深度解讀④丨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須「快馬加鞭」
    201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要求基本養老保險要實行全國統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今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方案》。
  • 「薦讀」全國統籌養老保險實現互助共濟
    我國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起步較晚,統籌層次較低,基本是從縣級起步,逐步提高到地市級統籌和省級統籌。逐級統籌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具有初始合理性。一方面,當時的市場機制尚不完善,也未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縣級統籌,能夠快速建立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點促面確保我國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 瞭望|找準定位、統一待遇、高效運行……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要件有哪些
    同時,目前已有多個省份實現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這意味著提高養老保險統籌層次將迎來提速。長期以來,我國養老保險統籌層次較低,大部分地區的基礎養老金統籌層次仍在「縣級統籌」和「市級統籌」,管理較為分散,地區之間差異較大,這制約了養老保險制度健康運行,並影響著勞動力市場一體化和區域協調發展。
  • 湘潭市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
    今年初召開的全市醫保工作會議,定下了「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實現市級統籌」的目標。(本文圖片均由湘潭市醫療保障局提供)湘潭市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彭 婷 戴 強10月1日,湘潭市圓滿完成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目標。
  • 【熱點關注】四川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來了,年底前實現!
    11月23日,省政府印發《關於規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通知》,明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統收統支市(州)級統籌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到養老保險政策、基金收支管理、預算管理、責任分擔機制、信息系統、經辦管理、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的全省規範和統一。
  •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將實現全覆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與新農保試點同步
    中證網訊    日前,國務院發布了 《關於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以下簡稱 《指導意見》),對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範圍、資金籌集、待遇水平、領取條件和試點進程等內容提出了指導意見,標誌著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將實現對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全覆蓋
  • 養老保險變「大鍋飯」?全國統籌一觸即發:4個「統一」不可少
    從2021年1月1日起,湖北、浙江兩個省份,都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基金全省統收統支了,而截止到最新事件為止,全國已經出現29個省份,都出臺或實現了養老保險基金全省統籌的方案。對於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被提出來了,只不過由於國內的養老保險制度,實在是太過於複雜,而且涉及的人群過於龐大,所以養老基金的統籌一直都在緩慢推進中,而進入2021年之後,速度明顯有所加快。
  • "十二五"養老關鍵詞:全國統籌、全覆蓋、提標準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徐博、劉羊暘、鄒大鵬)5日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實現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新增1億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穩定增長,城鎮60歲以上非就業居民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
  • 養老保險第三支柱 增加養老保障供給的有效形式
    「商業保險公司應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特別是在拓寬服務領域、提高基金產品吸引力的同時,要確保基金安全,確保產品能夠助力實現『老有所養』目標,使投資者更放心。」褚福靈說。與此同時,隨著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收官,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也步入關鍵之年。隨著2020年底各省份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省級統收統支,下一個目標就是實現基金的全國統籌。
  • 石鼓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最新解讀來了!
    石鼓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解讀(202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建立的以保障參保城鄉居民老年基本生活為目標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一,是由政府主導,採取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社會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方式
  • 青島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達760萬 企業職工養老金「十六連漲」
    「十三五」期間,市人社局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和完善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險制度體系,社會保障水平逐年穩步提高,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實現提升。截至2020年12月底,青島市基本養老保險(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760.41萬人、262.61萬人和302.33萬人,比「十二五」末分別淨增52.82萬人、72.81萬人和62.58萬人。
  • 區人社局積極做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評估迎檢工作
    12月3日至4日,省人社廳養老保險處副處長王玥晶帶隊到即墨區開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評估工作,就養老保險政策執行情況、基金收支管理情況、信息系統建設使用情況、經辦服務情況等開展專項檢查。省社保中心企業養老失業保險服務處副處長劉福娜,山東實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項目經理高剛剛,高級審計員李聖傑、李雪麗、李雪參與檢查。區人社局高度重視,積極準備、主動配合,全力做好迎檢工作。提前召開迎檢工作會議,安排對口業務科室根據檢查要求逐項梳理工作,準備迎檢材料。
  • 解讀: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對你有什麼影響
    國務院辦公廳昨日公布《關於全面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生育保險基金併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統一徵繳,統籌層次一致。這也意味著從2016年啟動的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經試點後正式落地。
  •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待遇差異原因是什麼?
    關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差異問題,確實很多人在關注,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呢?讓我們分析一下兩種養老保險的不同。養老保險制度最初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落後,大家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像工人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而農民收入更低了。社會如此,國家設計的養老制度也只能結合實際。
  • 江蘇省人民政府 政府文件 省政府關於規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五)建設全省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信息平臺。加大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和工作推進力度,力爭2020年底前完成全省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信息平臺建設並投入使用,實現數據信息全省集中、待遇發放全省統一、業務經辦全省統一,確保全省養老保險業務實時聯網經辦、基金財務實時管理監督。實行社會保障卡發行應用全覆蓋,大力推進電子社會保障卡,開展養老保險網上申辦和查詢。
  •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現狀評估及政策建議
    我國自建國以來養老保險的多年改革與發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了城鎮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居民(未從業)和農村居民,基本實現了不同群體的全覆蓋。  2.養老金待遇給付差距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初期為了提高制度覆蓋率,減輕中央財政壓力,將費率的確定、養老金收支管理等交由地方政府管理,而大多數省份只在市級或者縣級統籌。我國較低的統籌層次已不再適應當前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只會使地區間的發展差距逐漸拉大。
  •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理財偏保守 去年收益率5.23%
    從收益來看,《報告》數據顯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自2016年12月受託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88.19億元,其中2017年投資收益額87.83億元,投資收益率5.23%。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共有35隻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中出現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組合的身影,合計有15個基本養老保險組合。
  • 三種養老保險實現轉移銜接 職保轉農保年限可累加
    人社部表示,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暫行辦法》對職保向新農保或城居保轉移的,沒有規定轉移職保統籌基金。這是因為:第一,統籌基金是國家對職保制度的專門安排,基本功能是保障職保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新農保、城居保制度中沒有這一安排,而另外安排了政府全額支付的基礎養老金。如果職保向新農保或城居保單向轉移統籌基金,會導致各項制度資金安排上的不平衡。第二,統籌基金與個人帳戶性質不同,不屬於個人所有。
  • 朱俊生:養老保險制度存內生性問題
    政府、市場、企業和個人責任定位不清,多支柱的養老保障制度體系並未真正建立起來;缺乏精算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 中國在人口老齡化進程中面臨著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保障億萬老年人福祉的雙重壓力,這其中,養老保障更是充滿挑戰。 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5億人,佔總人口的13.7%。
  • 浙江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
    無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可以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對象,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養老保險費用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合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