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落寞時:王慶坨鎮熱鬧不再 不少自行車廠都大門緊閉

2020-12-17 騰訊網

【編者按】經歷了共享單車的喧囂和低谷,中國自行車產業再次陷入沉寂。穿越歷史、夢想、與資本的塵埃,古老的單車是否還有機會再次性感起來?

全文:《深網|塵埃裡的單車,喧囂過後是否還有機會再次性感起來?》

王慶坨鎮,地處天津市武清區西南部,本已黯淡無光多年的小鎮,在2016年毫無徵兆地被共享單車的一把火點亮,但又在短短2年後突然變得安靜。

在工廠聚集地,不少自行車廠都大門緊閉,在幾家開著的自行車工廠裡,沒有看到任何共享單車甚至是零部件的身影。生產冷清,幾個點貨的工人穿梭其中。一些工廠已經變成了堆放車架、輪胎等自行車零部件的倉庫。

對於這些自行車廠的關閉,富士達共享單車項目經理艾志堅對《深網》表示,「王慶坨裡面的小工廠都是三五十人,一條生產線,一個月的產能一般1.5萬到3萬臺。所以共享單車比較熱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來了一個5萬的訂單,沒有長遠打算的小廠接下來後,就要買物料、上設備、招人。一年後共享單車訂單沒有了,就會出現人員遣散、設備要閒置、資金被佔壓的問題,關閉也很正常」。

不得不提的是,過去幾年,共享單車在市場投放上浪費嚴重,使用中的亂象,亂停車、破壞二維碼、肢解盜竊、搬進家裡或者上私鎖從而佔為己有也屢見不鮮。

《人民日報》頭版文章《新業態不可染舊習》提到,「全國預計投放近2000萬輛單車,如果全部報廢將產生廢金屬近30萬噸,相當於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在吳國勇的攝影作品《無處安放》中,報廢和過度投放的共享單車擠滿屏幕,密密麻麻,令人心悸。

蔚來汽車董事長、摩拜投資人李斌說,我們的初衷是渴望節約資源,但最終發現卻在浪費資源,這讓我有點無奈。

對於一些小自行車廠商而言,工廠倒閉、設備閒置等還只是一部分問題,最麻煩的是訂單完成後找不到當初下單的共享單車運營商了。

趙家柳村位於王慶坨鎮中心立交橋向南5公裡,2019年5月的一天,三位工人在村南頭的一塊空地上,拿著水管衝洗廢棄的各色共享單車。上千輛單車被卸去電子鎖,並抹去車架上的品牌標識。在幾排還沒來得及抹去標識的隊列中,《深網》看到其中一輛上面寫著「的拜單車」——一款在2018年初就被爆出「不退押金」的共享單車品牌。

一名衝洗自行車的工人徐師傅告訴《深網》,他親歷過多次,某批次的共享單車,生產完成後就已經聯繫不上當初下單的那家企業。要不到尾款,只能就地處理,大部分被再噴一道漆,儘量改成普通自行車,便宜賣了,能收回多少成本就收回多少。「已經處理了不少,1年前西邊草地和樹林裡堆滿了這樣的共享單車,各種顏色的都有。」

在富士達為共享單車特意打造的新車間(2017年ofo小黃車就在這生產),產銷主管谷雪禮告訴《深網》,在最忙的時候,ofo、摩拜等單車用盡了富士達、飛鴿、上海鳳凰等大廠的生產能力,一些大廠商在開足馬力也無法保證訂單完成的情況下,會把車架焊接、磷化、噴塗、烤漆或者輪輞安裝等活外包給這邊的一些小工廠。不過,2017年10月份後這個車間再也沒接到ofo的訂單。

車間共配置了13條裝備線,一條生產線的日產能為1500-1800輛,2018年初出貨量在17000-18000之間。高峰時期,連裝卸工都要兩班倒,白夜班都有人出貨。而《深網》走訪的當天,13條生產線只開了其中2條,其餘11條都處於閒置。

即便處於開工狀態的兩條線,也未開足馬力。可以容納50-60個工人的生產線,目前只配置了40多人,把產能釋放到1300-1400臺已經足夠。

對於閒置的生產線的問題,艾志堅對《深網》表示,「富士達整個集團超過1萬人,即使新上10條-20條生產線放在那也放得起。打個比方,如果放在電子行業的話,富士達就是整個行業的鴻海科技,你知道的所有高端品牌像環法自行車賽的品牌都招富士達做代工,擴大的產能對富士達來說不是問題。「

但老牌車廠鳳凰的自行車生產銷售收入從2017年的11.42億元下降到2018年的5.42億元,同比下滑54.1%。

由於上市公司的公告披露,鳳凰自行車和ofo的欠款糾紛最先發酵;而據2019年5月的法院執行裁定書顯示,ofo被供應商天津富士達追債2.498億元;壞帳、訴訟和查封資產,是如今飛鴿和鳳凰與ofo僅有的聯繫。據企查查顯示,截止2019年5月21日,ofo因買賣合同糾紛案被起訴的裁判文書供有20起,涉及的企業還包括天津科林自行車有限公司、深圳麥克斯車業有限公司等。自行車廠何時能拿到貨款顯然已是未知數。

相關焦點

  • 探訪自行車第一鎮王慶坨:被共享單車拖垮多數工廠停工
    這裡曾是中國「自行車第一鎮」,2015年全年自行車產量1300多萬輛,佔全國自行車總產量的10%以上。在2016年底共享單車風口到來之時,因承接了大量單車訂單,王慶坨曾經輝煌一時,遍地是單車行業的淘金者,大小貨車拉著自行車件在鎮內穿梭。而今,在單車銷售淡季疊加共享單車泡沫迅速破滅的雙重打擊下,生意愈發慘澹。
  • ...第一鎮」旺季冷淡:被共享單車「坑了」,員工只剩老闆和廠長
    王勇最近很焦慮,他在天津市王慶坨鎮的自行車廠今年生意十分慘澹,按照當地自行車行業往年的行情,現在的7月到9月應該正是旺季,他的月出貨量能達到5000輛左右。而今年,勉強維持在1000輛都有困難。42歲的王勇從業超過15年。用他自己的話說,但凡有一線生機,都不願意放棄所從事的行業。雖然王勇還在堅持,但整個王慶坨鎮的2018年,在共享單車風口消退後顯得不夠景氣。
  • [共享單車下半場]王慶坨鎮的冰火兩重天
    站在雷格薩斯自行車廠門口,可以看到廠房大門一家挨一家緊鎖,絕大多數自行車廠都處於停產狀態,偶爾能看到貨車拉著設備離開,這是工廠搬家。車架廠的員工都沒活,回家了。今年很多企業倒閉。當時共享單車剛火,新設立了很多企業,能存活下來,就是厲害的。」  距離不遠的美邦自行車公司是王慶坨的知名企業,此前有傳聞稱,美邦接下小藍單車40萬訂單。現在,院子裡的工人忙著清理設備,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壓根不願意提共享單車。  美邦工人說:「沒訂單還幹什麼?生產機器都給人送回去了,不幹了還不給人退回去。」
  • 共享單車小鎮調查:單車廠員工走了一半,剩下的做一休一
    杭州市江幹區一處共享單車暫停點如今成為「單車墳場」,上萬車輛堆砌成山,共享單車該何去何從?共享單車的熱潮始自2016年,同時迅速催熱了自行車配件行業。浙江慈谿勝山鎮是我國三大自行車零部件產業基地之一,2017年5月,共享單車鼎盛時期,這個小鎮沒有夜晚,工人日夜趕工,工資都翻倍漲。
  • 涼涼後的「中國自行車第一鎮」:上千元單車2折出售
    隨著多地共享單車「禁投令」的出臺和不少共享單車企業的倒閉,共享單車的訂單驟減,現在的王慶坨什麼樣呢,記者再次走進王慶坨。  被譽為「中國自行車第一鎮」的天津市王慶坨鎮,在2016年乘著共享單車的風口「火」了一把,當時,每天都有貨車從王慶坨拉著數千輛共享單車發往全國各地。各個工廠「訂單接到手軟」,不少工廠迅速擴大產能,期待自行車行業的下一個春天。
  • 共享單車風停 王慶坨鎮共享單車訂單押金已漲到70%
    共享單車風起時,傳統自行車廠紛紛做起了供應商,2016年天津飛鴿自行車廠率先與ofo小黃車展開合作;同年7月,優拜單車與上海永久自行車廠達成合作;2017年5月,鳳凰自行車廠與ofo正式宣布戰略合作。這波風潮也曾帶動了王慶坨鎮的經濟發展,然而隨著共享單車的不景氣,這個鎮子正在發生變化。
  • 共享單車遇冷,單車找回員瀕臨失業,不少人轉崗幹回運維
    共享單車已經火了一年多了,不過現在終於進行洗牌期了,兩大巨大摩拜跟OFO的日子也不好過,一直在傳要合併,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而其它中小共享單車平臺就是更加不好過了,倒閉的倒閉,收購的收購,反正感覺這共享單車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 共享單車加裝兒童座椅 公司:共享單車不能載人
    「共享單車」、「兒童座椅」等字眼時,便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搜索結果,價格多在100元內,對大多數寶媽寶爸而言,可以輕鬆負擔。僅淘寶而言,銷量最大的一家店鋪目前累計月銷量達到了800多筆,產品圖片首頁上是一張配置有兒童座椅的摩拜單車,還寫著「拍下都送:備用螺絲、安全帶、螺絲刀、扳手、防滑墊片,還有神秘禮物或紅包」的字樣。  仔細閱讀產品詳情,「共享單車兒童座椅」結構並不複雜,類似於在自行車坐墊之外,加裝一根橫杆作為支撐,並在坐墊前方設有手扶橫杆。
  • 共享單車的月卡又漲價了,網友:還是買自行車算了
    如今共享單車已經普遍免押金了,人們不再擔心押金問題,而是關心共享單車月卡費用的問題。由於很多共享單車燒錢模式結束後轉成盈利模式,月卡費用在不斷的上調,由原來的一元月卡到10元月卡,再到現在的20元月卡,後續是否恢復沒有優惠的30元月卡就很難說了。
  • 翻新改造廢舊自行車 諸暨首個社區版免費「共享單車」來了
    如今,汽車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而「缺胳膊少腿」的廢舊自行車既佔地方,又影響美觀,其存放成為不少社區的頑疾。為此,諸暨市暨陽街道越都社區想了個妙招:為這些「殭屍自行車」穿上由居民自己設計的LOGO新衣,改造成「共享單車」供居民免費試用。
  • 全球十大頂級自行車品牌排行榜FRW輻輪王:共享單車未來靠誰?
    不管是前段時間的共享單車生產製造廠遭停的新聞,還是共享單車被投放到垃圾場壓成壓縮餅乾的事情,我們都已經明白了共享單車似乎已經遇到了瓶頸的發展期。這個時候的我們如果還認為它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那麼就真的是自己騙自己的。共享單車現在面臨著很大的發展危機在各個方面都是這個樣子。
  • 公路自行車品牌MARMOT土撥鼠:共享單車或成環境負擔
    同時伴隨著網際網路電商不斷成熟發展的,是自行車產業的另一個現象級商業模式——共享單車模式。可以說,網際網路的發展點燃了我國自行車產業迅速發展的契機,使我國自行車產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而對於網際網路與自行車結合的另一個熱門現象——共享單車,MARMOT土撥鼠中國區負責人卻表示了十分的擔憂。       作為全球高端自行車領導品牌的MARMOT土撥鼠中國區負責人稱,從 2016 年初開始,ofo共享單車開始如雨後春筍板出現在國內的大中型城市,隨著ofo共享單車的走紅,其他品牌的共享單車也相繼出現。
  • 婦女把共享單車改成三輪童車,網友:都快趕上廠車了
    這種情況下,一種新型綠色環保共享單車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它曾一度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因為市民素質的高低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麻煩,不僅僅影響市容甚至提高了交通事故的發生率,這些種種使得與共享單車的初衷大相逕庭。
  • 共享電單車何去何從 專家呼籲「叫停不利於百姓出行」
    「在昆明開車太堵了,原本想去買一輛電動車,後來發現每天掃碼騎共享電單車更方便上下班,還少了充電的麻煩。關鍵一點還有月租便宜,一年僅用幾百元錢就可搞定交通出行。」12月31日,在日新路工商聯大廈工作的成江雯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但共享電單車這一市民喜歡的騎行方式卻面臨著政策的不確定性,共享電單車政策收緊的傳聞一直存在,這一交通工具何去何從成了各方都在討論的焦點。
  • 台州首創 玉環公共自行車變身共享單車
    為解決玉環公共自行車陳舊破損、負荷超載等問題,今年7月,玉環城區啟動了公共自行車有機更新工作,並於10月7日全部完工投入試運營。借更新契機,該市在79個公共自行車站點新設自行車停放感應條,實現有樁和無樁融合使用,為市民便利出行打通了「最後一公裡」。
  • 共享單車暫停未鎖被他人騎走
    本報訊 (記者梁志航)騎行者轉身接了通電話,原本其還在使用中的共享單車竟消失不見了!11日,有市民向本報《民生一線》欄目反映,自己使用中的共享單車,被一名老人「偷偷」騎走,且一騎就是兩個半小時。 王先生告訴記者,10日下午3時45分左右,他在梅縣區錦發商城附近,通過掃碼騎走了一輛需定點還車的嘀嗒共享自行車。
  • 共享單車「遛娃」太危險
    近日,市民唐姐在騎共享單車帶娃上學時,女兒小月(化名)的左腳不慎被捲入前車輪,造成軟組織損傷。據了解,該款共享單車車架連接處有一個小踏板,唐姐稱其設計不合理。優拜單車在線客服稱,自行車不能帶人,該設計是方便前跨車。相關領域專家稱共享單車不適合帶小孩,上路有風險。
  • 全球最著名戶外運動品牌自行車FRW輻輪王:共享單車漲價原因?
    一段時間以來,各家共享單車的起步價悄然提高到1.5元,騎行一次需要兩三元的費用成了正常現象,這一漲價的行為也讓諸多騎行用戶心裡感覺不太舒服。不少用戶發出了 「騎共享單車比坐公交車貴」、「共享單車企業開始割韭菜了」等等諸多感慨。
  • 西安公共自行車擬實行市場調節價 與共享單車同競爭
    西安市公共自行車服務收費標準放開,將實行市場調節。這意味著,5萬餘輛公共自行車將與共享單車一起競爭。  昨日,西安市政府官網發布了西安市物價局關於放開公共自行車服務收費的通知,公共自行車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後,要明碼標價,接受價格管理部門和社會監督。
  • 你知道共享單車的押金是怎麼回事嗎?
    為幫助讀者依法維權,本文就論述一下共享單車的押金是怎麼回事。1.ofo退押金用戶如現場排隊會從北京排到德國漢堡2013年7月,美國英特爾公司的前僱員約翰·本納開發了基於網際網路GPS定位智能自行車鎖系統,並開放原始碼和硬體製造技術供全世界無償使用。幾年後,中國不少企業搞起了共享單車「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