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6例磨玻璃肺結節,重點是手術時機的把握,希望對某些受磨玻璃肺結節困擾的朋友有啟發。
病例1,磨玻璃肺結節1.1cm,微浸潤腺癌
這是一位49歲男子,體檢發現磨玻璃肺結節3個月,長徑1.1cm,結節內可見血管穿行:
細看中間圖,藍色箭頭處有個黑色小空泡徵,別緊張,這是一隻小氣管的斷面,通過右圖綠色箭頭可以看到,黑色樹枝狀的小氣管貼著磨玻璃結節的邊緣路過。
一般來說,純的磨玻璃結節不會轉移,切除後不復發,年輕人>1.0cm可以考慮手術切除,老年人可以放寬到1.5cm(注意,這裡指的是純磨玻璃結節)。
這位男子比較年輕,隨訪3個月結節沒有明顯變化,選擇胸腔鏡手術楔形切除,病理是微浸潤腺癌,手術費用5萬多,報銷大約50%。這個手術費用,不同地區存在一定差異。
病例2,磨玻璃結節2.6cm,原位腺癌
這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體檢發現左肺磨玻璃結節,2.6cm手術病理原位腺癌:
朋友們沒看錯,2.6cm,原位癌,≤3cm,癌細胞完全貼壁生長,無間質、血管和胸膜浸潤;如果腫瘤被完整切除,5年生存率為100%。
當然了,有時候即使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病理,也難以區分某些原位癌(AIS)和微浸潤癌(MIA),但治療效果是一樣的。
有個知識點要注意,純磨玻璃結節如果>3.0cm,不屬於微浸潤,要歸類於浸潤性腺癌,分期為T1a。如下圖:
本圖片來自山東腫瘤醫院黃勇教授
這是一位49歲男子,體檢發現右肺純磨玻璃結節,邊界清晰,形態不規則,最大徑3.9cm,浸潤性腺癌,影像分期屬於T1a。
病例3,肺結節9mm,微浸潤腺癌
這是一位45歲女士,體檢發現3mm微結節,8個月後複查,增大到9mm,我們知道,隨訪增大的磨玻璃結節要列入高危結節,治療應更積極一點,她做了胸腔鏡楔形切除手術,病理是微浸潤腺癌:
純磨玻璃肺結節,大多數生長緩慢,屬於惰性病灶。但確實有上圖這種比較擅長短跑的結節,所以對於首次發現的肺結節,第一次複查間隔都要短一點(3-6個月),避免錯過!一般一年內發現增大超過2mm的純磨玻璃結節,多為微浸潤腺癌。如下圖:
本病例來自山東腫瘤醫院黃勇教授
這位女士左下肺磨玻璃結節,9個月的時間增大了3mm,手術病理是微浸潤腺癌,已經治癒!
好,看到這裡,想必有些朋友會說,磨玻璃肺結節生長速度不一致,何不積極一點,發現了就開刀切除以免後患不是更好?
別忘了,磨玻璃肺結節也有良性的!花了錢,少了肺,結果是個良性的,冤不冤?冤啊!我們最後舉個例子:
病例4,磨玻璃結節2cm,炎性結節
這是一位59歲男子,體檢發現右肺磨玻璃結節,可見血管穿行,醫生建議隨訪觀察一下,他太緊張,左鄰右舍還有網上的各種肺結節信息了解一大通後,強烈要求手術,結果開出來是個良性的炎性結節:
雖然也是有驚無險,畢竟花了錢,還少了一小片肺臟,有點虧。這類良性的肺結節,並不少見!
簡單總結:
豪大夫最近收到很多讀者留言諮詢磨玻璃肺結節,有些膽子偏小的朋友總想早一點手術開掉,以免夜長夢多。
別慌,這幾年隨螺旋CT的廣泛普及,對肺結節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和規範,影像專家和胸外科專家們指定了規範的指南,並廣泛推廣,大家儘量多聽從當地醫生的指導即可。總的原則是,既要揪出生長速度快的壞結節,也不能錯殺良性結節,以免費錢還傷身。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