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徐氏:耕讀傳家,人才輩出,狀元世家

2021-02-18 徐氏總群

點上面「徐氏總群」加入徐氏家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徐」,先點上面藍字徐氏總群,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

莆田徐氏

耕讀傳家,人才輩出,狀元世家

06月09日 15:00   來源:福建僑報

莆田延壽村是歷史文化名村,也是入莆徐姓的肇基地。《閩臺百家姓》載:「唐天寶八年(749年),徐務,官授國子上舍,自浙江衢州龍遊縣入閩,居莆田延壽裡,世尊徐務為延壽徐姓一世祖,且為莆田徐姓始祖。」

點擊下面連結按鈕,輸入自己的姓氏

★姓氏起源查詢   |    ★尋找家族宗親

★家族字輩查詢   |   ★家族活動查詢

莆田徐氏肇基延壽以後,極重耕讀傳家,歷代人才輩出,簪纓繼世。據統計,中國歷史上自唐至清僅產生638名文狀元,而莆田徐氏宗支就先後出現徐晦、徐寅、徐奭、徐鐸4位狀元,堪稱「狀元世家」。宋神宗因此詔令在延壽村立狀元坊以旌表。

至於莆田徐氏傳裔中科第暢達,得中進士者,更是比比皆是。《延壽徐氏族譜》載,自唐入莆四世徐寅起,衍至宋代十七世徐興國時,「秉心惟常行為士表,立志不朽象與天談」,家族在科舉上一直興盛不衰,世有「一門九進士,八代三狀元」之譽。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延壽村徐鐸蟾宮折桂,高中狀元,其兄徐銳同登進士弟,故世間又有「龍虎榜頭孫嗣祖,鳳凰池上弟聯兄」的讚譽,生動地表達了莆田徐氏在科舉上的輝煌成就。(益理)

來源 | 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餘姚:柿林村沈氏千人傳家風 耕讀傳家忠孝為本
    來到這裡,處處都能感受到古村宗族文化的源遠流長和耕讀傳家的傳統美德。近年來,這裡先後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最佳山村旅遊勝地、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等榮譽,而使這個古老的山村長生不息、歷久彌新的是「耕讀傳家,忠孝為本」的家風。前不久,記者來到柿林村,傾聽家風故事,感受歷史文化。
  • 寧夏西吉:「耕讀傳家」拔窮根
    新華社銀川10月9日電 題:寧夏西吉:「耕讀傳家」拔窮根  新華社記者任瑋  「說起來我們村也算是『秀才村』了,這幾年平均每年都能考出去10個左右大學生。早些年王家出過縣裡的高考狀元,袁家兒子畢業後當上國際航班的機長,張家、劉家的娃娃還在法國、英國留過學呢!」二府營村黨支部書記房煥新說起村裡的「讀書郎」,如數家珍。  二府營村,地處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新營鄉,是一個民風向學的小山村。說起村裡「耕讀傳家」的故事,村民們都會提到「示範戶」王澍民家。
  • 耕讀文化: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自古以來,這則古訓被不少家族奉為家規家訓,寄寓著長輩對後世子孫的諄諄教誨與殷切期望。那麼,古人為何如此重視耕讀?
  • 耕讀傳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耕讀傳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眾所周知,孔子所傳正統的儒家觀念,其實是賤視農藝工商這種體力勞動的。在《論語·子路》中,孔子曾經為難過想要「學稼」「學圃」的門下弟子樊遲,並因此發表了一通「焉用稼?」的高論。《論語·衛靈公》也說:「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
  • 家教/耕讀傳家久,詩書濟世長
    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孩子自身教育/家長自身教育讀書:閱讀方法/知識積累/好書推介/心理:心理諮詢/心理普及/文獻分享/臨床案例/理療:文化養心/情緒調理/心通祛病/孩子健康成長,特中特可以在前面《家教/新年新希望,立訓傳家風》說過,我們劉家家訓是「積善立家、勤儉興家、孝雅治家、耕讀傳家
  • 耕讀傳家不僅是一個成語,更是先輩留予我們的精神財富
    「耕讀傳家」歷來被中國傳統家族留予子孫後代的家訓家規,比如方氏子孫被要求務農,秋收農忙結束之後,重回私塾讀書,如有違背「耕讀傳家」者,個人私有田地則由族中長老沒收成為祠堂的公田。成語耕讀傳家,「耕」,則耕種,事稼穡,豐五穀;「讀」是讀書,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意思是既學做人,又學謀生。
  • 「匠心營造、耕讀傳家」暑期三下鄉之三江坡
    「匠心營造、耕讀傳家」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是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工程系團總支「匠心營造、耕讀傳家」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由學校組織老師帶隊,來到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同江村三江坡。進行我們本次實踐活動的調研地點。
  • 歷代徐氏狀元錄!徐家人頂起!
    姓徐;請您先點擊上面「徐姓徐氏」,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徐氏大家庭。徐洪叔父,系唐朝狀元徐晦祖叔父、中華徐氏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狀元及第。與唐代進士閩縣令黃謠同榜,該榜共取進士二十五人。徐徵天性剛直,忠貞不渝,歷官福建安平主簿、晉江縣丞兼少監之職,後被奸臣所害,卒於福建晉江寓所灣海興勝裡長源堡徐宅(後稱徐厝),不顯而終 徐晦 (760-838),字大章,號興勝。
  • 美麗鄉村·印象|耕讀傳家—金堂縣金箱村
    金箱村,所屬金堂縣五鳳鎮,這裡是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也是著名哲學家賀麟先生的出生地,整個村子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被一種「耕讀文化」所薰陶著!
  • 小港梅岡一房:唐李苗裔 耕讀世家
    由村民理事會和村中愛心人士發起並實施的「耕讀傳家」獎學金頒發大會,吸引了眾多鄰村村民前往圍觀,被引為梅岡一房文化盛事,令村民自豪不已。許是受了先祖尚武崇文的影響,李氏一門自古人才輩出,以修齊治平為生平志願。梅岡李姓《族訓》中,亦有「教子讀書第一美事,第一難事」的訓條,指出「凡子弟資穎可造及質魯好學者,為父兄者亟宜禮延名師,或送入學校。」在這種濃厚的氛圍下,梅岡一房歷來重耕尚讀,滿門書香,堪為典範。在村中,有一座建於明末的門樓,上有「耕讀傳家」四字。其始祖拭公為人識量開擴,才猷卓著。
  • 葉延濱演講詮釋「耕讀傳家」:我們的先輩不僅在大自然勞作,還用...
    在「樂在蜀中 至善至美」——2018樂至端午詠荷詩會暨第二屆樂至田園詩會上,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作了一場《中國人的「耕讀傳家」所表達的詩意棲居追求》的演講,分享了他對於中國人精神世界特質的分析和體悟。來到樂至的葉延濱,首先想到兩個人,陳毅、屈原。對於樂至正在打造「中國田園詩歌之鄉」,葉延濱很讚許, 「很好地切中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 ...詮釋「耕讀傳家」:我們的先輩不僅在大自然勞作,還用詩歌耕種心田
    在「樂在蜀中 至善至美」——2018樂至端午詠荷詩會暨第二屆樂至田園詩會上,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作了一場《中國人的「耕讀傳家」所表達的詩意棲居追求》的演講,分享了他對於中國人精神世界特質的分析和體悟。來到樂至的葉延濱,首先想到兩個人,陳毅、屈原。對於樂至正在打造「中國田園詩歌之鄉」,葉延濱很讚許, 「很好地切中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 廈門海滄區:耕讀傳家 家風潤心
    ( 鄭偉明 攝) 臺海網8月6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背上小話筒,化身講解員,走進滄江古鎮向遊人講述源遠流長的海絲文化;訪鄉村家廟,聽鄉賢故事,來到東孚古厝親身感受歷久彌新的耕讀文化……這個暑期,海滄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在文化的浸潤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生活、植入心底。
  • 耕讀傳家興文化 脫貧攻堅小康年
    耕讀傳家興文化 脫貧攻堅小康年 2020-09-19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左宗棠:一代名臣 耕讀傳家
    站在柳莊「耕讀傳家」雕塑前,那個喊出「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讓人」「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湖南人,那個只手撐住國土江山、使之免於割裂殘缺的奇男子,那個「新栽楊柳三千裡、引得春風度玉關」的大將軍,恍若穿過百年時光隧道,依舊個性鮮明地屹立在眼前,令人肅然起敬。
  • 獨家視頻 | 小編帶你領略客家人耕讀傳家的美景
    獨家視頻 | 小編帶你領略客家人耕讀傳家的美景 2020-12-09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17位文化世家後人講述齊魯好家風
    在山東省「齊魯家風與時代精神——弘揚齊魯優良家風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活動」中,齊聚濟南的17位齊魯文化世家後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家風的作用。  曲阜孔氏 孔令紹後人分居各處仍和睦相處  治理一個大家庭,必須讓每個家庭成員有所遵循,既要有硬性規定的嚴格要求,又要有家庭文化的軟性影響。
  • 從曾國藩父親的一副對聯,看「耕讀文化」的意義
    這是與他家教中,堅持的耕讀為本的觀念有著密切關係。曾氏家族出身農家,奉行耕讀傳家。曾國藩父親,曾麟書還頗為自得地寫過一副對聯: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耕半讀,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巨付兒曹。
  • 永泰莊寨:傳「安宅在仁」之理念,播耕讀傳家之家風
    永泰莊寨:傳「安宅在仁」之理念,播耕讀傳家之家風 2020-08-28 11: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耕讀傳家處處顯
    硯池未走進古鎮前,迎面牆上「孫權故裡」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還有龍門牌坊卓然挺拔,氣勢非凡。承恩堂走在古鎮上,除了白牆黛瓦,處處顯示古鎮「耕讀傳家」文化的點點滴滴,更是讓人難忘。思源堂、承恩堂、餘慶堂、明哲堂,光聽名字,自然就會讓人想到,古鎮的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