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實驗室入選項目公布,探索電影技術對視聽語言的突破

2020-12-15 騰訊網

在經歷近三個月的徵集和篩選後,FIRST實驗室確認陪伴《不要再見啊,魚花塘》開啟新一輪冒險,這也是牛小雨導演的長片處女作。145個投遞項目初選過後,由導演張律,製片人、演員耐安,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總監、柏林電影節選片人王慶鏘所組成的實驗室評委會陣容與作者進行了充分的面見約談,評委們對項目整體以及文本縱深直言不諱又耐人尋味的觀點和評論疊加,比一個可期的實驗室成果來得更加猛烈,開出了一副良藥。

關於那些受困於表達的,和那些輕盈靈動的

牛小雨導演此前曾憑藉短片《青少年抑制》獲得第12屆FIRST影展最佳短片提名,區別於導演前作中的悲傷和壓抑,《不要再見啊,魚花塘》更像是一場五彩斑斕的浸沒式夢境,有一派天真的奇妙想像,有私人記憶的鮮活痛感,也有浪漫且普世的終極命題,作者有近乎天然的創作直覺。

一直以來,青年電影作者身上極具創造力的突破和顛覆都難能可貴,但入選結果本身並不是基於預設的立場。今年FIRST實驗室投遞的項目中,不管是整體審視,還是從初選入圍的8個約談項目來看,還是相當一部分有類型化創作的野心。評委們也坦言「希望在FIRST實驗室看到值得鼓勵的類型嘗試,挖掘一些有類型片創作能力的青年導演」,但很多項目往往類型內核建立的能力或意識不足,或受困於作者表達、作者自我情緒的牽引。

牛小雨《不要再見啊,魚花塘》概念海報

正如評委們直指:一個影片能不能拍出來,跟拍出來好不好看,以及拍出來以後會不會有人去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要再見啊,魚花塘》獨特的作者風格、影像想像空間令人驚喜,評委也直言這個項目本身對於作者和實驗室都將是一場冒險。張律笑談:「它的前景和空間讓人非常興奮,至於結果是什麼——鬼知道。」王慶鏘則回應:「但無論結果是什麼我都會想要去看,這是很難得的。」

探索電影技術對視聽語言的突破

FIRST實驗室作為劇情長片孵化的平臺,是在項目本身和作者意識所開放出來的空間內,與作者一同工作的過程,始於劇作,但不囿於文本。《不要再見啊,魚花塘》展現出作者相對完整的敘事和影像世界,定製孵化或從單純的劇作文本層面,延伸至拍攝及製作埠,又是一場未知的冒險。

在陪伴作者發展並完善作品的過程中,《不要再見啊,魚花塘》這樣一個相對輕盈和小體量的項目,也為FIRST實驗室提供了靈感的土壤,以及實踐中不斷推演和試錯的可能性,過程的積累將反哺實驗室,成為可存留的經驗。

實驗室評委合影

可預見的是,基於項目所營造出的影像空間,對視聽語言的探索亦將成為本期實驗室的又一亮點。在孵化的各個環節把控上,將形式與內容有效融合,讓視聽語言成為文本的有效支撐,隨著實驗室工作的展開,項目本身發展和成熟的歷程,也是實驗室與作者開展的一場分享、對話、討論,共同完成一次電影技術所能帶來的電影語言突破。

楊明騰《恥》奔赴柏林FIRST實驗室鋪展新貌

新的嫩椏已然萌發,已有的枝葉也逐漸滋生出應有的雛形。上一期實驗室入選項目《恥》仍在持續推進中,《恥》將作為FIRST實驗室特別推薦項目,跟隨龍躍實驗室奔赴柏林電影節,參與2月在柏林舉辦的第四屆龍躍中歐電影實驗室第二期活動,與更多年輕創作者、資深國內外電影人進行交流。

FIRST實驗室(一期)項目·楊明騰導演《恥》

新一期FIRST實驗室預計將於今年3月正式開啟,在3-12個月的孵化過程中,對項目進行定位、劇作、視聽、美學風格、導演能力等方面的精細培育,為項目提供各個階段的資源配給與製片建議,直至項目後期的主創擬定與市場助推,全程陪伴創作者的每一次蛻變。

相關焦點

  • 清華攜長虹打造新型視聽技術聯合實驗室
    籤約儀式11月25日,作為「青春長虹 百年清華」 清華大學---四川長虹戰略合作協議的一部分,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信研院)---四川長虹新型視聽技術聯合實驗室在清華大學正式揭牌。作為清華大學信息領域學科交叉的技術創新支撐平臺和重大項目組織平臺的信研院,具有清華大學在信息領域各專業方向的綜合學科優勢,因其在國家的信息化建設中承擔著戰略性、前沿性、前瞻性的國家重點和重大項目,在國家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核高基等重大專項項目實施中發揮著核心技術作用。
  • 實驗室電影周 | 朋友們來相會
    「FIRST紀錄片實驗室榮譽出品」《羅長姐》導演 金行徵《模樣》導演 姜紀傑《曠野歌聲》導演 陳東楠FIRST紀錄片實驗室將特別呈現三部往期實驗室入選作品,在漫長的陪伴與堅持之後,紀錄片實驗室與作者共同呈現紀實影像中新的美學探索。
  • 實驗室電影周 | 和FIRST一起告別2020
    原創 FIRST LAB 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實驗室電影周,由FIRST劇情片和紀錄片實驗室發起,今日向觀眾開放公開活動的報名預約。
  • 什麼是視聽語言?了解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及其對電影的重要性
    我們將介紹「視聽語言」的基本介紹和理解。電影作為一種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產品,通過對視聽語言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將分兩部分介紹本文,即「什麼是視聽語言?」和「視聽語言的內容(上)」,你可以做筆記。什麼是視聽語言?
  • 什麼是視聽語言?帶你了解視聽語言基本內容及對於電影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基本簡介和理解方法。電影作為一門畫面與聲音結合的藝術產物,分析好視聽語言才能夠更好的把握電影。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的內容(上)」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就是結合畫面的視覺感受,再配以聲音的聽覺感受從而構成的一種「剪輯的藝術」,不只是電影,電視,廣告等影像產物都運用了視聽語言並且也必不可少。
  • 海信電視用極致影像徵服FIRST實驗室電影周
    正在國內知名文創社區阿那亞舉辦的FIRST電影周吸引了眾多電影人和影迷參加,在電影周上,作為官方指定影像技術合作夥伴,海信電視用全球領先的ULED8K 技術為全球影像創作和傳播賦能,讓沙發觀影成為可能。
  • 哈曼:突破視聽界限,引領行業新趨勢
    創新與探索一直是哈曼專業領跑行業的源動力。
  • 騰訊公布機器人移動技術探索的兩項新突破
    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
  • 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收官 託普朗寧共建「幸福實驗室」
    ​12月1日至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舉辦。期間,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與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將圍繞AI+電影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共建「電影智慧學習幸福實驗室」。作為電影周以「共情」為主題的重磅對話之一,「幸福實驗室:科學教育與成長論壇」3日下午在南京牛首山同期舉行。
  • 愛奇藝與廈門大學成立電影修復聯合實驗室:人工與AI相結合 探索...
    (原標題:愛奇藝與廈門大學成立電影修復聯合實驗室:人工與AI相結合 探索高效、高品質的修復標準化流程)
  • 清華大學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是國內高校探索學科交叉...
    清華大學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是國內高校探索學科交叉的縮影學科越交融 科學越開闊來源:《人民日報》2017-12-20 趙婀娜打破學科界面、推動學科交叉、促進科研創新,在國內,像清華大學這樣的探索不在少數。
  • 電影人必備的視聽語言,你掌握了嗎
    什麼是視聽語言?為什麼要學視聽語言?視聽語言是影視編導學習的基礎。理解視聽語言的好處是掌握影視作品製作剪輯的規律。我們可以把視聽語言當成一種工具,就像學英語一樣,如果不先學習最基本的字母,就無法學習單詞,更別說句子了。我們要做到熟悉各種視聽語言的方法並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拉片。
  • 騰訊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 浮出水面,正在進攻7大技術突破點
    今年2月的時候,騰訊jiuchen就成立了一個名為Robotics X的機器人實驗室,當時,這個實驗室被認為是騰訊AI產業的雙基礎支撐部門之一(另一個是騰訊2016年成立的AI Lab),並且是騰訊探索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連接的重要載體。那麼,這個成立不久之後經歷了騰旭架構和戰略轉型的基礎支撐部門,未來將在騰訊的產業網際網路中扮演什麼角色?
  • 探索·收穫!南京大學李樾、譚添提出新的上下文敏感技術,突破指針...
    探索·收穫!南京大學李樾、譚添提出新的上下文敏感技術,突破指針分析高效精準的瓶頸 2020-06-03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Onyx LED影院突破傳統電影放映技術 將迎來全新電影時代
    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 2018年中國電影更是迎來開年紅,第一季度票房高達202億元,創下全球影史單季度票房最高紀錄。隨著國產電影品質與口碑的提升,觀眾的觀影體驗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而影院競爭日益激烈,「如何提升影院的建設、管理與運營」成為許多影院經理人和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 《最好的我們》視聽語言分析
    青春圓舞曲——《最好的我們》視聽語言分析青春是美好的,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絢爛多彩的,即便是多年之後,人們依然會以最赤誠之心懷念青春的時光和歲月。而當青春與電影結合,又會迸發出不一樣的光芒。上映於2019年的《最好的我們》便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其以清新雋永的情感和精妙的人物設置,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塵封的青春歲月,引發強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鳴。而這部電影中的視聽元素,不僅豐富多元,而且貼合電影故事本身,兩者相得益彰,共同提高了電影的藝術審美價值。
  • 電影鑑賞:《飲食男女》的視聽語言分析,長知識了!
    他的影評不僅主題意蘊深刻,對視聽語言的運用也極其講究。本文通過對《飲食男女》視聽語言的分析,揣摩李安的影像風格。  李安,一位享譽國際的華人導演。他兩次獲得奧斯卡獎,多次摘得金球金獅金熊等各種國際影壇重量級獎項。可以說,李安是一位集大成者。他電影創作以深刻的思想性,強烈的故事性和從容的敘事以及優美的畫面等因素博得了大眾的喜愛。
  • 視聽語言該怎麼學?
    視聽語言作為編導專業的入門課程之一,其重要性可以說不言而喻。但就高中階段藝考培訓而言,有的機構認為視聽語言在考試中佔比很小,從而忽視視聽語言。而有的機構認為視聽語言作為編導專業區別於其他專業的看家課程,對其掌握的熟練程度直接說明了考生的專業與否,因此直接造成了視聽語言教學在課時量上的畸重。那麼在高中培訓階段,視聽語言到底該怎麼學呢?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我們學這個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是為了拍電影還是為了考試。
  • 近日,重慶市教委公布一項重大名單,西南政法大學5個團隊入選!
    7月5日,重慶市教委公布重慶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團隊建設名單,西南政法大學有4個團隊入選重慶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團隊,1個團隊入選重慶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培育團隊。此次創新團隊建設旨在培育和建設一批具有較強科研創新能力、能為國家和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解決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優秀社科創新群體,入選團隊將有力助推學校一流學科建設,並進一步提升學校科學研究服務國家和重慶市的能力和水平。
  • D&I實驗室系列 | 設計人工智慧實驗室:「設計+科技」 的探索
    近期,我們推出了「D&I實驗室系列」專題。作為一所開放的、研究型的設計學院,我們期待通過對這些實驗室的介紹,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在設計領域的探索,同時也歡迎和期待更多對實驗室研究課題感興趣的政府機構、企業、公益組織、志同道合的社會各界人士,與我們一道推進設計領域的探究,從而共同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應對人類和世界在當下和未來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