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說的「家貧養羊不養豬,家富宜養『臉長物』」,是啥意思?

2021-01-08 老胡說三農

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了這麼一種說法:「家貧養羊不養豬,家富宜養『臉長物』」。當我聽到這種說法後,雖然思索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這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家貧養羊不養豬

羊是一種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的一種動物,也是人類經常飼養的家畜之一。羊在我國的飼養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生活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原始居民,就已開始養羊。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和林格爾出土的漢代牧羊圖中,就有許多羊的繪本。

羊的原始種類有很多,比如綿羊、湖羊、山羊、巖羊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又雜交出了許多羊的種類,因此,羊在家畜當中,其種類應該屬於最多的。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特別喜歡養殖綿羊。其原因主要有:

1.綿羊溫順,易馴化

綿羊的膽子比較小,性格看起來非常溫順,一般情況下,是不易暴怒的。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的膽子也普遍較小,因此,人們就特別喜歡養殖像綿羊一樣性格特別溫順的家畜,而綿羊就具有性格溫順的特點,所以,養殖綿羊的風氣很盛。

2.綿羊毛能夠製作衣物

綿羊毛是一種天然的動物毛纖維。具有角質組織,呈現光澤,堅韌並有彈性。可用來製作多種毛織品,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常常利用綿羊毛來製作各種衣物。

而正是基於以上兩種原因,古代的人們特別喜歡養殖綿羊。

但不管是哪個種類的羊,羊都屬於草食動物。據稱,除了個別的草不適合羊食用外,包括樹葉在內的大部分牧草都能夠被羊所食用。同時,即便不給羊餵一粒糧食,羊也能夠正常生長。

豬也是一種家畜,屬於雜食類哺乳動物,但不能歸類於草食動物的序列中。因為豬儘管也能夠吃草,但僅靠吃草是不長肉的。所以,豬已經被排除在了草食動物的序列之外。

既然豬已經被排除在了草食動物的序列之外,那麼,就意味著豬也是需要食用糧食作物的。而在古代的時候,窮人家都會出現缺吃少穿的現象,因此,是不會有多餘的糧食供豬來食用的。在這種情況下,貧窮的家庭就會願意選擇羊進行飼養,而不會選擇豬進行飼養。這就是「家貧養羊不養豬」說法的由來。

二、家富宜養「臉長物」

什麼叫「臉長物」?在許多農村,人們喜歡將驢、馬、騾子稱為「臉長物」。因此,「臉長物」指的就是驢、馬、騾子之類的牲畜。

那麼,家裡富裕為什麼適合養殖驢、馬、騾子之類的牲畜呢?

我們都知道驢、馬、騾子之類的牲畜都屬於大型動物,這類動物除了能夠給人們提供肉食之外,而且還能夠役使,因此,驢、馬、騾子之類的牲畜都屬於「高價值」的牲畜。

雖然說驢、馬、騾子之類的牲畜價值比較高,但飼養這一類牲畜所付出的各項成本開支也是比較大的,而窮人是負擔不起這種成本開支的,但富裕家庭卻能夠負擔得起。在這種情況下,富裕家庭就特別喜歡養殖驢、馬、騾子之類的「高價值」牲畜。其實,這就是「家富宜養『臉長物』」說法的來歷。

聽了老農的講解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家貧養羊不養豬,家富宜養『臉長物』」這種說法所要表述的意思。由此看來,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還是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為什麼說「窮養雞,富養豬」?有什麼道理?
    「窮養雞,富養豬「是農村的一句老話,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一是窮養雞啥意思?在大集體年代,農村生產力落後,糧食產量低,農民經濟條件差,生活水平都在溫飽線以下,沒有特別的窮人,也沒有明顯的富人,為了貼補生活,每家每戶都會餵幾隻老母雞,餵頭膘豬。那為什麼還會說是窮養雞呢?農村人常說,雞子只要有兩隻爪,就餓不死。雞子食量少,食樣多,試想,人都沒糧食吃,會撒糧食餵雞子嗎?
  • 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
  • 農村老人常說:「寧嫁起家頭,莫嫁富家尾」,啥意思?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農村老人常說:「寧嫁起家頭,莫嫁富家尾」,啥意思?今天小編要介紹的農村俗語是,「寧嫁起家頭,莫嫁富家尾」,大家知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知道意思的朋友,又認為這句話講得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家貧不要『嬌嬌鳳』,家富莫摘出牆杏」,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貧不要『嬌嬌鳳』,家富莫摘出牆杏」。由於在下學識淺薄,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家貧不要「嬌嬌鳳」所謂的「嬌嬌鳳」,實際就是「嬌嬌女」的意思,因為在過去的時候人們習慣於將青年男女比作鳳凰,所以,有些女子就喜歡用「鳳」來取名字
  • 農村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是啥意思?
    有那麼一次,我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聽到這麼一句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但我不知其意,於是便向老人請教,老人告訴我說:一、風流女子莫教貧風流是指人的風度和儀表。出自《漢書·趙充辛慶贊國忌等傳》中,在這個傳記中有這麼一句話:「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
  • 農村老人說「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啥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以前,經常聽農村老人說「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當時人們對此深信不疑,然而現在老農們卻表示:完全相反!以前在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十分濃厚,這句俗語就是典型的體現。「有兒貧不久」是說,有兒子的人家,即使是家庭貧困也不會持續多久,因為以前男人在農村被視為主要的勞動力,有了兒子就有人種地幹活、打工掙錢,而且農村老人都講究傳承,家中有男丁就能為整個家族的興旺作貢獻,即使現在都是寒門子弟,以後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時候,整個宗族的好日子都有望一起到來。
  • 養豬、養羊、養牛、養驢、養雞、養鴨、養兔、養鴿子,哪種比較好
    在農村裡,養豬、養羊、養牛、養驢、養雞、養鴨養兔、養鴿子,養殖哪種比較輕鬆一些?在農村裡,農民們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就進行了多元化的養殖。比如在農村有養豬的、有養牛羊的、有養驢的、有養雞的、甚至還有養殖鴨子、兔子、鴿子的。
  • 「養豬窮,養狗富,養貓的都能開當鋪」,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不知大家是否有聽過一句話:"養豬窮,養狗富,養貓的都能開當鋪」,關於這句俗語的真正意思,一直以來都有各種說法, 人們的解釋也不相同。這裡小編就來說說在農村老人那裡聽到的一個版本。豬是一種大家都很熟悉的動物,在農村以前更是家家戶戶都有養。要知道在經濟不發達的時候,豬肉的價格可是很高昂的,一頭可以賣不少錢。那為何還會有人說養豬的人窮?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農村俗語:「養狼別養狐;養牛不養豬」,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養狼別養狐;養牛不養豬」。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思索了好久,竟然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養狼別養狐狼,又名野狼,灰狼和豺狼,是屬於食肉目、犬科、犬屬的一種動物。正常情況下,野狼能夠存活12~16年,如果是人工飼養,有一部分狼能夠活到二十年左右。
  • 【民俗文化】在農村,為什麼農戶總說「狗來富,豬來貧」?
    農村「狗來富,豬來貧」是農村常說的一句俗語,看似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是一種頗具農民智慧與農民傳統道德的俗語,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現代的人,特別是年輕人,把「狗來富,豬來貧」的含義理解成家裡養了狗就會帶來財富,家裡養了豬就會使家裡變得貧窮,這是一種誤解,與本意去甚遠。
  • 農村俗語『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種地有點收入,就是在家養幾隻雞,養一頭豬,母雞下蛋管著日常零花錢,年末殺豬過年也是農村習慣,而狗看家護院,也是農村必備管家,農村有句老話說『養豬莫生雙,養狗莫生六』,這又是啥意思。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養一頭豬,養母豬的很少,平時放學後大家就挎著籃子,到地裡割草,地裡的紅薯秧子也是它的最愛,吃剩的飯菜都丟到豬槽裡,過年賣掉豬就能過個好年,同村有一家養了一頭大母豬,一窩能下八九隻,大人提前就開始預訂,什麼白花豬、黑毛豬,滿月後就可以逮走。為啥說『養豬莫生雙』呢?
  • 農村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說的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在農村生活,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那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簡單探討一下!先來看「豬來窮」,這句話簡單點說就是豬的食腸寬大,只知道吃卻不會幹活,時間一長的話豬會把家裡吃窮的,除了這個意思之外,在一些農村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有人說豬代表的是晦氣,如果家裡無緣無故的進來一頭豬的話就會預示著不吉利,當然,這種說法不能涵蓋所有的農村,只是少數地方才有這樣的說法。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我們國家在古時能領先世界4900年而不倒,這些都是有原因而不是吹的。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啥意思?
    農村的這句俗語,都是和農村群眾有非常關係的兩樣動物,在以前農村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狗看家,用耕牛耕地。農村還有一句話,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忘結髮妻,這些俗語都是提醒人們,不能因為生活富裕好轉了,就忘了給自己帶來家庭財富的動物,休掉自己同甘共苦的結髮妻子。
  • 農村俗話「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流傳了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雖然這些俗語並沒有華麗的語言和優雅的句子,但是這些農村俗語是老祖宗一代代流傳下來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這句俗語就是「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一起來了解下吧!
  • 農村俗語說:「氣大不養家」,指的啥意思?氣盛的人不妨引以為戒
    農村俗語說:「氣大不養家」,指的啥意思?氣盛的人不妨引以為戒人們常說衝動是魔鬼,就是人在突發情況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憤怒做出一些平時不會做出的舉動。這些舉動往往會帶來不可挽回的結局,等到冷靜之後人們就會懊惱,為什麼當時控制不了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憤怒」除了外界條件的誘導,其實跟人本身的性格也有很大關係。有的人性格沉穩,在遇到某些突發事件的時候就會比平時性格衝動的時候更加冷靜。平時火急火燎的人在遇到一些小事情的時候就很容易激動,「一點就著」就是說這樣的人。
  • 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是什麼意思?沒錢人就要養豬嗎?
    請您閱讀文章前點擊右上方【關注】,這樣每天都能免費收到《農夫也瘋狂》分享的關於農村大小事。在農村裡,老一輩人常常會對年輕人說一些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老話,其中有些是為人處世的,有的是地方習俗的,還有的是生活禁忌的,總之這樣的老話有很多。
  • 在農村,老人常說「舅父家的牛,外甥家的頭」,啥意思?
    在農村口傳著許許多多的農村老話,這些老話是先輩們在長久的實踐生活中得來的,每句老話都有著它獨特意思,還有那妙不可言的魅力。這些老話的衍生和傳承,也有著其獨有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你若要透徹地領悟其妙境,必定得深入到它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