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書畫——教育不可缺少對美的探索

2020-08-08 校園文化在路上


導語

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覆中強調,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


01


總書記的話發人深省,在素質教育被廣泛認同的今天,美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什麼是美育呢?

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狹義的美育,極端的定義是認為美育專指「藝術教育」;其一般的定義是認為美育指「美感教育」「審美教育」「審美觀和美學素養教育」等。廣義的美育,有人認為:「真正的美育是將美學原則滲透於各科教學後形成的教育。」

02


孔子曾言「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樂」就是美育的一部分,孔子對於「樂」還提出了自己的最高要求——「盡善盡美」。由孔子而下,美育一直存在於中國文人群體中,詩詞之美,文章之美,書畫之美,樂理之美,手談之美。凡以文人為主體的活動,莫不求「美」。一個真正的文人除了能欣賞美,還要能創造美,除了要「大江東去」的豪邁;還有「驚起一灘鷗鷺」的婉約;除了在「大漠孤煙直」的邊塞;還在「採菊東籬下」的田園。

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美」亦不是文學之全部意義。真正承載了美育作用的還在琴棋書畫等藝術教育中,琴棋書畫的藝術與文學藝術之不同在於——文學要求文質彬彬,琴棋書畫以「美」為最直觀的評判標準。

琴棋書畫自誕生起就承擔了傳統文化中美育的責任,時至今日仍然是教育中對於「美」這一概念探討最為深入與純粹的學科或種類。而琴棋書畫要真正融入校園,融入現代教育,首先就要融入到學校環境的建設中來。至今已有不少學校對將琴棋書畫藝術融入學校建設進行了成功的探索。


03



朝陽小學兩江校區將繪畫藝術融入到連廊的非正式學習空間中,整個連廊充滿藝術氣息又富有設計感。在為學生創造舒適、開放的學習空間的同時,一舉兩得的達到了潤物無聲的美育效果。在文化牆的建設中,將音符化為蒲公英,讓音樂的迴響變為蒲公英的飛揚,在形式上、內容上都達到了「美」的層次。


金子塔小學在書法和象棋的文化牆設計上獨具匠心。在書法文化牆上,將書字的行書、篆書、金文等形式用活字印刷的方塊組合起來,中間一個大氣方正的楷書「書」字。整個設計充滿了文化感和美感。在象棋文化牆上,紅藍雙方的博弈展示了傳統技藝的魅力,「博弈有道,智慧無界」的文字又飽含了時代的哲理。


朝陽中學建設繪畫和書法功能室,採用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繪畫功能室採用了西式設計,標誌的百葉窗和畫板,水彩狀的燈飾,靠牆的雕塑架都充滿了西方藝術的色彩。而書法功能室則採用了中式設計,木質的書桌,傳統的筆架、宣紙,麻色的捲簾,燈籠狀的燈飾,處處洋溢著東方美學的氣息。在間接的環境薰陶下,直接的美育也變得事半功倍。


環西小學普天分校同時進行了功能室和連廊的美育建設。舞蹈教室和音樂教室,黃色和綠色的色調運用切合了小學校園的氛圍,簡潔的設計讓教室寬敞又整齊。連廊建設充分融入了「棋」元素,將中國象棋、西洋棋、圍棋做成牆壁,同時設置了專業的棋類設施供學生使用。專業的功能室和非正式的美育連廊結合共同構造了環西普天濃鬱和諧的美育氛圍。


南丹三小將書法藝術的真理融入到了校園文化的整體建設中,提出了「一筆一畫寫好字,一點一滴做好人」的文化主題。在學校標誌的設計上以書法藝術形式的「三」字為主體,校園整體環境的設計上也充分運用了書法元素,以漢朝書法家張芝臨池學書的故事做水景,以書的各種字體做教學樓外壁裝飾,凸顯了該校書法特色教育的特點,體現了該校以書法精神育人的魅力。

04



美的事物是永恆的喜悅。英國詩人濟慈如是說道。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智力的提升,身體的強壯,道德的建立,也離不開對美的探索。那是追求幸福的能力。


在路上文化機構合作學校

在路上文化公司服務於全國,重慶、四川、貴州、廣西、雲南、湖南、湖北、江蘇、甘肅……

編輯:路漫漫

以上為在路上文化機構原創案例,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俞敏洪說農村學生沒必要培訓琴棋書畫,那是因為他沒弄懂素質教育
    新東方創始人,著名教育家俞敏洪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農村的孩子是不需要素質教育的,他們不需要學習琴棋書畫,比起素質教育,他們更需要應試教育。在現在國家大力提倡實施教育公平,促進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俞敏洪提出提出這樣的觀點,必定會引起不小的爭議。
  • 琴棋書畫指的是什麼 琴棋書畫詩酒茶花下聯 琴棋書畫是什麼生肖
    古人認為琴棋書畫是有學問的代表,若是一人琴棋書畫樣樣都精通,那麼將會被尊為「有學問的人」。除此之外,琴棋書畫還有其它所指的含義。但具體琴棋書畫指的是什麼,以及琴棋書畫是什麼生肖?我們並不是很清楚,為此下文帶來琴棋書畫相關介紹,了解下琴棋書畫含義,同時了解下琴棋書畫詩酒茶花下聯是什麼。一、琴棋書畫指的是什麼琴棋書畫本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但隨著琴棋書畫的發展,如今琴棋書畫所指的意思也不同。
  • 俞敏洪:農村孩子不需要素質教育,琴棋書畫培訓對農村學生沒必要
    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曾在一則採訪中表示,目前的農村孩子不需要素質教育;學習藝術,繪畫等等課程是毫無必要的。對於農村孩子來講通過應試教育,進入一個跟城市孩子一樣的平臺才是農村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早在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就素質教育問題就出臺了相應政策,在《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對素質教育作出了明確的表述:「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琴棋書畫」社團活動升級為課程鯉魚池小學有氧教育助力學生...
    書法社學生練習書法 鯉魚池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2月21日9時59分訊(張軍)為促進全市中小學教育教學全面、持續、健康發展,12月22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將在重慶市江北區舉辦2016年小學「卓越課堂」現場會暨江北區深化課程展示交流會。
  • 四寶四友,琴棋書畫,筆墨紙硯
    文人四友:琴棋書畫。在古代,彈琴(多指彈奏古琴)、弈棋(大多指圍棋)、書法、繪畫是文人騷客(包括一些名門閨秀)修身所必須掌握的技能,故合稱琴棋書畫,即「文人四友」。今常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 探索音樂之美,領略人文之魂
    探索音樂之美,領略人文之魂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 苟俊玲七月的杭州,碧水連天的蓮葉搖曳著,映日的荷花燦爛綻放,陣陣吹來的海風不僅有海的味道,更帶來西子湖畔千年文化的暗香,這個夏天的味道,是那麼的清新,是那麼的美好。
  •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題目: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相信獨具慧眼的你一定能發現生活中的美.請以"看見 才知道什麼叫美麗"為題,寫一篇文章.這些美不是喧鬧吵嚷的,是平淡美好的。「平淡不好麼?」我問自己。就算再嚮往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雍容;再歡欣於「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洶湧;再沉湎於「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華貴,也抵不過一句輕輕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平淡很美。」我回答自己。
  • 廣州市啟聰學校的「融合教育」探索:以美啟聰融合同美
    以啟聰學校為主導的融合教育,既不同於傳統的特殊教育,也區別於隨班就讀形式,是國際先進理念與國內實際相結合的新實踐,為特殊教育發展開闢了一條全新的路徑!  立足本校、本土實際,啟聰人對「以美啟聰,融合同美」的內涵作了深刻的解讀:「以美啟聰」,指構建「真善美」的教育生態,開展整體培育,更大限度地開發學生潛能,以啟發心靈,啟迪智慧。
  • 小央美教育:兒童美術戶外課堂,小央美是夢開始的地方
    這個陽光明媚的春日你們期待的戶外課堂來啦美麗的大自然和美好的記憶讓我們一起去探尋大自然的奧秘探尋大自然的奧秘—戶外藝術課堂感受大自然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通過觀察感受大自然,完整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增強探索精神,激發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與愛好,啟發孩子的靈性和思考,對話大自然。
  • 田慧生:加強中小學STEM教育恰逢其時 不可不為不可慢為
    田慧生在發言中強調:「現在加強STEM教育,就是要為下一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撐。現在加強中小學STEM教育恰逢其時,不可不為,不可慢為,必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腳踏實地,奮起直追,努力趕超。」
  • 深圳市羅湖外語實驗學校 以美的教育成就學校教育之美
    每個生命都有光華和潛能,顯示著「各美其美」;教育的要旨在於激發學生的光華和潛能,達致「美人之美」。羅湖外語實驗學校八個字的辦學理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不僅僅是一張名片,更彰顯著學校的教育魅力。以實踐「美的教育」為主線,近年來,羅湖外語實驗學校以激揚生命、揚長發展、師生共生、綻放生命之花為核心,打造「美」的師資隊伍,開發「美」的特色課程,構建「美」的課堂,磨勵體驗式德育,培育高雅學校文化,強調個性彰顯與和諧發展的融合,成就學校教育之美。
  • 蕭山這個地方的孩子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有低至19.9元的體驗課…速來!
    《開學第一課》曾專門開設「中華驕傲」的主題,琴棋書畫被搬進了「課堂」。大家都知道,傳統文化,是當前教育領域的最大的一個熱詞。著名翻譯家許淵衝青年棋手柯潔中國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價值,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帶領每一位同學感悟詩詞之美。曾與「阿爾法狗」進行圍棋對戰的青年棋手柯潔,講述圍棋這一國粹文化的魅力。
  • 馬雲說,再不讓孩子學習琴棋書畫,將來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找不到工作了
    附錄:孩子學習「琴棋書畫」的最佳時機建議1.繪畫在安全的環境下,最早八九個月,最晚2歲,就可以嘗試讓孩子探索畫畫了。自由發揮是這個階段的關鍵詞。等長大到4歲,可以讓孩子接觸專業的繪畫指導了。但依然要記得,畫畫是孩子感知世界的方式,應允許他遵從自己的內心,自由地表達想像力、創造力。
  • 《論語》|琴棋書畫是素質教育?孔子告訴你真正的素質教育是什麼
    學生一放假,家長忙著把學生送到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除了文化課,參加最多的是彈琴、跳舞、畫畫、書法等等所謂的各類興趣班,美其名曰進行素質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素質教育是家長心中設想的素質教育,不過是增加了孩子的一項特長而已,這樣素質教育就偏離了其初衷。孔子開啟私學,就開啟了我國素質教育的先河。
  • 朋友圈36條可愛幽默說說:琴棋書畫不會,洗衣做飯嫌累
    琴棋書畫不會,洗衣做飯嫌累。8. 物極必反,水至清則無魚,人至美則必單。9. 可樂不能分給別人喝,不然你的可愛和快樂都沒了。10. 明天想和對象去看電影,有什麼好的對象推薦一下,好兄弟,講義氣。11.
  • 看看琴棋書畫這個概念是誰最先提出來的
    在我國,如果說一個人文才了得,乃至于衡量一個人的藝術修養時,便會用琴棋書畫是否精通作為標準來進行衡量。琴棋書畫,已經成了我國古代才子佳人的衡量標準。但是,我國古代有很多種技藝,為什麼要用「琴棋書畫」來代表才子佳人的高超造詣呢?
  • 馬雲:幼兒園孩子應學琴棋書畫;他的理念先進,但不適合幼兒教育
    在馬雲把話題帶入到幼兒領域之前,幼兒園的教育已經有了強烈的分化:私立幼兒園努力做好銜接小學,給4歲多以上的孩子,布置起了作業,有個朋友的孩子,因為不願意做作業,在家裡號啕大哭,卻又不得不繼續做下去。而馬雲在2019年第十四屆國際校長聯盟大會上,則表示:孩子在不同年齡要有不同的教育重點,幼兒園的孩子,就應該學琴棋書畫,要運動,要唱歌,要跳舞。馬雲常常以"語不驚人死不休"著名,他那句"我不喜歡錢",讓撒貝寧都作了鬼臉。很多人說馬雲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 ​道禾教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師法自然
    這種探索是接地氣的、有成效的,並且這種成效是面向未來的、世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曾國俊和他創辦的道禾實驗教育。-屬於華人的教育模式在哪裡?-什麼又是「時間」的教育?-如何才能發現孩子的天賦,發現天賦的老師又是怎樣的?
  • 國內在線教育缺少統一平臺
    區別於早期在線教育的理想模式,新型在線教育xMOOC更被全球學習者認可,其中最負盛名的平臺是Coursera、edX、Udacity。僅Coursera目前就已經有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0萬名學生報名課程熱捧。  「這是一場資源交換的合作,網易看重的是Coursera所擁有的課程資源。」全國微課程大賽發起人付彥軍說。
  • 人類文明發展不可缺少教育
    教育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引出」。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