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物鐘」對表「戰場時間」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圖為該旅組織駕駛員抗疲勞訓練。 蘇森林攝

  烈日當空,第77集團軍某旅運輸車隊正穿梭在崎嶇蜿蜒的盤山公路上。闖過染毒地帶、穿越灌木密林、演練排障預案……一路上,充滿硝煙味的訓練課目接連展開。

  經過6個多小時的高強度行車,時間已是中午1時左右,正是吃飯午休的時間。「咕咕咕……」同坐一輛車的駕駛員餘建與筆者的肚子,相繼發出「警告」,而長期午休形成的困意也漸漸強烈。

  「停車,組織休息!」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車隊駛入一片空曠地域。「終於休息了,趕緊吃東西墊墊肚子,一會兒再睡一覺……」筆者又餓又困,一邊啃著壓縮乾糧,一邊暗自嘀咕著。可還沒緩過勁兒,指揮員又下達了出發的命令,駕駛員們陸續登車發動車輛。

  「為啥不讓駕駛員多休息會兒?」實話實說,筆者早已感到疲憊,更別說一路上還要處理各類突發情況的駕駛員。以往執行運輸任務,為了確保安全,駕駛員都是重點保障對象,無論如何都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吃飽睡好,現在為何一反常態?

  「讓駕駛員得到充分休息的確能更好地保障安全,但打起仗來,敵人可不會遵循你的『生物鐘』。」一路跟訓的運輸投送科科長劉本立介紹說,為了讓官兵更好地找到「打仗狀態」,旅裡定期組織駕駛員抗疲勞訓練,突出時間上的長跨度、訓練上的大強度。

  「抗疲勞訓練以成熟的安全預案和保障措施為支撐,並非盲目蠻幹。」該旅參謀長何川告訴筆者,他們在組織訓練時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官兵逐漸適應訓練強度,詳細制訂完善駕駛員接替、車輛故障排除等安全預案,確保有效處置突發情況。不僅如此,他們還為每名駕駛員配備了清涼油、風油精、小米辣等提神醒腦的物資,幫助參訓官兵戰勝疲勞、挖掘潛能、挑戰極限。

  中午過後,四級軍士長、駕駛員苟健康精神狀態逐漸下降,他抹上清涼油、嚼起小米辣,一直堅持完成連續12個小時的駕駛訓練任務,受到了機關的通報表揚。走下運輸車,他由衷感嘆道:「疲勞無疑是駕駛員的『天敵』,只有在平時訓練時勇於挑戰,把自己逼到極限,上了戰場才不會吃虧!」

  該旅領導告訴筆者,近期他們還將結合高原遠程機動任務特點,進行抗缺氧、抗高原反應等適應性訓練,讓官兵的身體機能更好地適應未來戰場。(田鴻儒 潘吉業 周 炬)

    來源:解放軍報   轉自: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鄧芳華

相關焦點

  • 生物鐘如何校準時間?
    在我們的身體裡,也存在調節機體的生理和行為節律的生物鐘。我們對生活中各種計時設備習以為常,但恐怕很少人知道身體內部的生物鐘是如何工作的。小時候,每晚7點《新聞聯播》整點報時的時候,家人總會把大大小小的鐘表進行對時,確保第二天一家人工作學習能夠準時。到了21世紀的今天,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等各種電子設備通常都會自動對時,不需要我們再花時間去調整。
  • 如何快速調整生物鐘?恢復正常生物鐘的辦法
    如何快速調整生物鐘?恢復正常生物鐘的辦法生物鐘是指我們每個人的作息習慣,當我們長時間按照一定的規律去休息工作時,在某一時間就會不自覺的去完成,不論我們的生活習慣的好壞。如很多學生凌晨三四點鐘才會睡覺,那麼他在其他時間就很少會感覺到困意。
  • 嬰兒的生物鐘
    嬰兒的生物鐘您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您的孩子在晚上幾乎完全相同的時間醒來感覺開始像是他的大腦中有一個小鬧鐘,每天晚上在同一時間將他叫醒。這實際上與事實相差不遠! 什麼是生物鐘?您孩子的體內生物鐘(也稱為生物鐘或晝夜節律)控制著他的日常生物功能,這些功能會影響他的行為,例如,當他醒來,何時感到睏倦或活躍以及是否感到飢餓。實際上,您的孩子的體內生物鐘會影響到他所有的身體活動,直到小便時。
  • 如何強制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生物鐘快速調節法
    如何強制調整自己的生物鐘 生物鐘快速調節法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物鐘,如果你的「鍾」出現了問題,那麼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自己身體上出現問題,或者直接反應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根據現在大部分人的情況,小編為各位介紹幾個快速調節生物鐘的方法。
  • 生物鐘紊亂了如何調整?這幾個調節生物鐘的方法很管用
    生物鐘紊亂了如何調整?這幾個調節生物鐘的方法很管用由於現在的娛樂水平高度發達,以至於現在的人們睡覺都普遍很晚,或者根本會熬到凌晨再睡,以至於很多人都會打亂自己平時的生物鐘,那麼如果你的生物鐘紊亂了,應該如何應對呢?下面是小編為各位提供的幾個調整生物鐘的方法。
  • Nature:擬南芥的生物鐘
    在植物中,糖通過光合作用的生成是生物鐘的一個關鍵代謝輸出。這項研究顯示,節律性的內源糖信號能通過調控生物鐘基因的表達設定擬南芥的生物鐘的時間。作者提出了「代謝黎明」這樣一個概念,用來描述生物鐘響應於光合作用所生成的內源性的糖的某一峰值而發生的重設。
  • 生物鐘紊亂應該如何調整?生物鐘調整需要多少天?
    生物鐘紊亂應該如何調整?生物鐘調整需要多少天?生物鐘是每個人的作息時間以及日常生活所形成的一個規律,就像人體的新陳代謝一樣,那麼如果你的作息時間並沒有那么正常,甚至到了紊亂的地步,又應該如何去調整呢?下面是小編提供的幾個調整生物鐘的方法。
  • 節後應調整兩個生物鐘
    原標題:節後應調整兩個生物鐘  據新華社電春節長假即將結束,上班族即將轉入到工作和學習狀態中。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專家提醒,此時需要把握好精神狀態和胃腸道生物鐘的調準。諸多反常的生活方式,擾亂了人體的生物鐘,直接影響人體各系統、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此時人體內部的抵抗力下降,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   專家建議,要想馬上從假日鬆弛的狀態轉入到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中,必須有個短期休整,恢復工作時的起居時間。可以利用長假最後一天好好睡一覺,把顛倒的生物鐘調整過來。專家還支招深呼吸應對「上班恐懼」。
  • 按生物鐘吃藥事半功倍
    由於人體的生命活動有「生物鐘」節律,對藥物的吸收、代謝、排洩產生影響,所以相同劑量的同一藥物在不同時間使用,療效不同,不良反應也不同。掌握這些時間規律,選擇「良辰吉時」給藥,使用恰到好處的劑量,不僅可事半功倍,而且可以減少不良反應。
  • |生物鐘の奧秘
    科比一句 「凌晨四點的洛杉磯」,王健林一張 「全網流傳的日程表」,在許多年輕人中引發了早起大躍進。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 晝夜節律 ( circadian rhythms),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鐘。向日葵為什麼向陽?魚為什麼會在固定時間排卵?我們為什麼到了晚上一定時間就會覺得困? 這些都是因為地球會24小時自轉的周期所導致。
  • 法國科學家揭開生物鐘「守時」奧秘
  • 生物鐘紊亂為什麼會促成早衰?
    我們常常把「生物鐘」這個詞掛在嘴邊,但其實大多數人對它的情況並不了解。所謂的生物鐘,並不是說我們身體內確實存在一個鐘錶計時器,而是說我們的身體無論是宏觀上的器官,還是微觀上的細胞,它們的活動都會遵循著一個運動的規律,而這個規律與我們幾百萬年來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狀態相吻合。在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就頒發給了發現人體這一機制的三位醫學家。
  • Cell 子刊:生物鐘紊亂和癌症發展密切相關
    在人類和其他生物體中,生物鐘通過光來調節人體生理學的關鍵時間,從而控制細胞新陳代謝和分裂等活動。在一項小鼠研究中,控制細胞晝夜規律的兩個基因也可對腫瘤有抑制功能。這兩種基因缺失或中斷正常的明暗交替周期就會導致其腫瘤抑制功能下降,使得腫瘤不斷發展。「不管你以什麼方式擾亂生物鐘似乎都會促進腫瘤發生。」Thales Papagiannakopoulos說。
  • 聰明媽媽都會給寶寶設置一個生物鐘
    小寶寶初次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他們與成年人「背道而馳」的生物鐘卻常常令新手媽媽們感到頭疼。很多家長反應自己的寶寶睡覺晚,早上賴床不起,不吃早飯,身體抵抗力差,經常生病,精神狀態不好。但是生活中卻有一些媽媽很聰明,她們知道如何給自己的寶貝設置生物鐘。一起來看一下吧!
  • 寒假到了,生物鐘怎麼就亂起來了?
    但是很多學生,特別是大學生,一到了長假期,生物鐘就亂了起來!生物鐘會亂成什麼樣呢?前幾天,我早上11點鐘,通過微信,問我的一個同學,詢問一些事情,而我等到12點多,都沒收到回復,我以為他在忙,所以就沒想這麼多,結果他在下午三點的時候,毀了我一個信息,說他剛剛醒來,才看到信息。然後聊了一會,他又睡了,到了晚上六點,才起床,去吃飯。我後面問他,為什麼睡那麼久,他說晚上2點多才睡覺。
  • 研究揭示寄生蟲內在生物鐘
    研究揭示寄生蟲內在生物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7 23:59:05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Joseph S.
  • 調整好生物鐘的幾種方法
    那麼,如何才能調整好你的生物鐘呢?這裡與你分享幾點。        一、早上起床        早上起床的時間也要養成規律,一般為早上六點至七點之間起床比較好,這時候天也剛剛亮不久。所謂的一日之計在於晨,不要養成懶床的壞習慣,特別是冬天天氣冷,要堅持按時起床。        二、午休        對於午休,最好還是要有一定的時間保證。
  • 睡眠專家提生物鐘類型新解 你是海豚獅子熊還是狼?
    今年3月,美國睡眠專家、臨床心理學家麥可·布魯斯博士出版了一本關於人體生物鐘研究的新書:《何時》。在這本書中,布魯斯歸納了人類四大生物鐘類型,並用四種動物來歸類比喻——獅子、熊、狼和海豚。根據他的研究,早睡早起並非唯一正確的健康準則,遵循屬於自己的生物鐘類型,才是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和更高工作效率的辦法。
  • 專家提醒:黃金周期間不要打亂生物鐘
    新華社重慶4月30日專電(記者 劉衛宏)每一個黃金周長假過後,總有許多人因生物鐘紊亂導致「假日症候群」。專家提醒,在長假期間完全打亂平時的生活節奏,健康狀況很容易出現問題,因此一定注意不要打亂生物鐘。    長假期是難得的放鬆機會,一些人開始熬夜看電視、上網、與朋友聚會,甚至通宵達旦地打麻將。
  • 美媒:「夜貓子」不應早起工作 按生物鐘安排時間好處多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美媒稱,研究人員警告說,早上感覺精力最充沛的人和所謂「夜貓子」的大腦工作方式不同,科研人員敦促僱主重新考慮工作日的時間標準。研究人員說,在理想狀況下,僱主排定班次時會考慮員工的生物鐘,確保員工不僅健康而且有創造力。研究表明,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也許對一個生理上傾向於晚睡晚醒的人來說不利」。研究人員調查了「早起鳥」和「夜貓子」的傾向如何影響功能性連接或他們的大腦各區域如何連接。研究人員將早起或晚睡的傾向稱為晝夜節律表現型或生理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