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尋找自己的過程,我找到了自己

2020-12-17 德瑞幼兒園

我是工作狂,凡事都要強,家庭孩子都排在工作之後。對工作,對孩子的教育都非常強勢,直到疫情期間,不得已放下工作,我才發現了孩子的問題,更意識到了自身的錯誤!

我開始看書,學習育兒,才醒悟到我對孩子深深的傷害!特別特別幸運的是,朋友介紹給我了德瑞,把孩子送到這裡,我特別安心,也有了精神上的支撐!

因為,我知道在這裡,孩子才能真的找到自己,成長為真正有力量和愛的人!

我的原生家庭就非常強勢。

父親是工程師,對我要求非常嚴格!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我小學數學98分,回家就是一頓罵!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要跟父親匯報今天學了什麼,整個學習過程,一直在定目標,奔跑!

所以,我在當了媽媽後,真的覺得這樣的教育是對的,是有效的,開始更加嚴格的要求我的孩子,不重視孩子的成長腳步和敏感期,非常自我的灌輸各種知識和教條,把孩子一步一步推向自卑和極端!

發現自己的教育問題後,我開始跟果爸各種做功課,尋找真正適合果果的幼兒園,看了幾家高端幼兒園,都不是特別合心意,因為了解了一些育兒知識,所以聽小樊園長介紹的時候,我心裡立刻敲定就是這裡了!

選擇德瑞,不僅是小樊園長的教育理念,還有還有非常專業老師的引導,他們既是孩子的援助者也是孩子的創造者!

在德瑞,從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孩子在工作中,通過不斷地探索,自己身體和大腦的協調發展,在探索中獲得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喜悅和成就感,這就是現在經常說的,非常寶貴的內驅力!

這種正向循環真的太難捕捉了,如果沒有專業的老師去引導,家庭教育中,真的很難做到!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教育!

孩子的成長,不是被教育,被灌輸過程,一定是他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創造的過程,我不想果果經歷我的成長痛苦,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為自己而努力!過屬於自己的人生!

我有信心在這裡能喚醒他,我是孩子的因,我也要改變自己,學會愛自己,學會什麼是真正的愛,才能伴隨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來德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個課外班的老師都反饋果果的專注力有改善,果果性格也柔和了一些,也變得有禮貌了!

我經常跟果果爸說,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遇見,那該有多好!!

爸爸說

突然有一天果果的媽媽和我說,咱們給孩子換個幼兒園吧?我很不解,好好的為什麼要換幼兒園?於是果果媽媽讓我看了很多關於孩子的問題。

由於工作忙,之前的幼兒園裡有監控,在果果媽媽和我說了孩子的一些問題以後,我連續看了幾天幼兒園的監控實時畫面。看了以後我發現了各種問題,在以前都是沒有注意到的。

最主要的是孩子在規則還有專注力上表現得很不好,讓我們一度感覺孩子是問題兒童。

也是聽朋友介紹的德瑞蒙臺梭利幼兒園,不了解之前只是感覺幼兒園環境條件好,但是經過兩次的家長體驗課,讓我真正感覺到模式好才是真的好。

第一次園長的講解時用蘋果當例子,看到蘋果告訴孩子這是蘋果,孩子可能會記住幾天,過幾天就忘記了,假如讓孩子認識蘋果兩個字一樣,可能當時教就會,過後再問就是不知道。

但是如果讓他吃一口香甜的蘋果,他覺得好吃會主動問這是什麼,告訴他是蘋果他就會在大腦裡把蘋果的樣子和味道記憶下來,與我們的神經產生了連結。

得到園長的啟發,我們不再讓孩子死記硬背一些知識,更多的是讓孩子接觸與之產生連結,這樣孩子就會學習起來更輕鬆。

第二次去是讓我們到孩子的班裡體驗一下孩子在幼兒園平時都會做什麼,去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找個有意思的玩具玩一下,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應該可以玩很多,但是我錯了。

在老師交代傳遞鈴鐺去工作後,收拾好了自己的墊子我就去找了一個滿是小動物的教具,說明書在哪裡?沒有說明書。這可怎麼玩?當時我整個人是故作鎮定但內心是慌慌的。

這種時候我就產生了思考,是按大小分類還是肉食素食分類,難不成是按食物鏈排序?經過一番思考,我就每種分類都嘗試了一遍,讓我想到了,很多時候本是沒有規則的,沒有規則就會亂作一團。

只有有了規則,跟著自己制定的規則去遵守,才會有條不紊地安排好。心想自己在社會當中其實也是小動物,遵守了規則。老師的鈴響了兩次我都沒聽清,是不是太專注了?看來有興趣才會想去探索,探索就會專注。

相關焦點

  • 放下焦慮,幫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第一節:《放下焦慮,幫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測試:財富、健康、個性、情商、逆商、能力、成績,按照你看重的先後順序試著排列一下。反思:a 看看我們日常所做的事情,是真的按照我們內心的想法在做嗎? b 我們又在為什麼而憂愁,而煩惱?
  • 如何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7點,輕鬆告別學習問題
    因此,好的學習方法是孩子現在最急需的東西,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尋找適合他本人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孩子學起來感到輕鬆,而且也高效率。那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呢?接下來我的分享可能會對家長有所幫助,有所啟發,具體如下:第一,幫孩子認識自我這能幫孩子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有效措施!正是這個,父母平時需要細心觀察,看自己的孩子適合什麼樣的學習方法,並把自己的看法隨時和孩子溝通。
  • 在你成年前,我幫你尋找機會,你自己來決定命運
    在學習這條路上,主角永遠是孩子面試那天,校長把我擋在了門外,單獨詢問了孩子一些問題,這個環節之後,才讓我進去,但是此時面試還沒有結束,只見校長又隨手寫了幾個字讓孩子認,又寫了幾道加減法來做,最後讓孩子自己選一項可以表達自己的事來做。
  • 家長必修:以學鋼琴為例,如何幫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
    一、在沒有找到喜歡的事前,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遇到過很多家長,試課的時候孩子發現隨意撥弄琴鍵就可以發出這麼美妙的聲音,從而對鋼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家長立馬報了課,可隨著難度和練習強度的增大,發現孩子開始不喜歡這個樂器了,於是找到老師說,老師,孩子喜歡,我們就學,不喜歡就不學了。
  • 打拐媽媽找到的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
    在幫29個家庭找回孩子後今年60歲的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終於是自己的兒子近日打拐媽媽找到第此後,李靜芝的生活主題就只有「尋找」。沒想到,這一找就是32年。從人生芳華尋到年近花甲在奔波中幫被拐孩子回家在報案之後的等待中,李靜芝尋找孩子的方式就是不斷散發和張貼尋人啟事,夫妻倆發出去幾十萬張尋人啟事。從最開始沒有一點線索,到找到類似嘉嘉卻不是自己的孩子,28歲的她因心力交瘁而迅速衰老。
  • 打拐媽媽找到的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
    在幫29個家庭找回孩子後,今年60歲的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終於是自己的兒子。尋子32年,李靜芝走遍大半個中國,印製了幾十萬份尋人啟事......正如《母愛》中所說:「不管山有多高,海有多深,她總是勇敢無畏,天下無敵。」
  • 「打拐媽媽」找到的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這一幕太催淚...
    此後半生,李靜芝和家人都在尋找一個答案,嘉嘉在哪?又是誰把他抱走的呢?加入公益行動 幫更多人尋找丟失的孩子由於孩子是在大街上失蹤的,街上人員流動比較多,警方當時調查起來,線索稀少、取證困難。而在警方偵辦案件的同時,李靜芝也一直在尋找著兒子嘉嘉,有許多好心人給李靜芝提供線索,但連續多次撲空也讓李靜芝備受打擊。
  • 找到自己,懂得愛自己,才能找到人生真正的方向
    一、找到自己,愛自己我曾是一個很自卑的女孩,在獨處時,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在人前時,又總是關注著別人的表情,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總是在書中尋找最正確的做法和最得當的表現,可是由於太在乎外部世界,每次在人前還是讓我無所適從。
  • 「打拐媽媽」找到的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認親現場這...
    據@央視網快看 消息,在《朗讀者》節目中,李靜芝吐露自己的尋子心聲,朗讀著《母愛》。在幫29個家庭找回孩子後,今年60歲的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終於是自己的兒子。此後,李靜芝的生活主題就只有「尋找」。沒有想到,這一找就是32年。人生芳華尋到年近花甲奔波中幫被拐孩子回家在報案之後的等待中,李靜芝尋找孩子的方式就是不斷散發和張貼尋人啟事,夫妻倆發出去幾十萬張尋人啟事。從最開始沒有一點線索,到找到類似嘉嘉卻不是自己的孩子,28歲的她因心力憔悴而迅速衰老。
  • 打拐媽媽找到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網友淚目……
    在幫29個家庭找回孩子後,今年60歲的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終於是自己的兒子。32年,她走遍大半個中國,印製了幾十萬份尋人啟事......正如《母愛》中所說:「不管山有多高,海有多深,她總是勇敢無畏,天下無敵。」
  • 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其實在很久之前我就注意到他對音樂有感覺,但他不會說出來,更不願意去展現自己。所以在一次戲劇課上,我找了一些名曲,讓孩子去感受音樂,配對情緒。然後再用配對好情緒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融入到詩歌的表達中。
  • 一個打拐媽媽的最好獎賞,32年後找到的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
    但骨肉分離的痛苦,比如孩子被拐,則會折磨人一輩子。在我十幾年的新聞從業生涯裡,過手無數新聞,涉及拐賣孩子的事,往往讓我最揪心。看過太多悲歡離合。找到孩子還好,找不到的那真是慘絕人寰。有一個尋子父親,尋找幾年無果,在回程火車上,心灰意冷跳車身亡。還有的家庭,孩子丟了之後,十幾年不敢搬家,就怕孩子萬一哪天回來找不到家。
  • 打拐媽媽找到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認親現場一聲「媽」,讓全網淚崩
    12月19日,話題#打拐媽媽找到第30個孩子是自己兒子#徹夜刷屏熱搜前三↓↓↓據@央視網快看 消息,在《朗讀者》節目中,李靜芝吐露自己的尋子心聲,朗讀著《母愛》。在幫29個家庭找回孩子後,今年60歲的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終於是自己的兒子。
  • 總因內向錯失機會,我這樣讓孩子找到敢於表現自己的突破口
    ②面對不擅長的,用優勢去做差異化的事剛才說的從擅長事情中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那不是自己的擅長的事,也同樣有機會表現自己嗎?答案是也可以的!比如,有次芊芊春遊外出時,老師派她維持校車秩序。她用自己的優勢反而找到更好的方法,比起一味的用權利去「管」別人,這種方式能讓同學配合她,同時還喜歡她。芊芊想到的這個方法,也是因為我私下帶她玩的一個卡片分類遊戲,一共有6種真實案例讓芊芊來分類,每個案例適合什麼樣的方法找優勢,就放在對應的盒子裡。
  •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向前尋找著缺失的自己
    在我看來,生活就是一次尋找真實自我的過程。在一路成長的生活中,我們隨著生活的腳步不斷向前走,遇到各式各樣的人,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還要面對和解決形形色色的矛盾。有得意,也有失意,有得到,也有失去,有愛,還有恨,但無論走什麼樣的路,最終都是朝著尋找自己的方向,每個人都是,只是想找到的那個自己不同而已。
  • 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那麼,對我們而言,什麼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呢?我做了這麼多年職業諮詢師,少說也有上萬次諮詢的經歷了,尤其是在我們職業精英研修班的學員裡面,我發現無論是跨國公司的高管還是創業公司的小員工,能讓人著迷喜歡的工作無非滿足四點要求:那就是,感興趣、能力強、精神價值高、物質回報豐厚。
  • 他是幫秦始皇尋找不老藥的人,卻說自己真的見到了神仙?
    他是幫秦始皇尋找不老藥的人,卻說自己真的見到了神仙?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這個有關秦始皇尋長生不老藥的故事吧!大家都知道這個歲月可是一把無情的殺豬刀啊!當然了秦始皇也知道這件事情啊!所以呢這個秦始皇就動了歪心思了,他就找了一個有本事的人,他找到了這個叫做盧生的方士,這個秦始皇找到他之後呢?就讓這個人去仙山去尋找這個長生不老藥,不過今天啊小編早說這個人到了今天還依然被認為是盧生,但是他真的不是,不過這個人真的見到了神仙,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大家聽我說!
  • 我幫美籍華裔女孩尋親,三天就幫她找到了生父母(修訂版)
    我早在2007年便開始使用Facebook。2018年3月,我有幸認識了幾位收養中國孩子的美國人,她們把我帶入到這個被國外家庭收養的中國孩子的龐大社區(多個Facebook群)裡面。不少收養中國孩子的美國養母都希望能幫孩子們找到她們的生父母。
  • 韓影《請尋找我》:找到你,做回我
    引子:「不要忘了我們,不要放棄我們,一定要找到我們,還有,我愛你,媽媽。」 單從影片類型而言,《請尋找我》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糅合了驚悚與復仇等多種影片風格,在強化影片表現力的同時也使得觀眾對於影片的關注不止局限於最終是否找到失蹤的兒子,女主角的命運走向與以洪警長為縮影的社會蛀蟲也同樣牽動著影片的整體發展與走向。
  • 找到了內在小孩,我將伴隨自己再次長大
    療愈是讓自己完善的唯一路徑。找到那個在原生家庭和曾經的過往中受傷的孩子,是尋找自己傷痛源頭的方式。在今天的個人成長課程中,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內在小孩——那個受傷之後被遺落在角落的自己。她一直在等待我們的回歸,等待我們一起長大,合二為一,長成一個強大的、完善的自己。